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A3+A4+pdf+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A3+A4+pdf+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10 08:33:33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依法划分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叫 。
【答案】自然保护区
【详解】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可以通过自然保护区来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2.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 ;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 。
【答案】 鸟类 哺乳动物
【详解】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鸟类包括燕子、大雁、丹顶鹤、鸡、鸵鸟、企鹅等。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包括大象、长颈鹿、马、牛、猪、猫、狗、袋鼠、河马、海豚、鲸、蝙蝠等。
3.要全面、科学地了解校园内的生物时,应采用 法;比较狗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时,应采用 法。
【答案】 调查 观察比较
【详解】要全面、科学地了解校园内的生物时,应采用调查法。调查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调查活动开始前应该明确调查的目的。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比较狗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时,应采用观察比较法。
4.奥地利科学家 花了8年时间用豌豆进行试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遗传与变异的奥秘。
【答案】孟德尔
【详解】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这就是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5.根据植物是否开花,利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可以分为 植物和 植物。
【答案】 开花 不开花
【详解】二歧分类法是指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根据植物是否开花,利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植物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6.自然界的植物因为有了( )和( ),才有了的多种多样植物。
【答案】 遗传 变异
【详解】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作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作变异。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动植物。
7.人的 、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答案】相貌特征
【详解】人的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红绿色盲、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遗传的。
8.化石是存留在( )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答案】岩石
【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的形成需要很多条件: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所以不是所有生物死后都会变成化石。
二、选择题
9.小科在校园里竟然发现一只松鼠,他推测校园里有松鼠出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校园里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B.校园里学生非常有吸引力 C.校园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答案】C
【详解】松鼠性情机敏,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小科在校园里竟然发现一只松鼠,他推测校园里有松鼠出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校园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10.我们在校园内能找到( )。
A.蚂蚁 B.海豚 C.恐龙
【答案】A
【详解】因为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我们在校园内能找到蚂蚁;海豚生活在海中,恐龙已经灭绝了。
11.在校园中,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A.草坪 B.教学楼 C.花坛
【答案】B
【详解】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具有应激性、能生殖和发育、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同时生物也受环境的影响。草坪、花坛有土壤为动植物提供栖息、生存环境。教学楼中的混凝土环境不适合动植物生长,所以,在校园中,生物种类最少的是教学楼,选B。
12.孟德尔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杂交,发现后代( )。
A.不全是高株 B.全是高株 C.全是矮株
【答案】A
【详解】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因为有遗传和变异,孟德尔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杂交,发现后代不全是高株的,这是变异现象。
13.某小组在给学校植物分类时,把香樟树、桂花树、雪松分为一类,把荷花、牛筋草、凤仙花分为一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A.茎的特征 B.生活的环境 C.是否开花
【答案】A
【详解】植物根据茎的质地不同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具有比较疏松、柔软、但是支持力弱,比如荷花、牛筋草、凤仙花的茎等;木质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比如香樟树、桂花树、雪松的茎等。
14.据了解,海豚主要生活在海水里面的浅海区域或江河入海口,雌海豚直接生下小海豚,并用乳汁喂养。根据以上描述,海豚属于( )。
A.哺乳类 B.鱼类 C.鸟类
【答案】A
【详解】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像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海豚主要生活在海水里面的浅海区域或江河入海口,雌海豚直接生下小海豚,并用乳汁喂养,根据以上描述,海豚属于哺乳类。
15.下列选项中前者是昆虫,后者是哺乳动物的是( )。
A.熊猫 蝴蝶 B.蜜蜂 鳄鱼 C.蚂蚁 蝙蝠
【答案】C
【详解】熊猫属于动物,蝴蝶属于昆虫,蜜蜂属于昆虫,鳄鱼属于爬行类动物,蚂蚁属于昆虫,蝙蝠体表有毛,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故C符合题意。
16.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
A.蝗虫在夏季时体色为绿色,秋季时体色为褐色 B.一根玉米棒上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
C.青蛙在繁殖的过程中,成体与幼体的差异较大
【答案】B
【详解】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A.蝗虫的体色夏季为绿色,秋季为褐色,是蝗虫对环境的适应,不是亲子之间,也不是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属于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B.一根玉米棒上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符合题意;
C.青蛙的幼体和成体有明显差异,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不属于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17.古人对生物的研究也非常深,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表明“橘”和“枳”( )。
A.是不同的物种 B.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C.味道是相同的
【答案】B
【详解】由于气候原因,橘对气温要求比较高,淮北地区气温和气候完全不适于橘的生长,“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橘”和“枳”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不同。B符合题意。
18.长江上水电大坝的建设是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而在建设大坝的时候专门为洄游鱼类(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设计了“鱼道”。这是建筑设计中对( )的考虑。
A.生态环境 B.建造成本 C.实用性
【答案】A
【详解】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的迁徙,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洄游。随着人们对河流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隔流建筑物修建在自然河流中,如长江上水电大坝的建设是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而在建设大坝的时候专门为洄游鱼类(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设计了“鱼道”。这是建筑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考虑。
三、判断题
19.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小科发现了一个马蜂窝,但没有发现马蜂,就不用记录了。( )
【答案】×
【详解】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生物分布图,可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校园生物大搜索的活动中,小科发现了一个马蜂窝,但没有发现马蜂,也应该如实记录马蜂的存在。
20.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灭绝都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
【答案】√
【详解】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当一个物种灭绝时,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到其他物种和人类。
21.根据所掌握的材料推断,猛犸象生活的时代天气比较寒冷。( )
【答案】√
【详解】猛犸象是灭绝于12000年前的大型哺乳动物。猛犸象牙也称古象牙,与现代象牙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象牙既长又向上弯曲,头颅很高。根据所掌握的材料推断,猛犸象生活的时代天气比较寒冷。随着地球的变迁等环境影响,这种大型动物不能适应环境而灭绝。
22.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我们可以用编号进行标注。( )
【答案】√
【详解】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地下、地上、空中分布的生物种类,给生物编号,将号码记录在分布图上可以有空间记录更多的生物,分布图是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的好方法。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23.动物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都会受到遗传的影响。( )
【答案】√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等都是遗传现象。动物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都会受到遗传的影响。
24.双胞胎很像,说明他们与父母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
【答案】×
【详解】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双胞胎性别相同,由两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双胞胎性别不一定相同如龙凤胎,它们的遗传物质是不相同的。一对双胞胎几乎长得一模一样是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不是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因此不是遗传现象。
25.在研究植物时,我们可以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
【答案】√
【详解】二歧分类法就是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故题干说法正确。
26.一头黑色的母猪生下的猪崽中,有黑色的,还有白色的,这只是变异的现象。( )
【答案】×
【详解】动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动物亲代与后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不同。一头黑色的母猪生下的猪崽中,有黑色的,还有白色的,亲代与后代有相同的毛色,但也有一些不同的毛色,这是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7.单眼皮的妈妈,割过双眼皮后,就能将双眼皮的性状遗传给子女。( )
【答案】×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差异,叫做变异。单眼皮的妈妈,割过双眼皮后,不能遗传。
28.根据动物吃什么来分,可以分为两类: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 )
【答案】×
【详解】生物学家把动物分为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其分类标准是按照动物的食性。题干表述错误。
四、连线题
29.连线题。

蕨类植物 鱼 菊石 三叶虫 恐龙蛋
【答案】
【详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根据化石中古代生物的样子,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当时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根据化石所在地层的形成年代和变化过程,推演出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题干中的化石依次是菊石、三叶虫、恐龙蛋、蕨类植物和鱼。
五、简答题
30.人们利用人工变异培育了哪些优良品种,请举出三个例子。
【答案】太空椒、无籽西瓜、杂交水稻、抗倒伏小麦等。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杂交水稻、抗倒伏小麦等。
31.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结合生活经验,请举两个例子。
【答案】不乱砍滥伐保护森林、不食野生动物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食野生动物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不乱砍滥伐可以保护树木、森林等,同时也能保护好我们的土壤,以免水土流失,间接保护森林和土壤中生存的生物。
六、综合题
32.校园生物大搜索
下表是小明和小华所在小组结束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后统计的信息。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柳树 教学楼东侧 麻雀 草坪、花坛中
松树 教学楼西侧 西瓜虫 草坪中
蒲公英 草坪、花坛中 蝴蝶 花坛中
狗尾草 花坛中 老鼠 花坛中
(1)在调查校园生物时,我们开展调查的顺序是:( )。
①设计调查表,记录我们的发现
②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
③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
④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区域
(2)小明和小华把记录的8种生物进行了分类,请你根据他们的分类表,判断①~④号分别是哪一种生物,将其写在编号后面的横线上。
(3)上题中,小明和小华用的分类方法称为( )分类法。
【答案】(1)④③①②
(2)①松树 ②柳树 ③麻雀 ④老鼠
(3)二歧
【分析】调查校园生物分三个步骤,按照先后顺序,一是明确调查任务,二是制订调查方案,三是进行实地调查。
【详解】(1)在调查校园生物时,我们开展调查的顺序是:先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区域,然后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再设计调查表,记录我们的发现,最后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
(2)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松树的叶子是针形叶,柳树的叶子属于非针叶;麻雀的繁殖方式是卵生,老鼠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3)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7页,共8页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依法划分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叫( )。
2.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 );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 )。
3.要全面、科学地了解校园内的生物时,应采用( )法;比较狗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时,应采用( )法。
4.奥地利科学家( )花了8年时间用豌豆进行试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遗传与变异的奥秘。
5.根据植物是否开花,利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可以分为( )植物和( )植物。
6.自然界的植物因为有了( )和( ),才有了的多种多样植物。
7.人的( )、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8.化石是存留在( )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小科在校园里竟然发现一只松鼠,他推测校园里有松鼠出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校园里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B.校园里学生非常有吸引力
C.校园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10.我们在校园内能找到( )。
A.蚂蚁 B.海豚 C.恐龙
11.在校园中,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A.草坪 B.教学楼 C.花坛
12.孟德尔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杂交,发现后代( )。
A.不全是高株 B.全是高株 C.全是矮株
13.某小组在给学校植物分类时,把香樟树、桂花树、雪松分为一类,把荷花、牛筋草、凤仙花分为一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A.茎的特征 B.生活的环境 C.是否开花
14.据了解,海豚主要生活在海水里面的浅海区域或江河入海口,雌海豚直接生下小海豚,并用乳汁喂养。根据以上描述,海豚属于( )。
A.哺乳类 B.鱼类 C.鸟类
15.下列选项中前者是昆虫,后者是哺乳动物的是( )。
A.熊猫 蝴蝶 B.蜜蜂 鳄鱼 C.蚂蚁 蝙蝠
16.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
A.蝗虫在夏季时体色为绿色,秋季时体色为褐色
B.一根玉米棒上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
C.青蛙在繁殖的过程中,成体与幼体的差异较大
17.古人对生物的研究也非常深,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表明“橘”和“枳”( )。
A.是不同的物种 B.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C.味道是相同的
18.长江上水电大坝的建设是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而在建设大坝的时候专门为洄游鱼类(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设计了“鱼道”。这是建筑设计中对( )的考虑。
A.生态环境 B.建造成本 C.实用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小科发现了一个马蜂窝,但没有发现马蜂,就不用记录了。( )
20.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灭绝都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
21.根据所掌握的材料推断,猛犸象生活的时代天气比较寒冷。( )
22.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我们可以用编号进行标注。( )
23.动物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都会受到遗传的影响。( )
24.双胞胎很像,说明他们与父母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
25.在研究植物时,我们可以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
26.一头黑色的母猪生下的猪崽中,有黑色的,还有白色的,这只是变异的现象。( )
27.单眼皮的妈妈,割过双眼皮后,就能将双眼皮的性状遗传给子女。( )
28.根据动物吃什么来分,可以分为两类: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 )
四、连线题(共10分)
29.连线题。

蕨类植物 鱼 菊石 三叶虫 恐龙蛋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0.人们利用人工变异培育了哪些优良品种,请举出三个例子。
31.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结合生活经验,请举两个例子。
六、综合题(每空3分,共18分)
32.校园生物大搜索
下表是小明和小华所在小组结束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后统计的信息。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柳树 教学楼东侧 麻雀 草坪、花坛中
松树 教学楼西侧 西瓜虫 草坪中
蒲公英 草坪、花坛中 蝴蝶 花坛中
狗尾草 花坛中 老鼠 花坛中
(1)在调查校园生物时,我们开展调查的顺序是:( )。
①设计调查表,记录我们的发现
②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
③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
④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区域
(2)小明和小华把记录的8种生物进行了分类,请你根据他们的分类表,判断①~④号分别是哪一种生物,将其写在编号后面的横线上。
(3)上题中,小明和小华用的分类方法称为( )分类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自然保护区
2. 鸟类 哺乳动物
3. 调查 观察比较
4.孟德尔
5. 开花 不开花
6. 遗传 变异
7.相貌特征
8.岩石
9.C
10.A
11.B
12.A
13.A
14.A
15.C
16.B
17.B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太空椒、无籽西瓜、杂交水稻、抗倒伏小麦等。
31.不乱砍滥伐保护森林、不食野生动物
32.(1)④③①② (2)①松树 ②柳树 ③麻雀 ④老鼠 (3)二歧12.孟德尔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杂交,发现后代( )。
A.不全是高株 B.全是高株 C.全是矮株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13.某小组在给学校植物分类时,把香樟树、桂花树、雪松分为一类,把荷花、牛筋草、凤仙花分为一类,
得分
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24分) A.茎的特征 B.生活的环境 C.是否开花
1.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依法划分出一定 14.据了解,海豚主要生活在海水里面的浅海区域或江河入海口,雌海豚直接生下小海豚,并用乳汁喂养。
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叫( )。 根据以上描述,海豚属于( )。
2.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 );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 A.哺乳类 B.鱼类 C.鸟类
动物是( )。 15.下列选项中前者是昆虫,后者是哺乳动物的是( )。
3.要全面、科学地了解校园内的生物时,应采用( )法;比较狗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时,应采用( ) A.熊猫 蝴蝶 B.蜜蜂 鳄鱼 C.蚂蚁 蝙蝠
法。 16.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
4.奥地利科学家( )花了8年时间用豌豆进行试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遗传与变异的奥秘。 A.蝗虫在夏季时体色为绿色,秋季时体色为褐色 B.一根玉米棒上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
5.根据植物是否开花,利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可以分为( )植物和( )植物。 C.青蛙在繁殖的过程中,成体与幼体的差异较大
6.自然界的植物因为有了( )和( ),才有了的多种多样植物。 17.古人对生物的研究也非常深,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表明“橘”和“枳”( )。
7.人的( )、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A.是不同的物种 B.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C.味道是相同的
8.化石是存留在( )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18.长江上水电大坝的建设是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而在建设大坝的时候专门为洄游鱼类(鱼类洄游,指鱼类
二、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设计了“鱼道”。这是建筑设计中对
9.小科在校园里竟然发现一只松鼠,他推测校园里有松鼠出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的考虑。
A.校园里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B.校园里学生非常有吸引力 C.校园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A.生态环境 B.建造成本 C.实用性
10.我们在校园内能找到( )。 三、判断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A.蚂蚁 B.海豚 C.恐龙 19.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小科发现了一个马蜂窝,但没有发现马蜂,就不用记录了。( )
11.在校园中,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20.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灭绝都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
A.草坪 B.教学楼 C.花坛 21.根据所掌握的材料推断,猛犸象生活的时代天气比较寒冷。( )
第 1 页 共 4 页 ◎ 第 2 页 共 4 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22.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我们可以用编号进行标注。( )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23.动物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都会受到遗传的影响。( )
柳树 教学楼东侧 麻雀 草坪、花坛中
24.双胞胎很像,说明他们与父母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
松树 教学楼西侧 西瓜虫 草坪中
25.在研究植物时,我们可以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
26.一头黑色的母猪生下的猪崽中,有黑色的,还有白色的,这只是变异的现象。( ) 蒲公英 草坪、花坛中 蝴蝶 花坛中
27.单眼皮的妈妈,割过双眼皮后,就能将双眼皮的性状遗传给子女。( )
狗尾草 花坛中 老鼠 花坛中
28.根据动物吃什么来分,可以分为两类: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 )
(1)在调查校园生物时,我们开展调查的顺序是:( )。
四、连线题(共 10 分)
①设计调查表,记录我们的发现
29.连线题。
②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
③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
④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区域
(2)小明和小华把记录的 8 种生物进行了分类,请你根据他们的分类表,判断①~④号分别是哪一种生物,
蕨类植物 鱼 菊石 三叶虫 恐龙蛋
将其写在编号后面的横线上。
五、简答题(每小题 4分,共 8分)
30.人们利用人工变异培育了哪些优良品种,请举出三个例子。
31.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结合生活经验,请举两个例子。
(3)上题中,小明和小华用的分类方法称为( ) 分类法。
六、综合题(每空 3分,共 18分)
32.校园生物大搜索
下表是小明和小华所在小组结束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后统计的信息。
第 3 页 共 4 页 ◎ 第 4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1.自然保护区 5. 开花 不开花
2. 鸟类 哺乳动物 6. 遗传 变异
3. 调查 观察比较 7.相貌特征
4.孟德尔 8.岩石
9.C 11.B 13.A 15.C 17.B
10.A 12.A 14.A 16.B 18.A
19.× 21.√ 23.√ 25.√ 27.×
20.√ 22.√ 24.× 26.× 28.×
29.
30.太空椒、无籽西瓜、杂交水稻、抗倒伏小麦等。
31.不乱砍滥伐保护森林、不食野生动物
32.(1)④③①② (2)①松树 ②柳树 ③麻雀 ④老鼠 (3)二歧
答案第 1 页,共 1 页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依法划分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叫( )。
2.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 );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 )。
3.要全面、科学地了解校园内的生物时,应采用( )法;比较狗的后代与亲代的异同时,应采用( )法。
4.奥地利科学家( )花了8年时间用豌豆进行试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遗传与变异的奥秘。
5.根据植物是否开花,利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可以分为( )植物和( )植物。
6.自然界的植物因为有了( )和( ),才有了的多种多样植物。
7.人的( )、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8.化石是存留在( )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小科在校园里竟然发现一只松鼠,他推测校园里有松鼠出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校园里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B.校园里学生非常有吸引力C.校园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10.我们在校园内能找到( )。
A.蚂蚁 B.海豚 C.恐龙
11.在校园中,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
A.草坪 B.教学楼 C.花坛
12.孟德尔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杂交,发现后代( )。
A.不全是高株 B.全是高株 C.全是矮株
13.某小组在给学校植物分类时,把香樟树、桂花树、雪松分为一类,把荷花、牛筋草、凤仙花分为一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A.茎的特征 B.生活的环境 C.是否开花
14.据了解,海豚主要生活在海水里面的浅海区域或江河入海口,雌海豚直接生下小海豚,并用乳汁喂养。根据以上描述,海豚属于( )。
A.哺乳类 B.鱼类 C.鸟类
15.下列选项中前者是昆虫,后者是哺乳动物的是( )。
A.熊猫 蝴蝶 B.蜜蜂 鳄鱼 C.蚂蚁 蝙蝠
16.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
A.蝗虫在夏季时体色为绿色,秋季时体色为褐色 B.一根玉米棒上有不同颜色的玉米粒
C.青蛙在繁殖的过程中,成体与幼体的差异较大
17.古人对生物的研究也非常深,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表明“橘”和“枳”( )。
A.是不同的物种 B.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C.味道是相同的
18.长江上水电大坝的建设是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而在建设大坝的时候专门为洄游鱼类(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设计了“鱼道”。这是建筑设计中对( )的考虑。
A.生态环境 B.建造成本 C.实用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小科发现了一个马蜂窝,但没有发现马蜂,就不用记录了。( )
20.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灭绝都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
21.根据所掌握的材料推断,猛犸象生活的时代天气比较寒冷。( )
22.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我们可以用编号进行标注。( )
23.动物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都会受到遗传的影响。( )
24.双胞胎很像,说明他们与父母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
25.在研究植物时,我们可以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
26.一头黑色的母猪生下的猪崽中,有黑色的,还有白色的,这只是变异的现象。( )
27.单眼皮的妈妈,割过双眼皮后,就能将双眼皮的性状遗传给子女。( )
28.根据动物吃什么来分,可以分为两类: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 )
四、连线题(共10分)
29.连线题。

蕨类植物 鱼 菊石 三叶虫 恐龙蛋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0.人们利用人工变异培育了哪些优良品种,请举出三个例子。
31.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结合生活经验,请举两个例子。
六、综合题(每空3分,共18分)
32.校园生物大搜索
下表是小明和小华所在小组结束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后统计的信息。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生物名称 出现的地点
柳树 教学楼东侧 麻雀 草坪、花坛中
松树 教学楼西侧 西瓜虫 草坪中
蒲公英 草坪、花坛中 蝴蝶 花坛中
狗尾草 花坛中 老鼠 花坛中
(1)在调查校园生物时,我们开展调查的顺序是:( )。
①设计调查表,记录我们的发现
②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
③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
④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区域
(2)小明和小华把记录的8种生物进行了分类,请你根据他们的分类表,判断①~④号分别是哪一种生物,将其写在编号后面的横线上。
(3)上题中,小明和小华用的分类方法称为( )分类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自然保护区
2. 鸟类 哺乳动物
3. 调查 观察比较
4.孟德尔
5. 开花 不开花
6. 遗传 变异
7.相貌特征
8.岩石
9.C
10.A
11.B
12.A
13.A
14.A
15.C
16.B
17.B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太空椒、无籽西瓜、杂交水稻、抗倒伏小麦等。
31.不乱砍滥伐保护森林、不食野生动物
32.(1)④③①② (2)①松树 ②柳树 ③麻雀 ④老鼠 (3)二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