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能力目标:
体味人物对话的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3、情感目标:
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寓言的内容、多角度的理解课文的寓意。
2认识庄子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启发学生把握自然万物的真理。
四、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延伸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北冥有鱼》
一、导入新课
INCLUDEPICTURE "../大鱼0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语文\\(0111第一套)【资源包-25套】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 +练习+导学案)\\大鱼0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大鱼0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语文\\(0111第一套)【资源包-25套】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教案 +练习+导学案)\\大鱼02.tif" \* MERGEFORMATINET
《大鱼海棠》故事灵感来于庄子《逍遥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该片荣获了许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鲲到底是何物!
二、自学展示
1.了解庄子,学习《庄子》特点
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和老子一起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2.老庄
“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两人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老庄学派不主张满口大慈悲、大智慧、大觉悟的假道德,认为这些不过是愚弄人的幌子,主张德行合一,以己推人,人人化则天下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学派。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有《道德经》(别名《老子》)、《庄子》(别名《南华经》)等。《庄子》一书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
3.《庄子》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三、初读感知
1.文题
题目是编者加的。北冥,北海。“北冥有鱼”的意思是北海有一条鱼。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北冥(míng) 鲲鹏(kūn) 抟(tuán) 徙(xǐ) 齐谐(xié) 正色邪(yé)
3.朗读课文,读准节奏
本文想象奇特,境界宏大,要用一种舒缓、高昂的语调来读,多处需拖音和重读。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要读得有力,“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要读得深情款款。重点语句朗读节奏划分示例:“其翼/若垂天之云”“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四、疏通文意
1.翻译课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庞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奋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齐谐》,是一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上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2.文言积累
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古今异义:
①怒而飞(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愤怒。)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③野马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珍稀动物。)
④去以六月息者也[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一词多义:
为 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化而为鸟(动词,成为)
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
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3.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层: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五、再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主要写了两层意思,一是鱼变为鸟,鲲变为鹏,描绘了鹏的变化和展翅高飞的情景;
二是“鹏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朋,变化神秘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赏析这一句的表达效果。
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刻画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以息相吹”。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六、写作特色
(1)善用比喻、寓言故事来说理,富有感染力。
鲲鹏之变这一寓言,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比喻,而小的比喻只有一句或几句,如野马、尘埃等,将抽象的道理讲得非常具体形象。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一开始描绘了大鹏展翅而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天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魅力,极富浪漫主义气息。
七、拓展延伸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美丽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八、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九、布置作业
积累文言词语,背诵课文、翻译课文。
十、板书设计
鲲变为鹏(怒而飞,翼若垂天之云)
北冥有鱼 鹏徙南海(水击三千、扶摇九万) 万物皆有所待
拟想鹏俯瞰大地(天地混茫)
《综合练习》同步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
(2)《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4)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同“溟”,海。(2)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3)盘旋飞翔。(4)山野中的雾气。
2、(1)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2)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3、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4、示例一:我喜欢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喜欢鲲鹏。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21.《庄子》二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能力目标:
体味人物对话的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3、情感目标:
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寓言的内容、多角度的理解课文的寓意。
2认识庄子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启发学生把握自然万物的真理。
第二课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哎呦 这配音不错呀
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泛着淡淡新绿的柳枝在舒展筋骨,草儿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庄子和惠子有说有笑地走在濠水的桥上。泉水叮叮咚咚,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这时,庄子和惠子进行了一场辩论,他们在争辩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同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寻找答案。
二、自学展示
本文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履,因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情趣,很难找到知己,不过,惠子是一位与之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探讨知识、人生哲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就记述了两人辩论的场景。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
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庄子与惠子,一位是道家的一代宗师,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物;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是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屣,一位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出,一位则不甘寂寞。他们也许不是钟子期、俞伯牙那样情投意合的知音,但他们是这样才华相当的“辩友”。
三、朗读课文
1.解释文题
题目是编者加的。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标题的意思是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文题交代了人物、地点以及故事的开端与由来。
2.朗读课文
(1)范读听音:听读课文,将生字读音标注在课文中,给长句划节奏。
(2)朗读指导
本文朗读时要重点读出人物对话时的语气。庄子的第一句话,要读出悠然自得、愉悦的语气;惠子的质问要读出肯定、甚至是有意刁难的、咄咄逼人的语气;之后庄子以反问句应答,要读出针锋相对但又从容不迫的语气;惠子的应答,后半句要读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全矣”要读出胜券在握的得意;庄子最后的应答,语调要缓和、冷静、从容。
3.分角色朗读
现在我们把事件的场景放在头脑里,同桌两人进入情境,直接对话,一人读庄子的语言,一人读惠子的语言。想一想:庄子和惠子对于鱼是否快乐所持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庄子的观点是:“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他认为鱼是快乐的。
惠子的观点是:“子之不知鱼之乐。”他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4.自由练读
庄子和惠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展开这场辩论的呢?请同学们进入角色,自由练读人物语言,找出各自表达理由的句子,结合语境,想一想要怎样才能读出人物的语气,表现出辩论的味道。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悠然自得、愉悦的语气,读时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急于反驳,问中带着肯定,是无疑而问,有意刁难、咄咄逼人的语气,语速稍快。)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以问对问,是针锋相对但又从容不迫的语气。)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前半句让步,后半句进攻,要读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全矣”要读出胜券在握的得意的语气。)
“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冷静、从容,充满智慧、诙谐的语气,读时语气要缓和。)
5.改编语言朗读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按照屏显格式将人物语言改写成现代白话。
庄子悠然地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立刻反驳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机智地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不容置疑地说道:“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庄子诙谐地辩解道:“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四、疏通文意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五、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你是如何理解庄子的反问的?
庄子并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是采取反问的方法来回答,答在问中,语气恳切,坚定有力。
3、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4、二人辩论了很久,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占据了上风?
(1)从故事本身看,庄子占据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说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5、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短文中的“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偏重于知识论的判断。论辩言语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求实而缺乏美感。
六、写作特色
(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小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论辩过程笔调轻松、闲适,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的诗意。
七、拓展延伸
《庄子》一书中有许多内容已衍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在汉语中的有: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东施效颦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八、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论辩,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九、小结
本文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一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完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十、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十一、板书设计
庄子:安知——偷换概念(胜) 机智巧妙
惠子:安知——发难,咄咄逼人 轻松闲适
《综合练习》同步训练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3)请循其本。
2、翻译句子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
答案:1、(1)固然;本来;(2)悠闲自得;(3)最初
2、(1)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肯定的。
3、(1)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2)欣赏惠子,因为惠子的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
(3)也可以一桶欣赏两位,理由综合以上所述即可。22.《礼记》二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文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
3.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完善自我人生。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文章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难点
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虽有嘉肴》
一、本课目标
1.了解本课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3.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
二、新课导入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三、预习检查
1.了解《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了解《学记》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重难字音
嘉肴(jiā yáo) 自强(qiǎng)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
四、朗读指导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五、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①旨:味美。 ②至道:最好的道理。 ③困:困惑。 ③自反:自我反思。
④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⑤《兑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⑥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2.全文翻译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才知道有不理解的地方。知道自己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困惑,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六、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①《兑(yuè)命》曰(“兑”同“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②学(xiào)学半(“学”同“敩”,教导。)
2.古今异义
旨困
长
3.一词多义 学
4.词类活用: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5.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弗食,不知其旨也(“……也”表判断。)
②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其谓之此乎”。)
七、合作探究
(一)内容探究
1.如果把文章压缩成一句话,你会保留哪一句?理由是什么?
明确:教学相长。是从“是故,教学相长”一句看出是对全文的总结,即文章的中心观点。
2本文论述的哪两者的关系?
明确:教和学的关系 。
3.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明确:文章先以“虽有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类比手法)然后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即应用了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兑命》曰:“学/学半。”)
明确: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明确: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
(二)主旨探究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三)写法探究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3.引用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总结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为有力证据。
八、拓展提升
(一)《礼记·学记》 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②民,(以)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第2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③念终始:始终想着。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问说(节选)
(清)刘开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虽有佳肴》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问说〉(节选)》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两篇文章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虽有佳肴》:________。《〈问说〉(节选)》:________。
答案示例:教与学 学与问 实践出真知 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九、课堂小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来。”学是整个人生的常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只有教与学相承相续,我们才可以在学习中进步,在教学中成长。
十、练习设计
(1)当堂背诵课文。(2)课下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虽有佳肴
第二课时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重点)
2.赏析文章多用对偶增强气势的特点。(重点)
3.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难点)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一带一路”微视频《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带一路”倡导的是共商、共建、共享。中国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秉持的是“行胜于言,言行一致”的理念,是用实际行动阐述 “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的“中国力量”,为维护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的“中国作用”,为全球治理和维护国际秩序带来的“中国范本”。
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勒的理想社会。
二、读懂文意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能(jǔ) 讲信修睦(mù) 幼有所长(zhǎng) 矜(guān)
男有分(fèn) 谋闭而不兴(xīng)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孩子,(要)使老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发生,于是(家家户户)都从外面带上门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4.字词积累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词
①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④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①闭:A.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②谓:A.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B.予谓菊(动词,认为)
三、精读品析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哪几层?
课文中“故”“是故”承上作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可分成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总领全文,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读第一层,思考“大同”社会的社会纲领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天下为公: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即德才兼备)。
讲信修睦: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3. 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第二层,体会句式特点,思考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指导朗读:这一层全用排比、对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五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句式特点:第二层都是排比、对偶句式。
基本特征:(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
4.请同学们自由品读第一层和第三层,体会语气、语势。
指导朗读: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四、合作探究
1.比较阅读
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在《桃花记》中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2. 请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下列问题。
(1)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2)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如何理解孔子“大同”说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意在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
3.你认为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实现了吗?如何理解这种思想?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一种和平安定的局面,是对“大同”社会的一个总结,这个理想在当时并没有实现,因为小生产的物质基础不足以支撑“大同”社会的运转,还有搞阴谋、盗窃财物和作乱等奸邪之事。这种理想在当时虽不能实现,但它具有积极意义,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五、课堂小结
1.艺术特色
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多用对偶、增强气势
2.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特征,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六、拓展延伸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与“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五经”,“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也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
《诗》,又称《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书》,即《尚书》,是我国古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
《礼》,又称《礼记》,今传有戴德本、戴圣本等。
《易》,又称《易经》,它不仅对了解商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还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书,按照年、月、日记载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故名《春秋》。
七、课后作业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快乐地生活着,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请同学们依据课文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和《桃花记》对“世外桃”的描述,联系现实,展开合理想象,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23.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2、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修炼真才实学,努力奋发。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文中所阐述的深刻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韩愈的资料,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并结合文章下面的注释能自己疏通课文。
一、新课导入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很好。有很多关于马的成语,如一马当先、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龙马精神、跃马扬鞭。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一篇关于马的文章。
二、正课学习
(一)识其人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和柳宗元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2.背景资料
《马说》大约写于韩愈步入仕途之前。韩愈于二十五岁考中进士,因文章而名扬四方。他奉经守儒,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为了积极出仕,他多次上书宰相,以及地方的封疆大吏,一再重申自己的观点,希望当权者能理解自己、信任自己、重用自己。可惜,韩愈多次上书,当权者却未予理睬。此时,韩愈正值壮年,雄姿英发,空有满腹经纶而没有施展的机会,于是,感慨激烈之志、抑郁不平之气便沛然充盈于胸,愤然写下《马说》,以寓其志。
3.知识链接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即“说马”,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问说》等就属于这一文体。
(二)读其文
1.正音。
衹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 / 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 /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 才美不外见xiàn / 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 其真无马邪yé?
2.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听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然后结合注释,参考下面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1、翻译提示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意在意义的词,不译。
2、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祇:同“只”,只是。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骈死:并列而死。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出名。指马的千里之才被埋没了。
一食:吃一顿。食,吃。
食:同“饲”,喂养。
外见:表现在外面
且:尚且。
等:等同,一样。
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道:正确的方法。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临:到(它)跟前。
其真无马邪: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3、疏通课文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原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目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目行千里呢?
原文: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活动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2、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千里马:有才能的人。
食马者和策马者: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3、你怎样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4、作者的人才观中什么?你对这种人才观是怎样看的?
作者主张通过伯乐发现人才。
这种人才观具有片面性,选拔人才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活动三:积累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2、一词多义
以
(1)不以千里称也 因为
(2)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食
(1)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喂养
能
(1)虽有千里之能 能力
(2)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策
(1)策之不以其道 动词,鞭打
(2)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
其
(1)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的
(2)其真无马邪 表反问的语气,难道
(3)其真不知马也 表推测语气,恐怕
3、古今异义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古义:这样的。
今义:判断词。
(2)安能求其千里也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3)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者
(4)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古义:仆役。
今义: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5)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古义:不够
今义:缺点,错误。
(6)才美不外见
古义:美好的素质。
今义:美丽。
4、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辱:辱没。
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尽。
(2)名词用作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马鞭子.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3)数量词用作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行千里。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使……尽,竭尽。
(5)形容词用作名词
才美不外见
美:美好的素质。
5、特殊句式
省略句
(1)不以千里称也
动词“称”的后面省略宾语“之”。
(2)策之不以其道
省略主语“人”。
倒装句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于”相当于“在”,介词结构后置。
(2)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即“千里马”。
判断句
(1)其真不知马也
“……也”表判断。
活动四:读课文,合作探究
1、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
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
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4、“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5、课文中列举了“千里马”的哪些遭遇?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千里马的遭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寄托的感情:文章似乎是在爱说马,实际上是以马喻人,是在指责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作者对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批评。
修辞: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6、读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时”你有什么感受?
对千里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表示强烈愤慨。
7、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点明文章主旨。“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
活动五:写作特色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请赏析。
第一段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流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也”作结,“也”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段末用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强烈地表现出来,“也”字凝聚着作者愤慨的情感;第三段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清欠带过,而“不知马”一句用“也”字收住,有作者的痛切之感,也有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意。
2、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本文通篇说马,而意在说人。以物作喻,用“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用“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表面上说的是相马、食马之事,实际上阐释了对社会重大政治问题之一的人才问题的见解。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是深刻的思想蕴涵在具体的形象之中,不仅使行文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活动六:课外积累
韩愈名言摘录: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作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对封建统治者发出了愤怒的斥责,其中有讽刺,有反问,有慨叹,抑扬反复,淋漓尽致。
五、随堂训练(PPT)
板书设计:
马 说托物寓意24 唐诗三首-教案
《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2.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3.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
【教学重点】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
【教学难点】感受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世称“杜少陵 ” ,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杜工部 ”,有《杜工部集》传世。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三年春,唐军在“安史之乱”中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3.“三吏三别” :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石壕吏(lì)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 /一何怒,妇啼 /一何苦!
听妇 /前致词:三男 /邺(yè)城戍(shù)。一男 /附书至,二男 /新战死。存者 /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ú)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四、译读感知
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1)解释词语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致:对……说。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前途:前行的路。
(2)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五、研读赏析
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明确: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①三男戍,二男死;②孙方乳,媳无裙;③翁逾墙,妇夜往。
(一)齐读第一节
1.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写了几个人几件事?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明确:开头四句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2.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明确: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3.差吏抓壮丁为什么要利用夜间?
明确:夜晚老百姓都在家里,白天躲避战乱和抓丁。
4.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明确:“捉人”
(二)齐读第二节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反复的修辞;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总领下文对话。
(三)齐读第三节
1.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兵役之苛酷及战争之惨烈。
2.说“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博得差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3.“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了什么?
明确: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
4.老妇为何自请赴役?
明确: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5.“听妇前致词---”一段都是写妇人的语言,凶恶的小吏会在一旁静静的听吗?
明确:不会,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小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
6.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悍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悍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请仔细研读并将悍吏的逼问批注出来。
吏:【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
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你们家还有别人吗?】
妪:室中更无人。
吏:【撒谎!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哭吗?】
妪:惟有乳下孙。
吏:【这么小的孩子没有母亲吗?快叫她出来!】
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那也得跟我们走!国家正需要人呢!你们家至少得有一个人跟我们走!】
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吏:【你这么大年纪了,去前线又能干什么?】
妪: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四)齐读第四节
1.“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 “如”字用得很含蓄,假如没人哭,作者为何有此感觉?假如有人在哭,那么会是谁在哭呢?
明确: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2.最后四句写故事结局,给我们留下哪些想象空间?
明确:老翁的命运、老妪的命运、寡妻的命运、乳孙的命运
六、写法探究
1.诗歌题为“石壕吏”,诗人为什么却没有正面描写“悍吏”?
明确: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来看,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虽然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目前这场平叛战争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以作者支持这场战争,并且希望此战获胜。他同时也明白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对统治阶级爪牙的凶横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2.结合课文,思考问题:这种“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什么?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
明确:我们通过对诗文的理解,能够感受到:
差役是(蛮横、凶悍)的
老妇是(悲伤、凄苦)的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
作者对老妇一家是(同情)的
作者对战争是(厌恶)的
七、诗歌主旨
这首叙事诗,叙述了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安史之乱”中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深切的同情。
八、结束语
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
读杜甫,要读到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份量!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课文、对杜甫的理解,全体起立,再一次齐读课文。
九、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续写《石壕吏》或改写成白话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重点)
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方面的特点,品味诗中对环境、人物的精彩描写。(难点)
感受作者身遭苦难却希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培养忧国忧民、立志振兴中华的优秀品质。(重点)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奇然带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3.歌行体
歌行体为南朝宋鲍照所创,特点是:
(1)篇幅可短可长。
(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厌不拘,可以换韵。
(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
1.解释文题
“茅屋”,指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所建的草堂。“为……所……”是一个表示被动的固定句式。 “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题目的意思是茅屋被秋风吹破,点明了诗歌所叙述的主要内容和诗歌的体裁。
2.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体裁及内容
四、精读品析
(一)品读第一段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八月秋深,狂风怒吼,卷走了我屋顶上几层茅草。茅草乱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转沉到池塘水中。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怒号”把秋风拟人化,从听觉上写秋风来势猛、声音大、速度快、力量强;“卷”字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强劲,生动地写出茅草随风卷起的情态;“三重”既写出了风的猛烈,也写出了茅屋受灾严重。
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使用了哪些动词?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飞 渡 洒 挂罥 飘转 沉
细致地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写出秋风对茅屋的破坏,流露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
3.诗歌第一段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秋风破屋,吹走茅草——痛惜
(二)品读第二段
南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译文:南村一群顽童欺负我人老无力,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我喊得)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只好)回来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1.“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诗中哪个词照应?“我”叹息什么?
“倚杖”与“老无力”照应。
叹息的内容: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儿童幼稚无知,不明自己的痛苦。三叹黎民百姓生活困苦。
2.诗歌第二段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群童抱茅而去,诗人“倚杖”叹息——无可奈何
(三)品读第三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译文:一会儿,风停了,空中的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因为)茅屋漏雨,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如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自从经历安史之乱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云墨色”“漠漠”“昏黑”极力渲染大雨将至的景象,渲染了阴暗、凄苦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凄伤、愁苦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
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无干处”写室内漏雨之严重,突出了雨夜室内环境的艰苦。“雨脚如麻”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侧面表现了诗人生活的凄苦。
3.诗歌第三段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屋破又遭秋雨的苦况——痛苦难眠
(四)品读第四段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哪里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广泛地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 (而宽敞的房屋)在风雨中也安稳如山。唉!什么时候眼前才能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只有我的茅屋破败,(我)受冻至死,也是心满意足的!
谈谈你对第4节的理解。
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士人,从而产生了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是他炙热的忧国忧民情感的流露和舍己为人的宽广胸襟的展现。
四、合作探究
1.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秋风破屋 —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愿得广厦
2.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情感。
痛惜——痛心——痛苦 ——痛忧
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
五、课堂小结
(一)艺术特色
1.用词生动、准确。
如开头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韵脚似乎让读者听到阵阵风声。“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不仅描写出茅草被狂风卷起时的状态,而且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
2.描写、记叙、抒情有机结合。
开头五句描绘了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卷了起来,吹到江郊各处。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怎能不激起我们的共鸣?
(二)主题概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反映了战乱中诗人的痛苦生活,表现了他对人民大众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87727331\\QQ\\WinTemp\\RichOle\\Y4R%NP%R8W9U$0ZPE~BFDN5.pn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87727331\\QQ\\WinTemp\\RichOle\\Y4R%NP%R8W9U$0ZPE~BFDN5.png" \* MERGEFORMATINET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卖炭翁》,进一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读懂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情境诵读,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3.学习用叙事的手法凸显主题的方法,学习《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与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把握作品所表达的中心。
【教学难点】
领会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初中以来,在课本上有几位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老人:熟能生巧的卖油翁;经验丰富的老河兵;坚持不懈的愚公。
今天让我们一同随着白居易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近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
题解:叙事讽喻诗。原作题下有题注——“苦宫市也”
理解赏读
读
1.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伐薪(xīn) 翩翩两骑(piān) 口称敕(chì) 回车叱牛(chì)
辗冰辙(niǎnzhé) 两鬓 (bìn) 红绡(xiāo) 系向( jì)
2.读第二遍,要求节奏鲜明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意:读出诗歌中押韵的地方:翁—中,色—黑 单—寒 雪—辙
述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明确: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明确: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纱一丈绫巧取豪夺的故事。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吗?(提示:抓记叙的“六要素”。)
(三)析
1.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明确:烧炭(开头六句)→运炭(中间六句)→被夺炭(最后九句)
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同情卖炭翁的是哪一个词?
明确:可怜。
3.“可怜”一词有哪些含义?由此我们想到卖炭翁的命运怎样?(用一个字概括)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怜悯)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可惜)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可爱)
明确:苦。
4.诗中“可怜”是怜悯,那么卖炭翁哪些与“炭”有关的事让人怜悯呢?
明确:烧炭、运炭、失炭→苦
解读“烧炭苦”:
诗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明确:“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复杂的工序、漫长的劳动过程、工作环境的恶劣。
(2)这三句中有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明确:肖像描写。
(3)写了几个部位?几种颜色?哪两种颜色构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焦黄色;鬓发:灰白;十指:乌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苍苍”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4)卖炭翁年老体衰,却仍不得不在深山从事繁重艰辛的体力劳动,究竟是为什么?
明确:“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
(5)“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几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来生活就够困苦、艰辛,然而不幸还不止这些。因此,这几句又为下文作了铺垫。
(6)“衣正单”“愿天寒”包含老翁怎样的心理?“可怜”写出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 “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解读“运炭苦”:
运炭有哪些艰难?
明确:“一尺雪”——雪很厚,运输艰难
“晓”——非常早,很冷
“辗冰辙”——车负重,路滑,很艰难
“日已高”——时间长,路途遥远
“牛困人饥”(互文)——饥寒交迫,疲劳
(2)“运炭”运用了什么描写?写出了什么?
明确:动作描写。集中体现了卖炭的艰辛。
解读“失炭苦”:
(1)写黄衣使者白衫儿,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写出了什么?
明确: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宫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及狐假虎威、仗势凌人、蛮不讲理的情态。(从“翩翩”“把、称、叱、牵”这几个词可以看出。)
“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的什么?
明确:写出了炭被掠夺,虽然舍不得,但也无可奈何的心理。
(3)从“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 中你看出了什么 “红纱、绫”对卖炭翁有用吗?
5.“宫使”嚣张跋扈,盛气凌人,是不是只有卖炭翁的生活火上浇油呢?
明确: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
题注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6.了解诗人白居易文学创作的特色。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7.宫使嚣张跋扈,盛气凌人,宫市盘剥私肥、勒索掠夺,是谁助长了如此黑暗风气呢?
明确:社会制度、社会环境
追问:黑暗制度下的卖炭翁“可怜”,其他劳动者呢?
明确:诗歌主旨揭露宫市的罪恶及统治阶级的残暴,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这就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特点。(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
8.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记叙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使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测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苦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五)练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会想些什么呢?他以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片段。
三、拓展延伸
1.假如天随人愿,真的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卖炭翁的木炭能卖上好价钱吗
明确:没有。他的炭被官吏抢走了,只换得了“半匹红纱一丈绫”。
2.卖炭翁终于盼来了一夜大雪,天还没有亮,他就把这一冬天里所有烧好的炭装进了牛车里,跋涉在风雪中向长安城奔去,几十里的山路,他一口气走完。可是,在集市南门外歇脚的时候,连牛带车被两个宫吏强行牵走了。这凝结着卖炭翁血汗的一车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只换取了皇宫里的半匹红纱一丈绫,在圣旨面前,卖炭翁的辛苦劳动显得多么卑微啊!这就是1 600多年前封建统治下的唐朝可怜的卖炭翁凄苦的人生。诗人的笔悄然而止,然而我们的心海却波涛澎湃。此时此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仿佛看到了——风更猛了,雪更大了,卖炭翁衣衫褴褛, 步履蹒跚,一边走一边抹着眼泪。
我们仿佛听到了—— 在狂风呼啸声中,卖炭翁凄厉而绝望的哀嚎,他哀叹自己的命运,他哀叹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专横跋扈。
我们仿佛看到了——宫使拿着文书,光明正大的强取豪夺,把一车千余斤的炭拉走。他哀叹当时社会的黑暗,朝廷的腐败。
……
3.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明确:我读到一位体察民间疾苦,关爱百姓的诗人。
我读到一位对黑暗势力的憎恶与批判的诗人。
我读到一位愤恨统治阶级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诗人。
我读到一位为民发声的诗人。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吟诵《卖炭翁》,寄托我们对卖炭翁的无限同情,缅怀敢为民而歌,诗为民而作的伟大诗人白居易!
(生齐读古诗《卖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