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年秋期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3.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
效,考试结束后,试题卷由学校收回并保管,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酝酿(niang.)
惬意
随声附和(hé)
B.粗犷(guang)
喉咙
翻来覆去(位)
C.佃农(dian)
决别
骇人听闻(hai)
D.周济(j)
枯燥
人声鼎沸(di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道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
救药的。
C.“低头族”指时刻低着头,专注于手中发亮的屏幕,而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
心的人。
D.阳春三月,同学们游春赏景,女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春天增添了无
限活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明进课堂,有利于引导广大中学生护生态、学生态、讲生态、爱生态。
B.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
魅力。
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
D.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
修重。
4.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3)▲,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4)河流大野犹嫌束,▲一。(谭嗣同《潼关》)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直接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体弱,但
仍想守卫边疆、报效国家的诗句是▲一,▲一。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5.龙马潭区某学校某班级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
完成相关任务。(8分)
(1)班长为本次活动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种。(4分)
①举办一次读书报告会;
②
③】
④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
(2)结合下面两则关于读书的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读书并阐述理由。(4分)
【材料一】
各方面的书都要看,文学、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天文、地理、科普、艺术
等,都应该成为我们涉猎的对象,这样我们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日益完善。
【材料二】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一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一苏轼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10分)
白雪红梅
傅菲
①驿路,梅花,鹂鸪,夕阳。有梅花的地方。似乎就有一条驿路,溪水潺潺。疲
惫的马儿赶着路,雪花徐徐飘落。赶路的书生被着银灰色的大氅,戴着黑色方帽,告
别“长亭更短亭”的江南。梅花是故人的眼神,是子夜的回响,是深切的不语。
②当然,这是我的幻象。梅在我的院子里。第一场春雪初落,幕色染白。雪伴着
细雨,窸塞宰窣地下。天空也如静默的海面,雪如一朵朵水母,往下沉落。海面浮着
微白的光,不远处的山影如船停泊在码头。
③披了一件大衣,我下了楼一我不能辜负了雪夜的梅花。我提了一个红布灯笼,
打了一把伞,打开后院的门。
④其实,树比人更禁得起看。人越来越老,性情越来越淡,脸上的皱纹褪去浓情
的青春,会部分失忆。树越长越茂盛,树冠越华美,生出苍老朴实的贵族气,令人敬
畏。
⑤蜡梅树是一种缓生的苍老木讷的树。木质坚硬,皮质粗糙且皲裂出密密细纹,
枝丫节上横生尖锐的枝刺(枝的退化)。霜降开始落叶,树枝光秃。我便觉得蜡梅树
是深情的树。深情的树,不会长得夸张,不会春风招展。深情的树,才会繁花如星辰
,点缀。
⑥院中红蜡梅只剩下一棵。每年初冬,我给它修剪。我理想中的树型是树干独枝
而上,树冠伞状。修枝后,再埋肥。然后把树冲洗一遍。三年后,红蜡梅高过了窗户,
抵挨着瓦檐。可我没有认认真真地看过它开花。也可能是,赏梅花,需要适合的情境,
有雪映衬至美。这几年也没下雪。我甚至忘了,最冷的天,还有最红的花在院子里开。
⑦灯笼轻摇,跳荡的烛火使得光线忽明忽暗。雪柔柔弱弱,从半空旋下来。枯涩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