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
1.A2.D3.B4.C5.D6.A
7.C
8.B
9.C
10.A
11.B12.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13.(10分)(1)无为而治:(1分)为政以德:(1分)商鞅:(1分)魏。(1分)
(2)原因:北魏面临外部其他政权的威胁:鲜卑族统治方式落后: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严重:人民起义频
发,社会动荡。(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措施: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每点1分,答出任
意两点即可得2分)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改革是推动社会进
步的动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有利于国家发展: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循序渐进,平稳进行等。
(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4.(12分)(1)制度:分封制。(2分)作用:将西周文化扩展到诸侯各国:借助诸侯国的对外扩张促进文化传
播,扩展了华夏文化共同体:巩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
和统治秩序:促进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特点:以郡统县,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下级需要对上级负责:郡县长官有任
期:官员流动性大。(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历史意义: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2分)做法: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
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汉武帝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
压诸侯王的叛乱。(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5.(14分)(1)影响: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减少耕地阻力,提高了生
产的效率: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使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使人口
不断增多: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名称:圆形方孔半两钱。(1分)危害:缺少统一货币标准,导致官吏执法失据:私铸破坏农业生产:商贾
势力膨胀。(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措施: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俦造五铢钱。(2分)
(3)表现:水田耕作技术提升: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农作物品种增多:荒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水稻普遍种
植,形成多个著名的稻作农业区:南方农业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提高。(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原
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北方人口南迁
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每点1分,答
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4)农书:《齐民要术》。(1分)主题名称:社会稳定促发展,经济活动创价值:发展国家经济,推动社会进步
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A-答案-1(共1页)》试卷类型:A
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
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
班级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1米,以及
数量不等的生产工具骨耜(见右图)。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家畜饲养以猪、狗为主
C.能够制作陶器和乐器
D.采集野果作为食物补充
2.它“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是世界级水资源利用的典范,它的建成使成都平原
成为沃野。“它”是
A.灵渠
B.六辅渠
C.白渠
D.都江堰
3.先秦时期,印、玺是印章的通称,到了秦朝才有区分。秦始皇规定,皇帝用的印章叫玺,而臣
民所用的印章只能称为印。这个规定被历代王朝所沿用。这体现了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礼仪完善
D.民贵君轻
糊
4.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爱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作为标准文字
的范本颁行全国,改变了以往“文字异形”的状况。秦朝颁行的“标准文字”是
A.甲骨文
B.行书
C.小篆
D.草书
5.汉文帝霸陵动物殉葬坑人选《考古Archaeology》杂志评选出的“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
现”。据《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这表明汉文帝
A.减轻刑罚
B.重视吏治
C.以农为本
D.提倡节俭
6.据统计,西汉初期研究儒家经典的高级官员仅占5%,到西汉中期这一比例升高到45.1%,
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B.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C,高级官员素质的提高
D.“光武中兴”局面的出现
7.因西汉末年外戚势力膨胀,侵夺皇权,导致王莽代汉,刘秀规定“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以
防止外戚专权。但这一政策在东汉中后期并未一直实施,主要原因是
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A-1-(共4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