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
散文阅读复习之规范答题
一、情境导入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出自《语文指导》45页阅读文段《田野上的白发》
生一:这句话写的是秧苗的美,赞美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生二: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生三: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勤劳能干。阅卷老师告诉你:
1、审清题目,明确知识考查点
2、结合语境,紧扣文本内容。
3、运用术语,表述简洁、明确。二、《考纲》引路《考纲》第二部分阅读要求
10、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12、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4、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三、专题指导专题一
语言赏析(一)例题分析及练习
例题1: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09年芜湖市中考题
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答: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1分)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1分)
练习1: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3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仓,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选自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紫藤萝花开时的状态,表现了它的生机勃勃和美好可爱,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例题2: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分) ——09年安徽中考题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答: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彩。
(三个要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练习2: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09年芜湖市中考题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答: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1分)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1分)语言别致,雅俗共赏,突出屋瓦的功效。(1分)
例题3: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出自《语文指导》45页阅读文段《田野上的白发》
答: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母亲体力不支艰难前行插秧的情形,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练习3: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参考答案:运用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我”小时候活泼调皮的个性。例题4:
下面句子中“全心全意”和“默默”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说好在哪里?(3分)——深圳市中考题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答:“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花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著的特点﹔“默默”表现了百合花不张扬的品质。练习4:
请说说句中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选自八年级上册《老王》)
参考答案:“镶嵌”一词,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悲酸和同情。例题5:
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5分) ——10年安徽中考题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原句: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答:不好(1分)。因为原句中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获得一把利刃的愿望,也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怒之情(2分)。而改换后的句子则大大削弱了这种表达效果(1分)。
练习5:
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删去,好吗?为什么?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嫩嫩地,绿绿地。(选自七年级上册《春》)
参考答案:不好。原句中的“偷偷地”带有拟人色彩,形象写出了春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删去后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例题6
诙谐幽默是渗透于全篇的语言特色,请找出两处加以赏析。(6分) ——2010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雅舍》
示例2:“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这样的句子以宽缓舒和的调侃语气,逼真、细腻,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特别是“鼓腹”一词更表现出作者处之泰然的幽默感。
示例3:“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我仍安之”这些句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描写蚊子的猖獗,不愠不怒,仿佛作者乃局外之人,诙谐乐观,妙趣横生。(二)要点归纳:
1、赏析语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②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等。
③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
④词语——色彩词、动作词、叠音词等。
2、以“改、删、换”的形式来提问时,答题时不要忽视“前加”和“后缀”
3、自选角度赏析的题目,要选易避难,选典型避模糊。专题二
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一)例题分析及练习
例题1:
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4分)——08安徽中考题
答:(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2)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练习1
下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选自八年级上册《背影》)
参考答案:①结构上,开篇点题,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②内容上,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例题2
本文倒数第二段的首句是一个过渡句,它是如何衔接上下文的?(3分)
接着立刻想到要活过这十年,须加紧锻炼,保养各器官的正常运作。 ——2010芜湖市中考题
答:写作者由老两口安度晚年的温馨画面,联想到10年后的自己,(2分)于是立刻加紧锻炼,为以后健康生活做准备。(1分)练习2
指出下列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4分)
做了再说,说了再做,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选自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参考答案:这两个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过渡
的作用。前一个句子总承上文,对学者闻一多的“说”和“做”进行全面概括;后一个句子总起下文,领起了下文对革命家闻一多的“说”和“做”的具体叙述。例题3:
文章最后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4分)——2007年安徽中考题
冰心姥姥,您好!
答:内容上,抒发感情,表达敬意;结构上,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练习3
指出下面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选自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
参考答案:①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②内容上,概括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表达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二)要点归纳:
1、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分析;
2、可以结合语句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和采用的表达方式来分析;
3、分点标上序号来表述条理更清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