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铁路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及简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铁路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及简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9 08:3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铁路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
文段二:
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1.文段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居易自以逢A好文B之C主D非次E拔擢F欲G以H生平I所贮J仰酬K恩造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即表字,人的别名,古人有名有字,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礼貌。
B.袖,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袖揣”,与《阿房宫赋》“舞殿冷袖”的“袖”含义不同。
C.谪,指贬官降职,文段一中“左迁”与文段二中“贬为江表刺史”中的“贬”也有此意。
D.宜,意为“应该”,与《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的“宜”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
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
C.白居易与元稹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谏,奏疏呈上却没有得到回复。
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2)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客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第一联,诗人选取“风急”“天高”等典型意象,营造了一幅长江秋日图。
B.《登高》第二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珍惜时光,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登高》第三联,“万里”,指诗人远离故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D.《登高》与《客至》同为七言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句法谨严。
6.两首诗的尾联均提到酒,但抒发的情感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呢 请联系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主要由加工程序载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主体和其他辅助装置构成。其中,加工程序载体主要用于完成操作的自动化,无需人工进行操作;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最核心的部分,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模块,主要采用计算机数控系统(CNC)来以软件的形式实现数控的功能;伺服系统主要用于接收数控装置发出的指令,并经功率放大、整形处理后转换成机床执行部件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运动;机床主体指的是数控机床的机械主体,用来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操作。数控机床工作过程示意图:
(摘编自《数控机床发展概述》)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材料三:
五轴数控机床是中国建设工业强国的重要工具,被称作“大国重器”。成立于1993年的大连光洋是较早转型主攻高档五轴数控机床的。通过不懈地创新发展,他们生产的五轴数控机床凭借性能和价格的双重优势,不仅在国内热销,而且成功打入德国、日本等国外市场。2019年岁末收官,大连光洋1亿元以上的合同已经签到了第二年。大连光洋董事长于德海说:“机床是‘工业母机’,要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凭企业一己之力,不行!”2009年起,大连光洋给无锡某公司做核电叶片机床的应用验证,前后研发四代、用了8年多时间。这项研发中,国家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研发资金近700万元,大连光洋自己投入5000多万元,用户拿出近1亿元资金用于切削试验耗材。后来跟客户的专项合作,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如今,大连光洋已拥有全技术链、全产业链,自我配套率全世界最高,并且有意识地采用其他企业的国产零部件,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只配套国产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制造企业。
机床产业属于技术、资本高度密集产业,每一台设备都是订制化的,需要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好产品是用出来的,没有应用场景,就难以实现突破。”最近,某国内用户在采购大连光洋的高档5轴机床后,双方密切合作,对发现的百余个问题进行攻关,成功促进产品实现量产。业内人士呼吁,必须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打通创新产品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摘编自王金海等《辽宁:蓄势待发海天阔》等)
材料四:
我国高端机床核心技术仍未全面摆脱“卡脖子”困境,面临国际技术封锁加剧的新动向。受国家经济发展影响,我国高端机床在导轨、丝杠、主轴等关键硬件方面,经过多年努力,陆续赶了上来,目前落后主要体现在控制软件方面。虽然经过重大科技专项连续攻关,取得了一些重要技术突破,但从整体上实现超越,还有不小的距离。高端机床产业研发投入巨大,但实物资产少、缺乏抵押品,融资频频受困。再就是高端机床技术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持续努力,往往连续十多年投入十几亿元研发,才攻下数控有关核心技术,而在这十多年里,没有产出回报,要把机床作为事关制造业升级和产业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分类施策,不断增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应引导银行对经营稳健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大支持。有专家说,可以探索恢复对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增值税返还政策,也是有道理的。
(摘编自石庆伟等《中国“工业母机”寻求突围之路》等)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控机床由数控装置发出指令,控制机床动作,按要求自动加工零件,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但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B.从数控机床工作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到数控机床的运行处于不断地计算输出、反馈等过程中,从而保证刀具和工件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C.材料二中,我国数控机床行业产成品规模一直在扩大,2014年得到迅速发展;增长率上表现有起伏,2014年增长率远高于其他年份。
D.高端机床技术创新往往需要长期努力,研发投入大,有的在十多年里没有产出回报,对反映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高端机床业不宜采取市场化手段。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材料二,我国虽然中低档数控机床产量大,但在高档数控机床领域仍无法实现自给自足,至少90%的高端数控机床要进口。
B.大连光洋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建立了完整的技术链和产业链,机床产品做到了完全自我配套,实现了产品自主化。
C.大连光洋生产的五轴数控机床是“大国重器”五轴数控机床的代表,它凭借性能和价格优势,热销国内并销往国外。
D.我国高端数控机床产业,整体.上,硬件方面发展速度较快,控制软件方面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需要重点突破。
10.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如何更好地发展高档数控机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下个世纪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崛起,这些机器人的智力可能超过人类。据霍金教授称,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的问题,人类更应该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受人类控制。他曾向人们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甚至可能在接下来的100年之内就将人类取而代之。他说道,我们的未来是一场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与人类使用科技的智慧之间的竞争。
霍金和埃隆·马斯克共同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人类不应任由人工智能发展,而不加以控制:如果不对智能机器严加控制,人类的前景可能会相当晦暗。
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但人类在享受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时,必须努力避免其可能引致的风险。例如,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业。而从长期来说,一旦人工智能的智力超过了人类,它们就可能产生反抗,不按程序设定行事。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想法行动。
(摘编自叶怡萱《霍金称人工智能可能在100年之内取代人类》)
材料二: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但也有人认为它使人类摆脱劳动的束缚,由此人类将得到彻底的全面解放。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
从技术本质来说,人工智能无非也是人类的一种技术发明与创新。马克思认为各种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无非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技术哲学的奠基人恩斯特 卡普认为人类的各种技术发明、创新都是对人类自身器官的模仿,是人体器官的投影。由此可以说,任何技术从其根源与本质来说都是对人体器官的模仿,目的都是代替人体器官,减轻人体器官在劳动中的艰辛程度。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本身,与过去的各种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既然技术的本质都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最终目的都是替代人类劳动,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过去的各种技术习以为常,对人工智能技术却忧虑不安?在工具技术时代,各种工具仅仅取代了人类作为工具性的肢体;在机器技术时代,各类机器不但代替了人类的工具功能,而且还战胜了人类的有限气力。如果说工具和机器还仅仅取代人的体力劳动,那么智能机器则因为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取代了人类的脑力劳动,这样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合二为一,人类的劳动功能被彻底取代。工具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可依仗体力和智力生存;当机器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可以依仗智力生存;而智能机器出现后,人类将会彻底被取代,人类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再有,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劳动或工作被新技术所取代,因此不得不面临转型。这种转型对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的人群来说当然问题不大,但对文化水平偏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类人来说并非易事。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必然会给大部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目前依然是按劳分配的体制下,失去了劳动机会也就失去了分配财富的机会,因此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潮逐渐逼近之际就自然表现出不安和担忧。
但是,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任何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减轻或取代人类劳动,让人类从以往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将工具、动力和智力三位一体,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决策、自动控制,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人类不知疲倦地生产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由此可以摆脱劳动对人类的长期束缚,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全面解放的梦想。不被劳动束缚的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黄欣荣《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
材料三:
带有发动机的机器是人工体能技术的典型代表。人工体能技术在刚刚出现时,也引起了震恐效应。可以说,今天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之所以存在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主要在于人们担心人类智能不如人工智能时人工智能会超出人的控制,人类无法再驾驭和支配人工智能。这里且不说人工智能在高级阶段是否能具备真正的“智能”,即使真的超过了人类智能,就像目前的智能计算机在记忆、计算和图像识别能力上已经远超于人,但我们并未感到失去了对人工智能的支配。再借鉴人的体力和人工体能的关系来看,各种机械的“体能”早就替代并超越了人的体力,但人类并未因此认为已经不能支配人工体能技术了。可以说经历了初期的那些对机器的恐惧性感受和认知后,今天我们看到人类对于人工体能技术的态度日趋理性和冷静,这无疑也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中我们将再度经历的认知提升。
将来当人的一切工具性职能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专司于如何使用和支配各种人工智能器具,甚至对人工智能的哪些功能需要开发、哪些功能不需要开发,抑或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将会达成透彻而成熟的认知,从而将“失控”的风险降到最低。人和智能机器的这种新的分工,正是保证无论多高端的人工智能器具都将受制于人的基础。人工体能和人工智能都是人工的技术,它们是否失控的问题,也是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
(摘编自肖峰《从人工体能看人工智能》)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霍金和埃隆 马斯克认为应该严加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B.当智能机器彻底取代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后,人类将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C.材料二阐释了材料一中霍金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梦想。
D.材料三认为后期人们对待人工智能技术会像如今对待人工体能技术一样理性和冷静,与材料二的观点一致。
1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和恩斯特 卡普的观点告诉我们,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本质上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
B.人工智能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由此有更多闲暇享受生活和全面发展。
C.人工智能短期内会带来失业或转型问题,但从长期看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无须工作,共享社会财富。
D.人工智能技术利弊共存,在具体的研究和使用中人类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
1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人类在自然面前有很多无法控制的因素,于是通过创造工具来提升自己对自然的控制能力。”
B.“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智能的凝聚和体现,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会形成一种异己的力量来威胁人类。”
C.“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通过劳动来获取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而且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来分配劳动成果。”
D.“人工智能与其说是挑战了人类劳动的神圣地位,还不如说解放了人类劳动,并推动人类劳动向真正的自由复归。”
14.材料二在论证上是如何体现严密性的?请简要说明。
15.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化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的“,”,阐明了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道理。
(2)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认为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失去主见,一味空想而不钻研,则终究会一无所得的名句是:“,”。
(3)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形象地概括了南朝宋武帝刘义隆当年挥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借古意抒今情。
六、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传统医学认为,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汉武帝曾指定南越将槟榔作为贡品进贡。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写下了“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的诗句。但槟榔在作为药用和零食被一些人喜爱的同时,①_______________。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损害牙齿:槟榔比较坚硬,质地较韧,咀嚼槟榔一般会磨耗牙齿,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牙齿提前掉落。
二是②_______________:槟榔中含有一定的槟榔素,这种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性,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口腔癌。
三是③_______________。槟榔中含有槟榔碱,可能会对人体的味觉神经造成损伤,并且咀嚼槟榔容易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功能,槟榔渣容易刺激胃壁,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胃穿孔。
1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18.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黄金盘”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D.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用典,借古说今,文言中常用,当然是因为这样表达有好处,好处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引古可以加重意思的分量。因为所引古事古语几乎都是名人之事、名人之言,甚至圣贤之事、圣贤之言,其正确性是 ① 的,文中用了,就会有更大的说服力量。如a,引用老子“五音令人耳不聪,五色令人目不明”的话,比说自己认为如何如何,似乎力量就大得多。
二是表达一个意思时,引用大家熟悉的古事古语常常比用自己的话省力。如形容黄宪人品的 ② ,引用古语“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原是形容孔子的),可 ③ 达到效果;如果不引用而以事实描述,那就会很费力。
三是用典可以简驭繁,就是用较少的词语表达较多的意思。如形容文人贫困,引用“室唯四壁”,只用四个字,所表达的除穷以外,还有才学像司马相如,将来必成大名的意思。在用典的一些好处里,这以简驭繁的好处分量最重,力量最大,它常常使为文的人不能不用。这种强制性最明显地表现在作诗方面,古诗词字数往往有限制,有时还要讲究格律,表意还要丰富,不用典就不容易轻松地写出来,如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中“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一联就是这样。
四是用典可唤起联想,让意思显得更形象生动。比如,如果以“惊鸿”来代美丽的妇女,熟悉《洛神赋》的人自然会想到洛神的美,这表达的效果比说一个美女就好多了。
五是用典可以使语意更委婉。通常表难言之意或难写之情,也就是不好直说的话,尽可以用典故表示。如《资治通鉴》记淝水之战,苻坚大军南下,谢安故作镇静,桓冲很忧虑,说:“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左衽”是用典(出于《论语·宪问》),等于说我要当亡国奴了。“亡国”的话当然不好明说,但用了典故就委婉多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下列选项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
B.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C.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
D.听着那悠扬的歌声,我就醉了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a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0个字。
22.琅琊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用典。请从下面两个诗句中任选一个,结合第四段内容列出讲解要点。
诗(词)句 典故出处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西晋司马彪对此作注:“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被免职,后来赵王想重新起用他,派人去探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在使者面前吃下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大用。使者受廉颇仇人贿赂,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答案及简析
  一、文言文阅读
  1.答案:DFI
  简析:“好文之主” 作 “逢” 的宾语,其后应断开;“非次拔擢” 为偏正结构,作谓语,其后断开;“以生平所贮” 作 “仰酬” 的状语,因状语较长且需强调,其后断开。
  2.答案:A
  简析:名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字表示礼貌,A 选项错误。B 选项 “袖文一编” 中 “袖” 为名词活用为动词,“舞殿冷袖” 中 “袖” 为舞袖,含义不同,解释正确;C 选项 “谪”“左迁”“贬” 都有贬官降职之意,解释正确;D 选项两个 “宜” 都为 “应该” 的意思,解释正确。
  3.答案:D
  简析: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除了越权进谏外,还有其他原因,D 选项以偏概全。A 选项从文段一可看出其交代了《琵琶行》相关背景和琵琶女身世;B 选项根据 “年十五六时…… 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 可知其文章得到顾况赞许;C 选项从 “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 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 可得出。
  4.答案:(1)她曾经跟随穆、曹两位技艺高超的乐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容颜衰老,嫁给商人为妻。 (2)(这些作品) 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
  简析:(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为状语后置句,“善才” 指技艺高超的乐师,“委身” 为嫁给;(2)“意” 指立意,“存” 是含有,“箴” 为针砭,“多” 为赞赏。
  二、古代诗歌阅读
  5.答案:B
  简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是借景抒情,并非直抒胸臆,B 选项错误。A 选项从首联意象选取可看出营造了长江秋日图;C 选项对 “万里”“百年” 解释正确;D 选项两首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特点。
  6.答案:《登高》抒发了身世之悲、忧国之情。诗人因病断酒,各种愁绪郁结于心,借酒抒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和忧国之情。《客至》抒发了作者的兴奋、欢快之情。诗中描述与挚友饮酒,气氛热烈,借酒表现了自己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
  三、作文
  立意
  1.与心灵对话。
  2.要关注和思考外在世界,而且要审视内在心灵,与精神对话。
  3.让自己的精神更丰厚,心胸更高远,心灵更纯粹。
  简析:材料 “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寓意为若不追求正面的事物,负面的就会占据心灵。“庄稼” 可象征个人修养、知识追求等正面内容,“杂草” 则代表假恶丑等负面事物。以上立意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材料的理解,引导人们思考如何保持心灵的纯净与积极,可从个人成长、社会现象等方面展开论述或叙述。
  四、现代文阅读
  8.答案:D
  简析:材料中大连光洋高端机床是市场化运营,说明对高端机床业并非不宜采取市场化手段,D 选项错误。A 选项从数控机床构成和工作原理可推出对操作人员等素质有要求;B 选项从工作过程示意图能看出其运行的反馈等过程保证准确性;C 选项根据材料二图表可判断产成品规模和增长率情况。
  9.答案:B
  简析:原文是自我配套率最高且采用其他企业国产零部件,并非机床产品完全自我配套,B 选项错误。A 选项从材料二可看出我国高档数控机床需进口;C 选项大连光洋五轴数控机床的优势和销售情况在材料中有体现;D 选项材料三明确指出我国高端机床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发展状况。
  10.答案:①团结协作,发挥企业优势,与其他企业、客户等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开创发展新格局。②拓展应用场景,打破应用壁垒,搞好技术服务,提升产业化水平。③不断增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调动多方力量,解决融资困难等问题。
  简析:从材料中大连光洋与其他方合作研发、机床产业需要应用场景和技术服务、高端机床面临融资等问题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概括得出答案。
  11.答案:B
  简析:A 选项材料一说的是机器人智力 “可能” 超过人类,不是肯定会超过;C 选项材料二与霍金观点不一致,材料二重点在分析人们不必恐慌;D 选项材料二、三观点有差异,材料三主要讲对待人工智能的方法。B 选项从材料二对智能机器取代人类劳动的分析可得出。
  12.答案:C
  简析:材料二说的是人类摆脱劳动束缚后可从事其他事,不是无须工作和共享社会财富,C 选项错误。A 选项根据马克思和恩斯特 卡普观点可推出;B 选项从材料二人工智能对人类的长期影响可判断;D 选项从材料整体可看出人工智能利弊共存及应如何对待。
  13.答案:D
  简析:材料二主要强调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替代的利弊,D 选项突出了人工智能的好处,可作为论据。A 选项证明工具产生的必要性;B 选项是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评判;C 选项分析人类与动物区别,均与材料二观点不符。
  14.答案:结构方面: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表达方面:①使用 “既然”“再有”“但是” 等衔接语,使结构浑然一体。②使用 “一部分人”“从长期来看”“可能” 等限定语,使论证语言严密。
  简析:文章先提出人工智能是魔鬼还是天使的问题,接着分析人们恐慌的原因,最后说明不必恐慌及人工智能的好处,结构清晰;衔接语和限定语的使用使论证逻辑严密、语言准确。
  15.答案:①个人应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应对失业或转型问题。②人类未来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③以人类对人工体能的态度类比,人类对人工智能会日趋理性和冷静。④人和智能机器新的分工,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避免失控。
  简析:从材料中关于人们对人工智能担忧的原因及相关积极方面的内容,如技术进步对人的影响、人工智能的长期作用、对人工体能的态度、人机分工等概括得出答案。
  五、名篇名句默写
  16.答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简析:根据对课文的背诵和理解准确填写,注意易错字 “锲”“镂”“罔”“殆” 等。
  六、语言文字运用
  17.答案:(1)危害也十分明显;(2)损害口腔;(3)影响消化系统。
  简析:根据下文分别阐述的槟榔对牙齿、口腔、消化功能的危害,可概括出相应语句。
  18.答案:C
  简析:文中 “黄金盘” 是借代,代指富贵生活。A 选项 “千树万树梨花开” 是比喻雪花;B 选项 “征蓬” 是比喻诗人自己;C 选项 “吴钩” 代兵器,与例句相同;D 选项 “玉盘” 比喻月亮。
  19.答案:①不容置疑;②高不可及;③轻而易举
  简析:根据语境,“圣贤之事、圣贤之言” 的正确性应是不容置疑的;“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体现出一种高不可及的感觉;与费力描述形成对比应是轻而易举。
  20.答案:D
  简析:文中加点 “就” 表因果。A 选项表加强肯定语气;B 选项表条件;C 选项表让步;D 选项表因果,与文中一致。
  21.答案:反对声色的享乐
  简析:结合引用老子的话 “五音令人耳不聪,五色令人目不明” 的意思,可得出是反对声色享乐。
  22.答案:陶诗示例:①该句用了《庄子》中的典故 “以简驭繁”,表面上说诗人归隐在虚空的居室,实际上表明诗人内心的澄净。②这与五言诗诗句的字数受限而又必须表达丰富诗意有关,有一定强制性。辛词示例:①该句用了廉颇的典故 “以简驭繁”,既表明自己老当益壮、报效祖国的决心,也含蓄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②这与词的格式固定、字数受限而又必须表达丰富词意有关,有一定强制性。
  简析:根据材料中用典的作用和特点,结合诗句及典故出处,分析出用典的意图及与诗歌形式的关系。
参考译文:
文段一:
元和十年,我被贬官到九江郡担任司马。到了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人到湓浦口,在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奏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我询问这个人,原来她本是长安的歌女,曾经跟随穆、曹两位技艺高超的乐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容颜衰老,嫁给商人为妻。于是我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奏了几支曲子。她弹完以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的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容颜憔悴,不得已只能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开京城调到外面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如今被她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伤。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一共六百一十六字,取名为《琵琶行》。
文段二:
白居易,字乐天,,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胸怀豁达开朗。白居易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的一篇文章,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擅长作诗文,后辈的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顾况)看到白居易的文章,不自觉地到门口迎接,以礼节对待他。贞元十四年,白居易才以应贡进士身份参加考试,礼部侍郎高郢选拔他为甲科,吏部判试合格,拜授他为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当廷策试制举应考者,白居易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廷试,录入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殿校理。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接受劝谏励精图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元和二年十一月,皇帝召白居易进翰林院任学士。元和三年五月,又任命他为左拾遗。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自己被破格提拔,就决心用平生所学,报答皇上的恩泽。他在拜谢厚命的时候,献上文章议论政事。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应制举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从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可奏疏呈上去却没有答复。元和六年四月,其母陈夫人去世,白居易退职还居下邽。元和九年冬天,重新进入朝廷,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的官职。元和十年七月,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议论他冤枉,急切请求逮捕强盗以洗雪国耻。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议论政事。正碰上有人一向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主管这一事务的人正厌恶白居易为此事上谏,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江表刺史。诏书下达,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议论,根据白居易所犯的罪行,不应该治理州郡,追回诏书授任江州司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