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选择题
1.(2015·广东汕头高一期末·20)19世纪末,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以考察和开发非洲为名霸占了刚果大片土地并建立“刚果自由邦”。下图是一位父亲呆视着只有5岁的女儿刚刚被农场主剁下的双手。她因为当天收集的橡胶汁重量不达标而遭到了惩罚。上述材料凸显了( )
A.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B.比利时民主进程滞后
C.黑奴贸易的滔天罪恶 D.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图片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图片信息是“绝望的父亲”,体现了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残暴统治,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故A项错误;图片没有体现比利时的民主进程和黑奴贸易,故B.C项错误;由于5岁的儿童当天收集的橡胶汁重量不达标就被砍掉双手,体现了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5·湖南张家界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5)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平等贸易 ②实行海盗式掠夺
③17世纪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不平等贸易,故①错误;英国对外扩张实行海盗式的赤裸裸掠夺,故②正确;17世纪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荷兰,故③错误;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黑奴贩卖国,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5·贵州黔东南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0)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17世纪,荷兰是世界头号贸易强国,伴随着英国实力逐渐增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故A项正确;18世纪,北美洲和大洋洲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错误;英国机器制造业发展指的是工业革命,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英国的黑人奴隶贸易开始于18世纪,且并未因黑奴贸易与荷兰冲突,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15·广东佛山顺德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2)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与“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不符,故A项错误;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可知英国的侵略会给印度带去一定的好处,反映出殖民扩张的双重性,故B项正确;先进不能作为侵略落后文明的理由,故C项错误;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5·江苏盐城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8)1651年,英吉利共和国政府颁布的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该条例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个国家( )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葡萄牙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1588年西班牙被英国海军打败,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故B项正确;法国与英国在17世纪下半叶矛盾才逐渐尖锐,故C项错误;葡萄牙是小国,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6.(2015·江苏徐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0)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西班牙在16世纪处于领先地位,但材料中的时间要求是17世纪,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可知是荷兰,故B项正确;法国在17世纪没有控制海洋,故C项错误;英国是在18世纪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与材料时间17世纪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7.(2015·浙江嘉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0)观察图6《早期(17世纪上半叶止)三角贸易示意图》,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A.黑奴和象牙等贵重物品 B.镜子等手工业品
C.烟草玉米等种植园产品 D.棉布等机器产品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是从西方殖民国家出发。黑奴和象牙等贵重物品是非洲生产的,故A项错误;镜子等手工业品是西方国家生产的,故B项正确;烟草玉米等种植园产品是美洲国家生产的,故C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17世纪上半叶三角贸易,当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展,不可能出现棉布等机器产品,故D项错误。
【答案】B
8.(2015·湖北武汉高三二月调研·31)“亚洲的贸易须在公司自己的武器的保护和威力之卜.始得以驱动和维持,而购置武器的费用又须以贸易利润支付;故贸易不可无作战,作战亦不可无贸易。”上述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言论反映了( )
A.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 B.荷兰与中国贸易冲突加剧
C.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D.荷兰是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贸易和战争是紧密相连的要维持贸易必须有战争,而要要战争也必须有贸易为其提供购置武器的费用,此处所指的贸易即荷属东印度公司,其属于垄断性贸易公司,故A项正确;材料中亚洲的贸易不是指荷兰和中国的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里面没有涉及到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是因为三次英荷战争,故D项错误。
【答案】A
9.(2015·江苏镇江高三期末·16)马克思在分析英国打败荷兰原因时指出:“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下列最能论证马克思这一观点的是( )
A.1588年,英国凭借先进的炮火技术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B.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
C.17世纪,荷兰商船数欧洲第一,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D.英国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马克思的观点是由于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英国能够打败荷兰。因为西班牙并没有成为一个商业国家,所以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不属于工业资本战胜商业资本的范畴,故A项错误;因为荷兰是一个商业国家,英国是一个工业国家,所以英国打败荷兰应当属于工业资本战胜商业资本的范畴,故B项正确;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史实不能充分体现题干观点,故C项错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也不能充分体现题干观点,故D项错误。
【答案】B
10.(2015·江西赣州高三期末·10)《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
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题中并未突出哪一个影响,故A项错误;题中并未谈到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故B项错误;“……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体现了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题中未提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11.(2015·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六·5)据《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藩镜澳,以其携宋番货与粤商互市。盏已育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蔼内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祟祯十三年禁其人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材料中的“佛朗西国”指(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兰西 D.英吉利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清顺治四年(1647年)占据澳门的是葡萄牙殖民者,因此材料涉及的佛朗西国人应指葡萄牙人,与西班牙、法兰西和英吉利无关,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2.(2015·湖南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1)下面是1650—185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对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 )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欧洲 100 140 266
非洲 100 95 95
亚洲 330 479 749
A.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B.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
C.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的增长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的欧洲,工业会推动城市化,从而带来人口增长,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世纪欧洲在非洲实行殖民贸易,使得人口减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世纪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处于农耕经济繁荣时期,人口大量增长,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世纪亚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农耕积极的带动,而非城市化进程,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13.(2015·山东菏泽一模文综·20)对右面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依据材料中“瓜分领土”的信息可知,列强侵略手段并非完全日趋隐蔽,故A项错误;材料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表明并非只是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仍然是趋势,尚未“到来”,而图示的内容时间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迅速扩大,故D项正确。
【答案】D
14.(2015·山东菏泽一模单科·28)有人认为:“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l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上述四国确立各自“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是( )
A.金融霸主的地位 B.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C.经济体制的创新 D.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材料的关键是共同因素,而西班牙没有成为金融霸主,故A项错误;无论是西班牙、荷兰、英国还是美国,均具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故B项正确;西班牙没有进行经济体制创新,故C项错误;美国没有广大的殖民地,故D项错误。
【答案】B
15.(2015·山东日照一模·20)以下是近代不同时期两国某项指标的统计数字。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组数据呈现的是( )
国家 年份 1570年 1670年 1780年
荷兰 232000 568000 450000
英国 51000 260000 1000000
A.殖民地面积,单位是平方千米 B.商船运载能力,单位是吨
C.手工工场数量,单位是家 D.武装部队规模,单位是人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根据图表中的时间16世纪—18世纪,数字逐渐增加来分析,可知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的相关数据。因为荷兰在16世纪没有占领大面积殖民地,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荷兰、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所以商船运载能力增加,故B项正确;因为这一时期还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手工工场数量增加有限,故C项错误;因为英国和荷兰都是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国家,其武装部队规模的增加有限,故D项错误。
【答案】B
16.(2015·山东滨州一模·19)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黑奴贸易 B.殖民屠杀 C.工业污染 D.商业战争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黑奴贸易主要发生在非洲,不是美洲,故A项错误;美洲原本有大量印第安人,但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欧洲人实行了殖民掠夺和大屠杀,导致人口锐减,故B项正确;工业污染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海地岛当时不可能有发达的商业,故D项错误。
【答案】B
17.(2015·广东广州一模·21)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 )
国家(代称) 1500—1599 1600—1700 1701—1800
甲 705 371 196
乙 65 1770 2950
丙 — 811 1865
丁 — 155 1300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整理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葡萄牙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最早进行殖民扩张,与表格“1500—1599”年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最多信息一致,故甲为葡萄牙;16世纪荷兰取代葡萄牙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与表格“1600—1700”年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最多信息一致,故乙为荷兰;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荷兰在前两个阶段发展迅速,但第三阶段增速放缓,而丙丁起步较晚,增速迅猛,结合所学可知,在“1701—1800”年迅速崛起的应该是英国和法国,故丙丁分别是英国和法国。综上所述,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18.(2015·天津和平一模·11)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C.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按宗教信仰划分国家,不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国家按信仰分类,不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故B项错误;英殖民者的印巴分治方案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故C项正确;印巴分治方案,不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19.(2015·山东济南一模文综·19)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 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与禁止外国优质纺织商品在本国销售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材料“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封存仓库”体现出英国实施防止外来优质商品流入国内市场的政策,这样有利于减轻国内纺织商品的竞争压力,故B项正确;材料中“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说明英国政府还是允许外国普通商品流入,不符合“闭关锁国”的特点,故C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733年飞梭的发明,所以材料中所体现出的时代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D项错误。
【答案】B
20.(2015·四川宜宾二模·11)图4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荷兰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图表数据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从示意图看,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故①是美国;英国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故②是英国;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这时期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故③是荷兰;西班牙在16世纪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与英国荷兰的殖民争霸过程中失去海上霸权,经济长期萎靡,故④是西班牙,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1.(2015·江苏南通、扬州二模·13)“科恩在任职期间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据此推断科恩是( )
A.荷兰的殖民官员 B.印尼的民族英雄
C.西班牙的探险家 D.法国的殖民总督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1641和1658属于17世纪中期,由材料判断科恩不是葡萄牙人,也不是英国人,联系“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成为海上马车夫”可推断,科恩可能是荷兰人,故A项正确;科恩的活动范围除了印尼,还有东印度群岛、马六甲和锡兰,故B项错误;西班牙的殖民方向主要是美洲,且在17世纪中期已经衰落,故C项错误;法国在17世纪中期尚未崛起,故D项错误。
【答案】A
22.(2015·北京西城一模·21)下列关于近代各国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商业超过工业;外贸超过内贸B.德国:政变频发导致工业化进程曲折
C.埃及:政府推动;伴随对外军事侵略D.俄国:国家完成统一推动工业化进程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解析】商业资本发达的是荷兰,英国近代化主要依靠是工业资本,故A项错误;政变频发导致工业化进程曲折的是法国,故B项错误;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同时,实行对外军事扩张,故C项正确;俄国是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家完成统一推动工业化进程是德国,故D项错误。
【答案】C
23.(2015·山东聊城一模·19)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荷兰和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地广阔 B.工场手工业发达
C.工业革命开始较早 D.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荷兰、英国殖民地广阔,与它们从西班牙获得财富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荷兰、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西班牙从海外获得的财富用来向它们购买工业品、奢侈品,这是它们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较早,工业资本具备,是它从西班牙获得财富的结果,故C项错误;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完善,与它从西班牙获得财富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B
24.(2015·湖北3月高考仿真供卷·31)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一些中国史研究者尝试以这种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撰写了《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等著作。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这种“视野”的是( )
A.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B.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全球史观
【解析】材料强调“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三角贸易使得欧洲、非洲、美洲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三大洲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故A项正确;清朝厉行的海禁政策,消极的抵御西方文明的冲击,未体现不同文明间的融合,故B项错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针对海上贸易强国荷兰,体现的是工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对抗,故C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体现的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故D项错误。
【答案】A
25.(2015·广东深圳二模·19)16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一批女王地图。如图9所示,女王的整体形状是欧洲,其头部的位置是西班牙,意大利和丹麦为其双臂。女王眼望非洲,脚踏亚洲。该地图象征( )
A.西班牙成为当时的欧洲霸主 B.意大利和丹麦最早从事殖民扩张
C.亚洲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D.非洲尚未被殖民掠夺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图片中“头部的位置是西班牙”,说明西班牙是主宰,故A项正确;最早从事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故B项错误;女王“脚踏亚洲”说明当时亚洲的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整个亚洲不是,故C项错误;16世纪后期,根据教皇子午线的划定,非洲遭到葡萄牙的殖民掠夺,成为西欧殖民者猎获黑奴的场所,故D项错误。
【答案】A
26.(2015·四川绵阳三模·9)“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这四国确立各自的“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不包括( )
①经济实力 ②军事实力 ③政治制度的变革 ④经济体制的创新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发展,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故①错误;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军事实力,故②错误;西班牙没有涉及政治的变革,故③正确;西班牙未涉及经济体制的创新,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7.(2015·天津七校高三4月联考·4)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
A.意大利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意大利是新航路开辟前世界贸易中心,与题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西班牙在17世纪时海上霸主地位被荷兰取代,故B项错误;17世纪荷兰是欧洲的殖民强国,商业兴旺,对外贸易高度发达,与“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相符,故C项正确;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8世纪,与题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28.(2015·江苏苏锡常镇二模·13)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 )
组别 甲 乙 丙
商品内容 盐、火器、五金、酒、布匹 糖、烟草、玉米 奴隶
A.欧洲、美洲、非洲 B.亚洲、美洲、非洲
C.亚洲、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依据三个地区商品交易的内容,推断该国际贸易为三角贸易,欧洲从美洲获得糖、烟草、玉米等商品,非洲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劳动力,依次对应欧洲、美洲、非洲,故A项正确;亚洲与美洲没有直接贸易往来,故B项错误;提供劳动力奴隶的地区是非洲,故C项错误;糖、烟草、玉米等商品的提供者是美洲,故D项错误。
【答案】A
29.(2015·浙江衢州二模·20)在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当中,政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既包括积极的作用又包含消极的作用。下列政府行为的后果以“消极作用”为主的是( )
A.17世纪英国推行重商主义
B.1949年始德国逐步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C.1963年苏联推广玉米种植
D.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力举办公共工程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赫鲁晓夫改革;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重商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所流行的经济政策,英国实行这一政策促进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的是“积极作用”而不是“消极作用”,故A项错误;在二战后德国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基本要义是要处理好经济自由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在绝对自由和集权主义之间寻找一条中间道路,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了战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的是“积极作用”而不是“消极作用”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一把手后,大力进行农业改革,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民不拥护政策、缺乏经验等种种原因,这场轰轰烈烈的玉米种植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给苏联带来的是“消极影响”,故C项正确;在20世纪30年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时,罗斯福进行新政,兴建公共工程,一方面缓解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修建大量的基础设施,为美国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起到的是“积极作用”而不是“消极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C
30.(2015·天津南开二模·4)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以后该法案不断修改完善。下列选项与该法案无关的是( )
A.打击了荷兰的海上贸易 B.体现了自由贸易理论思想
C.19世纪中期该法案被废止 D.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自由贸易理论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航海条例》鼓励发展英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对英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实行保护,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1.(2015·福建福州二模·19)观察下图《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它表明( )
A.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B.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17世纪时,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与“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不符,故A项错误;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故B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与“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不符,故C项错误;1763年初,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与“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32.(2015·天津河北三模·4)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时,每磅的价格大约为10英镑;然而一个世纪后,茶叶已成为普通消费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在1842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是在18世纪60年代,而材料所给的一个世纪后是在18世纪50年代,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在1689年,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在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通过早期的殖民扩张使得世界市场不断拓展,因此茶叶已成为普通消费品,故D项正确。
【答案】D
33.(2015·安徽江南十校二模·18)“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下列史料能够证明该观点的是( )
A.雅典的迅速崛起和强大震动了北方的马其顿,最终被马其顿所灭
B.英国为了打败强大的贸易劲敌,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最终夺取海上霸主地位
C.德国统一后,取代法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最终引发了一战
D.日本崛起后,想挑战欧洲殖民者在亚洲建立起来的秩序,最终发动了侵华战争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雅典的衰落根源在于民主政治导致的混乱和内耗,故A项错误;荷兰、英国为争夺世界海上霸权展开激烈交锋,英国最终战胜世界霸主荷兰,故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迅速崛起,德国与老牌殖民国家英国的矛盾不可调和,导致一战的爆发,故C项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符合材料对“修昔底德陷阱”定义,故D项错误。
【答案】B
34.(2015·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四模·16)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上有一文章《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中这样写道“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哪些( )
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国内政治稳定
③殖民扩张,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拥有了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④黑奴贸易兴盛, 奴役非洲黑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早在19世纪中期英国就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①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进一步发展,故②正确;早在18世纪中叶,英国就确立了殖民霸主地位,故③正确;黑奴贸易兴盛, 奴役非洲黑人是英国在非洲修筑铁路的目的,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5.(2015·广东汕头高一期末·18)(一)对日常事务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表决权。(二)偷取同伴财物的人要被遗弃在荒岛上。(三)严禁在船上赌博。……(六)不许携带儿童、妇女上船。(七)临阵逃脱者死。……(九)战斗中致残的人可领800枚西班牙银币。上述船规适用于( )
A.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B.清朝订购的德制定远舰
C.大航海时期的海盗船上 D.甲午战争时的日军舰队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题干材料“平等的表决权”“荒岛”“临阵逃脱者死”“西班牙银币”体现了大航海时代海盗船的船规,与郑和下西洋、清朝定制德制定远舰和甲午战争时的日军舰队无关,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6.(2015·湖南永州三模·34)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我国学者孙宏年认为“疆界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化上的“疆界观”,另一种是地理上的“疆界观”。对以下两幅地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两幅地图体现的“疆界观”并无本质区别
B.英国的“疆界观”不利于整体世界的发展
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中英两国“疆界观”不同
D.清朝的“疆界观”的实质是一种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一种是文化上的“疆界观”,另一种是地理上的“疆界观”,二者有本质区别,故A项错误;英国的“疆界观”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整体世界的发展,故B项错误;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因素,但非决定性因素,故C项错误;清朝的宗、藩关系,反映的是传统以华夏为世界中心的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故D项正确。
【答案】D
37.(2015·天津和平四模·6)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近代化历程紧密相连(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疆界”就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
②18、19世纪中国的疆界观的实质是天朝上国(封供体系或宗藩体系)的传统观念
③18、19世纪英国的疆界观的实质是通过殖民扩张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市场、资本市场
④“疆界”是传统的或近代的、多形态的、观念的、文化的、利益的、移动的、无形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由题干“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近代化历程紧密相连”可知,疆界不单纯是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故①错误;18、19世纪的中国将中国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周边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体现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故②正确;通过西方地图可以看出18、19世纪英国的疆界观的实质是通过殖民扩张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故③正确;疆界观念是多元的,体现出了多种因素,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8.(2015·山东菏泽一模单科·13)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以下对历史概念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 三教合一 中国古代的三教合一严重阻碍了儒学的复兴
② 三角贸易 近代大西洋三角贸易是指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
③ 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④ 八字方针 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好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考点】宋明理学;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表格逻辑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三教合一为宋明理学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材料说三教合一严重“阻碍了儒学的复兴”,是错误的解读,凡是涉及①的选项都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9.(2015·四川雅安三模·9)图2是两个国家的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个国家应该是( )
A.葡萄牙、西班牙 B.葡萄牙、荷兰
C.英国、西班牙 D.荷兰、英国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从海上开辟了到亚洲的新航路,因此16世纪到达亚洲数量最多的是葡萄牙,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垄断了海上航运,因此17世纪到达亚洲最多的是荷兰,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40.(2015·浙江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2)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①丝绸、宝石、香料等欧亚旧大陆间的有限的奢侈品交易已转变为大规模必需品贸易
②新大陆作为全球性经济体系的原料生产区的地位而存在
③工业革命兴起,三角贸易清晰可见,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
④《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由材料可知,1763年欧亚大陆之间的贸易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丝绸、宝石和香料,而图片已经显示此时棉花、毛皮、烟草、鱼和茶等生活必需品也大规模展开,故①正确;由图片材料可以看出美洲为欧洲提供毛皮、烟草、鱼、棉花和金银等,因此其作为全球性经济体系的原料生产区地位而存在,故②正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③错误;由图片材料可知,此时美国已经成为了英国的领土,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41.(2015·河南郑州三模·27)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材料中涉及资料体现不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新技术的出现对世界的影响,故B项错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不符,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体现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与掠夺”反映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全球化”体现出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故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以下试题为分解版,完整版试题附后)
1.(2015·北京海淀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37)(36分)国家权力的分布与政策的实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工商业阶层希望得到国家的有力保护。在整个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
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提出批评。他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是十分危险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朝廷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赞扬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扩大政府职能,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经济学很快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3)以“政府权力与市场关系”这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6分)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3)材料三讲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变化,从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解读”历史信息可以选取背景、内容、影响三个角度来解释三种经济政策的始末。从“政府权力与市场关系”的视角,即要求回答政府权力和市场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关系。明确了审题的这两大要点就可以答题了。
解读重商主义,背景:一是15—18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但资本主义在发展早期比较弱,需要国家政权的保护;二是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为进行海外争夺,保护本国工商业的发展。内容:西欧国家政府努力发展本国经济,以求争夺海外市场和殖民霸权。影响:在资本主义早期保护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国家实力也逐步增强。总之,这一时期政府利用权力干预市场从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解读自由主义,背景:一是政治上,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二是经济上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已经不需要国家政权的保护,国家政权的保护反而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因素,三是思想上,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倡自由民主平等,推动自由主义政策的形成。内容:资产阶级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希望保持市场的自由健康发展。影响: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总之,这一时期政府权力不再过多干预经济发展和市场的运作。
解读凯恩斯主义,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失去了效力。内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市场的盲目性,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形成,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出现了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政府通过干预市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因此,总结规律,政府权力与市场的关系是随经济发展的程度变化而变化的。
【答案】(3)解读:15~18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形成,开始海外殖民扩张,争夺霸权。西欧许多国家政府争夺海外市场,消除国内阻碍经济发展的封建因素,发展本国经济。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国家实力增强。(6分)
18世纪末期,西方民主政治确立与完善,启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工业资本家反对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希望市场能够自由健康发展。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4分)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经济萧条,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美国罗斯福新政对市场进行全面干预,政府的权力有所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4分)
历史上,西方国家政府权力与市场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2分)
2.(2015·广东揭阳一模·39)(26分)综观古今中外,一个民族的兴旺、一个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自信的精神品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希望与中国建交、贸易。当马戛尔尼拒绝行跪拜礼时乾隆帝十分不快,他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拒绝了英特使提出的一切要求,信中写道:“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
又称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
——引自梁廷楠《粤海关志》
请回答:
(1)对材料一中乾隆帝的言论,当时清朝的士大夫与马戛尔尼的感受有何不同?(4分)结合史实分析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8分)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海禁”政策;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近代科学技术
【解析】(1)第一小问感受,从清朝的士大夫与马戛尔尼所处的阶级立场和代表的利益分析对乾隆帝言论的不同感受;第二小问原因,结合18世纪英国和中国明清时期各自国内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特点分别说明原因。
【答案】(1)清朝士大夫:大皇帝英明神武,仁爱宽宏;天朝大国,威严无比,不容冒犯;蛮夷小邦,礼教缺失,应该教训等(2分);
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使大多中国人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严厉的君主专制和思想文化控制使大多中国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中国经济、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使大多中国人产生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清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势强大也强化了国民的这种心态等。(4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马戛尔尼:清朝虚骄自大,愚昧无知,荒唐可笑,野蛮落后,必须教训等(2分);
原因: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经济逐渐工业化;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政治实现民主化;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迅速;英国对外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 。马戛尔尼熟悉国际形势,清楚中英的差距,因而会产生这样的感受。(4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3.(2015·广东汕头二模·38)(26分)对同样的历史活动,不同地域的人或不同时代的人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等全家逃於此处(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宽为头目,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劫夺财物。至永乐五年(1407年),朝廷差太监郑 和等统领西洋大宝船到此处。有施进卿者,亦广东人也,来报陈祖义凶横等情,被太监郑和生擒陈祖义等,回朝伏诛。
——明·马欢著《瀛涯胜览》(马欢曾随郑和三下西洋。本书成书于1451年)
材料二 弗朗西斯·德雷克于1577年—1580年期间作环球航行,不断地作战与抢劫。他带回 大量的战利品,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封为贵族。1585年,与西班牙的战争再起,德雷克在加的 斯港摧毁了敌国船队,后又率领舰队于1588年与“无敌舰队”作战。
——德尼兹·加亚尔(法国)著《欧洲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陈祖义和德雷克都曾海外劫掠,两者的结局有何不同?(4分)请结合史实,说明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8分)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从材料一“被太监郑和生擒陈祖义等,回朝伏诛”、材料二“他带回 大量的战利品,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封为贵族…德雷克在加的 斯港摧毁了敌国船队,后又率领舰队于1588年与“无敌舰队”作战”,总结两人不同结局;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一中明朝和材料二中英国的时代背景说明原因。
【答案】(1)不同:陈:被明朝镇压并处死;(2分)德:被英国国王封为贵族,并利用其打败西班牙。(2分)
原因:①中国:专制集权制度限制海外扩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妨碍走向海外;海禁政策的影响;理学强调纲常礼教(或强调道德伦理)。【每点2分,任意两点得满分4分】
②英国: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殖民扩张的需要;民族国家形成,争夺海外殖民地;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性。【每点2分,任意两点得满分4分】
4.(2015·吉林长春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述统计图选自南京师大精品课程《人文地理》教材
比较表一、表二,提取有关人口变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予以说明。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人口规划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第一小问信息,根据两个表格中人口数值大幅度变化的时间分析,可知19世纪以前中国人口增速总体大于世界、中国在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速大大低于世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人口增速远大于世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增速大于中国等关键信息;第二小问说明,19世纪以前中国人口增速总体大于世界,主要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整体上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欧洲长期处于战争状态,殖民扩张导致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缓慢,总体上世界人口增长幅度小于中国人口增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增速大于中国,主要是由于中国奉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中国人口增速低于世界人口平均增速。
【答案】信息一:19世纪以前中国人口增速总体大于世界,占世界人口比重将近50%。(3分)
说明一:中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统治下,社会总体稳定,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儒家思想和多子多福观念浓,人口总体上稳定或持续增长。欧洲内部战争频繁,殖民扩张和战乱致广大亚非拉地区(三角贸易等)人口增长原始型特征(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3分)
信息二:中国在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速大大低于世界。(3分)
说明二: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加上军阀混战,战乱频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贫困,人口成活率低。欧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成形,两次工业革命致经济迅速发展;列强的主要扩张目标转向中国(3分)
信息三: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人口增速远大于世界。(3分)
说明三: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后),劳动力缺口大,国家鼓励生育;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宗法观念浓,人口增长总体上呈过渡型特点(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出现现代型人口特点(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世界人口增速稳定。(3分)
信息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增速大于中国(3分)。
说明四: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水平提高,人口增长呈现过渡型特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稳定。(3分)(以上任答两项信息并加以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5.(2015·安徽淮北二模·36)(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 1650年—190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百分比图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总人口比例出现的变化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12分)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从图表逐个州进行横向比较即可,首先欧洲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美洲人口比例也不断增加,但非洲人口比例不断减少,其它州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第二小问积极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角度去回答,例如政治上欧洲和美洲人口增长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传播,经济上有利于产生大量的劳动力和形成广阔的市场,从而有利于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而带动整个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思想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文化上有利于西方文化的传播;民族关系上有利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对外关系上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
【答案】(2)特点:欧洲、美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迅速提高;非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大大降低(4分)。
影响:有利于欧洲的工业革命的进行扩展和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的传播;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增强民族认同感,形成新的民族,如美利坚民族等。(任答4点给8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6.(2015·天津红桥二模·12)(18分) “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日报客户端《有关“一带一路”这是见过的最漂亮的图解》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份额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
【解析】(2)第一小问状况,从图片可知,20世纪前中国经济总量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近代以来下降了,但到1870年仍居世界第一位;第二小问领先原因,中国古代将农业手工业发达,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贸易的拓展;第三小问下降原因,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上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取代了中国的领先地位。
【答案】(2)状况: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近代以来虽有下降,但到1870年仍居世界第一位。(2分)
领先原因: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发达,长期领先世界并远销海外;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出现并得到拓展。(3分)
下降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商品流通中的比重加大,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到1870年虽有下降仍居世界第一。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领先地位被取代。(4分)
7.(2015·北京朝阳一模·37)(36分)历史,记录着人们为了生存发展进行的不间断的努力。依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在下列词中任选4个,运用这4个词对“英国的崛起”进行简要阐释。(8分)
要求:选词准确、阐释清晰
无敌舰队 亨利八世 清教 光荣革命 大宪章 拿破仑战争 牛顿
新模范军 克伦威尔 天主教 工业革命 权利法案 鸦片战争 莱布尼茨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典力学;第一次鸦片战争
【解析】(2)此题需要从给出的词语中选择四个,围绕“英国的崛起”说明,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宗教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殖民争夺、工业革命、鸦片战争,都是英国崛起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阐释即可。
【答案】(2)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8.(2015·广东肇庆三模·38)(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1750-1900年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3.1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50—1900年欧洲和中国的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14分)
【考点】启蒙运动;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第一次鸦片战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
【解析】(2)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可以得出欧洲上升,中国下降;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上升的原因:政治上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建立与完善,经济上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思想文化上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想,近代科技的发展等;中国下降的原因:政治上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遭受西方侵略,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思想文化史理学仍占统治思想地位,科举制、近代科技的落伍等。
【答案】(2)趋势:欧洲:上升(或增长)(1分);中国:下降(或由升到降)。(1分)
原因:欧洲: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建立与完善。(2分)对外殖民扩张;进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任答一点)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想;近代科技的发展。(2分,任答一点)
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遭受西方侵略。(2分,任答一点,答闭关锁国政策给1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任答一点,答重农抑商给1分)思想控制,如理学仍占统治思想地位、科举制、近代科技的落伍。(2分,任答一点,答文字狱给1分)
9.(2015·福建宁德一模·28)(22分)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表4 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学名 别名(部分) 原产地 传入途径
玉米 番麦 御麦 美洲 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甘薯 番薯 金薯 美洲 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马铃薯 洋番薯 荷兰薯 土豆 美洲 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再从台湾传入中国大陆
——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
(2)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7分)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图表中三种粮食作物的别名可总结特点为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从三种粮食作物的原产地可总结特点是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从三种粮食作物的传入途径可知特点是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大陆;第二小问,结合16—17世纪的国际和国内史实可知背景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
【答案】(2)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大陆。(3分)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4分)
10.(2015·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六·26)(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末年成书的《晋游日记》载:“汾(州)、平(阳)两郡,多以贸易为生。利之十倍者,无如放官债,富人携资入都,开设账局。”咸丰三年(1853)御史王荫茂奏:“闻账局自来借贷,多以一年为期。五六月间,各路货物到京,借者尤多。每逢到期,将本利全数措齐,送到局中,谓之本利见面。账局看后,将利收起,令借者更换一券,仍将本银持归,每年如此。”
——摘编自黄鉴晖《山西票号史》
材料二 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于1606年经市议会批准,1609年正式开始营业。这家银行接受存款、转账、开发汇票的业务,它还有权兑换货币、买进金银和外国铸币、铸造法定货币等。当时规定所有价值在600弗罗林以上的票据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办理,所以几乎每个商人都在银行开立账户。但是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不向客户提供任何个人贷款,也不允许私人账户透支。存入该汇兑银行的存款由阿姆斯特丹公司担保,一直到1683年,该银行都为票据交换提供免费服务。尽管类似的银行迅速在汉堡、米德尔堡、纽伦堡等城市建立(据估计,到1697年欧洲已有25家公共银行),但是没有一家银行具有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这样的信用和实力。1721年,该行共有2918个账户,价值共达28886000弗罗林。阿姆斯特丹的汇票是万能的通行证,它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承兑。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账局和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不同特点的原因。(13分)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考查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比较能力,需要从账局和阿姆斯特丹业务内容、业务范围和业务对象归纳;第二小问原因,账局借贷业务繁荣与清朝时期国内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注重国外汇兑业务,与其海外贸易繁荣和国家重视相关。
【答案】(1)特点:帐局:从事借贷业务;国内业务;官商均可以借贷。
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从事汇兑业务;国内外业务;针对商人。
原因:帐局:商品经济发展,对资本需求旺盛;
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海外贸易发展需要,国家的重视。(13分)
11.(2015·福建福州一模·38)(36分)海洋与陆地一样,是人类活动的重要 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3)据材料三,指出荷、英两国海外殖民地在分布上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10分)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3)第一小问特点,根据图片可以看出,荷兰殖民地分布主要在沿海和岛屿,英国殖民地主要在陆地。第二小问特征,17世纪荷兰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结合荷兰对外殖民扩张特点来回答;19世纪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代,殖民扩张主要是拓展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答案】(3)特点:荷兰分散占据海上通道的主要商业据点,多沿海和岛屿;英国海外殖民地遍布各大洲,据有大片陆地。(4分)
特征:荷兰:资本主义处于手工工场阶段;海外扩张以垄断海上贸易,攫取商业利益为主;积极拓展世界市场。(3分)
英国:处于工业资本主义时代;殖民扩张以拓展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为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
12.(2015·安徽江南十校一模·36)(3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广州贸易
秦汉魏晋南北朝 与东南亚诸国贸易频繁,成为一个造船、军事和外贸基地。
唐朝 设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开创了历史上长达千余年的市舶制度,开辟了“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到大食国)的贸易航线。
宋朝 1080年正式修订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规“广州市舶条法”。广州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和世界东方大港。
元朝 广州受到挑战,但仍不失为“蕃舶凑集之所宝货丛聚”的重要贸易港口。
明朝后期 废除“海禁”政策,广州市场和世界市场进一步紧密联系。
清朝 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广州一直是“朝贡贸易”与市舶贸易最重要的口岸。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广州港对外贸易过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日渐萎缩的原因。(10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分析指出在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性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海禁”政策;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的时间跨度、贸易的空间范围、政府法律和政策等角度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一“海禁”政策,联系所学知识,从长期实行朝贡贸易的危害、对外政策、西方经济入侵等角度归纳。
(2)第一小问步骤,从材料二图片出发,逐个归纳,强调它们的核心特点即可;第二小问变化,把它们的时代特征归纳出来即可;第三小问启示,应该结合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当代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综合中外古今,然后归纳。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长兴不衰;创新贸易制度、法规;贸易范围逐步扩大;受政策影响大。(4分)
原因:朝贡贸易弊端;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者东来;鸦片走私;封建自然经济结构与对外贸易冲突。(任意3点6分)
(2)步骤: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三角贸易拓展了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下,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10分)
变化:封建的朝贡贸易为主,半殖民地贸易,社会主义对外贸易(3分)
启示: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互利共赢。(2分)
13.(2015·天津河西一模·13)(20分)世界贸易反映出参与国的经济水平和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500年以后欧洲商队路线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初—18世纪中期欧洲的海外贸易中心和贸易方式。(4分)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2)第一小问海外贸易中心,新航路的开辟带来商路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第二小问贸易方式,除正常贸易外,还伴随着欺诈掠夺,以及奴隶贸易。
【答案】(2)中心: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1分)
方式:直接掠夺、三角贸易、欺诈贸易、武力征服、正当贸易。(答出三点即可,3分)
14.(2015·内蒙古巴彦淖尔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世界贸易的角度,提取两项从图一到图二历史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商业贸易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第一小问对信息的提取,可以结合汉代的丝绸之路和西方三角贸易的范围、方式、路线、交易内容和贸易中心提取信息;第二小问说明,主要从西方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答案】示例:信息一:贸易范围扩大,由亚欧洲际(局部地区)贸易发展到欧美非贸易(或世界性贸易)。(2分)
说明:由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进行殖民扩张,推动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4分)
信息二:贸易的方式上,从和平友好到西欧国家殖民扩张。(2分)
说明:由于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了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欧洲国家先后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把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内。(4分)
信息三:贸易中心上,从以中国为中心到以欧洲为中心。(2分)
说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进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开始奴役亚非拉国家(4分)
信息四:从商品种类(内容也可)上,由传统的丝绸瓷器等手工业品为主到以奴隶、商品为主。(2分)
说明: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为了获得更多的原始资本,进行血腥的贩奴活动。(4分)
信息五:从贸易路线上,从陆路到海路。(2分)
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提高。(4分)(评分说明:从其他不同角度比较,提取信息合理,且说明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2分)
15.(2015·山西太原二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9分)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2)由材料二“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由“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可以分析出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由“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可以分析出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另外结合所学还可以从英国的政治制度这个角度回答。
【答案】(2)原因: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9分)
16.(2015·广东潮州二模·38)(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近代欧洲城市化进程表
年份 万人以上城市比例(占总人口) 万人以上城市数量(个) 平均城市规模(千人) 欧洲总人口 (百万人)
1500 5.6 154 22 61.6
1650 8.3 197 31 74.6
1800 10.0 364 34 122.7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同一时期,中国古代城市为什么没能实现转型?(10分)
【考点】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2)第一小问原因,抓住材料二表格中的时间1500,1650和1800,结合此时间段欧洲与城市化有关的史实,原因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殖民扩张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原因,同一时期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但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海禁闭关政策,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等。
【答案】(2)欧洲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也起了推动作用;殖民扩张的推动等等。(6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的分)
中国原因:封建制度的阻碍;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等等。(4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2015·浙江东阳二模·38)(27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葡萄牙、荷兰三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
国家(代称) 1500—1599 1600—1700 1701—1800
甲 705 371 196
乙 65 1770 2950
丙 — 811 1865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的甲乙丙各指哪个国家并分别说明理由。(9分)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2)依据材料二“1500~1800年间英国、葡萄牙、 荷兰三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甲是葡萄牙,理由是最早进行殖民,在殖民争霸过程中被打败,导致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逐渐减少;乙是荷兰,理由是17世纪成为世界最大殖民贸易国家,抵达亚洲商船数量最多;丙是英国,理由是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抵达亚洲商船数量增长迅速。
【答案】(2)甲:葡萄牙——最早进行殖民,在殖民争霸过程中被打败,由盛而衰,导致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逐渐减少。
乙:荷兰——17世纪成为世界最大殖民贸易国家,抵达亚洲商船数量最多。(或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后,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增长率不敌英国)
丙:英国——18世纪英国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抵达亚洲商船数量增长迅速。(9分)
18.(2015·北京通州一模·37)(36分)货币 资本 股票
材料三
(3)结合所学,分析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产生的影响。(6分)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3)结合荷兰在一时期正进行殖民扩张的历史史实,从对荷兰和对世界两个方面的影响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3)影响:对荷兰,分散的社会财富变成了对外扩张的资本;促进了荷兰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其成为17世纪的海上强国(“海上马车夫”);促进了荷兰金融业的发展, 17世纪其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2点即可,4分)
对世界,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的方式缓解了资本主义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创了资本主义商业组织的新模式。(2分)
19.(2015·广东珠海二模·39)(26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19世纪前期世界殖民和贸易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简析当时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8分)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
【解析】(2)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此时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的特征,即英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殖民扩张和掠夺为主要手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形成;第二小问应对,根据所学知识,期初中国消极应对,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后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答案】(2)特征:英国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形成。(4分)
应对:清统治者夜郎自大,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4分)
20.(2015·天津和平四模·13)(2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四 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4)概述荷兰、英国和美国分别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和发展”?这些调整对世界经济产生哪些影响?(5分)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解析】(4)第一小问创新,根据所学知识,荷兰的创新为现代商业金融制度的建立,英国的创新为自由主义模式的建立,美国的创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关贸总协定的建立;第二小问影响,从对世界市场和世界贸易两个角度回答。
【答案】(4)荷兰:创立现代商业金融制度(股票、期货、证券交易所、垄断性贸易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等)(1分);
英国:率先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1分);
美国: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1分)。
影响: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推动国际贸易的增长(2分)。
21.(2015·浙江余姚三模·39)(26分)在自由贸易的大门打开之前,贸易保护主义就一直是各个国家在关键时刻保护本国产业的盾牌。阅读材料
材料一 航海条例(Navigation Acts),英国历史上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1651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 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
——主要摘自人民版《必修二》
材料二 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高宗下令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摘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英中两国颁布的法令的内容,(4分)结合所学概述这二种法令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6分)
【考点】“海禁”政策;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1)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一“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可知英国保护本国航海业和海外贸易,据材料二“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和“清高宗下令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可知中国限制本国海外贸易;第二小问不同影响,据材料一“1651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 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对英国方面,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和海外市场的开拓,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据材料二“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和“清高宗下令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对中国方面,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答案】(1)内容:英国—保护本国航海业和海外贸易;中国—限制本国海外贸易。(4分)
影响: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和海外市场的开拓,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分)
22.(2015·山东烟台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7)(15分)世界近代史上,以中英为代表的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成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互关联、渗透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并带来了大批科学仪器作为礼物,希望以此引起清朝的重视。但清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并认为“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2)结合英国的国情分析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背景。(4分)马嘎尔尼的遭遇映射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状?(3分)
【考点】“海禁”政策;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2)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工业革命兴起,对外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第二小问现状,据材料二“遭到拒绝”和“但清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并认为‘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夜郎自大,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抵制外来贸易。
【答案】(2)背景: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工业革命兴起,对外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4分)
现状: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夜郎自大,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抵制外来贸易。(3分)
23.(2015·北京顺义一模·37)(36分)特色的文明·流动的文明·共同趋势的文明
材料二
(2)阅读图12至图15,以世界文明交流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2)一般的答题步骤如下:首先,罗列出材料二图8、9、10、11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其次,在相关图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最后,描述图片所反映历史现象,从中探讨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
【答案】(2)(14分)
示例1:14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之前,当时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这种想象反映了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各文明之间很少交流,彼此之间并不了解。随着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罗盘测量的使用,为远距离的洲际航海创造了条件。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增加,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直接刺激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是世界贸易中心。总之,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也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文明的交流进一步加深。
示例2:14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对黄金等贵重金属的渴求,激发了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但在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彼此孤立隔绝,欧洲人对世界所知甚少。随着中国四大发明的传入及地理知识的进步,推动了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人进行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一方面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局面,使美洲与欧洲联系加强,加深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另一方面,商业革命使流通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加,市场扩大。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具雏形,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铺垫基础。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总之,正是由于经济与科技进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等多方面的文明交流程度一步步加深。
标准l:能在图8、9、10、11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10~14分)
标准2:能在图8、9、10、11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6~10分)
标准3:只能在部分图片之间展开讨论或罗列史实。(0~6分)
24.(2015·四川资阳三模·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二 “欧洲现代经济”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社会。这个“资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张。在这一扩张过程中,“恶”作为资本的本性得到了露骨的体现。资本的“恶”性是它全部能动性的基础。但恰恰正是资本的这个“恶”,使人类跨进了一个新时代:它把劳动力变成商品,把货币变成资本,把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变得比奴隶制和农奴制“先进”,使之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还有利于为未来更高级的新的社会形态创造要素。
——裘元伦《欧洲工业化时期劳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作者关于“资本”的观点。(10分)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2)本小问论证观点,首先要结合材料二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据材料二“‘欧洲现代经济’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社会”、“这个‘资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张”、“‘恶’作为资本的本性得到了露骨的体现”、“资本的‘恶’性是它全部能动性的基础”和“但恰恰正是资本的这个‘恶’,使人类跨进了一个新时代”可知资本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其发展有血腥的一面,但它对利益的追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次论证需要结合相关史实,据材料二“这个‘资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张”和“‘恶’作为资本的本性得到了露骨的体现”并联系相关史实可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国内农民土地的掠夺和对工人的压迫剥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源、财富的掠夺表现出极强的血腥性,据材料二“它把劳动力变成商品,把货币变成资本,把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变得比奴隶制和农奴制‘先进’,使之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还有利于为未来更高级的新的社会形态创造要素”并联系相关史实可知通过圈地运动、早期殖民掠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两次工业革命等,创造了近代生产方式和丰富的物质文明,奠定了欧洲现代经济基础,促进世界市场形成和完善,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了一些条件。
【答案】(2)观点:资本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其发展有血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