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一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一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5 22: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皖东名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一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第届亚运会,中国队荣获枚金牌,稳居榜首。以下运动的描述正确的( )
A. 男子竞走张俊夺冠,他全程的位移是
B. 孙颖莎接对方打来的弧圈球时,乒乓球不可以看做质点
C. 月日,谢震业在米决赛中以秒成绩夺冠,秒表示时刻
D. 全红婵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再打开膝盖,此过程中全红婵的重心位置一直没变
2.目前国内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管部门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也加大了管理力度,比如开车要系安全带已经被写入了交通规则,哪怕是后排乘客也要一视同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B. 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车的惯性
C. 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为惯性对人造成的伤害
D. 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都有影响
3.贵州梵净山是我国西南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周末,小陈一家驾车去梵净山旅游,在某平直的公路上遇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刹车后第内通过的距离为,停下前最后内通过的距离为。汽车刹车的时间为
A. B. C. D.
4.如图,某同学将篮球以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将篮球也以速度从同一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两球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遇时,速度大小为
B. 自抛出到与相遇时间为
C. 自拋出到与相遇上升高度为
D. 两球各自抛出到相遇的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5.如图所示,木块、质量分别为和,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初始状态、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作用在上的水平推力为,木块、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方向向右
B. 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方向向左
C. 撤去推力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是,方向向右
D. 撤去推力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是,方向向左
6.如图所示,用三根相同细线、、将重力为的灯笼和重力为的灯笼悬挂起来。两灯笼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细线水平。则( )
A. 中的拉力大小为 B. 中的拉力大小为
C. 中的拉力大小大于中的拉力大小 D. 中的拉力大小为
7.从地面附近以大小为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经过时间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时皮球速度的大小为。已知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下面给出时间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A. B. C. D.
8.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在校庆上,进行了无人机飞行表演,如图所示为无人机在竖直方向运动的图像,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关于无人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无人机匀减速下降 B. 末,无人机的加速度为
C. 第内,无人机处于失重状态 D. 无人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9.有、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出发时,物体在其前方处
B. 在相遇之前,两物体之间最远距离为
C. 时,物体恰追上物体
D. 至的时间内,物体平均速度大于物体的平均速度
10.如图所示,、两小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B.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
C.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D. 弹簧有收缩的趋势,、两球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1.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的自然长度为,在图中,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受到拉力、的共同作用,处于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撤去、,改用一个力单独拉住小圆环,如图所示,仍然使它处于点。力单独作用,与、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都能使小圆环在点保持静止。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建立物理模型法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越大越好,且一定要取整数
B.两个分力、的方向要垂直,便于合力计算
C.两次拉橡皮筋时,只需保证橡皮筋伸长量相同即可
D.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E. 拉橡皮筋时,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即可
甲同学在某次实验中,记录了拉力、的大小及方向,并将它们的图示作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已知方格纸每个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代表。请你在答题卡对应的图中利用作图法作出、的合力 ,并由图可得的大小为 ;
乙同学用力的图示法分别描述、、的大小及方向,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得其对角线为,如图所示。则力、合力的理论值是 ,实际测量值是 。以上两空选填“”或“”
12.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装置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长木板垫高,平衡小车下滑时所受的阻力
B.平衡小年下滑时所受的阻力,应同时连接纸带及沙和沙确
C.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要保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小车应靠近电火花计时器,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已知电火花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是,通过图乙所示的纸带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上,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个计时点未画出,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不断增加沙桶内沙的质量,得到小车的加速度与沙和沙桶总重力之间的关系图线,发现图线明显弯曲,如图丙所示,图线出现弯曲的原因是 ,理论上可得到加速度的大小趋向于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的小环套在一水平放置的粗糙长杆上,两根长度均为的轻绳一端系在小环上,另一端系在质量为的木块上,两个小环之间的距离也为,小环和木块都保持静止,试求:
绳子上的张力
杆对小环的支持力;
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14.十一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限速区内的速度不超过,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和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
在刹车后末,甲车的速度为多少
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
甲车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处的速度恰好为,乙车发现甲车刹车后立刻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直到速度减为后一直以这一速度匀速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
1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倾角为,的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末撤去。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可视为质点,取,,,求:
拉力作用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物块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增大后不满足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或。

13.【答案】解:对由平衡条件得:
得:。
对两小环和木块整体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
小环刚好不滑动,此时小环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则:
解得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14.【答案】解:在刹车后末,甲车的速度为
甲车减速到时,所通过的位移为:
则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距离为:
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两车速度相同时恰好相遇,设两车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为,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临界速度为:
若两车达到共速前没有相撞,则不会相撞,所以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的距离为
答:在刹车后末,甲车的速度为;
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
为避免两车相撞,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
15.【答案】设物体加速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
撤去拉力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减速上升的时间为:
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动的最远距离为:;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解得:。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