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信息技术六年级 智能荷花探温洒水装置 说课课件+导学单

文档属性

名称 义务教育版信息技术六年级 智能荷花探温洒水装置 说课课件+导学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义务教育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1-15 16:25:35

文档简介

【设计目标】
根据环境温度高低变化,当温度高于45°时,装置能自动喷水给荷花降温
【主要环节】
记录测量 找到喷水装置喷水 模拟实验
温度高低变化 的阈值(临界值) 进行验证
用到什么传感器呢?
记录数值:夏至
阈值为:
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
【填一填】 连续量
时间
温度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共23张PPT)
《智能荷花探温洒水装置》说课
六年级 过程与控制模块
一、教学内容
二、学情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说课
五、教学策略
七、教学亮点
六、教学过程
为何学
学什么
怎么学
为何学
Part 1
教学内容
1
学情
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六年级第二单元,属于课标中“逻辑与运算”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阈值的作用,了解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的数据可以是开关量或连续量,理解连续量可以经由阈值判断形成开关量。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所属于六年级第二单元,在第二单元是起始课,从整体上回顾第一单元知识,唤醒学生原有认知的作用,也是整册教材围绕控制系统设计的承上启下的一课。
引导学生从数据角度探究控制系统,知道数据的重要性,是控制系统的基础,为下节课开关量相关知识做铺垫。
承上启下
二、学情分析
在之前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生活中的过程与控制流程有初步的了解 。
六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乐于从实践中理解概念,能够在感性经验的支持下逐步提高抽象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开展此课教学应从生活中抽象原理,用原理解释生活。
学什么
Part 2
教学目标
3
教学重难点
4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农业生产中控制系统工作的视频,了解智能洒水系统及自动喷洒农药控制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数据。
2.通过荷花种植遇到的控温问题,思考设计自动给荷花降温的装置,并了解温度的连续变化(连续量)对荷花生长的影响。
3.通过设计荷花降温装置,能说出温度阈值在降温洒水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4.通过畅想实现更加智能培育荷花种植控制系统,树立积极创新,为农业生产做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
1.连续量数据的表现形式; 2.阈值的含义与作用。
评价设计
理解连续量、阈值的含义
与作用;
实验验证后再分享发现
可以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
1
2
3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自己设计合理系统
评价先行
设计“智能探温洒水”装置,
小组讨论提出思路、全班分享、
学生互评,利用生生互评的方式
进行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
01
03
导学单
导学单不仅是学生活动的记录,还能随时将学生评价内容进行反馈。列举主要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整节课流程有清晰了解,还能为之后学生自主设计探究项目的流程提供参考。
怎么学
Part 3
5
教学策略
教学亮点
教学过程
6
7
五、教学策略
观察
1
实践
2
思考
3
验证
4
联系
5
设计
6
分别以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动手操作实践验证来完成本课重难点任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随时根据学生的评价,调整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探究项目,让学生主动实践探究,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控制系统(输入-计算-输出)工作过程,观看农业中控制系统的工作,进而理解系统中数据是重要要素;理解过程与控制系统中的连续量的概念和阈值的作用。
感知 建构 迁移 .
六、教学过程
问题由来
设计目标:
根据环境温度高低的变化,当环境温度高于45°时,降温装置会自动开启喷头功能,对荷花盆栽进行洒水降温。
用身边真问题 激发学生真兴趣
播放学生参观洪湖公园荷花培育中心视频,了解到影响荷花生长的因素,激发学生设计思考解决温度高的问题,结合传感器和简易装置来实现。
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
设计目标:
根据环境温度高低的变化,当环境温度高于45°时,降温装置会自动启用喷头功能,对荷花盆栽进行喷水降温。
连续量
阈值
开关量
1.以小组合作的实践方式,尝试在Mind+软件中编写程序,搭建温度传感器、温度电子显示屏、喷头等设备,完成智能探温并洒水降温的装置设计。
2.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符合触发喷水功能的温度数值,引出阈值的概念,并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跨学科学习,合作探究
根据每组得到的阈值,将数据填入程序,上传设备,再次实验进行验证。
模拟验证,分析程序
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装置外型设计,动手剪裁搭建智能洒水装置。
头脑风暴,模拟验证
连续量 开关量(下节课铺垫)
温度大于45°(阈值) 洒水装置启动
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同样遵循这种原理的系统,联系实际生活,用原理解释生活。在此教学过程中持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随时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本课难点。
头脑风暴,模拟验证
解决问题,归纳提升
请学生总结学习内容进行自评,展示智能探温洒水降温装置,让学生组内讨论,提出大概设计思路,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在全班做分享。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在UMU平台上布置讨论,学生提交作品和参与讨论。
课后练习
请学生们大胆设计一个可以根据周围环境亮度变化,自动开启、关闭的智能路灯,实现绿色环保、节约用电的效果。
板书设计
智能探温洒水系统
温度传感器
连续量 温度变化 数据
阈 值 大于45° 最低值或最高值
说课反思
智能探温洒水系统
温度传感器
连续量 温度强度 数据
阈 值 大于40° 最低值或最高值
开关量 洒水降温 开启或关闭
1.学生在参观荷花培育中心,发现影响荷花生长的因素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总结出温度是影响荷花生长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连续变化数据是连续量概念。45°是本节课关于阈值概念的具体化。
2.装置的设计涵盖了科学与信息科技的跨学科融合,动手的过程中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课堂问题分享和线上UMU平台作品分享,问题的发现和如何解决的。将课堂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并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课重难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