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练习
1.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盛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之风。1924年到1929年之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A.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B.进一步刺激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C.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健康发展2.1922-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但被称为“虚假的繁荣”,这是因为①贫富差距拉大②股票售价远远高出生产利润③分期付款迅速膨胀④政府实行“以工代赈”刺激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3.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A.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 B.市场的自我调节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增发的纸币
4.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5.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欧美主要国家在战后经济恢复都依靠美国 B.美国战后对外贸易迅速扩大
C.美国支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美国在一战后掌握了世界领导权
6.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句话说明
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危机持续时间长
7.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时,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对这一矛盾现象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B.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C.证明经济危机是资产阶级人为造成的
D.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销售的矛盾直接引起
8.下列事件,说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是
A.一战后英国工商业的急剧衰退 B.法国由债权国迅速转为债务国
C.美国总统胡佛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D.日本西欧美国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9.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如下:
消费方式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 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10.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A.缓解社会矛盾 B.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
C.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来临 D.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2.有人在日记中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比喻为“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个比喻主要想说明这场危机( )
A.可能导致世界大战 B.给法西斯上台提供了机遇
C.将改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极大
13.右图中的广告词:“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一定要用现金。股市令我一无所有。”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 B.“找工作如登天一般”
C.“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14.“我们要感谢你,赫伯特·胡佛,今天我们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今天我们行乞求食,今天我要偷取煤炭来取暖,谁会知道我会偷?”这首流行的歌曲直接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民( )
①因经济危机生活贫困 ②对胡佛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③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 ④对资本主义制度深恶痛绝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在危机面前,美国胡佛政府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对缓解危机无济于事,甚至起到相反作用,这是因为( )
A.胡佛的措施未改变“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本质
B.罗斯福率领的反对党进行抵制
C.美国人民受危机打击严重,已完全失去信心
D.美国人民不适应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16.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代”。其依据应该是当时美国 ( )。
A.两党派斗争激烈 B.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C.经济社会盲目发展 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17.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盛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之风。1924年到1929年之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 )。
A.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B.进一步刺激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C.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健康发展
18.美联社曾经报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国工人大量失业 B.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苏联的经济政策吸引美国人前去投资
19.1929年10月29日,美国一些开船出海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身无分文的贫民。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
A.通货膨胀 B.股票上扬 C.股价暴跌 D.银行倒闭
20.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决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坚持自由放任 B.加强立法监控 C.行政干预危机 D.限制市场调节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材料二 1929年上台的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讲中说:“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鸡,每间车库里有辆汽车。”
请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经济危机有何特点。(6分)
(2)胡佛总统实现了他的诺言了吗?为什么?由此得到什么认识?(14分)
答案:(1)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2)没有。原因:“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国经济跌入“谷底”。
认识:单纯的自由主义政策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法应对经济危机的发生;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都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必须适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