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
1. C
2. B(该段主要论述了低空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后拥有经济价值)
3. C(低空经济产业链长与各地产业竞争中的错位发展没有直接因果关
系)
4. C(15 座城市携手共建不能说明一座城市不能建立完整的低空经济生
态圈)
5. (1)①低空技术;②低空经济场景
(2)建议:利用独立空域优势,进行新产品试飞,探索新场景;加强
技术攻关,实现低空飞行器等技术突破,带动场景拓展;结合延庆丰富
的文旅资源,以场景应用为引领,推动低空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迭代优
化,促进产业融合。
二、
6. A(“典”指法则、制度)
7. A(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
8. D(“亦讵不可以自尽与”意思是“(孔子)又怎么能不尽一下自己
的力量呢”)
9. D(文中未提及赞扬君子讷言敏行的品格)
10. 王夫之认为孔子不公开回应是因为:①季氏的行为不问可知不会被
孔子认可,冉有却不明白还去询问,孔子认为回答也无用。②即使孔子
正告不可,季氏也不会悔改,反而会使他的党羽巧言与孔子争辩。③孔
子如天,天不会与虺蛇之毒、虎狼之暴相争,也会听任季氏自便。
三、
12. B(“薄烟”两句描绘的是早晨的雾气和凝结的露水)
13. D(A 项“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不准确;B 项“以动衬静”错误;
C项“上句写想象之景”错误)
14. 诗人的“行路难”体现在:被贬途中,路途遥远艰辛;看到橘树到
江北会变化,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充满变数;如蓬草般漂泊不定,心中不
安;面对现实困境,只能独自掩泪,长歌感叹。
四、
16. D(“揭竿而起”在这里指麦子拥有向上生长、追求阳光的力量)
17. B(“失魂落魄”表述不准确,主要是表现对麦子的关心)
18. 文章先写为摄影展追寻六月的热风,在麦田抓拍等,引出“若不是
那棵麦子喊了我一声”;接着描述那棵麦子的孤独、成长及遭遇,引发
“我”的思考;然后回忆高考后与麦子相关的经历,如扛麦子、看守麦
子、卖麦子等;最后由麦子联想到村庄变化和堂哥、朋友的经历,表达
自己的感悟。
19. 特点:孤独,无法与麦田中央的伙伴形成共鸣;顽强,虽生长在边
缘但依然饱满丰盈;默默承受,没有毒刺防身,也没长成绝崖孤松,却
承受着麻雀的踩踏。用意:以这棵麦子的特点,象征着“我”以及像“我”
一样的人,在生活中的孤独与坚韧;引发“我”对自身和生活的思考,
为后文的抒情议论做铺垫。
五、
20. (1)D(A项“大约”“近”重复;B项“转变”强调变化,“转
化”侧重转换,不能互换;C项第一个“就”表承接,第二个“就”表
条件,意思不同)
(2)中欧班列是沟通欧亚的“友谊桥梁”
21. 略
22.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