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丝绸之路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丝绸之路路线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
矗立 凹陷 戎装 循着 鸵鸟
匕首 贸易 芝麻 美轮美奂
chù
róng
āo
xún
tuó
bǐ
mào
zhī
huàn
2.理解词语:
栩栩如生 浩浩荡荡
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
美轮美奂 遐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遐想:漫无边际地想象。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两国互赠礼品的场面
陕西西安巨型石雕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4.我国被外国人称为“丝绸之国”,中国丝绸在外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读第1、2自然段,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这里正是汉代古都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座群雕是历史的浓缩,是昔日繁华的见证。所以作者站在这里,自然而然地遥想起丝绸之路两千年前辉煌的历史。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读第3——7自然段,思考: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这些句子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
“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 ,从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日夜兼程”这个词语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都曾从这条路上走过,并永载史册。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这些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一讲。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
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
陕西西安巨型石雕 历史的缩影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伟大的路
遐想两国互赠礼品的场面 经济 文化 友谊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丝绸之路》练习
一、辨字组词。
矗( ) 凹( ) 循( )
淼( ) 凸( ) 遁(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崇( )( )岭 不计( )( ) 丰富( )( )
美( )美( ) ( )( )如生 五彩( )( )
三、请你仿写文中这样的词语:
栩栩如生、( )( )( )( )
四、选词填空。
矗立 挺立 伫立
(1)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2)爸爸久久地( )在窗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3)高高的白杨树( )在公路两旁。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 )
(2)高而险峻的山岭。 ( )
(3)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 )
(4)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 )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 )、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 )、( )、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给句子中标点
1、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每当人们凝望( )丝绸之路( )巨型石雕( )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21教育网
2、我国的音乐( )舞蹈( )绘画( )雕刻( )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美轮美奂( )21·cn·jy·com
八、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全都称丝绸之路为“伟大的路”是因为( )www.21-cn-jy.com
A.这条路的景象壮观。
B.这条路把两个国家连起来了,使交通便利。
C.这条路使两个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文化交流。
九、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填空。
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用横线划出句子中有关联想的内容。
(2) 这句话与课文中的( )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答案与解析:
一、答案:
矗(矗立)凹(凹凸)循(循环)
淼(水淼)凸(凸显)遁(逃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情况,要根据字形理解字义,从而正确组词。
二、答案:
崇山峻岭 不计其数 丰富多彩 美轮美奂 栩栩如生 五彩缤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重在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三、答案:
落落大方 彬彬有礼 姗姗来迟
侃侃而谈 虎虎生威 振振有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字词语的结构。是AABC式的词语。重在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四、答案:矗立 伫立 挺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矗立、伫立、挺立”这些词都带有“立”字,而且意思相近,辨析起来有一定困难。矗立:侧重直立、稳定;多用于具体事物(建筑)。伫立:侧重停留、站立;多用于具体人。挺立:侧重正直、不弯;用于具体植物或人、抽象精神。
五、答案: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 浩浩荡荡 栩栩如生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要根据平时的阅读理解词语的意思,重在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21cnjy.com
六.答案:
冶铁、造纸、凿井、狮子、音乐、舞蹈、美轮美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答案:
1、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2·1·c·n·j·y
2、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平时应多加积累。本题是对顿号用法的考查,当并列关系的词语出现时,词语之间要用顿号。21·世纪*教育网
八、答案:C
解析: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九、答案:
1、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
2、这难道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式变换的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情况。改成感叹句要加上适当的词语,句尾用感叹号。反问句一般用“难道”或“怎能不”这样的词语改写,句尾用问号。www-2-1-cnjy-com
十、答案:
(1)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2)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2-1-c-n-j-y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仿佛看到的情景就是作者联想到的内容。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课文结构上的特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握情况。文章的开头一句:“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与课文的尾句“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丝绸之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二、教材分析: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21*cnjy*com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来源:21cnj*y.co*m】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出处:21教育名师】
四、教学难点:
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
2、介绍丝绸之路。(课件2)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道路有关。21·世纪*教育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课件3)
矗立 凹陷 戎装 循着 鸵鸟
匕首 贸易 芝麻 美轮美奂
(2)理解词语。(课件4、5)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骆驼与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姿态各异,非常生动逼真www.21-cn-jy.com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大。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显得极有声势。万余大军,边境守候,充分反映了安息国对中国来使的重视与尊重。
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中国赠送的绫罗绸缎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绫罗绸缎均为丝织品。丝绸之路的商品,以中国丝绸为主,在古代的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都被视为珍品。古希腊人克特西阿斯就称中国为“塞勒斯”,意即丝国。一位古罗马作家说:丝国人制造宝贵的花绸,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样美,它的质料像蛛丝一样纤细。21*cnjy*com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丝绸之路横贯欧亚,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大漠荒野和盐碱沼泽。文中用此词意在说明路途遥远。2·1·c·n·j·y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房屋高大华丽。文中用来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遐想:漫无边际地想象。
(3)通读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丝绸之路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课件6)
(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21cnjy.com
(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课件7)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a.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b.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c.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d.我国被外国人称为“丝绸之国”,中国丝绸在外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3)理解重点句子:(课件9)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里正是汉代古都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座群雕是历史的浓缩,是昔日繁华的见证。所以作者站在这里,“仿佛看到”“仿佛听到”,自然而然地遥想起丝绸之路两千年前辉煌的历史。这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动机触点。
2、学习3―7自然段:(课件10、11)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版权所有:21教育】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a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
b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
c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d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www-2-1-cnjy-com
3、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21教育网
(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5、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 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发展的纽带。
这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中国的绫罗绸缎,西方的鸵鸟蛋、魔术表演,都代表着双方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理解句子:(课件12)
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2-1-c-n-j-y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丝绸之路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荒漠戈壁和盐碱沼泽。在当时生产和交通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代各国劳动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侣等,冒着流沙、风暴、冰雪袭击的危险,披荆斩棘才开通这条商路,对于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
(5)文中哪儿具体写明了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呢
早在公元前中国就跟欧亚国家有了交往,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吃的葡萄、黄瓜、菠菜等一开始是从这条路上被带回中国的,狮子、犀牛、良马这些动物也由这条路而来,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6)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7)认真读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说一说首尾与中间部分的联系。
文章的开头一句:“望着这座群雕,就仿 ( http: / / www.21cnjy.com )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与课文的尾句“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激起热爱西部之情。
丝绸之路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把他们不知道的讲一讲。
(五)师生总结,明确文章主旨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
七、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
陕西西安巨型石雕 历史的缩影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伟大的路
遐想两国互赠礼品的场面 经济 文化 友谊
八、课后反思
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内容已经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在丝绸之路的线路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大致的线路,经过哪些区域,而且要求学生通过古今对照,了解经过现在的哪些国家和地区。考虑到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因此采用了一次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其实离我们很近。另外,在丝路上的交易活动,应该说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对中原和西方之间进行交易的货物作了辨别。这种教学方式比以前单一的记忆要强很多,三位学生的精彩表演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每一位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时丝绸之路上的繁荣景象。此外,也帮助他们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中西方交流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学习更加贴近历史。贴近历史,感受历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