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1 07:3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2.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
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D.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4.“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材料表明这一阶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改革所有制结构 B.改革管理体制
C.扩大企业经营权 D.增强企业活力
5.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 )?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
6.“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这些谈话( )?
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明了( )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一致的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B.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C.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作用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 作用
9.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关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②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③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向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穷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199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灭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初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10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改革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社会主义改造成果?为什么?
(10分)
(3)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实质。(10分)
(4)你对今天的改革有何认识。(10分)
答案与解析
1.A B项中的“唯一”是错误的,C项中的“私有化”是错误的,D项则不符合题意。
2.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中小城市的增长”。结合题干中的关键词与题支进行分析解答。
3.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效果从根本上说明了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4.D 根据教材内容和题干材料可知D项正确。
5.D 解题关键是弄清备选项中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概况,再对照题目所述情况,明显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生产的东西,“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6.B 本题可用排除法。阅读题干可知,这些谈话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而提出真理标准问题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故排除含①的选项即可。
7.C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生
产力。
8.C 计划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手段,只不过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不同罢了。
9.D 注意题干中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选D项。
10.C ②和③完全相反,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也就意味着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故②正确,③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11.(1)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是以集体生产合作化的方式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不是。因为改革不是要取消集体经济,而是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集体经济。(3)实质是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以促进生产力更快地发展。
(4)改革是第二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