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台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台阶》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0 17:0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八课《台阶》同步练习
1.下面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凹凼(dàng) 门槛(kǎn) 涎水(yán) 摔跤(jiāo)
B.泥浆(jiāng) 着落(zhuó) 淌汗(tǎng) 烟瘾(yǐn)
C.蹿(cuān)上 黏(nián)性 尴尬(gān) 胯骨(kuà)
D.醒悟(xǐng) 晌午(shǎng) 揩(kāi)汗 扁担(dan)
答案:A
解析:分析: A项“ 涎水”应读xián,所以选A项。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给加粗的字注音。
门槛(  )   嵌着(  )  尴尬(  )   黏性(  )  胯骨(  )
答案:kǎn | qiàn |gān gà| nián| kuà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3.根据拼音写汉字。
烦zào(  )小凹dànɡ(  )xián(  )水
答案:躁 | 凼| 涎
解析:分析:这是这节课中的重点字。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尤其是“躁”和“凼”。
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4. 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凹凼(ào) 烦燥(zào) B.尴尬(ɡān ɡà)阴凉(yīn)
C.卵石(luǎn) 揩一把(kǎi) D.砌缝(qì) 舀米(yǎo)
答案:A
解析:分析:A.凹凼(ào)改为“āo”,音调标注错误,“烦燥”应为“烦躁”所以选A项。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5. 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盐海中学准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
答案:示例:同学们,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写了许多文章,这其中一定有你的得意之作。今天,就请你用优美的朗诵,展示你的才情吧。
解析:分析: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内容要切合此次活动,并具有一定的鼓动性。
点评:首先要抓住材料的主题,所写的句子要突出这一主题,语言要精练、有力,有情感色彩,有宣传鼓动性。
6. 句中加粗词语的感彩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听了这话父亲就圆睁着眼呵叱。
B.为了这锲而不舍的佩服,老张给她这张票。
C.“差半车麦秸”用膀子尖谄媚地贴着我的膀子尖。
D.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是褒义词,其余三项者是贬义词。本题考查词语的感彩,词语感彩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判断时应结合具体语境。
点评: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7. 用下列词语造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尴尬:见到老师进来,正在高谈阔论的他露出尴尬的神情
B.蹒跚:望着蹒跚远去的父亲,我的泪涌了出来
C.烦躁: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他立刻变得烦躁起来
D.和睦:老师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和睦的笑容。
答案:D
解析:分析: “和睦”的意思是指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比如:家庭和睦,和睦相处。在句中用来形容“笑容”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通过辨析造句正误的形式考查词语的含义及用法。其中用词造句不恰当的是A项,根据句意可以改为“慈祥和蔼的笑容”。
8.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
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酬划材料,干到半夜。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厅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答案:酬—筹|厅—庭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可结合词义和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正误。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9. 选出字形全对的一项( )
A.麻筋草鞋 人踩牛踏 宽敝阴凉 烟瘾
B.自言自语 摇来荡去 筹划材料 泥浆
C.精力旺盛 不凑热闹 言外之意 跨骨
D.门尴台阶 流出涎水 低眉顺眼 磕头
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A项“宽敝”应为“宽敞”;B项“跨骨”应为“胯骨”;D项“门尴”应为“门槛”。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10.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微不足道: 若有所失: 大庭广众:
答案: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感觉好象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11.根据句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在后面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神色、态度)不自然。________
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________
感觉好象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________
答案:尴尬 |低眉顺眼|若有所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根据词的解释来判断词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
点评:根据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应在对词语含义掌握的基础上来判断是哪一个词语,都是出自文章当中的,比较简单。
12. 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是( )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 )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
A.惨叫 粗暴 烦躁 B.惨叫 粗野 烦恼
C.喊叫 粗暴 烦恼 D.喊叫 粗野 烦恼
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
点评: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本题要求填的都是动词,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13.选出加线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五月的油城,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十分绚丽。
B、日本厚生省政务官森冈正宏公然称日本二战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已经不是罪人”,如此信口雌黄,实在令人吃惊。
C、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
D、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答案:D
解析:分析:D 中“滔滔不绝”一般指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话接连不断。此处指来往的车辆多显然不对。 
点评: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1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C.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D.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原文,A项不是疑问句,而是语气强烈的感叹句,应用叹号。
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15. “父亲坐在绿阴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 的思想感情。
答案:羡慕,向往
解析:分析: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家羡慕。
点评:小说用第一人称只能以动作、表情表现思想(以形写神)。
答案:B
解析:分析:牢靠是指稳妥可靠;妥帖是恰当,十分合适的意思;可靠是值得信赖的意思。这里应该是B.妥帖。
点评:考查学生正确辨析运用近义词的能力,此类题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再根据语意判断选用。
1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拥有坚强的意志,是能否改掉不良习惯的根本。
B.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C.通过学习《台阶》这篇课文,我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D.我们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是为了预防眼睛不近视。
答案:C
解析:分析:A前句是“拥有”,后句是“能否”,前后不一致,应去掉“能否”。 B没有主语,去掉“使”。D“预防”与后面的“不近视”连起来,意思表反了,应去掉“不”。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17.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先是跳一级台阶,嘣,嘣,嘣!
B.乡亲们常常戏称:你们家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C.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D.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原文,A项“嘣,嘣,嘣!”中间应用顿号。
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18. 李森祥,衢州人, 家。1986年发表处女作 。作品《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他是电视连续剧 的编剧之一。
答案:作家|《半个月亮爬上来》|《天下粮仓》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的相关常识,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9.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要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就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
B.从《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位正直、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作家,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
C.《台阶》一文描写的父亲的形象有些虚荣,他总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因为台阶的高低象征家庭地位的高低。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父亲劳累了半辈子,尽管台阶高了起来,可是父亲却真的老了。
D.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不只在过去需要像信客那样品质的人,就是在当今社会也非常需要以诚信为本的人。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C中表述父亲虚荣是不确切的。
点评: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20.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台阶》以“台阶”为线索,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B.《信客》中的信客是一个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人。
C.作者在《老王》这篇文章中以“我”和老王之间的交往为线索,记叙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几件事,借老王的命运含蓄地提出了要关怀不幸者的问题。
D.《背影》这篇小说通过简单平凡的叙事和平实自然的语言,真实地表达了父爱这个永恒的主题。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D项《背影》是散文。
点评: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21. 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
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
答案:动作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是指关于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姿态等方面的描写。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
点评:刻画人物形象,常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只要把握描写方法的类型,此题是非常简单的。
22. 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
答案:拟人|比喻
解析:分析:这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和比喻。把“毛竹扁”赋予人的动作形态,第二句话把“父亲的头发”比作“刚收割过的庄稼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23.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拟人)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答案:A
解析:分析:”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没有使用夸张,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或缩小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或缩小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2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 )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1)父亲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这个人物?受到什么启发?
答案:造高台阶。|勤劳、善良、老实厚道。|父亲在实现了最高的追求后,内心失落,不踏实了。|人活着要不断地追求。
(2)文中如何描写“我”的行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我”把挑水的活包了,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聊天。“我”是一个孝顺父亲、理解父亲痛苦的孩子。
解析:分析:父亲一生的追求就是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我能理解父亲,体谅父亲的难处。
点评:此题考查范围比较广,既有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分析,也有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25.阅读理解
①我们家的台阶低!
②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③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④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⑤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⑥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⑦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⑧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⑨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⑩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1)用“‖”将选文分为两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找出文中概述父亲辛勤劳动的句子。
答案: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解析:分析:第一题考查语段的思路结构,本段层次很清晰,前4段是父亲愿望的分析,后部分内容是父亲为完成自己的心愿所做的努力。第二小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父亲为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他所做的努力在文中,只要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仔细阅读从文中找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