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5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 (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5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 (共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16 09:1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新课导入
这个寒假你去了哪里旅行?
海南 南海观音
黑龙江 雪乡
上海 外滩
贵州 肇兴侗寨
云南 元阳梯田
甘肃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西藏 布达拉宫
江苏 苏州园林
说一说:你还能说出哪些有关
我国的地理差异?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的地理差异性如何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也会了解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如过度开垦导致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区域认知
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运用地理、气候、生态等多学科知识来分析中国的地理差异性
学生还需要运用综合思维来探讨地理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来适应地理环境的变化
人地协调观
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运用地理、气候、生态等多学科知识来分析中国的地理差异性。
学生还需要运用综合思维来探讨地理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来适应地理环境的变化
地理实践力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的地理差异性如何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也会了解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如过度开垦导致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综合思维
核心素养
目录
01
02
地理差异显著
四大地理区域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什么?
地理差异显著
PART ONE
图2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8℃
16℃


气温逐渐降低

地理差异显著—气温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地理差异显著—降水
地理差异显著—降水
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
地理差异显著—地势
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西部第一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地理差异显著—径流
地理差异显著——农业类型


地理差异显著——人口


地理差异显著——城市


地理差异显著——交通


地理差异显著——经济发展


有些自然地理事物,
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
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自 然差 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或低于0 ℃)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有、无)
河流流量(大、小)
河流汛期(长、短)
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传统交通工具
民居特点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南北自然要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活动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表5.1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差异 1月平均气温 (高于或低于0 ℃)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有、无)
河流流量(大、小)
河流汛期(长、短)
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传统交通工具
民居特点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南北自然要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活动
低于0℃
高于0℃
<800mm
>800mm
高原、平原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旱地
水田
小麦
水稻
陆运
水运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活动
植被类型
河流流量
归纳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有什么
不同?
有什么
不同?
为什么
不同?
为什么
不同?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受气候条件的制约
气候的影响
北方:小
南方:大
与当地降雨量有关
你能判断出下列诗句或谚语描述的秦岭-淮河以北还是以南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感悟、应用
你还能说出南北方人有哪些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吗?
南北大鉴别
南北大鉴别
南北大鉴别
南北大鉴别
南北大鉴别
四大地理区域
PART TWO
地理区域的划分
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划分依据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A
B
C
四大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呢?
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降水
主导因素
A
A
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月0℃等温线
气候
主导因素
B
B
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一线
四大地理区域
C
C
界线C大致与哪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第 阶梯的边界线
地势
主导因素
四大地理区域
十秒记忆
大PK
十秒记忆
大PK
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地势
降水
气候
四大地理区域
A地区
D地区
C地区
B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
E
F
G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地势
降水
气候
中国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自然差异:气温、降水、 地势等
地理差异显著
人文差异:农业、工业、人口、交通等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1月0℃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
湿润区、半湿润区分界线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练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④与①
解析:根据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可知,它是③北方地区与④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结合题意。故选C。
C
课堂小练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经过该线的是( )
A.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1月0℃等温线
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1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区域的界线,不经过秦岭一淮河线;结合题意。故选A。
A
课堂小练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③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5℃ B.8℃
C.-4℃ D.16℃
解析:③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正常年份最可能是-4℃。排除ABD,故选C。
C
课堂小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为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界线②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量 B.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地势 D.民风民俗
解析:图中界线②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是由于两地区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A正确;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B错误;地形地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的显著区别,C错误;气温不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显著差异,D错误。故选A。
A
课堂小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描述,与丙地区不相符的是( )
A.温带水果的故乡,盛产苹果、梨、桃等
B.民居墙体厚,窗户小
C.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甘蔗、油菜等
D.1月均温在0℃以下
解析:图中丙地区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温带水果的故乡,盛产苹果、梨、桃等,故A与丙地描述相符、北方民居墙体、较厚、窗户小,故B与丙地描述相符。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甜菜等,甘蔗、油菜分布于南方地区,故C与丙地描述不相符。北方地区通常1月均温在0℃以下,故D与丙地描述相符。根据题意,故选C。
C
课堂小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诗句的描绘与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甲地区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乙地区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丙地区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丁地区
解析:“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描述的是丁南方地区,A错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指的是甲西北地区,B错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指的是丙北方地区,C正确。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指的是乙青藏地区,D错误。故选C。
C
T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