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8 19: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秋期期终七年级阶段性调研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
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小题。(4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治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的成长。在
莫怀戚与家人一起散步的时光中,我们领略了处理分歧的艺术;在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里,
我们发出对童年无限眷恋的感慨:在陆游的梦境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粗犷与豪迈;在女蜗
的创造中,我们读到了生命的①(篷蓬)勃与延续;在安徒生滑稽可笑的童话里,我们
读到了人性的虚伪与真实。穿梭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增长了见识,积淀着阅历:我们也跳
出了个人狭隘的眼界,在精神上变得更加纯②(萃粹)。让我们继续徜祥于文学作品中,
积累人生经验,提高审美情趣,让生命变得丰盈而深刻。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2分)
A.qi kuang yi
B.qi kuang yi
C.qi guang ai
D.qi guang ai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B.《狼》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
胜狡猾凶残的动物,而恶势力终将白取灭亡。
C.古代有敬辞与谦辞之分,令尊、惠顾、垂爱、高就、贤弟、久仰、劳驾是敬辞,
家父、舍弟、见谅、都人、拙见、寒舍是谦辞。
D.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的感彩的词语,如“伟大”“温柔”“慈爱”“纯
真”“奋不顾身”“见义勇为”“见利忘义”等,称为褒义词;“愚蠢”“卑鄙”“贪生怕
死”“损人利己”等,称为贬义词。
3.古诗文默写。(8分)
诗歌,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遥
怜故园菊,①”是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百姓的同情与对和平的渴望;李益《夜上受降城
闻笛》中“②,受降城外月如霜”,是亘古苍茫里诗人置身边塞的孤独;陆游在《十一月
四日风雨大作》中,“③,④”借风雨梦境,抒发自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参
之心: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递有此寄》中,“⑤,⑥”寄情于明月,表达对友
人的同情与关切;刘禹锡在《秋词》中,“⑦,⑧”借明丽的秋景,引出豪迈的诗情。
这些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经典诗文,彰显着理想光挥和人格力量,涵养着我们成长为“一
个高尚的人”。
七年级语文
第d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