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课件(共4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课件(共4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1 13:1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实践 ——
初步尝试 巴黎公社
制度确立 俄国十月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二十一课
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一、马克思主义诞生1、背景材料一 :从1770年到1850年,生铁产量增长30倍。煤的开采量增加7倍多。棉纺织品增加49倍。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的39%,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有了怎样的发展? 资本主义有了巨大的发展(1)经济 材料二 在工业革命进程中,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工商业出现严重混乱,大量产品过剩被并销毁,大量工厂、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无以为生。以后大约每10年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出现产品大量过剩?
生产的无计划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
材料三 1835年在英国棉纺织厂工人中,13岁以下的儿童占近22%,13岁至18岁的少年占近30%;成年妇女占32%;大批成年男子失业。童工中3岁可拾掉在地上的棉花,4岁能到煤矿上做工,工人平均寿命只有15岁,工人5岁以下的幼儿夭折率达70%。
工人住宅区内,阴暗、潮湿,污水横流,街道狭窄拥挤,有的祖孙三辈人挤在一间矮小的房屋里,没有床,墙角有一堆陈麦秸,上面有两床脏床单。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8小时,所得工资还不能买一磅面包。
为什么生产出数量巨大的产品,工人生活还如此悲惨?
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
结合材料一、二、三,指出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1)经济: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弊端显露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2)阶级条件:(2)阶级条件:工人运动的出现和发展原因: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意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
独立的巨大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
台。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1)经济: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弊端显露
(2)阶级:工人运动的出现和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黑格尔 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3)理论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实业制度空想社会主义协作的新世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和谐公社想一想?
“空想社会主义”试图解决什么问题?
目的:试图找到解决不合理社会的良方, 以改造社会为什么是空想? 思考4、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D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1)经济: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弊端
(2)阶级:工人运动的出现和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理论: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对人类优秀理论成果进行批判性的研究、吸收;亲自投身于工人运动的实践。
《共产党宣言》封面(1848年出版)《共产党宣言》手稿中的一页2、标志
《共产党宣言》(1)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理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共产主义
3、内容 代替那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宣言宣布未来社会的根本目标是什么?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从而促进一切人的自由发展(1)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理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共产主义
(2)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3、内容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共产党宣言》
宣言对资产阶级进行了怎样的评价?
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1)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理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共产主义
(2)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3)指明了斗争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是无产阶级,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暴力革命,革命的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3、内容为什么资产阶级的灭亡是不 可避免的?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宣言》 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已由生产力发展
的促进因素变为破坏因素,不能适应社会
化大生产的需要 为什么要用“暴力革命”的斗争形式?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旗帜:
不能工作而生,就要战斗而死。 工业革命初期,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本
家对工人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暴力革命
是工人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强烈不满的抗争,
是工业革命初期工人斗争的产物。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地全部资本,……并且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马、恩确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着眼点是什么?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尽快的发展生产力4、历史意义
(1)第一次完整地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它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走向科学。(3)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地得以蓬勃发展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2、措施、性质
政治 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经济 采取的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公社颁布法令:废除资产阶级常备军,代之以人民的武装——国民自卫军;由选举产生的治安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取代旧的警察局和司法机构。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实行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制,直接对选民负责。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选举产生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公社的政治法令怎样体现了无产阶级民主精神?材料一: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制,公社公职人员可以根据人民的要求随时撤换。 材料一的内容体现了什么精神?
民主和对政府的监督材料二:公职人员的最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每年为六千法郎。(原一般政府官员的薪金为一至三万法郎,高官可达数十万法郎)禁止任意罚款和非法克扣职工工资。
为什么规定公职人员的最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防止担任官员是为了谋取高官厚禄,让只有真正愿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担任官员(2012全国20).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以上材料说明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权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2、措施、性质
政治 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经济 采取的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性质 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3、败因当时的社会还没有发展到必须废除资本主义的阶段 4、历史意义、经验
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摧毁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新型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2)、实行无产阶级的真正民主:选举、公民对官吏监督权、罢免权、取消高级职员的高薪制等。
(3)、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2010福建 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材料一: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 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
材料二:1895年,恩格斯在他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写道:“历史表明,我们当时的想法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1、材料一中所预言的革命高潮到来了吗?
无产阶级获得胜利了吗?
2、材料一中的观点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恩格斯为什么会认为“当时想法不对”?
4、恩格斯修改自己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访问英国。听说英国70%的普通人都有私人住宅和家用轿车,每年还可以出国旅游,还了解到一位清洁工的月工资是2300多元,电梯工的月工资将近4000元。而当时王震的月工资还不到400元,相当于英国一位清洁工工资的20%,电梯工工资的10%。在1978年英国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比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收入高42倍。
王震有感而发:“我看英国搞得不错,物质极大丰富,社会公正,如果加上共产党执政,英国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如果马克思见到这些情景,他会有什么样
的想法呢?马克思会认为今天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今天的发达国家,社会改革不断进行,无产阶级的相对人数越来越少,政治、经济地位大为提高。与时俱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宣称的两个“必然”
还是否存在?国 际 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纪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幸福的生活,全靠我们自己
团结起来,到明天……
课标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
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
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重要史实,
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
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