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 的改变而改变。一天早晨,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会发现影子的长度 5米。(填写“大于”、“小于”、“等于”)
【答案】太阳高度角 小于
【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高度角的改变而改变。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再变长。早上影子比较长,然后慢慢变短,过了中午后,影子又慢慢变长。早上测得树的影子长度为5米,一个小时后,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大,树的影子缩短,长度会小于5米。
2.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 ),然后才看到( ),从而推测地球是球体。
【答案】船帆 船身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可知,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船帆,然后看到船身,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圆形的。
3.在月球圆缺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它的变化是有 的。
【答案】月相 规律
【分析】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始终照亮月球的一半,另一半我们看不见,但由于我们看月球亮面的角度不断变化,就出现了月相变化。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圆,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直到残月,亮面在左侧。
4.小华用手电筒在墙壁前玩手影游戏,这个手影游戏中光源是( ),遮挡物是( ),屏是( )。
【答案】手电筒 手 墙壁
【分析】影子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小华用手电筒在墙壁前玩手影游戏,这个手影游戏中光源是手电筒,遮挡物是手,屏是墙壁。
5.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 。
【答案】球体 球体
【分析】太阳、月亮、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三者都是太阳系的星体,同属于太阳系。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二者组成制地月系统,二者同时一起绕着太阳转。月球地球与太阳都是很多人熟悉的星体,都是球体,太阳体积最大,地球次之,月球体积最小。
6.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 的星球,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 。
【答案】液态水 大得多
【分析】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7.太阳、地球和月球按体积从小到大排:( )﹤( )﹤( )。
【答案】月球 地球 太阳
【分析】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地球的体积是月球的49倍。月球的体积最小,地球的体积居中,太阳的体积最大。
8.月球绕着( )转动,是地球的( ),也是地球最近的“邻居”。
【答案】地球 卫星
【分析】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同时,月球也在围绕着地球旋转。
二、选择题
9.在晴朗的晚上,我们能看到皎洁的月亮,这是因为( )。
A.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B.月亮吸收了太阳光 C.月亮是光源
【答案】A
【分析】月亮本身并不是光源,它不能发光。我们在晴朗的晚上看到的皎洁月光实际上是太阳光照射到月亮表面后反射到地球的结果。因此,正确答案是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故选:A
10.探探发现影子会随着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子的长度是( )。
A.早晚长、中午短 B.早晚短、中午长 C.早上长、晚上短
【答案】A
【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早晨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变大,物体影子逐渐缩短,中午时太阳高度最大,物体影子最短;下午太阳西移,太阳高度变小,影子逐渐变长,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度是早晚长,中午短。故选A。
11.观察一天的铅笔影子时,我们发现铅笔影子的( )没有太大变化。
A.长短 B.方向 C.形状
【答案】C
【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既有长短变化,又有方向的变化,早晚影子较长,中午影子较短,太阳东升西落,影子的方向早上朝向西,傍晚朝向东。所以,观察一天的铅笔影子时,我们发现铅笔影子的形状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12.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A.背光 B.向光 C.无光
【答案】A
【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所以物体的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故选A。
13.产生影子的必备条件是( )。
A.光源、遮挡物、屏 B.需要遮挡物 C.只要有光源
【答案】A
【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14.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约是( )。
A.一年 B.农历的一个月 C.24小时
【答案】B
【分析】月相变化是指月亮在一个周期内从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回到新月的过程。这个周期大约是29.5天,与农历的一个月相近。因此,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故选:B
15.两次月圆的时间间隔大约是( )。
A.15天 B.30天 C.60天 D.360天
【答案】B
【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所以两次月圆的时间间隔大约是30天。
16.月球不发光,围绕地球旋转,月球属于哪一类星体 (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答案】C
【分析】月球不发光,围绕地球旋转,属于地球的天然卫星,因此月球属于卫星。恒星是自身发光的天体,行星是围绕恒星旋转的天体。
17.人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说明(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是扁平的 C.地球形状不规则
【答案】A
【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人们在海边观望远处驶来的帆船,发现总是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这也是地球是球体的有力证据。
18.下列关于地球上海洋与陆地面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比陆地大 B.陆地比海洋大 C.两者一样大
【答案】A
【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海洋比陆地大。
三、判断题
19.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 )
【答案】√
【分析】大小相同的物体,距离我们近时看起来大,距离我们远时,看起来小。比如,两个相同的圆形黑色纸片,一个放在离自己1米处,另一个放在离自己50米处,这时看起来近的大,远的小。题目说法正确。
2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从早晨到中午越来越短。( )
【答案】√
【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所以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1.早上和傍晚,太阳下的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是相反的。( )
【答案】√
【分析】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因此,早上和傍晚,太阳下的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是相反的。
2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也在物体的左边。( )
【答案】×
【分析】当太阳在物体的左边时,光线从左侧照射过来,物体会挡住光线,影子会出现在物体的右边。因此,影子应该在物体的右边,而不是左边。
23.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物体,就可能得到不同的影子。( )
【答案】√
【分析】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物体,就可能得到不同的影子。
24.我们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 )
【答案】√
【分析】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太阳会发光,所以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
25.太阳和月球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它们都会发光。( )
【答案】×
【分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6.5000年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圆的,大地是球形的。( )
【答案】×
【分析】5000年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故该说法错误。
27.我们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地图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
【答案】√
【分析】数格子的方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可以用来比较地图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通过数出地图上代表陆地和海洋的格子数量,可以大致估算出它们的面积比例。
28.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我们必须用红色表示太阳和月球比较合适。( )
【答案】×
【分析】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首先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太阳的颜色可以用红色表示;月球的颜色可以用灰色表示;地球的颜色由蓝色、绿色、白色等多种颜色组成。
四、连线题
29.小科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整理了太阳和月球的信息,请将下列太阳和月球与对应的特征进行连线。
①是一颗恒星
②表面有环形山 A.太阳
③是一颗卫星
④自身不会发光 B.月球
⑤表面有“黑子”
【答案】
【分析】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与我们生活的地球一样,都是球体。太阳是一个气态恒星,会发光发热,表面有黑子;月球的特点是一个球体,自身不会发光发热,表面有很多环形山,有月海盆地。
五、排序题
30.某同学制作简易日晷,请排列合适的步骤。
A.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B.根据太阳找方向
C.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D.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正确步骤:( )—( )—( )—( )。
【答案】B D A C
【分析】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制作简易日晷步骤:1.根据太阳找方向;2.对准方向、平放纸板;3.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4.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
六、简答题
31.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还在维续,你还知道成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至少写一条)
【答案】自身不发光;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上没有生命等
【分析】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围绕地球运行,平均距离地球约38.4万公里。
月球没有大气层,因此表面温度变化剧烈,白天可以达到127摄氏度,夜晚则降至-173摄氏度,月球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32.月球为什么不适合人类居住吗(写两条理由即可)
【答案】月球上没有空气,人类无法呼吸;月球上没有水和食物;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
【分析】月球上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没有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在月球上不能呼吸,没有水喝,在真空状态下,声波不能传播,不能说话交流,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不适合人类居住。
七、实验题
33.王可和同组同学一起利用沙盘和石子探究环形山的形成,他们先将沙盘里的细沙弄平整,然后依次将大小不同的石子从高处落入沙中,观察沙坑的变化。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 )模拟的是月球表面。
A.大小不同的石子 B.沙盘里的细沙 C.手电筒
(2)从30厘米高处,用大小不同的石子落入沙盘,( )留下的坑比较大,深度更深。
A.较大的石子 B.中等石子 C.较小的石子
(3)通过模拟实验,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 )形成的。
A.火山喷发 B.月震 C.陨石撞击
【答案】(1)B
(2)A
(3)C
【分析】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分布不一,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由于撞击月球表面物体的质量、体积、距离以及力度不同,形成的环形山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分析】(1)我们在做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时,模拟制造环形山需要的材料有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等。其中,用细沙模拟月球表面,用不同大小的小球模拟流星,用丢小球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用大小坑模拟环形山。
(2)从30厘米高处,用大小不同的石子落入沙盘,较大的石子留下的坑比较大,深度更深;较小的石子留下的坑比较小,深度更浅。
(3)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由于撞击月球表面物体的质量、体积、距离以及力度不同,形成的环形山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八、综合题
34.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从外层空间看地球,会发现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表面约70%为海洋覆盖,约30%为陆地。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面小题。
(1)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 )。
A.陆地 B.海洋 C.冰川
(2)小科在天气晴朗的夜晚看到一个很圆的月亮。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 )。
A.农历初一 B.农历初八 C.农历十五
(3)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小,是因为( )。
A.太阳和月球本身大小差不多
B.太阳比月球大,但离地球更远
C.太阳比月球小,但离地球更近
(4)以下关于月相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
A.月球发生了圆缺变化
B.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不同
C.月球自己发光,有时亮面大,有时亮面小
(5)下列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但是有水
B.月球上表面有阴暗和明亮的区域,是月海、月陆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年龄约为45亿年,距地球约38万千米。
(6)以下证据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这一观点的是( )。
A.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圆的
B.观察远方行驶过来的船,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C.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答案】(1)B
(2)C
(3)B
(4)B
(5)A
(6)B
【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距地球约38.4万千米,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分析】(1)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等。其中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海洋。
(2)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小科在天气晴朗的夜晚看到一个很圆的月亮,这是满月,发生在农历十五。
(3)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由于太阳离地球远,月球离地球近,所以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4)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5)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但是有水,错误;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也没有水;
B.月球上表面有阴暗和明亮的区域,是月海、月陆,正确;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年龄约为45亿年,距地球约38万千米,正确。
(6)A.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圆的,错误;月球的形状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B.观察远方行驶过来的船,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正确;
C.太阳每天东升西落,错误;这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 )的改变而改变。一天早晨,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会发现影子的长度( )5米。(填写“大于”、“小于”、“等于”)
2.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 ),然后才看到( ),从而推测地球是球体。
3.在月球圆缺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它的变化是有( )的。
4.小华用手电筒在墙壁前玩手影游戏,这个手影游戏中光源是( ),遮挡物是( ),屏是( )。
5.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 )。
6.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 )的星球,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 )。
7.太阳、地球和月球按体积从小到大排:( )﹤( )﹤( )。
8.月球绕着( )转动,是地球的( ),也是地球最近的“邻居”。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在晴朗的晚上,我们能看到皎洁的月亮,这是因为( )。
A.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B.月亮吸收了太阳光 C.月亮是光源
10.探探发现影子会随着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子的长度是( )。
A.早晚长、中午短 B.早晚短、中午长 C.早上长、晚上短
11.观察一天的铅笔影子时,我们发现铅笔影子的( )没有太大变化。
A.长短 B.方向 C.形状
12.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A.背光 B.向光 C.无光
13.产生影子的必备条件是( )。
A.光源、遮挡物、屏 B.需要遮挡物 C.只要有光源
14.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约是( )。
A.一年 B.农历的一个月 C.24小时
15.两次月圆的时间间隔大约是( )。
A.15天 B.30天 C.60天 D.360天
16.月球不发光,围绕地球旋转,月球属于哪一类星体 (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17.人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说明(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是扁平的 C.地球形状不规则
18.下列关于地球上海洋与陆地面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比陆地大 B.陆地比海洋大 C.两者一样大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 )
2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从早晨到中午越来越短。( )
21.早上和傍晚,太阳下的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是相反的。( )
2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也在物体的左边。( )
23.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物体,就可能得到不同的影子。( )
24.我们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 )
25.太阳和月球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它们都会发光。( )
26.5000年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圆的,大地是球形的。( )
27.我们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地图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
28.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我们必须用红色表示太阳和月球比较合适。( )
四、连线题(共5分)
29.小科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整理了太阳和月球的信息,请将下列太阳和月球与对应的特征进行连线。
①是一颗恒星
②表面有环形山 A.太阳
③是一颗卫星
④自身不会发光 B.月球
⑤表面有“黑子”
五、排序题(共4分)
30.某同学制作简易日晷,请排列合适的步骤。
A.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B.根据太阳找方向
C.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D.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正确步骤:( )—( )—( )—( )。
六、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1.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还在维续,你还知道成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至少写一条)
32.月球为什么不适合人类居住吗(写两条理由即可)
七、实验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3.王可和同组同学一起利用沙盘和石子探究环形山的形成,他们先将沙盘里的细沙弄平整,然后依次将大小不同的石子从高处落入沙中,观察沙坑的变化。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 )模拟的是月球表面。
A.大小不同的石子 B.沙盘里的细沙 C.手电筒
(2)从30厘米高处,用大小不同的石子落入沙盘,( )留下的坑比较大,深度更深。
A.较大的石子 B.中等石子 C.较小的石子
(3)通过模拟实验,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 )形成的。
A.火山喷发 B.月震 C.陨石撞击
八、综合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4.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从外层空间看地球,会发现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表面约70%为海洋覆盖,约30%为陆地。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面小题。
(1)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 )。
A.陆地 B.海洋 C.冰川
(2)小科在天气晴朗的夜晚看到一个很圆的月亮。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 )。
A.农历初一 B.农历初八 C.农历十五
(3)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小,是因为( )。
A.太阳和月球本身大小差不多
B.太阳比月球大,但离地球更远
C.太阳比月球小,但离地球更近
(4)以下关于月相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
A.月球发生了圆缺变化
B.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不同
C.月球自己发光,有时亮面大,有时亮面小
(5)下列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但是有水
B.月球上表面有阴暗和明亮的区域,是月海、月陆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年龄约为45亿年,距地球约38万千米。
(6)以下证据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这一观点的是( )。
A.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圆的
B.观察远方行驶过来的船,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C.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 太阳高度角 小于
2. 船帆 船身
3. 月相 规律
4. 手电筒 手 墙壁
5. 球体 球体
6. 液态水 大得多
7. 月球 地球 太阳
8. 地球 卫星
9.A
10.A
11.C
12.A
13.A
14.B
15.B
16.C
17.A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A C
31.自身不发光;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上没有生命等
32.月球上没有空气,人类无法呼吸;月球上没有水和食物;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
33.(1)B(2)A(3)C
34.(1)B(2)C(3)B(4)B(5)A(6)B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 )的改变而改变。一天早晨,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会发现影子的长度( )5米。(填写“大于”、“小于”、“等于”)
2.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 ),然后才看到( ),从而推测地球是球体。
3.在月球圆缺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它的变化是有( )的。
4.小华用手电筒在墙壁前玩手影游戏,这个手影游戏中光源是( ),遮挡物是( ),屏是( )。
5.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 )。
6.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 )的星球,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 )。
7.太阳、地球和月球按体积从小到大排:( )﹤( )﹤( )。
8.月球绕着( )转动,是地球的( ),也是地球最近的“邻居”。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在晴朗的晚上,我们能看到皎洁的月亮,这是因为( )。
A.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B.月亮吸收了太阳光 C.月亮是光源
10.探探发现影子会随着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子的长度是( )。
A.早晚长、中午短 B.早晚短、中午长 C.早上长、晚上短
11.观察一天的铅笔影子时,我们发现铅笔影子的( )没有太大变化。
A.长短 B.方向 C.形状
12.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A.背光 B.向光 C.无光
13.产生影子的必备条件是( )。
A.光源、遮挡物、屏 B.需要遮挡物 C.只要有光源
14.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约是( )。
A.一年 B.农历的一个月 C.24小时
15.两次月圆的时间间隔大约是( )。
A.15天 B.30天 C.60天 D.360天
16.月球不发光,围绕地球旋转,月球属于哪一类星体 (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17.人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说明(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是扁平的 C.地球形状不规则
18.下列关于地球上海洋与陆地面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比陆地大 B.陆地比海洋大 C.两者一样大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 )
2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从早晨到中午越来越短。( )
21.早上和傍晚,太阳下的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是相反的。( )
2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也在物体的左边。( )
23.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物体,就可能得到不同的影子。( )
24.我们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 )
25.太阳和月球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它们都会发光。( )
26.5000年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圆的,大地是球形的。( )
27.我们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地图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
28.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我们必须用红色表示太阳和月球比较合适。( )
四、连线题(共5分)
29.小科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整理了太阳和月球的信息,请将下列太阳和月球与对应的特征进行连线。
①是一颗恒星
②表面有环形山 A.太阳
③是一颗卫星
④自身不会发光 B.月球
⑤表面有“黑子”
五、排序题(共4分)
30.某同学制作简易日晷,请排列合适的步骤。
A.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B.根据太阳找方向
C.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D.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正确步骤:( )—( )—( )—( )。
六、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1.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还在维续,你还知道成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至少写一条)
32.月球为什么不适合人类居住吗(写两条理由即可)
七、实验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3.王可和同组同学一起利用沙盘和石子探究环形山的形成,他们先将沙盘里的细沙弄平整,然后依次将大小不同的石子从高处落入沙中,观察沙坑的变化。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 )模拟的是月球表面。
A.大小不同的石子 B.沙盘里的细沙 C.手电筒
(2)从30厘米高处,用大小不同的石子落入沙盘,( )留下的坑比较大,深度更深。
A.较大的石子 B.中等石子 C.较小的石子
(3)通过模拟实验,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 )形成的。
A.火山喷发 B.月震 C.陨石撞击
八、综合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4.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从外层空间看地球,会发现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表面约70%为海洋覆盖,约30%为陆地。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面小题。
(1)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 )。
A.陆地 B.海洋 C.冰川
(2)小科在天气晴朗的夜晚看到一个很圆的月亮。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 )。
A.农历初一 B.农历初八 C.农历十五
(3)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小,是因为( )。
A.太阳和月球本身大小差不多
B.太阳比月球大,但离地球更远
C.太阳比月球小,但离地球更近
(4)以下关于月相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
A.月球发生了圆缺变化
B.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不同
C.月球自己发光,有时亮面大,有时亮面小
(5)下列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但是有水
B.月球上表面有阴暗和明亮的区域,是月海、月陆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年龄约为45亿年,距地球约38万千米。
(6)以下证据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这一观点的是( )。
A.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圆的
B.观察远方行驶过来的船,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C.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 太阳高度角 小于
2. 船帆 船身
3. 月相 规律
4. 手电筒 手 墙壁
5. 球体 球体
6. 液态水 大得多
7. 月球 地球 太阳
8. 地球 卫星
9.A
10.A
11.C
12.A
13.A
14.B
15.B
16.C
17.A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A C
31.自身不发光;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上没有生命等
32.月球上没有空气,人类无法呼吸;月球上没有水和食物;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
33.(1)B(2)A(3)C
34.(1)B(2)C(3)B(4)B(5)A(6)BA.光源、遮挡物、屏 B.需要遮挡物 C.只要有光源
14.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约是(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A.一年 B.农历的一个月 C.24 小时
得分 15.两次月圆的时间间隔大约是( )。
A.15 天 B.30 天 C.60 天 D.360 天
一、填空题
16.月球不发光,围绕地球旋转,月球属于哪一类星体 ( )。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 )的改变而改变。一天早晨,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5 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会发现影子的长度( )5 米。(填写“大于”、“小于”、“等于”)
17.人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说明( )。
2.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 ),然后才看到( ),从而推测地球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是扁平的 C.地球形状不规则
是球体。
18.下列关于地球上海洋与陆地面积说法正确的是( )。
3.在月球圆缺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它的变化是有( )的。
A.海洋比陆地大 B.陆地比海洋大 C.两者一样大
4.小华用手电筒在墙壁前玩手影游戏,这个手影游戏中光源是( ),遮挡物是( ),屏是( )。
三、判断题
5.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 )。
19.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 )
6.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 )的星球,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 )。
20 ( )
7.太阳、地球和月球按体积从小到大排: ﹤ ﹤ 。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从早晨到中午越来越短。( ) ( ) ( )
21
.月球绕着 .早上和傍晚,太阳下的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是相反的。
( )
8 ( )转动,是地球的( ),也是地球最近的“邻居”。
2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也在物体的左边。( )
二、选择题
23.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物体,就可能得到不同的影子。( )
9.在晴朗的晚上,我们能看到皎洁的月亮,这是因为( )。
24.我们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 )
A.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B.月亮吸收了太阳光 C.月亮是光源
25.太阳和月球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它们都会发光。( )
10.探探发现影子会随着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子的长度是( )。
26.5000 年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圆的,大地是球形的。( )
A.早晚长、中午短 B.早晚短、中午长 C.早上长、晚上短
27.我们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地图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
11.观察一天的铅笔影子时,我们发现铅笔影子的( )没有太大变化。
28.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时,我们必须用红色表示太阳和月球比较合适。( )
A.长短 B.方向 C.形状
四、连线题
12.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29.小科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整理了太阳和月球的信息,请将下列太阳和月球与对应的特征进
A.背光 B.向光 C.无光
行连线。
13.产生影子的必备条件是( )。 ①是一颗恒星
第 1 页 共 4 页 ◎ 第 2 页 共 4 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②表面有环形山 A.太阳 八、综合题
③是一颗卫星 34.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从外
④自身不会发光 B.月球 层空间看地球,会发现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表面约 70%为海洋覆盖,约 30%为陆地。根据上述材料,请回
⑤表面有“黑子” 答下面小题。
五、排序题 (1)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 )。
30.某同学制作简易日晷,请排列合适的步骤。 A.陆地 B.海洋 C.冰川
A.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B.根据太阳找方向 (2)小科在天气晴朗的夜晚看到一个很圆的月亮。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 )。
A.农历初一 B.农历初八 C.农历十五
C.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D.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3)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小,是因为( )。
正确步骤:( )—( )—( )—( )。
A.太阳和月球本身大小差不多
六、简答题
B.太阳比月球大,但离地球更远
31.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还在维续,你还知道成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至少写一条)
C.太阳比月球小,但离地球更近
(4)以下关于月相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
32.月球为什么不适合人类居住吗(写两条理由即可) A.月球发生了圆缺变化
B.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不同
C.月球自己发光,有时亮面大,有时亮面小
七、实验题 (5)下列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33.王可和同组同学一起利用沙盘和石子探究环形山的形成,他们先将沙盘里的细沙弄平整,然后依次将大 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但是有水
小不同的石子从高处落入沙中,观察沙坑的变化。 B.月球上表面有阴暗和明亮的区域,是月海、月陆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年龄约为 45 亿年,距地球约 38 万千米。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 )模拟的是月球表面。
(6)
.大小不同的石子 .沙盘里的细沙 .手电筒 以下证据中,能证明
“地球是球形”这一观点的是( )。
A B C
A.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圆的
(2)从 30 厘米高处,用大小不同的石子落入沙盘,( )留下的坑比较大,深度更深。
B.观察远方行驶过来的船,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A.较大的石子 B.中等石子 C.较小的石子
C.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3)通过模拟实验,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 )形成的。
A.火山喷发 B.月震 C.陨石撞击
第 3 页 共 4 页 ◎ 第 4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1. 太阳高度角 小于 5. 球体 球体
2. 船帆 船身 6. 液态水 大得多
3. 月相 规律 7. 月球 地球 太阳
4. 手电筒 手 墙壁 8. 地球 卫星
9.A 11.C 13.A 15.B 17.A
10.A 12.A 14.B 16.C 18.A
19.√ 21.√ 23.√ 25.× 27.√
20.√ 22.× 24.√ 26.× 28.×
29.
30. B D A C
31.自身不发光;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上没有生命等
32.月球上没有空气,人类无法呼吸;月球上没有水和食物;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
33.(1)B(2)A(3)C
34.(1)B(2)C(3)B(4)B(5)A(6)B
答案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