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罗斯福新政 练习
1.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在困难中……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实现他们愿望的工具。我也是以这样的精神来担当的。”“他们愿望”在当时主要是指 ( )
A.恢复民主制度 B.取缔垄断组织
C.恢复发展经济 D.打倒法西斯政权
2.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是( )
A.保留自由企业制度 B.克服美国经济危机
C.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在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4.新政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产量 B.缩减耕地,减少产量
C.鼓励出口 D.政府提供贷款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5.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的境界,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6.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罗斯福首先付诸实施的措施是哪一方面( )
A.兴办大型工程 B.整顿财政金融
C.尽快改善公众生活状况 D.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
7.剑桥大学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8.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9.胡佛与罗斯福在1933年前后在竞选美国总统时,他们争论的问题的焦点应该是( )
A.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 B.美国如何应对两次世界大战
C.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D.经济大危机和是否实行新政
10.“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1932年罗斯福“发誓”的时候( )
A.经济危机仍在恶化 B.“自由放任”政策已被废止
C.胡佛已引咎辞职 D.新政已经开始
1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美国人渡过大萧条时期。他给美国人应付危机的良方是( )
A.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干预政策
C.控制货币发行量的经济政 D.以供给创造需求的经济政策
12.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国民经济显著发展
B.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C.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程度,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3.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法律,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在于( )
A.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
C.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恢复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1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15.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1.4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16.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着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救市措施。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做的有益探索是( )
A.口号:“胡佛村”“自由放任”政策的深渊
B.口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股票的卫士
C.口号:失业保险卡,生活有保障
D.口号:挖沟渠,“以工代赈”
17.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 )
①减少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质量 ②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口 ③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 ④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19.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影响深远的是( )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C.缓和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0.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D.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1933年)6月16日讯——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
材料二 华盛顿(1933年)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以上资料摘自《纽约时报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材料三 在罗斯福纪念馆里还存留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 ——《大国崛起·美国》
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罗斯福总统的“复兴的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其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阻力之一来自谁?在记者眼中,罗斯福将采取何种措施?
(3)罗斯福执政时是怎样保障“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的?
答案:(1)原因:此前美国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不干预经济生活。目的:通过改革摆脱经济危机。
(2)来自:企业主。措施:罗斯福将动用国会授予他的权力干预经济,迫使烟煤矿主等企业主们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
(3)政府兴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社会保险法》;推进劳资谈判,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