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2025.1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彩陶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影响范围可达黄河上游、下游, 以及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这说明
A.彩陶制作最早出现在黄河中游地区
B.彩陶的出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C.各地的文化因素逐渐汇聚中原地区
D.黄河中游地区文化呈现跨区域发展
2.巡视制度是中国监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下方“汉代巡视制度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负责官员及级别 巡视对象 巡视内容(部分)
刺史(州) 郡国 纠察强宗豪族“田宅逾制”;纠察郡国官员不法行为
督邮(郡) 县 劝课农桑;平反冤狱;考核官吏;宣传教化;选拔人才
廷掾(县) 乡 劝课农桑;缉捕盗贼
A.刺史巡视的对象仅限于各郡 B.汉代建立了多层级的巡视系统
C.巡视官员品级低且权力不大 D.汉代各级巡视的内容基本一致
3.6世纪初期,中原地区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原先几乎绝迹的水碾、水碓等粮食加工工具恢复使用,马、骡、骆驼等牲畜的驯养及治疗技术被带到中原。以上现象表明
A.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取得了成效 B.北方各族内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
C.北朝的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D.黄河流域传统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4.唐朝政府对包括地图在内的地理知识定期更新,先由兵部确定纲要条目,再交由地方完成。此做法
A.表明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B.有效地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扩大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探索出最早的历史地图绘制方法
5.1044年,北宋以城墙、城门为界,将天下州县城内人户分为十等,此处十等仅限于城中有固定资产的工商业者,城中仍按有无固定资产分为主户和客户。与此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①两税法规定按户等缴纳户税 ②城市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③户口分布呈现南多北少格局 ④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明初,位于西域门户的撒里畏兀尔社会秩序混乱。1396年,陈诚受朱元璋派遣安抚各方,重新设置了安定等三卫。此后他又四次携国书和礼品出使西域及中亚各国,著有《西域行程记》等,后人称“其功不减于和”。陈诚的历史贡献主要是
A.稳定了撒里畏兀尔的秩序,重新设置三卫
B.首次建立中原与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C.留下记录有西域山川地理名称的珍贵文献
D.巩固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保证丝路的通畅
7.下表为1893-1913年各国在华商行户数统计。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年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俄国 其他各国 总计
1893 354 30 33 81 42 12 28 580
1903 420 114 71 159 361 24 143 1292
1913 590 131 106 296 1269 1229 184 3805
①19世纪90年代,中国“一口通商”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②英国利用“世界工厂”和殖民霸主地位率先取得优势
③甲午战后列强在华投资增长有利于洋行户数持续上升
④一战期间,日本和俄国成为在中国争夺的最主要对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我是做劳工的,从前不知道自身与国家有什么干系,现在到欧洲战场,看到不同国家的人为国牺牲性命,不知不觉就生出一种爱国爱家的心”,“出国后见到各种先进的机器、农具和军事设备,……回国后可以开导亲友。”以上华工的心声反映出
A.华工为协约国获胜做出重要贡献 B.中国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引发了抗争
C.华工萌发了“实业救国”的观念 D.华工见识的增长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9.《国民革命歌》在北伐期间广为传唱,词作者邝鄘经历的大事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任国民革命军宣传科长时完成创作 ②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③随朱德转战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④随叶挺部参加南昌起义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10.忽必烈下令在大都建造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1978年,工作人员在整修时发现一份写于“民国廿六年十月初三日”的手稿。作者痛斥侵略者“飞机大炮到处轰炸”,“枪杀奸掠无所不至”,抒发了“登古塔追古忆今”之感。该手稿
A.证实了元朝民族交往进一步加强 B.见证了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
C.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D.表达了民众盼望和平建国的心声
11.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按全部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对地主及其家庭,以及家居乡村的国民党军队官兵、政府官员、国民党党员等,也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及财产。这些规定
A.落实了“平均地权”政策 B.推动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有利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推进
12.毛泽东说:“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此话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坚持
①中国道路 ②统一战线 ③理论创新 ④人民至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1950-1966年,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新设了一批专业期刊,《经济译丛》译介苏联《经济问题》杂志的文章,《世界经济资料》和《世界经济文汇》刊发各国的新成果,还有《东南亚经济资料汇编》等。创办以上期刊旨在
A.全面借鉴苏联的改革经验 B.推动中国与邻国的经济合作
C.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需要 D.为改革开放做思想理论准备
14.“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涵盖古希腊文明的各个时期。以下主题和相关史事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主题 相关史事
A 爱琴文明 率先掌握冶铁技术,提高耕作效率
B 城邦兴起 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制度发挥作用的地方
C 古典时代 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诞生
D 文化远播 “通用希腊语”流行于希腊化世界的广大乡村
15. 12-14世纪,一些西欧封建主把庄园中原来实行的劳役地租普遍改变为货币地租或实物地租,同时,还允许庄园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此现象反映出西欧
A.城市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 B.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
C.自给自足的庄园制已崩溃 D.农民已经成为自由劳动力
16.考古学家发现,印第安人在北美洲一个峡谷中留下的岩画记录了骑马狩猎的情景,而美洲原来没有马,是欧洲移民把马带到美洲的。由此可见,马的洲际交流
①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 ②拓展了印第安人的艺术题材
③推动了美洲经济的发展 ④促使印第安人转向游牧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革命把法国凝结成一个‘民族’,对革命的自豪感使法国人将‘自由’‘平等’视为天职,他们要解放在专制制度压迫下受苦受难的全欧洲。”从材料可知,作者认为法国革命的特点是
A.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B.民族国家形成是革命爆发的前提
C.革命的精神和原则随战争传遍欧洲 D.遭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18.工业革命前,英国陶瓷业规模小、工艺落后。乔赛亚·韦奇伍德建立大规模的陶瓷工场,雇佣几百上千的工人,把他们分成许多组,每组只负责一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把关。经此改造后不使用机器却做出全欧洲最出色的产品。这说明
A.陶瓷制造只能通过手工来完成 B.科学分工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C.英国工业革命存在很大局限性 D.使用机器生产是传统行业的出路
19.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说:“用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代替是与交完粮食税之后的贸易自由相联系的。”列宁的话揭示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当时苏俄小农经济占主导的状况
B.保证农民手中有足够的口粮和种子粮
C.引导农民将生产资料从私有转为公有
D.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助推生产力发展
20.1950年,以美国为首建立了“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即“巴黎统筹委员会”。1952年,该委员会下设“中国委员会”,对中国实施更严格的贸易管制政策。1994年,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对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评述,正确的是
A.背离了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B.阻断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往来
C.加强了贸易领域的国际协调 D.推动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0分。
21.(6分)“来使”和“夷使”
从孔子以来,就已把文化作为区别华夷的主要标准了。正如韩愈所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乾隆帝曾下谕说“正统者,继前统受新命也”,少数民族王朝统一了华夏,并接受了中华文明,就算正统。1750年,西藏发生叛乱,乾隆帝说:“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有亏尺寸。”平定叛乱后,乾隆帝取消郡王设置,西藏最高权力由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行使。1787年,乾隆帝召集军机大臣等,批评陕西巡抚巴延三奏报达赖喇嘛遣使过境日期一折使用“夷使”字样,“甚属谬错”。他说,西藏“久隶版图”,应以“来使”书写!
——摘编自《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乾隆经营西域与避暑山庄》
依据材料,概括乾隆帝的主要观点;(3分)简述乾隆帝强调用“来使”代替“夷使”的相关背景。(3分)
22.(14分)中国近代革命史迹
中国近代革命史迹是指自1840年起,中国人民在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重要遗产。
(1)选择两个不同标准,完成两种革命史迹的分类方案。(要求:写出划分标准,每类各举2例。)(6分)
(2)任选材料中的三处史迹,说明其反映的中国革命的特点。(要求:列出三处史迹,凝炼一个特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分)
23.(10分)非洲地理探险
材料一 18至19世纪欧洲人到非洲内陆探险大事记
时间 重大事件(部分)
1788年 英国成立由贵族和富有的商人组成的非洲协会
1821年 法国成立世界首个地理学会,后发出通知《奖励到廷巴克图和非洲内陆的一次旅行》,奖励要求:一是科学领域的地理考察,包括地形、 水质等;二是获取人文领域的知识,包括当地居民的肤色、脸型、头发、服饰、风俗习惯、食品、特产、军队和法律等
1828年 受法国地理学会资助,法国人雷内·卡耶到达廷巴克图,后出版附有路线图的《在非洲中部的通布图和杰内旅行的日记》
约1850年 奎宁开始批量生产,并广泛用于治疗疟疾
1850-1855年 德国人巴特在探险中采用比较语言学、阿拉伯文手稿、口述及岩画艺术等方法研究,出版了《在北非和中非的旅行与发现:考察日志》
1871-1872年 斯坦利受《纽约先驱报》派遣进行了两次非洲探险,第二次出发时356人,返回146人,他也多次被原住民袭击,著有《穿越黑暗大陆》等
1874-1877年
1876年 国际非洲协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
——摘编自潘华琼《从地理探险到柏林非洲会议》讲座
材料二 许多欧洲探险者留下了旅行日志。 斯坦利在其著作中写道:“所有这些黑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无法无天的;……非洲没有剧院、报纸或令人愉快的社会。……数百万人需要衣服和装饰品、枪支和火药、刀和针、陶器和玻璃器皿,他们有丰富的象牙、橡胶、染料、树胶和油脂产品来交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下刚果河和上刚果河之间修建一条轻便廉价的铁路。”上图是其描绘的维维据点的情形。
(1)依据以上材料,评析欧洲探险者的旅行日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6分)
(2)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欧洲人进行非洲地理探险的动因和条件。(4分)
24.(11分)国际联盟
材料一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与会各方就诸多问题展开“交锋”。
国际联盟委员会成员资格仅限于最高理事会成员,对此德国认为国联是对“不幸的1815年神圣同盟构想的复兴”,拒绝接受它。法国坚持国联必须是战争联盟的继续,成为能够对抗德国的主要力量,“国际联盟必须是一个防御性联盟”。美国对此回应:“我们承诺如果有危险,我们会来支持您。”法国希望在盟约中写上签约国“共同对发动世界大战的国家进行审判”。其他国家的代表反对这种表述,葡萄牙代表说:“新联盟在开始之初不应怀有仇恨。”
日本代表提到《独立宣言》中强调的“人人平等”。英国外交大臣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民族里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并不意味着非洲国家的人跟欧洲国家的人是平等的。”全体代表大会最终决定盟约不载有任何关于平等权的声明。
5月1日,英国外交大臣向中方通报:“山东问题议决之大致办法,政治权交还中国,经济权给与日本。”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 第二十三条 联盟会员国应:设法为男女及儿童在其本国及其工商关系所及之各国确保公平、人道之劳动条件,并为此项目的设立与维持必要之国际机构。……努力采取措施,以便在国际范围内预防及扑灭各种疾病。
材料三 1937年,英国人罗伯特·西塞尔作为国联创始人之一,因在国联服务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39年底,国联陷入停顿。1946年,罗伯特·西塞尔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说道:“国际联盟是一个伟大的实验。……尽管有种种失败和失望,国联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以打击侵略、阻止战争为宗旨,超越狭隘民族利益,为世界和平服务。……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努力确保所有人的安全的理念,即使在国联的生命结束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同年4月,国联解体,档案和资产移交给联合国。
——摘编自[德]埃卡特·孔兹《帝国博弈:一战、巴黎和会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依据材料一,归纳巴黎和会上与会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3分)罗伯特·西塞尔认为“国际联盟是一个伟大的实验”,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8分)
25.(9分)从数字经济到数字中国
材料一
——摘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材料二 纵观当前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态势,在美国主导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下, 已经形成以中美为核心的基本格局。2011-2022年,我国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顺差增长近5倍。2023年,全球跨境电商平台10强中,我国两大企业分列第4和第5位。 2023年,我国市场价值100万美元以上的数字技术高价值专利位居世界第四,约为美国的12.8 %。
——摘编自《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材料三 1964年,互联网问世。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伴随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一批互联网先锋企业相继成立。2003-2012年,以网络零售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率先发力,带动数字经济进入新阶段。2013-2018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移动端时代。2015年起,“互联网+”相关政策呈现井喷式增长,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均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中率先建立数字经济规则。
——摘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述2017-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3分)结合所学总结1994年以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A A D C D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B B A C B D A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1.(6分)参考答案要点:
观点:清朝虽自关外入主中原,但接受了中华文明,属于正统;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将西藏的使者称为“夷使”是错误的。
背景:清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国家疆域基本奠定;清朝时对“夷”的内涵有较清晰的认识。
22.(14分)参考答案示例:
(1)
方案 划分标准 分类 举例
方案一 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虎门炮台、甲午海战纪念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革命遗址、杨靖宇烈士公园
方案二 领域 政治军事 中共一大会址、甲午海战纪念馆
经济 闽西工农银行旧址、汉阳铁厂
文化教育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南通博物苑
(2)史迹:中共一大会址、延安革命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
特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中国共产党放弃苏联式革命道路,转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斗争。经过长征,红军战略转移到陕北。延安成为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所在地,革命力量不断壮大。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指挥战略决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3. (10分)参考答案要点:
(1)旅行日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强,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价值。理由:类型上属于文献史料,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直观、生动,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地理,来源于作者亲身经历,甚至运用了多种方法研究。
旅行日志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理由:从作者立场上看,它是欧洲文化代表对非洲地理文化的跨文化叙述,透过欧洲中心精英主义的眼睛,非洲人及其文化被弱化、丑化。
(2)动因:科学求知,探索未知地区,进而绘制并完善世界地图;经济上求利益,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市场。
条件:工业革命提供了蒸汽船等先进工具和技术;医学进步提供治疗疟疾的药;欧洲国家的地理学会等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探险家们克服困难。
24. (11分)参考答案要点:
焦点问题:惩罚德国问题、构建集体安全问题、种族平等问题、中国山东问题等。
看法:应辩证、客观看待这句话。国际联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立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用全新的国际机构和组织替代了一战之前的国际体系。从其进步性看,国联在维护战后国际政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保障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处理国际争端、裁军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为联合国的构建提供了政治遗产和经验教训。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实验”。其局限性在于,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国联成为英法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作国际事务的工具,体现大国强权色彩。国际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被联合国所替代。
25. (9分)参考答案要点:
趋势:我国数字经济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数字经济规模越来越大;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逐年增加;在对外贸易中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面临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经验:抓住互联网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充分利用中国人口优势;国家战略布局、政策推动,自主创新是生命线;先锋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改革开放以来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