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6 09:1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书湖阴先生壁
“书……壁”即为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跟着诗词去旅行
第三站
江苏南京
人文主题
阅读要素
习作要素
朝代


位置
寺壁
石壁
楼壁
目的
讲述经历
“万能朋友圈”
表达不满
发表意见
题壁诗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知诗人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初读古诗
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读出韵味
韵律
明诗意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明诗意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成畦: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句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的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自己亲手栽种的。
没有青苔。
明诗意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田园。
排闼:推开门。
闼:小门。
句意: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田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推门而入,为人们送来了青翠欲滴的山色。
感受画面
王安石的诗很讲究对语言的锤炼,值得细细品味,这首诗中哪句诗或者哪个词写的最妙?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净无苔
花木成畦
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一间茅屋”?
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景美
人美
感受画面
王安石的诗很讲究对语言的锤炼,值得细细品味,这首诗中哪句诗或者哪个词写的最妙?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护田
排闼
“护田”:一条河像妈妈一样环绕保护着田。
“排闼”:山绿意黯然,好像推门便迎面而来。
“一水”
“两山”
极富人情味。
感受画面
思考:“两山”究竟给湖阴先生送来了什么呢?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我认为“两山”给湖阴先生送来了:
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 充满生机的春意;
对湖阴先生的赞叹;赞叹他的勤劳而有情趣。
齐读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一水
两山
护田
将绿绕
排闼
送青来
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
感受修辞之美
想一想,哪首古诗里还有这样的诗句?
两个
一行
黄鹂
鸣翠柳
白鹭
上青天
春种
秋收
一粒

万颗

远看
近听

有色

无声
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便于记忆、传颂。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学习典故
护田:出自《史记》,指汉朝派出使者保护田地, 积攒粮食。
排闼:出自《史记》,指汉高祖刘邦卧病时好多天 不肯见人,樊哙心急如焚,顾不上礼仪, 推门而入探望汉高祖。
诗人把这两个典故自然无痕地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赋予山水以灵性。
排闼:你进一步体会到了怎样的心情?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再读古诗,体味人物情感。
想象画面
跟着诗词去旅行
镜头:
配图文案:
文案小贴士
1.语句通顺
2.能清楚地描绘诗歌的画面
3.展开合理想象,语言优美
想象画面
跟着诗词去旅行
镜头:茅檐长扫净无苔
配图文案:
想象画面
跟着诗词去旅行
镜头:花木成畦手自栽
配图文案:
想象画面
跟着诗词去旅行
镜头:一水护田将绿绕
配图文案:
想象画面
跟着诗词去旅行
镜头:两山排闼送青来
配图文案: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再读古诗,并想象画面,体味人物情感。
思考:你看到了怎样一个王安石?
作业:
1.继续捕捉你最喜欢的镜头,给你的镜头配一张画吧!
2.积累王安石的另外一首《书湖阴先生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