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9课《生物入侵者》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B.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C.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厄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
D.跨国庞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答案:B
解析:分析:A.竟——竞;C.厄——扼;D.庞——宠。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字形的掌握情况。
2.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劫掠(luè) 藩篱(pān)
B.监控(jiān) 归咎(jiù)
C.栖息(qī) 失衡(hénɡ)
D.厄运(è) 遵循(xún)
答案:A
解析:分析:掠——lüè,藩——fān,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语句中说明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B.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C.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D.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答案:B
解析:分析:ACD三项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B项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
4.课文第5段中作者认为“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是( )
A.是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B.“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
C.“偷渡”入境。
D.外国人故意带来的。
答案:ABC
解析:分析:筛选信息,找出相关语句,然后把语句浓缩,概括出来。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的阅读理解。
5.“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拟人
B.举例子
C.打比方
D.引用
答案:C
解析:分析:打比方。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十分生动形象。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
6.第五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
A.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B.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C.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
D.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答案:A
解析:分析:仔细阅读全段,找出文段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在不同内容的衔接处,就是过渡句。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的理解。
7.下列词语有错的一项是( )
A.唠唠叨叨 充耳不闻
B.视而不见 五采斑斓
C.束手无策 无动于衷
D.在劫难逃 天衣无缝
答案:B
解析: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
面判断正误。A句中成语错用, “恍然大悟”指忽然间明白过来。与“忽然”有重复。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8.选出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老师,我今天交上去的作业,你一定得改啊。
B.如此龌龊的衣服,我不穿。
C.奶奶不让你看电视,是怕耽误你的学习。
D.喂,说你呢,前面危险。
答案:C
解析:分析:这段话上文说到要形成讲礼貌的风气,“就要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还要有“好的语感”,所以下文就要顺接着这个方面来讲,因此应该选A;下文又说到“勉强的事情是不能持久的”,“所以要养成习惯”,所以应该选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运用。
9.指出下列各句修辞方法错误的是( )
A.蒲公英有一蓬金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拟人、比喻)
B.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就像植物离开了土地,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排比、比喻)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
D.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拟人)
答案:C
解析:分析:“盼望着,盼望着”属于反复。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对修辞的判定。
10.(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 )将束手无策。括号里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就……
B.虽然……但是……
C.尽管……也……
D.即使……扔……
答案:D
解析:分析:分句间是假设关系,故用“即使……扔……”。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掌握情况。
11.不是病句的是( )。
A.这个山区对于我很熟悉,能一一说出佳出来。
B.谁都不能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C.他的眼前浮现出老师亲切的笑容和谆谆教诲。
D.当前生产急需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应为“我对这个山区很熟悉”;C项去掉“和谆谆教诲”;D项去掉“的数量”。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
12.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 )
A.作业 笔记 教师 提问
B.伟大 光荣 满意 希望
C.思想 考虑 发现 提高
D.准备 复习 思考 学习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均为动词。故选D。
点评:考查词语的分类。
13.关于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说明的中心是“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B.“生物入侵者”是对入侵地某些物种造成威协,但客观上也为本地增加了一个物种,对于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
C.“生物入侵者”对入侵地原有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害。
D.“斑贝”在美国五大湖区的大量繁殖,主要是因为当地环境污染造成的。
答案:C
解析:分析:“入侵”指“破坏”。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1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
答案:B
解析:分析:A句“保护并了解”词序不当,应为“了解与保护”,只有选了解才能去保护;C句在“在”介词错用,就为“对”,引出对象;D 句“从事……”之后缺少中心语“活动”,且“登岛”与“捕鱼”与事理不符。此句应改为“一直在岛上采药,在附近海域捕鱼”。故答案选B。
点评: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15.下面的标语,有一句用语不得体,把它挑出来。( )
A.(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 B.(医院)欢迎再次光临!
C.(楼梯口)请勿停车,多谢合作! D.(草坪)小草也是生命!
答案:B
解析:分析:B 医院是生病才去的,不能“欢迎再次光临”。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广告的运用能力。
二、填空题
16.这是一篇_______说明文,是按照_________顺序说明事理的。
答案:事理|逻辑
解析:分析:根据说明内容判定说明文类型。
点评:主要考查对说明文的分类。
17.课文基本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答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解析:分析: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结构。
点评:学生如果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18.“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该句运用了___________说明方法。
答案:列数字
解析:分析:有具体的数字说明。
点评:学生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19.“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该句运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
答案:举例子
解析:分析:“如”标志性词语,用了举例子说明方法。
点评: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20.文章从解释 ___________这个概念入手,接着__________,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________,最后讨论对策。
答案:生物入侵者|摆出现象|再探讨原因
解析:分析:根据文章内容作答。
点评:熟悉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作答。
21.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错误的是( )。
A.听说小林被录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头。
B.这件事来得太突然,她显得束手无策。
C.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切生命将在劫难逃。
D.尽管老师反复劝解,她心里仍无动于衷。
答案:D
解析:分析:“无动于衷”不能用来形容心里。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
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脑的用处确实很大,小到打字,大到工程设计,都少不了它。
B.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我们了解了有关许多海洋形成的科学知识。
C.母亲给他的零用钱,他全用来买书、笔、本子和文具了。
D.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途径之一。
答案:A
解析:分析:B项应为“我们了解了有关海洋形成的许多科学知识”;C项去掉“和文具”;D项去掉“是否”。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
三、阅读理解
2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1)选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案:逻辑
解析:分析:由现象出发询求本质,属于逻辑顺序。
点评: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理解。
(2)判别下面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 )
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 )
答案:列数字|打比方
解析:分析:有具体的数字说明,属于列数字;“偷渡者”属于打比方。
点评:学生能掌握基本说明方法。
2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 )鸟类,( )鸟巢,( )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去掉 为什么
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
答案:不能。去掉后意思就变为疏水管道全部被占领。
解析:分析:“几乎”表明不是全部,去掉意思变了。
点评:学生要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