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利用三 角形的 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来源
能力目标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探索的勇气
2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本章的前几节内容中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以及“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尤其是通过探索三角形全等,得到了“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定理,用这些定理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掌握了这些知识,学生就具备了“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理论基础。且我班是全年级最优秀的一部分学生。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前几节内容中已经经历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引入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的一个故事,(图片显示,并播放故事,引发疑问);战士面向碉堡的方向站好,然后调整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势,这时,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的某一点上;接着,他用步测的办法量出自己与那个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与碉堡的距离。
活动2【讲授】模拟情形
通过让学生思考题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并请同学模拟表演战士当时的情形(边重现情形,边解释)。
活动3【活动】 课堂实践与学生展示
医生要给病人输一定容积的液体,现需测量其内径. 现有两根等长木棒、一条橡皮绳和一把带有刻度的直尺,你能帮忙想办法完成吗?
活动4【练习】 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想到了什么地方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吗?(例如:测山宽,河宽,湖宽……)
通过四个同学为一组,共同讨论得出方案后,由A负责画图,B负责写出已知,求证,C负责写出证明过程,D负责代表本组阐述理由。
活动5【作业】 布置作业
1、必做题 书上第109页第2题。
2、选做题
到工厂去寻找“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例子,并进行实际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