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15 17:42:34

文档简介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科学试卷
1.(2025五上·礼县期末)白色的太阳光是由   种单色光构成的。
2.(2025五上·礼县期末)地震不能避免但是可以检测,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创制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   。
3.(2025五上·礼县期末)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   计时,刻度一般在   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   计时,刻度一般在   的容器上。
4.(2025五上·礼县期末)流水对土地的   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5.(2025五上·礼县期末)光是沿   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   或者   现象,其中我们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是属于光的   。
6.(2025五上·礼县期末)脑位于   、   内,包括   和   等部分。
7.(2025五上·礼县期末)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   、变质岩。
8.(2025五上·礼县期末)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原子钟,不存在误差。 (  )
9.(2025五上·礼县期末)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黑板上的字能反射光。
10.(2025五上·礼县期末)石头很坚硬,大风无法改变它的形状。 (  )
11.(2025五上·礼县期末)鱼缸里只有一条鱼,当我们把观测角度调整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条鱼。 (  )
12.(2025五上·礼县期末)大脑的左半球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右半球侧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 (  )
13.(2025五上·礼县期末)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有(  )。
A.镜面 B.北极星 C.月球
14.(2025五上·礼县期末) 鹅卵石是由于(  )形成的。
A.天然
B.风化作用与水流的搬运作用
C.人工磨光
15.(2025五上·礼县期末)制作的摆,每分钟能摆动50次,若增加摆锤重量,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16.(2025五上·礼县期末)下列有利于大脑发育的行为是(  )。
A.经常运动 B.吸烟 C.沉迷于电脑游戏
17.(2025五上·礼县期末)在做地震模拟实验时,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  )。
A.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B.岩层 C.两个板块
18.(2025五上·礼县期末)手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游戏,只要一灯一布,就可以展开巧思,通过手势的变化,创造出各种人物的形象。这一游戏巧妙地运用了(  )原理。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19.(2025五上·礼县期末)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比较科学的是(  )。
A.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B.正视压力并合理的应对
C.回避压力
20.(2025五上·礼县期末)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番茄酱适当的稀释一下),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1)模拟“火山”的是   ,模拟“岩浆”的是   。
(2)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  )。
A.增加地球外部压力 B.增加地球内部压力 C.使地壳快速运动
(3)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  )。
A.加速火山喷发 B.提高土壤肥力 C.减慢火山喷发
(4)火山地热是一种   能源。
(5)火山喷发会造成 (  )现象。
A.加速平原地形的形成
B.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
C.减慢平原地形的形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七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太阳光是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因此白色的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的。
2.【答案】地动仪;地震仪器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他们的伟大成就时刻在提醒我们学习和探索是无止境的。132年,我国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侯风地动仪,据说能显示出地震发生的方位。
3.【答案】增加;下面;减少;上面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漏刻”,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从上到下间隔慢慢变小。“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其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从下到上间隔慢慢变小。
4.【答案】侵蚀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会侵蚀地表,还会搬运泥土和沙石。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流水的这些作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地形景观。
5.【答案】直线;反射;折射;反射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反射或者折射现象。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因此我们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是属于光的反射。
6.【答案】颅骨;大脑;小脑;脑干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颅骨与核桃壳相似,都能起到保护内部的作用。
7.【答案】岩浆岩;沉积岩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8.【答案】错误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原子钟是一种计时装置,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就是原子钟,它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原子钟是利用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发出的电磁波来计时的,2022年其精度可以达到每3000亿年误差1秒。因此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原子钟,但是也存在误差。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黑板上的字能反射光,因为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才能看到字,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岩石的模样。石头很坚硬,但在风化和侵蚀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改变它的形状。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鱼缸里只有一条鱼,调整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甚至更多条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功能,如数学、逻辑、语言、书写;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13.【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北极星等。月球不是光源,月球看起来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镜面也不会发光,因此也不是光源。
14.【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高山上的岩石经温差、冰、植物等的风化作用,掉到山脚下,崩塌下来的碎石被山洪、大雨等冲到河里,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水的冲击和互相摩擦,变得越来越圆,最后形成了鹅卵石,上流水流比较急,落差大,鹅卵石停不下来,到了中下游鹅卵石沉积下来,所以越往河流下游走会发现鹅卵石越光滑。鹅卵石是由于风化作用与水流的搬运作用形成的。
15.【答案】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制作的摆,每分钟能摆动50次,若增加摆锤重量,由于摆速与摆锤重量无关,因此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会不变。
16.【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恢复脑的功能;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全面均衡的营养和欢快的情绪有利于大脑的发育。经常运动有利于大脑发育;吸烟、沉迷于电脑游戏是不良嗜好,对大脑发育不利。
17.【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在做地震模拟实验时,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
18.【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均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不透光的物体,光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物体后面会产生影子。材料中所说手影游戏就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19.【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人也有承受限度,压力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行了。适度的压力,有利于人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正视压力并作出合理的应对。
20.【答案】(1)土豆泥;番茄酱
(2)B
(3)B
(4)可再生
(5)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在做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等。模拟“火山”的是土豆泥,模拟“岩浆”的是番茄酱。
(2)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工具。在做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时,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3)火山喷发既有坏处,也有好处。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还会使温度上升,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但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好处,比如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4)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类。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而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不可以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火山地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5)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以下影响:熔岩流可能摧毁沿途的一切,包括建筑、植被和基础设施。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可能会影响全球气候,导致温度下降和农业减产等。火山喷发会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火山喷发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
1 / 1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科学试卷
1.(2025五上·礼县期末)白色的太阳光是由   种单色光构成的。
【答案】七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太阳光是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因此白色的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的。
2.(2025五上·礼县期末)地震不能避免但是可以检测,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创制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   。
【答案】地动仪;地震仪器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他们的伟大成就时刻在提醒我们学习和探索是无止境的。132年,我国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侯风地动仪,据说能显示出地震发生的方位。
3.(2025五上·礼县期末)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   计时,刻度一般在   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   计时,刻度一般在   的容器上。
【答案】增加;下面;减少;上面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漏刻”,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从上到下间隔慢慢变小。“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其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从下到上间隔慢慢变小。
4.(2025五上·礼县期末)流水对土地的   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答案】侵蚀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会侵蚀地表,还会搬运泥土和沙石。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流水的这些作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地形景观。
5.(2025五上·礼县期末)光是沿   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   或者   现象,其中我们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是属于光的   。
【答案】直线;反射;折射;反射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反射或者折射现象。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因此我们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是属于光的反射。
6.(2025五上·礼县期末)脑位于   、   内,包括   和   等部分。
【答案】颅骨;大脑;小脑;脑干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颅骨与核桃壳相似,都能起到保护内部的作用。
7.(2025五上·礼县期末)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   、变质岩。
【答案】岩浆岩;沉积岩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8.(2025五上·礼县期末)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原子钟,不存在误差。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原子钟是一种计时装置,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就是原子钟,它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原子钟是利用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发出的电磁波来计时的,2022年其精度可以达到每3000亿年误差1秒。因此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原子钟,但是也存在误差。
9.(2025五上·礼县期末)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黑板上的字能反射光。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黑板上的字能反射光,因为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才能看到字,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0.(2025五上·礼县期末)石头很坚硬,大风无法改变它的形状。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岩石的模样。石头很坚硬,但在风化和侵蚀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改变它的形状。
11.(2025五上·礼县期末)鱼缸里只有一条鱼,当我们把观测角度调整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条鱼。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鱼缸里只有一条鱼,调整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甚至更多条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12.(2025五上·礼县期末)大脑的左半球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右半球侧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功能,如数学、逻辑、语言、书写;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13.(2025五上·礼县期末)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有(  )。
A.镜面 B.北极星 C.月球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北极星等。月球不是光源,月球看起来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镜面也不会发光,因此也不是光源。
14.(2025五上·礼县期末) 鹅卵石是由于(  )形成的。
A.天然
B.风化作用与水流的搬运作用
C.人工磨光
【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高山上的岩石经温差、冰、植物等的风化作用,掉到山脚下,崩塌下来的碎石被山洪、大雨等冲到河里,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水的冲击和互相摩擦,变得越来越圆,最后形成了鹅卵石,上流水流比较急,落差大,鹅卵石停不下来,到了中下游鹅卵石沉积下来,所以越往河流下游走会发现鹅卵石越光滑。鹅卵石是由于风化作用与水流的搬运作用形成的。
15.(2025五上·礼县期末)制作的摆,每分钟能摆动50次,若增加摆锤重量,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制作的摆,每分钟能摆动50次,若增加摆锤重量,由于摆速与摆锤重量无关,因此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会不变。
16.(2025五上·礼县期末)下列有利于大脑发育的行为是(  )。
A.经常运动 B.吸烟 C.沉迷于电脑游戏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恢复脑的功能;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全面均衡的营养和欢快的情绪有利于大脑的发育。经常运动有利于大脑发育;吸烟、沉迷于电脑游戏是不良嗜好,对大脑发育不利。
17.(2025五上·礼县期末)在做地震模拟实验时,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  )。
A.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B.岩层 C.两个板块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在做地震模拟实验时,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
18.(2025五上·礼县期末)手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游戏,只要一灯一布,就可以展开巧思,通过手势的变化,创造出各种人物的形象。这一游戏巧妙地运用了(  )原理。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均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不透光的物体,光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物体后面会产生影子。材料中所说手影游戏就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19.(2025五上·礼县期末)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比较科学的是(  )。
A.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B.正视压力并合理的应对
C.回避压力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人也有承受限度,压力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行了。适度的压力,有利于人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正视压力并作出合理的应对。
20.(2025五上·礼县期末)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番茄酱适当的稀释一下),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1)模拟“火山”的是   ,模拟“岩浆”的是   。
(2)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  )。
A.增加地球外部压力 B.增加地球内部压力 C.使地壳快速运动
(3)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  )。
A.加速火山喷发 B.提高土壤肥力 C.减慢火山喷发
(4)火山地热是一种   能源。
(5)火山喷发会造成 (  )现象。
A.加速平原地形的形成
B.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
C.减慢平原地形的形成
【答案】(1)土豆泥;番茄酱
(2)B
(3)B
(4)可再生
(5)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在做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等。模拟“火山”的是土豆泥,模拟“岩浆”的是番茄酱。
(2)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工具。在做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时,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3)火山喷发既有坏处,也有好处。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还会使温度上升,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但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好处,比如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4)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类。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而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不可以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火山地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5)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以下影响:熔岩流可能摧毁沿途的一切,包括建筑、植被和基础设施。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可能会影响全球气候,导致温度下降和农业减产等。火山喷发会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火山喷发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