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练习题 (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练习题 (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18 20: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练习题
1.战国时期的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申不害改革等变法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或基本取消了世卿世禄制,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以上变法
A.阻滞了阶层流动  B.瓦解了分封制度
C.推动了社会转型  D.有利于诸侯争霸
2.土地私有化的进行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增长,奖励军功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推行县制不仅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更有利于减少贵族对财政的截留。材料探讨的是,商鞅变法
A.使统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B.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C.满足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D.使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推行新的租调制有利于国家征收徭役和赋税,设立三长制健全了基层政权,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户制。从政治角度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是
A.农业化过程 B.汉化过程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
4.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采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孝文帝的改革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5.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主张。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
A.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
B.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
C.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
D.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
6.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这与近现代经济法思想相似,如青苗法接近近代的政府开办银行,市易法类似近代政府开放金融控股公司。但他的这种超前意识也导致了他的变法走向失败。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C.专制独裁统治空前强化D.没有配套的政治改革
7.明朝中后期,大量土地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兼并,农民贫困,府库空虚。针对这种状况,张居正
A.推行均田制、三长制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D.推行“摊丁入亩”
8.张居正曾言:“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他旨在强调
A.重视人才选拔 B.加强官吏考核 C.完善监察体系 D.健全法制建设
9.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提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于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10.著名的史学家戴逸在谈到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戴逸强调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11.某历史学家认为,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毫不考虑变法对他人的影响,最终导致变法激起了多方面的强烈反对。该历史学家意在强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多方面势力强烈反对 B.变法缺乏群众的支持
C.康有为等人急于求成 D.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
12.1902年至武昌起义爆发,内地18省共发生民变事件1 200多起,其中超过41%涉及农民暴动、饥民和灾民骚乱等,超过30%涉及抗捐税的罢市或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行为。由此可见 
A.反对帝国主义成为国人共识 B.清末新政无法挽救统治危机
C.革命党人积极发动民众反清 D.清朝重农抑商政策愈加强化
13.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到1909年,全国共有59 117所学堂,在校生超过160万,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1902年至1910年,全国新建厂矿企业约330家,军事改革编练了一支具有现代化装备和素养的军队。依据材料,有关清末“新政”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满足了革命群众的要求
C.培植了新的社会力量 D.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14.《论十大关系》在毛泽东逝世前一直未公开发表。1975年,邓小平强调这篇报告“太重要了”。1976年12月26日,《论十大关系》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在当时,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目的是
A.为改革开放进行思想动员 B.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纠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 D.传递发展战略调整信息
15.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要进一步增强竞争、管制垄断、放开价格。据此可知此时中共中央
A.谋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C.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放弃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16.《通典·食货》载:“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材料表明商鞅“诱三晋之人”的直接目的是 (  )
A.完成统一目标 B.增强军事实力 C.鼓励商业活动 D.发展农业生产
17.北魏重臣李冲主张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冯太后称赞:“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孝文帝立即“遣使者行其事”。据此可知,“三长制”有利于
A.基层体系的完备 B.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C.国家赋役征发 D.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18.下表是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今介甫(王安石字)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传》
A.《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B.《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19.万历新政十年间,张居正主持国政,推行一系列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整顿和改革措施。《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张居正的这些举措
A.对专制皇权构成了威胁 B.削弱中央和地方的守旧势力
C.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对制约相权起到一定的作用
20.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后于《新民丛报》等发表自己的政论,抨击清政府失政,将变法失败归罪于慈禧等后党,言辞激烈,虽与孙中山等革命派交好,但对“震撼中国之革命主义,而言之犹有余栗也”。这本质上体现了
A.共和思潮尚未深入人心B.中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C.对中国未来仍十分迷茫D.没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
2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调整了一直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认识到“通商惠工,为古来经国之要政”。于是清政府对经济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创设了商部、邮传部等现代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工业发展盛极一时。这说明清末新政的实行
A.意在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B.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C.有力地维护了清王朝封建统治 D.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2.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漫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着“奉旨不缠足”。此画旨在说明 
A.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 B.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为大众普遍接受
C.维新变法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D.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传统审美标准
23.1956年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市场的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一思想
A.是对改良计划经济的探讨 B.总体与苏联模式背道而驰
C.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D.彻底否定了市场经济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全国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改革过程中,先农村后城市,而农村的改革先从小岗村试点再推广到全国;农村改革取得成效之后,1984年城市改革才全面推开。这表明,中国的改革
A.获得了全社会支持 B.因有共产党的领导而顺利推进
C.在渐进中慎重前行 D.解放思想与政策推广同步进行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
——摘编自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材料二 (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一、二中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 指出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B 6.B 7.C 8.B 9.C 10.C 11.D
12.B 13.C 14.D 15.B 16.D 17.C 18.D 19.C 20.B 21.D 22.A
23.A 24.C
25.不同:材料一中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材料二中作者对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因素:作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历史的时代变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