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5 15:26:06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未质量检测考试
物理(A卷)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1一6每小题4分。7一10每小题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
题号
1
2
3
5
6
10
答案
A
C
D
B
B
B
ACD
BC
AD
BC
1.A【解析】公里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错:00:24:09是运动总时间,C错:3.15公里是路程,D错。
2.C【解析】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A错:运动员在最高点受到重力作用,不是平衡状态,
B错;分析运动员过杆的动作时,运动员不能看作质点,D错。
3.D【解析】0一1s,物体的运动方向没发生变化,是直线运动,A错;1一35,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没发生变化,
B错;02s的面积大于2~4s的面积,面积表示位移,所以4s没回到出发,点,C错。
4.B【解析】物体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F=mgsin0十angcos0=kr,得r=mgsin6士angeos0,B正确,A错,
整体分析: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f=(mgsin0十mngcos0)cos0,C错;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FN=(M+m)g
(ngsin9+gcos)sin9,D错。
5.B【解析】Fsin53°=40N=mg,Fv=0,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0,Fcos53°=ma,得a=7.5m/s2,
B正确。板权所有
6.B【解析】平板车匀加速运动2s末的速度大小为v=a14=12m/s,此过程物块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0=g=2m/s,速度达到12m/s所用时间一出,=6s,6s内车运动的总位移=号十,-)=60m,
物块运动的距离=)=36m,因此平板车的长为L=一=24m,ACD错误,B项正确。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CD【解析】A.已知石子落地时的速度,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v=2gh
可求出楼的高度,A正确;
B.石子下落最初1$内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最初1s内的位移,无法求出落地的速度或者落地的时间,故无法
求出楼的高度,B错误:
C.已知石子最后1m下落的时间,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t=v-78
可以求出v,再由v=2gh
可求出楼的高度,C正确:
D.石子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根据
1
x=wt什2gt
可以求出最后1s内的初速度,根据
v=%十g1
可求出落地时的速度,再根据
2=2gh
可求出楼的高度,D正确;故选ACD。
8.BC【解析】铁球受到三个力的动态夫量三角形如图,拉力与支持力均变大,AD错,BC正确。
9AD【解析】A.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72k如h=20ms,汽车制车过程的平均连度为=号
=l0m/s,故A正确;B.汽车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0=少=4s,所以刹车后2s的速度大小为2=
a
一a=(20-5X2)m/s=10m/s,故B错误;C.刹车之后5s内的位移大小为x=
24
2
高一物理(A卷)参考答案一1高一物理(A卷)试题第1页(共8页)
3.一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为了简化问题,分析运动员过杆的动作可将其视为质点
C.起跳离地后上升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B.运动员在最高点处于平衡状态
A.起跳时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为某跳高运动员用背越式跳过某一高度时的照片,若不计空气阻
D.图中的3.15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C.图中的用时00:24:09是指时刻
B.公里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图中的平均速度7.83公里/小时是平均速率
列说法正确的是:
1.某同学用手机运动APP记录了自己的一次锻炼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得分: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必修第一册)
物理(A卷)
2024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
高一物理(A卷)试题第2页(共8页)
C.36m
D.48m
A.12m
B.24m
车的长度为
平板车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
则平板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最终物块恰好运动到平板车的左端,已知物块与
右端,现让平板车以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2s
6.如图所示,平板车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放在平板车的
的加速度为
的拉力F作用(g取
物体运动
擦因数为0.5,给物体施加大小为50N、与水平方向成
角斜向上
5.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
D.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
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为
B.弹簧的伸长量为
A.弹簧的伸长量为
动,斜面体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为μ,现用一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拉弹簧,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
体连接在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斜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
D.在第1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在第4s末物体刚好回到出发点
B.在第2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A.0~1s时间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高 一 物 理 (A卷 )试 题
第 3页 (共 8页 )
D.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一直减小
C.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一直增大
B.OB绳的张力一直减小
A.OA绳的张力一直增大
滑轮与O点之间的绳子逐渐由竖直缓慢转动到水平状态,此过程中
水平状态。现用一顶端固定有一轻质光滑滑轮D的杆顶着OC绳,使
10.如图所示,用OA、OB、OC三段轻质绳子吊起一个小球,此时OA呈
D.刹车最后1s的位移大小为2.5m
C.刹车之后5s内的位移大小为37.5m
B.刹车之后2s末的速度大小为12m/s
A.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
人”,若以5m/s 的加速度刹车,最终停下,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9.某汽车正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临近某斑马线,为“礼让行
C.绳对球的拉力逐渐变大
D.球对墙的压力逐渐减小
A.绳对球的拉力逐渐减小
B.球对墙的压力逐渐变大
程中
墙面匀速上升,则在球匀速上升且未离开墙面的过
间的绳子保持与地面平行,车牵引着绳使球沿竖直
一端连在水平地面上的工程牵引车上,滑轮与车之
跨过定滑轮的绳一端系着铁球(系绳延长线过球心),
8.如图所示,某工地要将一大铁球从低处拉上来,
D.石子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
C.石子最后1m的时间
B.石子下落最初1s内的位移
A.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下面的哪些已知量可以测量这栋楼的高度(重力加速度g已知)
7.某人从楼顶由静止释放一颗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阻力,利用
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高一物理(A卷)试题第4页(共8页)
小为
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乙中按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这两力的合力F后,合力F的大
示),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1.0N,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在
(4)在另一次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已作出(如图乙所
(3)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
N。
D.橡皮条可以用细绳替代
C.弹簧测力计可以替代橡皮条
用效果替代
B.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
效果
A.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其含义是 。
的标度
D.实验中,用力的图示法分别画出分力和合力时,可以选择不同
向以及O点的位置
C.实验中,除了要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准确记录细绳的方
理算出合力的大小
B.实验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必须取90°,以便用勾股定
大小
A.实验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必须相同,这样才能算出合力的
(1)以下操作正确的一个是 。
把橡皮条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白纸上,另一端连接细绳套。
1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把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再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各4空,每空2分,共16分)
高一物理(A卷)试题第5页(共8页)
倾角过小”)。
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选填“长木板倾角过大”或“长木板
横坐标,画出的F-a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车的质量M为 ,图像
(3)该小组的另一位同学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纵坐标,以加速度a为
数为F时,则小车所受到的合外力为 。
(2)若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实验条件均满足,实验过程中当拉力传感器示
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细绳与木板平行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沙和沙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速运动,此时不要取下滑轮上的细绳,只是小桶中不要加沙子
C.实验前应该先调节木板下面的小木块的位置,使得小车在木板上匀
度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B.小车靠近加速度传感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同时记录加速
A.需要用天平测出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1)实验时,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行多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绳中拉力F的大小,改变桶中沙的质量进
质量为M,靠近桌面边缘的一端系有沙桶的细绳通过滑轮与固定的拉力传
感器,右端带有轻质滑轮(高度可调节)。右端带有固定轻质滑轮的小车
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小木块垫起一定的角度,左端有一固定的加速度传
12.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长木板
高一物理(A卷)试题第6页(共8页)
(2)小孩用力向后撑杆“冰爬犁”加速度的大小。
(1)“冰爬犁”最大速度
所示。求:
vm(未知),之后 沿直线匀减速滑行了8m后停下。用
图像描述了上述运动过程,如图乙
力点冰,则冰床前进如飞”。在空旷的水平冰面上,小孩从静止开始,用力向后撑杆达到最大速度
13.如图甲所示的“冰爬犁”是北方儿童在冬天的一种游戏用具。“上坐一人,双手握铁篙,向后下方用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第13题10分,第14题14分,第16题16分)
高一物理(A卷)试题第7页(共8页)
小。
(2)小球在沿斜面向下滑动过程中水平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
(1)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时间;
不计空气阻力,
求:
球以v
从A点沿斜面下滑,小球下滑过程中斜面体静止不动,
摩擦因数为
斜面倾角
,斜面AB长
,小
14.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小球与质量为
的斜面体间的动

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高一物理(A卷)试题第8页(共8页
(3)传送带长度L。
(2)挂上配重B的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
(1)传送带稳定运行时,工人对绳子的拉力大小;
(传送带长度L大于9m)。g取
求:
不反弹,最终A恰好能到达传送带顶端,传送带与麻袋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
离地高度为
B带动A沿传送带向上运动,B落地之后
行一段时候后,再挂上配重物体B(如图乙所示),配重物体B的质量
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直接拉住A,使A静止在传送带底端。待传送带稳定运
质量
的装煤麻袋A连上绳子,然后轻轻的置于传送带底端,工
示,倾角为
的传送带以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初始时将
15.某工厂利用配重物体通过轻质绳及光滑定滑轮协助传送带运煤,如图甲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