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3张PPT。1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3. 自然灾害与环境
●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 防灾与减灾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课程标准1.闪电产生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 随雨水降至地 面形成硝酸盐,这些硝酸盐是天然的氮肥。
2.闪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能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 思考:自然灾害有优点吗?以闪电为例你能列举出几个来吗?11台风: 带来丰沛淡水资源,缓解旱情;
加快了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水热交换;
促进上升流的形成,增加鱼类产量。
火山:火山喷发创造了土地资源;
形成许多矿产资源;
火山灰肥沃;
旅游资源。
地震:地层断裂、形成奇山异水;
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利用地震波寻找海底油气资源。思考:自然灾害有优点吗?总结:
对自然灾害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自然灾害的双重性。既给人类带来灾难,但也有不少优点。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自然变化的科学规律,掌握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11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1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目标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课标概念 分类的其他依据:
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减灾系统1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官方网站公布:
2008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7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88 928人,紧急转移安置2 682.2万人(次);
农作物受灾面积3 999万公顷,绝收面积403.2万公顷;
倒塌房屋1 097.7万间;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 547.5亿元。
其中,四川、甘肃、湖南、贵州、广西、云南、江西、陕西、湖北、安徽等10个省(自治区)灾情较重,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 2008年,中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
达7 500亿元(人民币),居全球首位。一、自然灾害1. 定义:12. 形成条件:是指由于自然界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诱因:要有自然异变(强度)
--必要条件
承受客体: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 产、资源
--充分条件自然灾害图示1危害1自然灾害自然资源
与
环境破坏探究:1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2009年3月18日,太平洋岛国汤加的首都努库阿洛法海滨的一座海底火山当日发生喷发。场面宏伟壮观,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一座高高的火山岛。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无承灾客体)1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答:是自然灾害,以自然界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造成人员死伤、农作物受灾等灾情。(2)2006年8月17号,厄瓜多尔中部的通古拉瓦火山再度猛烈喷发,截至18日,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了5人,另有13人受伤,60多人失踪。据估计,当地有2万公顷的农作物受灾。 探究:【合作探究】1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年9月17日, 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
空中喷出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
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成瓦、木、苗等财产损失。 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1读课本P4 探索
1.发生在无人区的地震;
2.撒哈拉沙漠中的严重干旱;
3.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袭海岛,迫使岛上居 民迁移;
4.城市地区连降暴雨,造成交通堵塞,企业停工减产.
上述现象哪些属于自然灾害.1.否,只有自然异变;
2.是,属于气象灾害中的干旱灾害;
3.是,属于海洋灾害中的海平面上升;
4.是,属于气象灾害中的洪涝灾害.1探究结论: (1)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
(2)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1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你还能说出其他自然灾害的种类吗?1二﹑自然灾害的分类1﹑按照灾害特点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的不同将自然灾害划分为七类:
地震灾害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洪涝灾害
海洋灾害 农业灾害
林业灾害11二、自然灾害的分类分类的主要依据: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界异变:岩石圈异变
大气圈异变
水圈异变
生物圈异变
地震灾害、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洪涝灾害
海洋(水文)灾害
生物灾害(农、林业)1二、自然灾害的分类地震灾害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崩塌 地裂缝 地面沉降 火山喷发1因异常地质活动引起的地震及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概念:地震灾害指由地震造成的灾害
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 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
种类:滑坡﹑ 泥石流﹑ 地面沉降﹑ 崩塌﹑ 地裂缝﹑ 塌陷 ﹑火山﹑ 冻融 ﹑土地沙漠化﹑ 水土流失﹑ 土地盐碱化等
特点:有的是渐发的,有的是突发的;11热带气旋 干旱 寒潮 龙卷风 冰雹 冻害因大气异常活动引起的气象灾害大雨或融雪 凌汛 海啸 风暴潮1 洪涝灾害(2)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概念:气象灾害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洪涝灾害指洪灾和涝灾,洪灾指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涝灾指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
种类:热带气旋﹑干旱﹑ 寒潮﹑ 暴风雪﹑龙卷风干热风﹑ 冷害﹑ 霜冻﹑ 雹灾等。
特点:影响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造成损失重等;1海洋(水文)灾害1海 啸风暴潮赤 潮 海水倒灌因海洋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3)海洋(水文)灾害
概念:海洋灾害指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带附近发生的灾害。
种类:风暴潮﹑ 海啸﹑ 赤潮 ﹑潮灾﹑ 海浪﹑ 海冰﹑ 海水入侵﹑ 海平面上升 ﹑海水回灌等。
特点:突发性灾害多,严重时危害到沿海以内的纵深地区。11 病虫害、鼠害、蝗虫害农林(生物)灾害生物入侵(4)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
概念:生物灾害指因有害的草﹑虫﹑ 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
种类:病虫害﹑ 鼠害﹑ 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环境灾害﹑ 森林火灾等注意:上列灾害成因仅指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而言,实际上,太阳与其他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整体运动与变化及由各个圈层的活动所造成的彼此间的相互影响等,对每一个圈层自然灾害的产生都会发生一定的作用。 11自然灾害的分类地震、地质灾害气象与洪涝灾害海洋(水文)灾害生物(农林)灾害定义
特点
成因
危害
分布
防治措施 记:p11--11自然灾害的类型三、自然灾害的影响1三、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111.人员伤亡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1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1)两方面(2)影响因素灾害的强度、年龄、性别、收入、
居住条件、健康状况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人员伤亡不同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
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表现1.人员伤亡2. 财产损失12.财产损失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 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1间接财产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保险理赔等方面的损失;注意: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1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1)特殊性: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111.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洪水泛滥2.气候恶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3.生态破坏物种灭绝森林的大面积破坏引发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思考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1)特殊性: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学探诊p2 1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注意:自然灾害的影响11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课标方式1四、自然灾害的特点1. 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学探诊 p211危害性12010年2月27日 智利8.8级地震突发性1 2008年5月12日 14:28 突发性1教科书第8页思考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对比图1渐发性 p8思考1四、自然灾害的特点2. 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
1. 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孟加拉国洪涝灾害 p8-9阅读1城市乡村1孟加拉国 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地形: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三角洲,平均海拔l0米以下,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达到2000—3000毫米,东北部地处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5000—6000毫米。每年7—9月为雨季,降水丰沛,占全年降水量的80%。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势力强大时,降水强度增大、历时时间增长,出现洪涝灾害。
水文:该国境内河流纵横,大小河流有230多条,河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l0%。最大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平原和三角洲,水量大,当降水过于集中时,泄洪不畅,河道泛滥,水深可达1—4米,易加重孟加拉国的水灾。
海潮:孟加拉湾是世界上暴发风暴潮最频繁的地区。风暴潮和海水的顶托,阻碍了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加重了水灾灾情。学探诊p24--25 11撒哈拉沙漠的干旱以上材料说明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1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灾害带地域性1四、自然灾害的特点3. 具有区域性1地表条件1地震摧毁北川城市地震---滑坡关联性1青川县东河村地震触发巨型滑坡堵塞红石河与青竹江形成大型堰塞湖关联性11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1地震灾害链: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北部由地震引发了大海啸,导致23万多人遇难或失踪。 1.台风能引起那些自然灾害?
2.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规律?11寒潮—雪灾--大风—沙尘暴灾害链自然灾害的地域性、关联性分析1四、自然灾害的特点4. 联系性(连锁发生)
p9思考
P11思考1四﹑自然灾害的特点(人教版)1.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发生次数多﹑ 造成的损失大﹑ 危害严重
与灾害的频度﹑ 灾害的强度﹑ 受灾地区的人口密度等因素有关。
2.自然灾害的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频繁性:次数多,呈增加趋势
不确定性:时间﹑地点﹑规模难定,增加抵御难度13.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区域性
广泛性:分布范围广,只要有人类活动,灾害就可能发生
区域性:相对集中在某些区域或某些带
最多:日本较少:巴西从地区看最多:亚洲较少:澳大利亚,西欧从国家看14.自然灾害的联系性
①串发性灾害链
寒潮 低温 霜冻
②并发性灾害链
地震建筑物倒塌
地裂
滑坡
泥石流
崩塌
海啸
火灾人畜伤亡
财产损失疫病蔓延1③串发—并发灾害链暴雨 洪水 泥石流
内涝5.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周期性:干旱 洪水 地震
不可重复性:灾害过程 损害结果
6.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不可避免性:地球运动,物质变化等自然异变
可减轻性:对人类危害降到最小1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① 致灾因子强度
② 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③ 孕灾环境大小
④ 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思与练1.C2.D1 4.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有
A. 地震——台风——雷暴
B. 地震——泥石流——山崩
C. 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D. 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 4. D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A 谢谢使用
请批评指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