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期期未文化素质调研
七年级语文作业
注意事项:
1、本作业共6页,五大题,满分120分,时问120分钟.
2、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聚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水笔
填写。
3、作答前请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学生编号填涂完整。
都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班级准备开展“坚守文化根脉,凝聚筑梦伟力”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下面的筹备
工作。
(活动一:溯源·强文化自信基石)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小文拟写
了下面一段文字,请你阅读并帮他修改完善。(4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命运。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y心藏
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智圣诸葛亮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思想家鲁迅立志救国的弃医从
文,革命先辈陈毅生死关头的取义成仁…这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让
我们携手共进,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mi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入不懈的精神动力。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样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血脉(
谆谆教诲(。)
(2)语段中两个注音的字应该怎样写?请正确书写。(2分)
yùn藏(
mei
)力
(活动二:追寻·觅文化发展之路)
2、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小
文摘抄了有关汉字演变历程的资料,但不小心打乱了句子的顺序,请你帮他选出句子排列顺
序最恰当的一项(
)(3分)
①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在秦国原
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②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③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④隶书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
⑤金文是铸造在股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
A.③⑤②①④
B.④⑤①③②
C.
③⑤①④②
D.③⑤①②④
七年级语
页(共6页)
(活动三:鉴赏·品文化丰厚韵味)
3、把下面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豫剧是在河南挪子的基础上不断
发展起来的。豫刷以唱
腔铿锵大气,押扬有度,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
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A.改革继承创新
B.继承创新改革
C.继承改革创新
D.创新继承改革
4、古典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围绕诗歌鉴赏小文写了一段话,请你帮他补
充完整。(8分)
诗,美在情感,曹操用“日月之行,①
”(《观沧海》)设想大海吞
吐日月的壮阔情景,抒发自己统一天下的雄心,刘禹锡用“②
③
”(《秋词(其一)》)描绘明丽秋景,引出豪迈的诗情:诗,美在色
彩,王湾的“④
⑤
”(《次北固山下》)写出了
诗人乘舟所见的绿水青山,李益的“⑥
⑦
(《夜上受降城闻笛》)从视觉角度写出了边塞月夜白茫茫一片的独特景色:诗,还美在声音,
陆游的⑧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写出
了风雨潇潇,梦中传来的铁骑踏冰之声。
(活动四:实践担文化发展重任)
5、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小文将在公众号推文发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一讨论话题,以下是他搜集的三则材料,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5分)
材料一:
中华国学经典是指中华文明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材料二:
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
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三:
匾额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精品。某同学在
探访名胜古迹时,搜集到以下三处建筑物及匾额题字:
①岳飞庙—还我江山
②孔庙—万世师表
③贡院—唯才是举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2)请你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内容,任选一处建筑物与匾额题字来解说两者之间的对
应关系。(3分)
七年级语文
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