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10课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10课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9 15:08:41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1课 社 戏 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及字意。
2.走近作者和作品,了解作品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自主预习: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填空:
《社戏》这篇小说选自《鲁迅全集》,“社”原指__________,在绍兴,“社”是 ______,“社戏”就是_________。根据课文可知,“迅哥儿”看戏的地点在_____镇_____村,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一段看社戏的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2.初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以下练习。
⑴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惮 ( ) 絮叨( ) 怠慢( ) 撺掇( )( )
凫 ( ) 屹立( ) 蕴藻( ) 家眷( )
踱( ) 吁气( ) 渔父( ) 旺相( )
棹( ) 归省( ) 行辈( )
一哄( ) 吓人( )
哄 哄骗( ) 吓
哄动( ) 恐吓( )
3、查工具,解释下列词语
(1)倘:
(2)怠慢:
(3)朦胧:
(4) 屹立:
(5)纠葛:
(2)课文理解
4、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思考文中写了哪几件事?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件趣事?
5、理清文章的结构:
6、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 “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 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
7、文章第二部分着重写看社戏,先后写了哪四件事?
8、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和转机(5!~9段)。
波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哪些段落展现了优美的江南秀丽风光。请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并用“我(我们组)觉得 ( 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写的好,好在写出了(或者表现了) ”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好句进行品味,讨论,交流。
示例:我觉得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我觉得自失和弥散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我的陶醉之情。
10、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11、六一公公送来的豆“我”觉得没有昨夜的香;去看社戏也不尽兴,为何“我”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怎样理解这个结尾的深刻含义呢?(提示:真正值得“我”怀念的是什么?
12、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要求结合文中的相关词句,选择双喜性格中的某一方面说说其人物形象
句式:我觉得双喜是个( )的人,从课文( )中等词句中看出来的。
13、赏析语言:
①“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写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情?
②“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14、谁都有童年,自然也都有哄骗一生的“旧时的意味”。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寻找自己成长历程中如同本文一样追忆时能生出无限美感的趣事!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准备两分钟,小组选一位代表谈趣事。
参 考 答 案:
(1)基础知识
1、文学常略
2(1)dàn xù dài cuān duo fú yì wēn juàn duó zhào xūfǔ xiàng
xǐng háng
3、如果 轻视,不慎重 月光不明亮
(二)课文理解
4、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
5、第一部分“我”的乐土平桥村。(从“我们鲁镇的习惯”到“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第二部分,“我”在乐土中也有不乐的时候。(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第三部分,“我”与农民孩子们到赵庄去看戏的情景。(从“这天我不钓虾”到“各自回去了”。)
第四部分,“我”对吃豆和看戏的怀念。(从“第二天”到文末)
6、村中居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小村庄
讨论明确:平桥村近海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是一个劳动人民住居的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们因为“我”的到来,特地“许可”自己的孩子“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而且他们不拘礼教,“我们”偶尔吵闹起来,打了辈份很高、应该称之为“太公”的小朋友,也没有人想到这是“犯上”,民风淳朴。
7、①看社戏前的波折,②月下出航,③船头看戏,④月夜归航。
8、波折:叫不到船;不准和别人同去。
转机: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少年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写包票”保证不出事。
9、略
10、多方表现乐趣,铺垫赵庄看戏。乐趣极浓,戏应更有趣吸引读者看下去
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11、因为那夜的豆是和双喜、阿发等农民孩子一起吃的,豆香,值得怀念,但更值得怀念的是那些小朋友天真活泼、热情好客的性格,淳朴无私的品德和纯真的友谊。那夜的戏,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看的,看戏前后那丰富有趣的生活是值得留恋的。
12、例:我觉得双喜是个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的人。从课文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来表现。
13、①想像 表现“我”的急切心情。②生动地写出了“我”如愿以偿后的喜悦。
14、略《回延安》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3.朗读诗歌,概括诗歌每部分的内容。
4.理清诗歌的线索。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学法指导:
1.了解延安、母亲延安、革命圣地延安、延安精神,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1.关于本文作者、写作背景及信天游。
2.大声诵读,画出精彩的诗句。
3.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4.概括诗歌每个部分的大意。
二、新知认知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其形式通常为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节奏自由。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三、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信天游,也叫__________,流行于__________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_________,常用来__________ ,亦可叙事。
贺敬之,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________。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白羊肚手巾( ) 糜子( ) 气喘( ) 黍类( ) 油膜( )
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登时:立刻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脑畔上: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 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地方又各不相同
4.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红旗飘飘把手招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5.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解析】选A。A项的修辞手法应为拟人。
参考答案:
1. “顺天游” 陕北的 自由 抒情 诗人 剧作家 《白毛女》 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2. dǔ méi chuǎn shǔ mó 3.B 4.B 5.A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二、内容理解
1.在诗歌的第一部分中,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明确:
2.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明确:
3.第三部分主要写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见时的场景,请分析诗人是怎样表现亲人相见时的热烈、真挚之情,延安人的成长和他们美丽、淳朴的心灵的。
明确:
4.第四部分中“母亲延安换新衣”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一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
明确:
5.第五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将这部分内容放在最后?
明确:
6.本诗于1956年3月9日写于延安,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以“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结尾是不是与现实矛盾呢?
明确:
三、深入探究
(一)内容探究
1.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乡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
2.概括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
明确:
3.《回延安》中的“回”改为“到”,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
4.探究体会诗中真挚炽热的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升华的?
明确:
5.从修辞和词语运用的角度来看,诗人为什么能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明确:
6.延安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今天,这种“延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
明确:
(二)写法探究
1.比兴手法。
(1)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明确:
(2)“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明确:
2.多种修辞手法。
(1)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明确:
(2)“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明确:
(3)“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明确:
(4)“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明确:
3.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批注)
凝练的词语如:
(1)“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2)“抓”“贴”“搂定”“扑”
4.鲜明的地方色彩。
(1)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_________的色彩。
(2)诗中所采用的___________形式,是陕北民歌,使用了民歌中的修辞手法。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四、课下作业
1.背诵全诗。
2.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话题,运用比兴手法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课后导练】
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下面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1.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的形式。
2.这节主要写________。
3.理解下列诗句。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4.“羊羔羔”一词的喻意是什么?
5.“母亲”是指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________的深厚感情。
6.“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故乡亲人对________。
7.“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采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强调“我”和延安母亲之间________的关系。
答案:
1.陕北民歌信天游
2.回忆当年在延安的革命生活
3.概括延安对“我”在生活、思想上的抚育和培养
4.喻我对延安母亲的眷恋就像羊羔羔吃奶望着妈一样
5.延安 拟人 与延安人民亲密
6.拟人 诗人依恋深厚的感情
7.比兴 养育与被养育。下册 第一单元 3 安塞腰鼓 导学(含答案)
1、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体会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感受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的阳刚之美。
2、自主预习
(1)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填空。
刘成章,1937年生, 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 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 是该集中的一篇。
2、词语积累
亢奋( )晦暗( )羁绊( )
烧灼( )冗杂( )蓦然( )
震撼( )磅礴( )
戛然而止( )
3、朗读指导
1-4段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
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段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
(2)赏析文章
4、朗读课文,尝试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每段段意,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5、“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6、安塞腰鼓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7、安塞腰鼓,它粗犷、豪放、壮阔而又热烈,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气势磅礴的宏伟场面的呢?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8、“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哪儿?请用“好在......你看(听)......”的句式叙述。
9、请从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方面,体会下列句子语言的气势和强烈的情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10、文章最后“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什么作用?
11、试归纳分析一下本文的艺术手法
12、这篇文章歌颂了什么?(主题)作者通过安塞腰鼓想要表现什么?
(3)拓展延伸
神州大地,古往今来,“鼓”的用法确实很宽泛,中国的鼓文化远流长。 我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炼制的“土鼓”,鼓成为精神的象征。随都会时代的发展,各地出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鼓,除安塞腰鼓外,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色鼓?
参考答案:
1、陕西省延安市,《羊想云彩》.
2、略 3、略
4、分三段,鼓响前1-4(安静)——腰鼓表演5-27(激昂)——鼓声止28-30(寂静)
5、“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反复出现,使内容逐步具体化,内涵加深,突出强调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6、壮阔 豪放 火烈
7、比喻和排比。生动、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安塞腰鼓的力量美
8、①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③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④好在变幻的舞姿。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9、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长句短句相结合突出了安塞腰鼓体现出来的激昂勃发的生命力:摆脱束缚、打破闭塞,让生命充满激情的力量。
10、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来反衬寂静。
11、从用词方面说:叠词、反义词的运用
从句式上说:铿锵的短句、独词句
从修辞上说:比喻、排比、反复
(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从写法上说: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12、歌颂了生命和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束缚的力量。《灯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品味,赏析语言,体会情感。
3.体会文章回荡着的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重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难点)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重点)
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了解关于灯笼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文中写到的灯笼、能体现作者喜爱灯笼原因的语句,然后概括总结跟灯笼有关的故事。
3.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味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1.了解本文作者、写作背景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读准文中的生字音,会解释陌生的词。
3.理清文章的结构。
4.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二、新知认知
1.文化知识——灯笼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2.文体知识。
散文 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三、预习验收
1.文学常识填空。
吴伯箫是我国   (时代)著名的    家、     家,原名   。1906年出生于山东莱芜,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2.读准下列加点的生字。
争讼(  )   领域(  )   斡旋(  ) 静穆(  ) 怅惘(  )
铿然(  ) 褪色(  ) 燎原(  ) 熙熙然(   ) 暖融融(  )
3.解释词语。
(1)斡旋:
(2)静穆:
(3)怅惘:
(4)燎原:
(5)熙熙然:
(6)马前卒:
(7)人情世故:
4.文中灯笼的种类 、灯笼的故事、喜爱灯笼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答案:
1.现代  散文  教育   熙成
2.sòng yù wò mù wǎng kēng tuì liáo xī rónɡ
3.(1)调停,调解。(2)安静庄严。(3)心里有事,没精打采;惆怅迷惘。(4)(大火)延烧原野。
(5)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6)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7)为人处世的道理。
4.灯笼的种类:照明的灯笼,村头挂红灯笼,元宵节龙灯、跑马灯、字谜灯,族姊远嫁时轿前轿后灯、官衔灯、朱红纱灯、宫灯,塞外帐营灯笼
灯笼的故事:(1)没月亮夜晚,提着灯笼接回祖父,听讲掌故;
(2)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母亲特别预备了小纱灯,并留着消夜食品;
(3)村头挂红灯,行好运,为夜行人照路;
(4)元宵节凑热闹,看灯笼;
(5)族姊远嫁时,在轿前轿后挂灯笼显华贵;
(6)在纱灯上用朱红描宋体,是一种爱好;
(7)遥想宫灯的那份孤寂;
(8)赞美塞外帐营中的灯笼,豪情满胸
喜爱灯笼的原因:(1)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4)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5)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5.“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中导读】
一、文本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一理文章思路。(文中标示)
2.文本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口述)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第1自然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快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画句批注)
3.文章第2段中“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一句可否换成“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我能记起很多这样的往事”?为什么?
明确:
4.自由读3-10自然段,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口述)为什么要回忆这几件事?
明确:
5.结合3-9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灯笼有着怎样的意义?(画句批注)
(1)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3段)
(2)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5段)
(3)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6段)
(4)……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8段)
(5)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9段)
6.自由读10-11自然段,结合材料思考:关于宫灯的想象和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
材料链接: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萧。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明确:
7.第11段中“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
8.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明确: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第2自然段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说说对第5自然段的理解。
3.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2)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二、深入探究
(一)主题探究
1.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归纳整理)
明确:
2.主旨:
3.如果将本文的标题改成“童年趣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二)写法探究
特色一:
特色二:
特色三:
三、拓展延伸
学习了《灯笼》的第11自然段,你想到了谁写的哪曲宋词?请写下来,并说说这首宋词的所表达的感情。
【课后导练】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几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②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③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老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④“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⑤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作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⑥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衔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⑦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⑧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有删改)
1.作者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请说说在第③④⑤段中的“缘”有哪些?
2.文章第③段空缺处原有一句话,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合适填入?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B. 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我选(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是《灯笼》文章开头却没有写灯笼,第一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请简要说说作者在选文中通过写灯笼有关的事寄寓了哪些情感?
5.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激越的旋律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参考答案:
1.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④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宵夜食品;第⑤段村头挂红灯,慰藉孤行客。
2.选A.“雪夜驰马,荒郊店宿”符合进京赶考的情景,“忘路之远近”烘托了祖孙间的其乐融融,承载了祖孙深情。
3.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回忆灯笼往事做铺垫。
4.(1)寄托着祖父慈爱的思慕,寄托着母亲的牵挂、感激;(2)激发了悲壮激越的爱国情怀。
5.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含答案)
1、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培养和提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2、自主预习
(1)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作家简介: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现代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知识链接: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果、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于物候现象。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1、给下列字注音。
翩然( ) 孕育( ) 农谚( ) 簌簌( ) 销声匿迹( )
悬殊( ) 萌发( ) 短促( ) 连翘( ) 风雪载途(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 ):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②( ):风雪遍地。载,充满。
③( ):每年都这样。是,这。
④( ):形容循环往复,转了一周又一周。
⑤(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后多用来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或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⑥( ):鸟儿叫,花儿香,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
(2)赏析文章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4、整体感知,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5、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6、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7、为了将几个因素说明清楚,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8、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本文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为什么?
9、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10、本文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11、试总结一下本文的语言特色。
1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3)拓展延伸
神州大地,古往今来,“鼓”的用法确实很宽泛,中国的鼓文化远流长。 我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炼制的“土鼓”,鼓成为精神的象征。随都会时代的发展,各地出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鼓,除安塞腰鼓外,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色鼓?
参考答案:
1、翩然(piān)孕育(yùn) 农谚(yàn) 簌簌(sù) 销声匿迹(nì )
悬殊(shū) 萌发(méng) 短促(cù ) 连翘(qiáo) 风雪载途(zài)
2. ①销声匿迹 ②风雪载途 ③年年如是 ④周而复始 ⑤草长莺飞 ⑥花香鸟语
3、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4、第一部分(1-3)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 4—5 )观测物候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第三部分( 6—10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5、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6、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7、第7自然段: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第8自然段: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第9自然段:作比较,举例子,作诠释。
第10自然段: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8、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因为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这一句非常生动。“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很自然地运用比拟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第二句中“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10、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非常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引人入胜。
11、(1)准确,严谨。文中的确数,确切的例子,例子间的比较等都体现了上面的特点。
(2)准确、生动、典雅。例:“萌”准确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
“次第”一个接一个。帖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的气息。
“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12、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将大自然人格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有趣,能吸引读者;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明确说明对象,能正确辨析文中使用的各种说明方法。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学法指导:
1.课前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了解大陆漂移学说。
2.了解恐龙及其灭绝的情况。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3.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从而培养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1.带着文前“预习”2速读课文。
2.根据下面的问题细读课文。
《恐龙无处不有》
(1)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了什么事理?
(2)“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发现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学说的科普论文。
(3)第一篇第8-11段简明地介绍了“_______________”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 _______ 。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____________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_____________由合而________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
(4)(速读12-15段)“每一个大陆都__________着自己的___________而去”。 南极大陆,这个也曾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之舟”,由于它驶向了地球的极地而“最后成为_______________”,导致搭乘这班航船的大部分生物__________________,恐龙不过是它们之中较为显赫的。第15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理论(即“______________构造”理论或者说“大陆_________学说”)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5)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例子?
(6)学了本文后,你还存在什么问题?请你写下来。
 
《被压扁的沙子》
(1)这则短文的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文章的题目通常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被压扁的沙子”这个标题,你猜想本文会写些什么呢?(思考交流)
可能会介绍:“沙子_______________ ”或者,“被压扁的沙子是______________ 的?”之类的问题吧。?
本文到底介绍什么科学知识?    
(2)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内容却是恐龙灭绝的原因,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偏离主题了?我们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会不会更好?
(3)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4)本文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他的观点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推论出来的?
3.“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怎样理解这两句话?(提示:联系这两篇短文的内容作为示例,然后可进一步联系拓展。)
二、新知认知
1.“大陆漂移假说”
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 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 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2. 走近作者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鸟臀 (2)褶皱 (3)潮汐
(4)劫难 (5)追溯 (6)遗骸
2.解释词语。
(1)遗骸: (2)追溯:
(3)劫难: (4)致密:
(5)天衣无缝:
3.(1)两篇短文选自_______国_______作家_______的作品,两篇文章同为________。
(2)我国的“恐龙之乡”是四川______________(地名)。
4.《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___________也不同。
5.这两篇短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答案:
1.(1)tún(2)zhě(3)xī(4)jié(5)sù(6)hài
2.(1)遗体、遗骨 (2)逆流而上,向江河发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3)灾难、灾祸
(4)细致精密 (5)比喻事物多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
3.(1)美国 科普作家 阿西莫夫 科普作品 (2)自贡
4.大陆漂移假说 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得出的结论
5.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课中导读】
学习《恐龙无处不有》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恐龙无处不有》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2.分组讨论: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明确:(1)
思考: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问题?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2)
明确:(3)
3.理一理作者的行文思路及说明顺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结构文章的?)(理解掌握)
4.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文中标记)
二、再读课文,内容探究
1.想一想: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圈点勾画)
2.第1自然段的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3.第2自然段说明了什么?
4.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第4自然段中“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维方法?
6.第5自然段在结构有什么作用?
7.第6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8.第6自然段中“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9.第7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有何效果?(圈点勾画)
10.第8自然段中“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语言有何特点?试作简析。(圈点勾画)
11.试分析第6自然段最后一句中的“几乎”与第9自然段最后一句中的“似乎”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掌握)
12.第11自然段括号里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13.第13自然段中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效果?
14.如何理解第14自然段中“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这句话?
15.第15自然段中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板块构造”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2.“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的哪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3.为什么要写恐龙化石?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4.“泛大陆”是怎样形成的?
5.分析“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
6.简要概括《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的主旨。
学习《被压扁的沙子》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分组讨论: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3.文章怎样引出“撞击说”的?找出有关表现这一内容的文字。(圈点勾画)
4.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这句话中的“大灭绝”“大劫难”分别指什么?
“大灭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劫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怎样引出“火山说”的?找出表现这一内容的文字。(圈点勾画)
6.什么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
火山说:(圈点勾画)
7.作者认为哪一种学说正确呢?是怎样证明的?(理解掌握)
8.《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文中标记)
9.作者思路(理解掌握)
说明顺序:
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简析第1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2.第二段提到金属铱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3.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圈点勾画)
4.第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5.作者认为研究“撞击说”和“火山说”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6.第1~6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文中标记)
7.第7~17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文中标记)
8.第7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9.第8自然段“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一句中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10.怎样理解第10自然段的介绍说明?
11.第1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2.第13自然段第一句话中连用“似乎”与“肯定”,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13.第16自然段“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一句中的“确实”有何表达效果?
14.第17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5.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 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理解掌握)
16.简要概括《被压扁的沙子》这篇文章的主旨。
三、体味语言(加点词)
1.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2.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3.“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能否把这句话中“所有”删去?为什么?
4.“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这句话有何效果?
5.即非常纯的沙子。
6.“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7.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四、比较阅读
1.与短文《恐龙无处不有》相比,两篇短文在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两篇文章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哪些相同之处?
3.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同一个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理解掌握)
4.本课的两篇文章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的异同。(理解掌握)
【课后导练】
(一)恐龙无处不有(节选)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2.“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泛大陆?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那时指什么?
6.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二)被压扁的沙子(节选)
①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③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④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7.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石英是原苏联科学家斯季绍夫在1961年发现的。
B.斯石英比沙子要重。
C.“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斯石英是沙子组成的。
D.第三段中“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中的“此”指的是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8.第四段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是( )
A.说明金刚石是由碳构成的。
B.说明金刚石的珍贵,变成碳太可惜了。
C.补充说明增温可以加速斯石英返回原始状态。
D.补充说明金刚石可以分解成碳,而斯石英只能分解成沙子。
9.第四段第一句中“如果”能不能换成“只要”?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中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
2.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3.板块的漂移,使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个主要陆地就被称为泛大陆。
4.逻辑顺序。
5.泛大陆时期。
6.(1) “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
(2) “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7.D
8.C
9.能换。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加速分离”,这是事实。第二单元 7 大雁归来 导学(含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3、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学习重点】
1、体会本文浓郁的抒彩。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难点】
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自主预习】
一、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填空。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遗hái ( ) 骨gé ( ) zhě( )皱 追sù ( )
劫( )难 蟾蜍( ) 陨( )石 携( )带
2、解释词语。
(1)遗骸: (2)追溯:
(3)劫难: (4)致密: (5)天衣无缝:
二、赏析文章
读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并思考:
3、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作者首先想到了什么?
4、恐龙能在今天的南极地区生存吗?为什么?作者经过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答案?
5、本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到底是什么?
6、为了说明清楚对象,他的说明角度是什么?
默读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参考第一篇的问题,比较阅读。
7、科学家怎样证明“撞击说”的?
8、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9、揣摩语言:“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10、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 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11、本课的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1)拓展延伸
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资料,进一步分析探究。
参考答案:
1、骸 骼 褶 溯 jié chán yǔn xié
2、(1)遗体、遗骨 (2)逆流而上,向江河发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3)灾难、灾祸 (4)细致精密 (5)比喻事物多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
3、恐龙化石无处不有
4、不能。因为南极地区非常寒冷,而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恐龙的生活环境需要的温度是32度左右。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
5、板快构造理论
6、通过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来证明“板快构造”理论
7、(1)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温的状态下会成为致密的“斯石英”
“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万年的反弹,又会变成沙子
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2)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在新墨西哥州拉顿一些地方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
8、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9、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强调说明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10、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18《阿西莫11、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说明角度:《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 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第三单元 9 桃花记 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 熟读背诵、翻译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理清故事的层次。
2、 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注意文中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学习难点】
理解“世外桃”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思想。
【自主预习】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填空。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写作背景:
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a1、给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  俨然( )  垂髫( )诣太守( ) 阡陌交通( ) 要( )还家( ) 刘子骥( )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1)、便要还家。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分析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①阡陌交通
②率妻子邑人
③来此绝境
④无论魏晋
4、分析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渔人甚异之。
(2)欲穷其林。
(3)复前行。
(4)处处志之。
赏析文章
5、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理解内容
6、阅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7、找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8、第二段主要写哪些内容?表现了桃花怎样的生活环境?
9、第三段主要写什么的内容?表现桃花人的什么?
10、桃花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1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人为什么叹惋?
13、为什么桃花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1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15、渔人离开桃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再去寻找桃,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6、找出线索,梳理文章情节
17、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18、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拓展延伸
桃花与乌托邦
“乌托邦”是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乌有之乡”,即不存在的地方。自从16世纪初叶,英国人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按计划生产和消费及人人都从事劳动生产的理想社会后,人们便把“乌托邦”理解为“空想的理想社会”,“乌托邦”也就成了“空想”的同义语。在中国,“乌托邦”同样令人憧憬、神往。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现了对“乌托邦”的美好向往。
陶渊明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灾害频繁的年代中,几次出仕,壮志难酬,终于归隐田园。自己一生贫病交加,目睹社会腐败混乱、民生疾苦,使其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对美好、平等、安定的社会生活的渴盼,正是有了这种渴盼,才使得他唱出了一曲世界上最古老的“乌托邦”恋歌。
思考:乌托邦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是否能实现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
参 考 答 案:
1、豁然开朗(huò)  俨然(yǎn)    垂髫(tiáo)
诣太守(yì) 阡陌交通(qiān) 要(yāo)
还家(huán) 刘子骥(jì)
2、“要”通“邀”,邀请。 “具”通“俱”,全部、详尽。
3、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4、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诧异。
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头。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5、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 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的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齐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的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的人了。
6、一(1段)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二(2、3段)渔人进入桃,在桃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三(4、5段)渔人离开桃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未果的情形。
(再寻桃)
7、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渲染了气氛,也为桃的美好作了铺垫。
8、桃的田园风光,土地富饶,气氛宁静;桃里的人民安居乐业
桃花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这样的景象和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9、这一段主要描写渔人与桃花人之间的交往
表现了桃花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10、因为桃与世隔绝久远,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
桃花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避秦时乱。
11、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12、为桃外的世界动乱、社会黑暗而叹惋;为桃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13、因为他们害怕外人知道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14、包括他发现和访问桃花的整个过程,村中人生活情况,以及他归途中所做的标记等,还可能包括希望太守派人去探个究竟。“如此”二字,指代以上所有内容,简练之至!
15、暗示桃花是虚构的,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
16、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的行踪分五部分:发现桃花→进入桃花→访问桃花→离开桃花→再寻桃花。其中重点是第二、三两部分。这两个部分描写了桃花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以及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还有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17、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的
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18、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桃花”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成为美的象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幸福和谐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这仍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
2.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思想感情,陶冶自身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学法指导:
朗读为本。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要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它们都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 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预习任务
1.结合注释,试着口译,把你的疑惑(翻译、内容等方面)记下来。
2.带着问题初步理解文意。
(1)《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写出各段的大意。
(2)第2段写出了“水” “鱼”的什么特点?在描写上有什么特色?
(3)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如何理解文中两次提到的“乐”?
三、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本文的文体“记”。
(1)《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
(2)《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属于    的范畴。
2.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嵁(  )
俶尔(  ) 翕忽(  ) 佁然(  ) 幽邃(  )
3.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
全 石 以 为 底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4.翻译下列句子。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覆。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      )——小潭流——(        )——交代同游者
答案:
1.(1)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2)抒情议论 散文
2.huáng liè chí kān chù xī yǐ suì
3.全 石/ 以 为 底  皆 /若空 游 /无 所 依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4.A.(岸上)青葱的树枝,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B.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速,犹如在同游人逗乐。
C.(那幽深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游览 潭中景物 潭中气氛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
2.自由读文。
(1)课文第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2)第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该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3)于文中标注节奏。
二、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或将自己认为疑难的圈出)
2.重点句子翻译。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三、基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日光下澈(chè)(“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以为可

3.一词多义。
从 游
清 可
4.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似与游者相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言句式。
①倒装句。
a.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石底以出(谓语前置,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省略句。
a.日光下澈(“澈”后省略宾语“________”。)
b.坐潭上(“坐”后省略介词“_____”。)
c.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_______”。)
四、根据画面,试背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
二、内容感知
1.请简要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2.细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文中语句回答。
(2)作者记述自己“心乐之”。作者“乐”的是什么?(变式题:哪些景物使作者感受到了愉悦?)
(3)作者指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4)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5)写小石潭环境景色的句子是:
(6)与“伐竹取道”一句形成前后呼应的句子是:
(7)“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说明小石潭什么特点?
(8)第一段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找出来。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1)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描写的?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游鱼与潭水有什么关系?
(5)游鱼与人有什么关系?
4.细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第三段描写小潭流,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5.细读第四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2)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的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4自然段又写“悄怆幽邃”?
6.最后一段去掉行不行?
第三课时
一、合作探究
1.本文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2.本文仅仅是写小石潭的景物吗?
3.你能概括出全文主旨吗?
二、赏析写景
1.《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活动失败,遭到权贵排挤,被贬至永州担任司马期间所作。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抑郁,因而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愁怀。游历中,他发现了永州奇特的风景,于是记下来,成为文学史上颇为有名气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在阅读了这篇游记后,你认为小石潭的风景奇特在什么地方呢
(1)潭石奇─____________
(2)潭水奇─___________________
(3)潭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潭境奇─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文章哪处景物描写最精彩?请说出理由?
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分析:写出了潭水的清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结合,令人赏心悦目。
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分析:
三、拓展延伸
1.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2《江雪》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3.背景再现。
《永州八记》与《小石潭记》
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地融情入景了。
四、写作特色
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五、比较阅读
《小石潭记》和《三峡》有什么不同点?
六、课后练习
1.翻译并背诵课文。
2.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家乡一处熟悉的景物或景观,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课后导练】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屿(yǔ)   清澈(chè)   摇缀(zhuì)   隶而从者(lì)
B.翕忽(xī)   为嵁(kān)   篁竹(huáng)  俶尔远逝(shù)
C.差互(cī)   悄怆(qiāo)  寂寥(liáo)   斗折蛇行(dǒu)
D.为坻(chí)  幽邃(suì)   清冽(liè)   佁然不动(tái)
2.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   B.不可久居 C.凄神寒骨    D.潭西南而望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境过清    水尤清冽 B.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C.日光下澈     下见小潭 D.凄神寒骨     林寒涧肃
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按要求默写。
(1)《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衬,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寒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乃记之而去 古义:(  ) 今义:从所在地到达目的地
(2)闻水声,如鸣珮环 古义:(   )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3)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古义:(   )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第一、二段(从开头至“似与游者相乐”),回答问题。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参差披拂(  ) ②俶尔远逝(  ) ③往来翕忽(  )
9.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0.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11.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冽”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
12.文中第一段的“伐竹取道”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A【解析】B项,“俶”应读chù;C项,“悄”应读qiǎo;D项,“佁”应读yǐ。
2.B【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向西”;C项,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D项,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3.C【解析】A项,凄清/清净;B项,以……为乐/快乐;C项,向下;D项,使……寒冷/清冷。
4.(1)砍倒竹子,开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3)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4)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5.(1)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2)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3)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6.D【解析】作者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景抒情。
7.(1)离开  (2)听到  (3)年轻人
8.①参差不齐  ②忽然  ③轻快敏捷的样子
9.①听到水声,好像佩戴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为之高兴。
②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10.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11.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12.不能删去。因为与“隔篁竹”的“隔”相对应,为了亲眼看看清脆悦耳的水声产生的原因,不惜伐竹开辟出道路,传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揭露了作者在贬官后,为了排解心中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偏远,探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