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保密★启用前
202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开学摸底考试(人教版)
数学
考试范围:八上全册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对顶角相等”没有逆命题
B.“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C.“若a>b,则的逆命题是“若a2>b2,则a>b”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若,,则的值为( )
A.11 B. C.4 D.不存在
5.具备下列条件的△ABC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三边的长度分别为1,2,
B.∠A,∠B,∠C的度数比为5∶12∶13
C.∠A=∠B+∠C
D.∠B=∠C=45°
6.若是一个完全平方的展开形式,则k的值为( )
A.9 B.3或 C. D.9或
7.如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和b,如果a+b=10,ab=22,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5 B.17 C.20 D.22
8.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AB=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三角板两边足够长,与BC、CD交于E、F两点,当三角板绕点O旋转时,线段EF的最小值为( )
A.1 B.2 C. D.2
9.如图,等边的边长为,点是边的中点,且,则的长为( )
A. B. C. D.
10.如图,正方形的对角线,交于点,是边上一点,连接,过点作,交于点.若四边形的面积是1,则的长为( )
A.1 B. C.2 D.
二、填空题(共5题;共5分)
11.已知,则代数式的值是 .
12.如图,在锐角三角形中,是边上的高,在,上分别截取线段,,使;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在内,两弧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过点作于点.若,,则 ,
13.如图,正方形中,,把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则(1) ;(2) .
14.如图,在中,是BC边上的高线,CE平分交AD于点,,则DE的长为 .
15.如图,已知,,,B、D、E在同一直线上,则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共8题;共65分)
16.计算题
(1)
(2)
(3)
(4)
17.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1)
(2)
18.某居民小区吻应党的号召,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该小区准备修建一座健身馆,其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区为成年人活动场所,区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其余地方均种花草.
(1)活动场所和花草的面积各是多少?
(2)整座健身馆的面积是成年人活动场所面积的多少倍?
19.如图, 某县有 80 万人口, 则该县少数民族人口共有 万人.
20.如图,,的两条高、交于点F.
(1)证明;
(2)若延长至点G,使,连接、,,求的面积.
21.阅读材料:把形如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配方法在代数式求值,解方程,最值问题等都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①我们可以将代数式进行变形,其过程如下
,
,
.
因此,该式有最小值1.
②已知:将其变形,,,可得.
(1)按照上述方法,将代数式变形为的形式;
(2)若,用配方法求的最小值;
(3)已知、、是的三边,且满足,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2.如图1,一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8cm,AB=6cm,先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C′的位置,BC′交AD于点G.
(1)求证:BG=DG;
(2)求C′G的长;
(3)如图2,再折叠一次,使点D与A重合,折痕EN交AD于M,求EM的长.
23. 如图,矩形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过O,C两点的切线段于点T,分别交线段于点F,E,M,连结,已知.
(1)求证:;
(2)若M为的中点,求的半径;
(3)若的半径为3,求的值.
答案解析部分
1.C
A、 ,错误;
B、 ,错误;
C、 =5,正确;
D、 =2,错误.
故答案为:C.
利用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可对A作出判断;根据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可对B作出判断;利用乘方法则及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对C作出判断;根据任何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可对D作出判断.
2.D
3.A
解:A、“对顶角相等”有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符合题意;
B、“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C、“若a>b,则a2>b2的逆命题是“则a2>b2则a>b”,不符合题意;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逆命题是“对应边相等的三角形全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根据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不等式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相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即可求解.
4.C
5.B
解:A、∵12+22=()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В、∵∠А∶∠B∶∠C=5∶12∶13, ∠А +∠В+∠C=180°,
∴最大角∠C=,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B符合题意;
С、∵∠А=∠В+∠С,
又∵∠A+∠B+∠C=180°,
∴2∠A=180°,
∴∠A=90°,
∴△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B=∠C=45°,∠A+∠B+∠C=180°,
∴∠A=90°,
∴△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最大边长的平方,则该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可判断A选项;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最大内角得度数,然后根据最大内角为90°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可判断B、C、D三个选项.
6.D
7.B
解:由题意可得:阴影部分面积.
,,
,
阴影部分面积.
故答案为:B.
将 a+b=10,ab=22, 代入计算求解即可。
8.C
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
,,
,
,
,
使有最小值,即求的最小值,
当时,存在最小值,
,
,
线段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C
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进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到
,,从而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得到,根据勾股定理得到,使有最小值,即求的最小值,当时,存在最小值,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即可求解。
9.D
解:作交于点,则,
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
,,
∵EG∥AC,
∴∠BEG=∠A=60°,∠BGE=∠C=60°,
是等边三角形,
又点是边的中点,
,
,
,
,
在和中,
,
,
,
的长为,
故答案为:D
作EG∥AC交BC于点G,则,推出是等边三角形,由中点定义及等边三角形性质得,求得,结合,推出,可用AAS证明,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即可得解.
10.C
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OC=OD,OC⊥OD,∠ODF=∠COE=45°,
∴∠ODE+∠COE=∠DOF+∠DOE=90°,
∴∠DOF=∠COE.
∵∠ODF=∠OCE,OC=OD,∠DOF=∠COE,
∴△DOF≌△COE(ASA),
∴S△DOF=S△COE,
∴S△COD=S四边形EOFD=1.
∵S△COD=OD2=1,
∴OD=,
∴CD==2,
∴AB=CD=2.
故答案为:C.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OC=OD,OC⊥OD,∠ODF=∠COE=45°,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OF=∠COE,利用ASA证明△DOF≌△COE,得到S△DOF=S△COE,进而推出S△COD=S四边形EOFD=1,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OD的值,然后在Rt△CO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值,据此解答.
11.4
12.6
解:由题意,是的平分线
∵是边上的高,,
∴,
∴
∴,
故答案为:6.
根据尺规作图的步骤,判断出BP是的平分线,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及题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计算出AM的长.
13.;
14.
解:如图,过点E作EF⊥AC,
∵AD⊥BC,∠B=45°,AB=
∴△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D=AD=AB=4,
∵=AD·CD=×4×CD=6,
∴CD=3,
∴AC==5,
∵ CE平分 ,EF⊥AC,AD⊥BC,
∴EF=DE,
∴=△ACE的面积+△CDE的面积=6,
即AC·EF+CD·DE=×5DE+×3·DE=6
∴DE=
故答案为:.
过点E作EF⊥AC,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F=DE,易求△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BD=AD=AB=4,利用可求CD=3,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5,根据=△ACE的面积+△CDE的面积=6即可求出DE的长.
15.
16.(1)解:
;
(2)解:
;
(3)解:
;
(4)解:
(1)先利用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的性质、负指数幂和0指数幂的性质化简,再计算即可;
(2)先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化简,再计算即可;
(3)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
(4)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
17.(1)
(2)
18.(1)解:活动场所面积为;花草的面积为.
(2)解:根据题意,
(1)活动场所包含成年人活动场所和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即其面积为A、B面积之和,花草的面积为健身馆面积减去活动场所的面积,据此分别计算即可;
(2)用健身馆的面积除以成年人的活动场所面积即为所求.
19.12
解:根据题意可得:80×(8%+4%+3%)
=80×15%
=12(万人)
答:该县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2万人。
故答案为:12.
先求出少数民族的百分比,再乘以总人数即可.
20.(1)证明:∵、 是的两条高
∴
∵AB=AC
∴CD=BE
(2)解:过点G作GH⊥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H
∵BE⊥AC,CD⊥AB
∴∠ACD+∠CFE=90°,∠A+∠ACD=90°
∴∠A=∠CFE
在△ACD和△FGH中
∴△ACD≌△FGH(AAS)
∴CD=GH
∵BE=6,BE=CD
∴CD=GH=BE=6
∴
(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2)过点G作GH⊥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H,根据题意可得∠A=∠CF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CD≌△FGH(AAS),则CD=GH,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结合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21.(1)解:
;
(2)解:
∴
,
∴的最小值是;
(3)解:是等边三角形:
,
,
,
是等边三角形;
(1)参照题干中的定义及配方法的计算方法分析求解即可;
(2)先参照题干中的定义及配方法的计算方法可得,再求出其最小值即可;
(3)先参照题干中的定义及配方法的计算方法将原式变形为,再利用非负数之和为0的性质可得a=b=c,即可证出是等边三角形.
(1)解:
;
(2)解:
∴
,
所以,的最小值是;
(3)解:是等边三角形:
,
,
,
是等边三角形;
22.(1)证明:∵沿对角线BD对折,点C落在点C′的位置,
∴∠A=∠C′,AB=C′D,
∴在△GAB和△GC′D中,
,
∴△GAB≌△GC′D(AAS),
∴BG=DG
(2)解:∵△GAB≌△GC′D,
∴AG=C′G,
设C′G=x,则GD=BG=8-x,
∴x2+62=(8-x)2,
解得: ,
∴ ;
(3)解:∵点D与点A重合,得折痕EN,
∴DM=4cm,
∵AD=8cm,AB=6cm,
∴在Rt△ABD中,BD=10cm,
∵EN⊥AD,AB⊥AD,
∴EN∥AB,
∴MN是△ABD的中位线,
∴DN= BD=5cm,
在Rt△MND中,MN= =3(cm),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NDE=∠NDC,
∵EN∥CD,
∴∠END=∠NDC,
∴∠END=∠NDE,
∴EN=ED,
设EM=x,则ED=EN=x+3,
由勾股定理得ED2=EM2+DM2,即(x+3)2=x2+42,
解得x= ,即EM= cm.
(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C′,AB=C′D,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GB=∠C′GD,利用AAS证明△GAB≌△GC′D,据此可得结论;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G=C′G,设C′G=x,则GD=BG=8-x,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3)由题意可得DM=4cm,MN是△ABD的中位线,则DN=BD=5cm,由勾股定理可得MN的值,由折叠的性质可知∠NDE=∠ND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ND=∠NDC,进而可推出EN=ED,设EM=x,则ED=EN=x+3,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23.(1)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
又
(2)解:连结,连结交于点H,作于点G.
则,
为的中点,
,四边形是矩形,
,
(3)解:连结.
的半径为3
∵四边形是矩形
∵四边形内接于,
∴,
∵,
(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进而即可求证;
(2)连结,连结交于点H,作于点G.则,根据题意和垂直的定义即可证明四边形是矩形,则,进而即可求出的半径;
(3)连结.根据题意得到:,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得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即,进而得到:,最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FM的长度,进而即可求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