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1 09:06:3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习题)
一、选择题:
1、辽对北宋进行澶州之战,历劝皇帝亲征的北宋宰相是( )
A.赵匡胤 B.寇准 C.石守信 D.秦桧
2、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纥 D.党项族
4、12世纪初,灭掉辽和北宋的是 ( )
A.契丹 B.西夏 C.后周 D.金
5、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6、岳飞抗金的故事发生在( )
A.北宋建立时期 B.北宋与西夏并立时期
C.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D.北宋与辽并立时期
7、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8、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9、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的名字当中的“靖”和“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靖康之变 D.元朝建立
10、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太祖”指的是( )
A.李世民 B.刘邦 C.铁木真 D.赵匡胤
二、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
——《契丹国志》
(1)材料中“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什么?
(2)这段话引自哪个盟约?你认为盟约的签订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延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对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制,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以“岁币”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二十五万五千。21·cn·jy·com
(3)根据材料二谈谈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的原因是什么
(4)通过以上两则材料,分析辽、西夏与宋的关系,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澶州之战的相关知识点,抓住关键词“历劝皇帝亲征的北宋宰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故答案是B。21cnjy.com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澶州之战的知识点。
2、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立契丹的少数民族首领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耶律阿保机,故答案是C。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政权。
3、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立西夏的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党项族,故答案是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政权。
4、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灭亡的相关知识点,抓住关键词“灭掉辽和北宋的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靖康之变中,金灭了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故答案是D。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有点难度,学生对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容易混淆,做题时应注意比较。
5、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北宋并立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04年北宋和辽爆发了澶州之战,1005年双方在澶渊签订盟约《澶渊之盟》,双方撤军,故答案是A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有点难度,学生对北宋并立飞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容易混淆,做题时应注意比较。6、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南宋并立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27年南宋建立,金灭亡北宋后又进攻南宋,岳飞抗金的故事应是南宋与金之间的冲突,故答案是C。2-1-c-n-j-y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金政权。
7、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岳飞被害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统治者宋高宗和秦桧为加快的步伐,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佞臣”是秦桧,故答案是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杀害岳飞的佞臣。
8、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北宋并立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辽和契丹政权,结合所学的北宋、辽和西夏的形势图知识,正确答案是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仔细读图。
9、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灭亡的相关知识点,抓住关键词“靖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在靖康之变中,金灭了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故答案是C。  21*cnjy*com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北宋灭亡的相关知识点。
10、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建立的相关知识点,抓住关键词“宋太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答案是D。【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内容是北宋建立。
二、材料题
答案:(1)宋真宗;辽。
(2)澶渊之盟;双方撤兵,双方边界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稳定局面。
(3)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但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战争也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中断了北宋对西夏的粮食供应;西夏人民反对战争;西夏、北宋政权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战争是短暂的,各族人民的友好相处则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辽和西夏人民在我国的北方辛勤劳动不仅开发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而且还创造了各族丰富的文化,在我国历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祖国的文明历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解析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北宋与辽关系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04年北宋和辽爆发了澶州之战,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增,挫败辽军,故“大宋皇帝”是宋真宗,“北朝”指的是辽。21教育网
(2)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05年北宋和辽双方在澶渊签订盟约《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北宋送给辽岁币。双方边界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稳定局面。故答案是《澶渊之盟》,影响是双方撤兵,双方边界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稳定局面。
(3)本题考查的是北宋与西夏关系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但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战争也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中断了北宋对西夏的粮食供应;西夏人民反对战争;西夏、北宋政权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双方签订了宋夏和议。2·1·c·n·j·y
(4)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能力,考查的是北宋与辽、西夏关系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和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是先进行战争,经过双方协商签订和议,战争是短暂的,各族人民的友好相处则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与北宋并立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能够回答,但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容易混淆,应仔细审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1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内容。与北宋并立是政权有辽和西夏,和南宋并立的政权主要是金政权,这一时期,战争是短暂的,各族人民的友好相处则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辽和西夏人民在我国的北方辛勤劳动不仅开发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而且还创造了各族丰富的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祖国的文明历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本课在单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学习了一学期的历史,逐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但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抽象的内容简单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1*cnjy*com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出处:21教育名师】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2、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五、教学准备
准备《辽、西夏好和北宋并立形势图》,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图片。提问:你看过这部电视剧吗?你知道萧峰是什么人吗?
教师总结:这部电视剧中曾出现过辽、西夏、大宋、大理等政权。萧峰等人,就生活在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大约从10世纪初到1276年南宋灭亡,在近300年的时间里,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建立的政权并立,他们之间既有征战,又有和平相处,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发展。今天,就让我们重温那个多个政权并立的时代吧!21cnjy.com
2、讲授新课:
本节课共学习两个板块: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战争和平交互出现
板块一: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一)契丹的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师:契丹政权建立的建立者、民族、时间、都城是什么?
生:结合课本回答,阿保机、契丹族、10世纪初、上京。
师:展示阿保机和辽太宗的资料。
教师总结:石敬瑭割让辽幽云十六州后,辽与汉族的冲突越来越紧张。
师:北宋是怎样建立的呢?
(二)北宋的建立:
课件展示五代十国图。
师: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相继出现五个朝代,它们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史上合称五代。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则出现了十个政权,历史上合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是如何结束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件展示:
师:这种孤儿寡母的日子没有维持多久,后周大将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政权,建立北宋;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和事件是什么?【来源:21cnj*y.co*m】
生:结合课本回答,960年、赵匡胤、东京、陈桥兵变。
师: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夜不能寐,害怕他的大臣夺取的皇位,于是他又想了个好主意,用“杯酒释兵权”夺取大臣的兵权,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杯酒释兵权》。
师:西夏又是怎样崛起的呢?
(三)西夏的崛起:
师:西夏建立的时间、建立者、民族、都城是什么?
生:结合课本回答,11世纪前期、元昊、党项族、兴庆。
师:这样,辽、北宋和西夏三个并立的政权就这样建立了,请看着三个并立政权的形势图。
过渡: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经常发生摩擦,使各个政权都疲惫不堪,而这正好给北方的女真族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女真族建立的金成为北方主要少数民族政权之一。金政权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
(四)金的建立:
师:女真族生活的地区、金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是什么?
生:结合课本回答,生活的地区是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12世纪初,阿骨打,会宁。
师:金政权建立后,首先进攻辽,1125年灭了辽,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就是北宋。1127年,金掠走了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及后妃、宗室、大臣等三千人,北宋灭亡,“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这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师: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建立了南宋。南宋是怎样建立的呢?
生:1127年,在应天府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展示金与南宋西夏的形势图。
展示表格:与宋并立的几个政权。
过渡:与宋对立的政权相继建立了,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板块二:战争和平交互出现
北宋与辽的合战:
(1)澶州之战:时间、双方、结果
展示课件:
师:宋朝建立后,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统一中国,先后两次对辽作战。第二次对辽战争,开始时,宋军进展顺利,节节得胜。形势的发展对宋军很有利。但是,由于东路曹彬贪功轻进,被辽军击败。东路军一败,使整个战争形势发生变化。后迫于形势,西路的潘美、杨业只好率师回到代州。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www.21-cn-jy.com
生:讲述杨家将的故事。
师:宋攻辽失败后,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辽却大举攻宋。宋真宗时,辽又南下攻宋,双方形成对峙状态,澶渊之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其过程、结果,并针对这个盟约进行讨论,谈谈认识。21教育网
(2)澶渊之盟签订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生: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宋辽议和是在宋军打败辽军的情况下进行的,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恶化了北宋的财政,这反映了北宋统治集团的软弱,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保持了长久的和平,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交流和融合。21·世纪*教育网
过渡:宋辽关系稳定后,北宋的北部边境安宁了,在西北边境和西夏政权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二)北宋与西夏的战和:
(1)宋夏之战:
(2)宋夏和议的内容和影响:
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点评: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但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战争也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中断了北宋对西夏的粮食供应;西夏人民反对战争;西夏、北宋政权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可以说,战争是短暂的,各族人民的友好相处则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辽和西夏人民在我国的北方辛勤劳动不仅开发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而且还创造了各族丰富的文化,在我国历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祖国的文明历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1*cnjy*com
过渡:南宋和金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三)南宋与金的和战:
师:学到南宋和金的关系,有一位抗金英雄你们一定知道,他是谁呢?
生:岳飞。
(1)岳飞抗金:
学生讲述“岳母刺字”的故事。展示课件岳母刺字。
师:点评学生的讲述。
师:岳飞是怎样率领“岳家军”进行抗金的?著名的战役是什么?
生:郾城大捷
(2)郾城大捷:
生:介绍郾城大捷的经过。
师:岳家军能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
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争的正义性。
学生:演一演
师:正当抗金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北宋统治者赵构害怕打败金后,掳走的两位皇帝回来对他的皇位有威胁,下了12道金牌招岳飞班师回朝。岳飞痛心的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师:岳飞回到南宋后,南宋统治者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一代名将就这样被杀害了。岳飞死与谁人之手呢?21·cn·jy·com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史明理。
师:岳飞被杀害了,南宋统治者加快了求和的步伐,这就是宋金和议。
展示课件宋金和议的内容和标志,《宋金对峙形势图》。
师:宋金和议,南宋送给金岁币,加重了南宋人民的负担;但双方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稳定状态,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南方社会经济更有长足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1·c·n·j·y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探究。
(1)北宋与辽、夏之间,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2)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1)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南宋与金之间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就其正义性而言,辽、西夏、金政权是以劫掠和扩 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的抗辽、西夏斗争和岳飞抗金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 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2-1-c-n-j-y
(2)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版权所有:21教育】
3、总结提高:
师:史海扬帆的时刻到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活动。
七、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两个板块:(一)崛起并立遥相呼应、(二)战争和平交互出现,每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和资料进行了分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浓厚,课堂效率极高。www-2-1-cnjy-com
教学方法和互动方面:依据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积极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件方面:以视频、图片、文字等为载体,更直观、具体,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足方面:本课内容较多,涉及民族政权较多,学生对与宋并立的政权的相关知识点有点混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1(共37张PPT)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
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是汉人吗?
情景导入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战争和平交互出现
学习目标
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国名:
建立者:
民族:
时间:
定都:
契丹(辽)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10世纪初
上京
契丹
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小资料
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了契丹各部,提倡农业;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契丹创制文字。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辽太宗时,在947年改国号为大辽。石敬瑭向辽太宗自称“儿皇帝”,割让幽云十六州。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
石敬瑭自称“儿皇帝”
北宋是怎样建立的呢?
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
后周国势在五代中最强。周世宗注重发展生产,又整顿军队、南征北伐,希图统一全国,惜未能完成而病逝于军中。其子恭帝即位,年方七岁,由太后临朝。这种孤儿寡妇的局面自能维持多久……
史事链接
周世宗
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东京(开封)
建立事件: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960年
赵匡胤
北宋建立
yìn
视频:杯酒释兵权
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时间:
11世纪前期
民族:
党项族
建立者:
元昊
都城:
兴庆(银川)
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西夏的崛起
大理
吐 蕃
西州回鹘
哈拉汗
黠戛斯
斡朗改
东京
上京
兴庆

西夏
北 宋
辽、西夏、北宋的并立形势图
金的建立:
1、女真兴起和强大:
12世纪初,阿骨打,会宁
(1)生活地区:
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
(2)金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金灭辽和北宋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南宋建立: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
定都临安
崛起并立遥相呼应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北宋
西夏

南宋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12世纪初期
女真
阿骨打
会宁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战争和平交互出现
北 宋
西夏

云州
蔚州
幽州
太原
东京


(南京)
澶州
北伐失利
守内虚外
北宋为什么要对辽进行北伐?
北伐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宋辽和战
北宋与辽战和
战争和平交互出现
北宋与辽的战和
1、澶州之战:
(1)时间:
(2)双方:
(3)结果:
1004年
北宋胜利,签订澶渊之盟
北宋和辽
澶州之战
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
(1)双方:
(2)内容:
(3)影响:
双方撤军;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币,称为“岁币”。
①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榷场),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北宋和辽
2、澶渊之盟签订的时间、内容、影响:
战争和平交互出现
宋、辽、西夏的边境形势
雄州
霸州
榷场
榷场
2、宋夏议和的内容、影响:
(1)内容: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
绢、茶叶等“岁币”。
(2)影响:西夏和北宋的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
边境地区的发展。
1、宋夏之战:
北宋与西夏战和
战争和平交互出现
破坏双方的正常贸易
1、岳飞抗金
岳飞坐像
战争和平交互出现
南宋与金的战和
2、郾城大捷
1140年,岳飞率宋军在郾城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珂《金佗续编》
演一演
郾城大捷后,岳飞继续率军北伐,收复失地,大军出发前,岳飞决定进行全军总动员,他对将士们说……
岳飞郾城演说
yǎn
正当岳飞节节胜利、捷报频传之际,秦桧串通张浚、杨沂中等主和派大臣,唆使谏官罗振向高宗上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高宗本意就是稍胜而退,以制金人重归于和,所以他马上诏命岳飞班师。岳飞力争说:“天时人事,有利于我,功及垂成,时不再来!”为逼岳飞退兵,高宗一连发出十二道金牌,措词严厉,不容违抗。岳飞无奈,只能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岳飞死于谁人之手?
高宗的疑忌
秦桧的陷害
金人的离间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探史明理
3、宋金议和
内容:
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形成。

南宋
淮水
标志:
1141年,宋金议和,①南宋对金称臣,②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③向金送交岁币。
标志:
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1.北宋与辽、夏之间,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2. 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1)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南宋与金之间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2)就其正义性而言,辽、西夏、金政权是以劫掠和扩 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的抗辽、
西夏斗争和岳飞抗金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 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
知识探究
总结提高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辽(契丹)
10 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党项)
11世纪初 元昊 兴庆


澶渊之盟
澶渊之战
元昊出兵
元昊主和
开发边疆

金建立—灭辽—灭北宋,南宋建立—进攻南宋—宋金议和
一、辽、宋、夏的和战
二、金和南宋的对峙
史海扬帆
1
2
“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1、反映的是北宋与( )关系
A.西夏 B.辽 C.女真 D.南宋
2、上题引用苏辙的那句话,能体现出( )
A.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
B.宋辽实力均衡
C.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D.统治阶级为百姓谋利
B
B
知识巩固
岳飞抗金的故事发生在( )
A.北宋建立时期
B.北宋与西夏并立时期
C.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D.北宋与辽并立时期
C
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