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理解两则故事蕴含的意义。
感知庄子和惠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两则故事蕴含的意义。
【学习难点】
感知庄子和惠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自主预习】
基础知识
了解作者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作品简介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知识链接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目标导学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
辩论双方是谁?
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
庄子的最后结论是什么?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关于这场“濠梁之辩”的结果,有人说是庄子赢了,有人说是惠子赢了,你认为是谁赢了?
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都有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文试做分析。
结合两则故事试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试分析一下《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拓展延伸
既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参考答案
目标导学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庄子、惠子。
正方(庄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即“人乐鱼亦乐”。这符合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要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最后一句是庄子在回答惠子的“安知鱼之乐”,他回答“从濠桥上知道”,实际上是答非所问,偷换概念)板书:我知之濠上也(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问)安知:怎样知道(庄子),怎能知道(惠子)庄子——诡辩。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他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追求快乐自由。
《北冥有鱼》大鹏向南飞行,需要乘着六月的风而去。也就是说,大鹏的飞行是有所“待”的。它虽然能够在天空翱翔,看似自由自在,但其实还要借助风的力量,也就是说,它受到了风的制约。如果没有大风,大鹏是不可能飞翔的。因此,在天空翱翔的大鹏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第一, 想象奇幻。
第二, 构思巧妙。
第三,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 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拓展延伸:
提示:“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这句话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礼记》二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两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2.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
学法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认准字形,读准字音;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2.诵读两文,先边读边口译,然后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笔译,疑难的语句或问题用红笔做上标记,留至课上互动解决。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二、预习任务
1.你觉得《虽有嘉肴》这篇课文是在跟我们讲什么道理?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3.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个准则的内容吗?
4.《礼记》中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相对应的原文是什么?
5.作者认为治理“大同社会”的最高准则是什么?
三、预习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弗学(fú) 男有分(fèn) 天下为公(wéi) B.嘉肴(yáo) 教学相长(zhǎng) 不必为己(wèi)
C.学学半(xiào) 选贤与能(jǔ)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D.兑命(yuè) 讲信修睦(mù) 矜寡孤独(jīn)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B.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
C.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D.天下为公(介词,为了)
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此之谓乎 B.何陋之有 C.大道之行也 D.宋何罪之有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会私藏。
B.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6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______(朝代)经学家_____(作者)编纂的,是______________(时期)间______(学派)论著的汇编。
(2)《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
(3)总领《大道之行也》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此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自《大道之行也》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导读】
虽有嘉肴
一、朗读指导(文中标注节奏)
二、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①旨:________ ②至道:_____________ ③困:________ ③自反:____________
④教学相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兑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学学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翻译(口译)
三、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①《兑(yuè)命》曰( )
②学(xiào)学半( )
2.古今异义
旨: 困: 长:
3.一词多义 学:
4.词类活用:不知其善也( )
5.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弗食,不知其旨也( )
②倒装句:其此之谓乎( )
四、合作探究
(一)内容探究
1.如果把文章压缩成一句话,你会保留哪一句?理由是什么?
2本文论述的哪两者的关系?
3.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4.“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兑命》曰:“学/学半。”)
5.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二)主旨探究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三)写法探究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_____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______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3._______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总结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为有力证据。
五、拓展提升
(一)《礼记·学记》 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②民,(以)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第2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③念终始:始终想着。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问说(节选)
(清)刘开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虽有佳肴》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问说〉(节选)》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两篇文章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虽有佳肴》:________。《〈问说〉(节选)》:________。
大道之行也
一、课前复习(PPT)
二、朗读,读准停顿(文中标注节奏)
三、疏通文意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①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_
③〔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_____”,推举,选举。
④〔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__________
译文:(同桌互译,下同)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①〔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_________________。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②子:_________________
③〔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_____________人。矜,通“_____”。寡,_________人。孤,______________人。独,_______________人。废疾,________人。
④〔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___________________〔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①〔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__________ 藏:_________于:______。货恶:宾语前置。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译文: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①是故:即___________,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②〔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________。兴,_________。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__________。贼,指_____。作,______。
④故:_________。⑤〔外户〕泛指________。
⑥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⑦〔闭〕_____________。 ⑧谓:________。
⑨〔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________的意思。
译文:
四、文言知识积累
1.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简要解释。
①选贤与能(“与”同“____”,推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矜”同“___”,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
①讲信修睦(古义:_______;今义:修改。) ②女有归(古义:__________;今义:归来,归属。)
③外户而不闭(古义:_____;今义:户口,门户等。)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______;今义:偷东西的人)(兴:古义:______。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⑤大道之行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宽阔的道路。)
⑥是谓大同(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①为 天下为公(动词,____)/不必为己(介词,_______)
②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后一个是名词,指_______。)
③子 不独子其子(前一个是名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是名词,指______。)
④闭: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___________________)
⑤谓:是谓大同(动词,________)/予谓菊(动词,__________)
4.词类活用
①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
②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
③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壮、幼。形容词用作名词,_____人、_______人、______。
④选贤与能:贤,形容词用作名词,______________人;能,形容词用作名词,_______________人。
5.重点实词
①大道之行也:行,________。
②讲信修睦:修,________。
③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第二个“亲”,_______。第二个“子”,________。
④皆有所养:养,_________。
⑤货恶其弃于地也:恶,_______。
⑥不必藏于己:藏,___________。
⑦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______________;兴,________。
⑧盗窃乱贼而不作:贼,指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
⑨外户而不闭: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是谓大同:是,____;谓,_____。
6.特殊句式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句)
②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固定格式】(常说的“‘所’字结构”)“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口技》
五、内容解读
1.课题介绍
“大道”什么意思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_____________。 大道之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满足_______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①“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
②“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
③“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_______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______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4.根据文意,全文可以分为几层?(文中标记)
六、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理解及作用。
2.谈谈你对“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解。
3.“有分”“有归”点出大同社会的什么特征?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写人们对财物、劳动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5.从“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中,你感受到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补充材料: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式:同“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扶着车前的扶手板。壹:真是,实在。。然:是这样的。舅: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苛政:繁重的徭役赋税。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识(zhì):同“志”,记住。
6.试分析本文的主旨。
七、拓展延伸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自由谈)
【课后导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刘开《问说》)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其善也 善:好。 B.教学相长也 长:促进。
C.非问无以广识 广:广大。 D.而或不达于事 或:有时。
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1)教 然 后 知 困 (2)君 子 之 学 必 好 问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学半。________________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论述了①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② 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选文【甲】:③ 。
选文【乙】:④ 。
(二)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有误的是( )
A.盗窃乱贼而不作(伤害) B. 不知其旨也(主旨)
C. 尝贻余核舟一(赠送) D.后遂无问津者(渡口)
2.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下面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文章的第一、二句为总领全文,是对“大同”社会纲领性的说明。
B.本文是《礼记 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礼记》属于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C.“男有分,女有归”强调了“大同”社会无论男女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照顾和关爱。
D.本文运用对偶、排比的手法,句式整齐而有变化,既增强了气势,读来也更有韵味。
4.翻译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六单元 23 马说 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朗读文章,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学习重点】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理解“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比喻义。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
【学习难点】
1、理解“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比喻义。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
2、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主预习】
基础知识
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背景资料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他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文体知识
“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朗读指导:把握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字词积累: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伯乐( ) 骈死( ) 槽枥( ) ( )
相马( ) 粟 ( ) 外见( ) 食马(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同__,_____。
不能尽其材 __同__,_____。
其真无马邪 __同__,_____。
才美不外见 __同__,_____。
赏析文章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3、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你能结合写作背景和自己的理解,说说文中出现的各个形象的寓意分别是什么吗?
4、按要求写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5、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6、韩愈曾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意思是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文本借千里马不得伯乐,实际上是对人才流落不得赏识而鸣。因此,文中充满了受到不公对待的委屈与愤怒。请仔细品读下面五个“也”字句,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做出解说。
①不以千里称也。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④安求其能千里也?⑤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9、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10、你认为今天的“千里马”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拓展延伸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参 考 答 案:
(1)lè pián cáolì xiàng sù xiàn sì
“食”同“饲”,喂养
“材”同“才”,才干、才能
“邪”同“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见”同“现”,显现
2、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3、千里马——人才;伯乐——发现和推荐重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埋没扼杀人才的人。
4、(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作者认为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6、①表示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②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③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④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的愤慨之情;⑤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
7、能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第一,要给千里马这样的人才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第二,要发挥他们的长处,把他们放在最适合的位置;第三,要善于了解他们的需求;第四,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报酬,让他们乐于发挥自己的才干。
8、本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不遇明主,表明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9、示例:①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②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③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10、有志向、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自信、虚心学习、团队精神……《唐诗三首》导学案
石壕吏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2.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3.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重点)
2.感受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难点)
学法指导:
1.以读为主,读中品味,读中理解。
2.记录下自己的疑问,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拓展想象,你不妨设计一下。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 唐朝诗人 杜甫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
2.《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体裁),以时间为顺序。中心人物是老妇_,事件是_应役_。
二、预习任务
1.反复诵读,直至能初步背诵。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用白话文通译全诗。
3.全诗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按照情节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
三、预习检测
(一)给下列的字注音
妪( ) 衰( ) 泣( ) 咽( ) 逾( ) 戍( ) 裙( )
(二)文学常识
1.杜甫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
2.本诗的写作背景是“______之乱”,这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人发动的叛乱。以此为背景,杜甫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吏”。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 ________、________ 。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附书至( ) 2.新战死( ) 3.未去( )
4.犹得备晨炊( )5.死者长已矣( ) 6.泣幽咽( )
(四)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 )______ 戌( )______ 戎( )______
(2)衰( )______ 哀( )_____ 衷( )______
(五)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
(2)表现战争惨烈的:_____________
(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导读】
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划分节奏(文中标记)
二、译读感知
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1)解释词语。(对重点词、生字词圈画)
(2)译文:(口译)
三、研读赏析
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明确:
(一)齐读第一节
1.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写了几个人几件事?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明确:
2.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明确:
3.差吏抓壮丁为什么要利用夜间?
明确:
4.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明确:
(二)齐读第二节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
(三)齐读第三节
1.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
2.说“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
3.“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了什么?
明确:
4.老妇为何自请赴役?
明确:
5.“听妇前致词---”一段都是写妇人的语言,凶恶的小吏会在一旁静静的听吗?
明确:
6.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悍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悍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请仔细研读并将悍吏的逼问批注出来。
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妪:室中更无人。
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妪:惟有乳下孙。
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妪: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四)齐读第四节
1.“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 “如”字用得很含蓄,假如没人哭,作者为何有此感觉?假如有人在哭,那么会是谁在哭呢?
明确:
2.最后四句写故事结局,给我们留下哪些想象空间?
明确:
四、写法探究
1.诗歌题为“石壕吏”,诗人为什么却没有正面描写“悍吏”?
明确:
2.结合课文,思考问题:这种“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什么?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
明确:我们通过对诗文的理解,能够感受到:
差役是( )的
老妇是( )的
战争是( )的
作者对老妇一家是( )的
作者对战争是( )的
五、诗歌主旨
明确:
【课后导练】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_______古风,按表达方式分,是________诗。
2.解释加粗词。
①老翁逾墙走:_____ _______ ②死者长已矣:__________ ③老妪出门看:________
④犹得备晨炊:_________ ⑤听妇前致词:__________ ⑥天明登前途: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性默写。
(1)《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
总领全诗的句子:
从侧面反映老妇被带走的句子:
描写战争需要大量人力的句子:
战争使人民生活贫困的句子:
5.阅读第3节,回答下列问题。
(1)第3节可划分为三层,用竖线划分并概括出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第一层: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__________”,揭示主题。
6.“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
7.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2.运用已掌握的诗歌鉴赏技巧鉴赏诗歌。
3.学习杜甫的济世情怀,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重点)
2.感悟诗人博大胸襟和济世情怀。(难点)
学法指导:
1.先朗读(读音要准确)后诵读。(停顿恰当、重读突出、富有节奏,读出情感)
2.译读。(读诗句,结合注释口述大意,划出疑难)
3.品读。(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
“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公元759年, 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茅草房,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长。两年后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们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明确诗歌大意。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试抓关键词拟写各段小标题。
三、预习检测
1.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______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__________”,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_______”。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当时人称“_____”。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______” 。
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1)风怒号( ) (2)高者挂罥( ) (3)沉塘坳( ) (4)倚杖( )
俄顷( ) (6)布衾( ) (7)大庇( ) (8)突兀( )
3.解释加粗的词。
(1)八月秋高风怒号( )(2)卷我屋上三重茅( )(3)忍能对面为盗贼( )
(4)归来倚杖自叹息( )(5)俄顷风定云墨色( )(6)秋天漠漠向昏黑( )
4.翻译句子。
(1)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6.本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有哪些?(2分)
【课中导读】
一、朗读,读出节奏、语气、情感(文中标出停顿,批注情感)
二、疏通文意
1.结合文中注释,小组合作讨论,理解诗意,教师指导。
挂罥(ju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罥,____。
沉塘坳:__________________。塘坳,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池塘)。
译文:(口译,下同)
忍能对面为盗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
呼不得: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俄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漠漠:__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
布衾:____________。
恶卧:__________________。
丧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由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安得:_____________。
大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xiàn):同“____”,___________。
译文:
2.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三、赏读,品诗语言
(一)赏读第一段:
1.你觉得这段哪些词语写得美?为什么?请你用“我认为 词用得好,因为 。”句式说话。(自由谈)
2.你能想象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诗人站在茅屋面前的神态动作吗?请描述一下。
讨论明确:
(二)赏析第二段
1.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
2.杜甫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明确:
3.“归来倚杖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
讨论明确:
一叹:
二叹:
三叹:
所以此句应该用_________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三)赏析第三节
1.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
2.“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
明确:
(四)赏析第四节
1.面对这重重的不幸,诗人在漫漫长夜里,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讨论明确:
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
2.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确:
四、深入探究
1.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示例:(1)年老体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贫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忧心国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心天下“寒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前三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 最后一节诗人集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明确:
3.归纳本文的主旨。
五、拓展延伸
1.读一读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首》
2.积累这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对话诗人---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可参考示例;也可不拘泥于形式,自由地说一段话。
示例:你是茫茫黑夜中的一把火炬,即使身处狂风暴雨中,你依旧倔强地绽放着,始终没有泯灭那善良博大的人性之光,无数人的心灵因你而点亮。 (提示:明星、航标、风帆、灯塔、旗帜、丰碑、高山、大海、舵手…… )
4.读诗歌----《致杜甫》
当席卷风声的马蹄湮没长安的街道
当病疲的人群背着饥饿的行囊亡命天涯
你的梦境
是关于黎民寒士的主题
谁说你是诗人
诗人是洒脱飘逸之神
而你
衣衫褴褛
饱含着太多的泪水
你的眼泪
是上帝的泪水
【课后导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顷/风定/云墨色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C.八月秋高/风怒号 D.风雨不动/安如山
2.填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_______(体裁)的古诗。诗中的“茅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为盗贼”相照应,诗人叹息的内容是: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C.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也愿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寄托了企盼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4.诗歌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有什么作用?
5.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6.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卖炭翁
学习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卖炭翁》,进一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读懂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情境诵读,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3.学习用叙事的手法凸显主题的方法,学习《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与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把握作品所表达的中心。(重点)
2.领会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难点)
学法指导:
初读古诗,边读边圈画出读不准的字音,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重音,要读出古诗的韵味儿来。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疏通诗意,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借助想象,读出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来。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宫市。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2.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二、预习任务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4.感知人物形象。
(1)诗中是如何描写卖炭翁的?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形象。(_____)
年龄: ______
职业: __________
劳动地点:______________
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衣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目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描写宫使的?用一个字概括宫使的形象。(____)
外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冲直撞、趾高气扬(对比)
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炭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一车炭,千余斤)
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地位悬殊)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伐薪( ) 两鬓( ) 辗冰辙( )( ) 口称敕( ) 回车叱牛( ì) 一丈绫(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伐薪烧炭南山中 薪: (2)两鬓苍苍十指黑 苍苍:
(3)卖炭得钱何所营 营: (4)翩翩两骑来是谁 翩翩:
(5)手把文书口称敕 敕: (6)回车叱牛牵向北 回: 叱:
(7)宫使驱将惜不得 将: (8)系向牛头充炭直 系: 直:
3.填空。
(1)《卖炭翁》是组诗《_________》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_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唐代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________运动,世称“元白”,与________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2)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是记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课中导读】
一、理解赏读
读
1.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2.读第二遍,要求节奏鲜明。(文中标画停顿)
注意:读出诗歌中押韵的地方:翁—中 色—黑 单—寒 雪—辙
述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明确: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明确: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吗?(提示:抓记叙的“六要素”。)
(三)析
1.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文中标记)
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同情卖炭翁的是哪一个词?
明确:
3.“可怜”一词有哪些含义?由此我们想到卖炭翁的命运怎样?(用一个字概括)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_______)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______)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_______)
明确:_____
4.诗中“可怜”是怜悯,那么卖炭翁哪些与“炭”有关的事让人怜悯呢?
明确:
解读“烧炭苦”:
诗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明确:
(2)这三句中有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明确:
(3)写了几个部位?几种颜色?哪两种颜色构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明确:
(4)卖炭翁年老体衰,却仍不得不在深山从事繁重艰辛的体力劳动,究竟是为什么?
明确:
(5)“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几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
(6)“衣正单”“愿天寒”包含老翁怎样的心理?“可怜”写出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
解读“运炭苦”:
运炭有哪些艰难?
明确:
(2)“运炭”运用了什么描写?写出了什么?
明确:
解读“失炭苦”:
(1)写黄衣使者白衫儿,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写出了什么?
明确:
“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的什么?
明确:
(3)从“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 中你看出了什么 “红纱、绫”对卖炭翁有用吗?
明确:
5.“宫使”嚣张跋扈,盛气凌人,是不是只有卖炭翁的生活火上浇油呢?
明确:
6.了解诗人白居易文学创作的特色。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7.宫使嚣张跋扈,盛气凌人,宫市盘剥私肥、勒索掠夺,是谁助长了如此黑暗风气呢?
明确:
追问:黑暗制度下的卖炭翁“可怜”,其他劳动者呢?
明确:
这就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特点。(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
8.主旨归纳。
(四)测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苦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五)练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会想些什么呢?他以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展开联想,课下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片段。
二、拓展延伸
1.假如天随人愿,真的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卖炭翁的木炭能卖上好价钱吗
明确:
2.卖炭翁终于盼来了一夜大雪,天还没有亮,他就把这一冬天里所有烧好的炭装进了牛车里,跋涉在风雪中向长安城奔去,几十里的山路,他一口气走完。可是,在集市南门外歇脚的时候,连牛带车被两个宫吏强行牵走了。这凝结着卖炭翁血汗的一车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只换取了皇宫里的半匹红纱一丈绫,在圣旨面前,卖炭翁的辛苦劳动显得多么卑微啊!这就是1 600多年前封建统治下的唐朝可怜的卖炭翁凄苦的人生。诗人的笔悄然而止,然而我们的心海却波涛澎湃。此时此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各抒己见)
明确:
3.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明确:
【课后导练】
卖炭翁 /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根据语境解释下列特定的词。
(1)“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是 。
(2)“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 。
(3)“黄衣使者”是指 ;“白衫儿”是指 。
(4)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是 。
(5)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
(6)“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意思是 。
2.选择题。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赏析下面的句子。
(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的妙处。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4.全诗的主旨是“苦宫市也”,诗人为什么用很多笔墨来写卖炭翁烧炭和运炭之苦?请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