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1 19:4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
二、过程
三、作用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作重心转移拉开改革序幕2、世界范围内改革潮流的影响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二、过程1、经济体制的改革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二、过程1、经济体制的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3年我国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为了适应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印发了各种票证,最早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以后各种票证几乎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二、过程1、经济体制的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推动管理体制方面所有制方面分配方面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二、过程1、经济体制的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推动管理体制方面所有制方面分配方面(1978、1988、1998、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1978 11.7% (3624亿元)

1988 11.3% (15043 亿元)

1998 7.8% (78245亿元)

2008? 9% (300670亿元) 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二、过程1、经济体制的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推动管理体制方面所有制方面分配方面为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奠定基础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二、过程1、经济体制的改革(基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十四大--确立目标
十四届三中全会--进入新阶段
2000年--基本建立
十六大--进一步完善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二、过程1、经济体制的改革(基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背景二、过程三、作用材料一:“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骨牌效应:有十多款轿车宣布降价,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这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手息息相关。
材料二:电子打火机的生产,最初几百元一只,导致几百家企业一哄而上,走私也很猖狂。随着一生产数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跌至1-2元,高档的也不过几十元,很多企业因而破产,然而打火机质量却直线上升。思考:
1、材料一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这只手通过哪些影响社会生产?2、为了充分发挥这只手的作用,党在1992年作出了什么样的战略决策?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你或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传统梧州三件宝:三蛇酒、龟龄膏、冰泉豆腐花
70年代梧州三件宝: 医生 司机 猪肉佬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