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栽蒜苗(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栽蒜苗(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16 12: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栽蒜苗(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清晰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其构成要素和绘制方法,准确读取其中的数据信息,并能运用折线统计图描述蒜苗生长等实际数据的变化趋势,与条形统计图进行有效区分。
2、通过分析笑笑蒜苗生长数据、绘制自身蒜苗生长折线统计图、解读室内气温和环境污水排放等数据,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分析和归纳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3、在探究折线统计图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统计领域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能根据给定数据准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从图中准确解读数据变化情况,如判断蒜苗生长最快的时间段及气温变化趋势。
(二)教学难点
理解折线统计图中线段斜率与数据变化幅度的关系,能灵活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复杂数据变化规律,并能根据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和决策,如分析环境数据对未来环境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蒜苗生长回顾 —— 引入新课
同学们,之前我们记录了蒜苗的生长情况,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探究蒜苗生长的秘密哦。老师这里有笑笑栽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大家一起来看看,想想我们能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什么呢?(展示笑笑蒜苗生长数据,引导学生观察)
(二)折线统计图探究 —— 知识新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折线统计图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幅图(描述笑笑蒜苗生长的折线统计图)。
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呢?它是怎样得到的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数据点是如何标记的,以及线段是如何连接的。
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出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学习任务二:分析折线统计图
现在我们来观察笑笑栽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
说说这几天蒜苗的整体生长情况是怎样的呢?哪段时间蒜苗长得最快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的上升、下降和平缓等趋势来判断蒜苗生长速度的变化。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数据变化信息。
学习任务三:绘制折线统计图
接下来,同学们要根据自己栽的蒜苗生长情况,在附页 4 图 2 的格子纸上绘出折线统计图哦。
在绘制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线段的连接哦。(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醒学生先确定横轴和纵轴的刻度,再准确标注数据点并连接成折线。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师生共同总结绘制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强化绘制方法。
(三)生活数据应用 —— 巩固练习
学习任务四:解读气温变化统计图
笑笑把室内气温的变化画成了下面的统计图,同学们仔细观察哦。(展示室内气温变化统计图)
首先,大家看看笑笑每隔多长时间测量一次气温呢?(学生观察回答)
然后,说一说这一天从 8:00 到 16:00 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呢?(学生分析回答,教师引导补充)
最后,请同学们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学生提问解答,教师点评)
学习任务五:环境数据调查与分析
我们来进行一个环境小调查。
(展示 2006 - 2010 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和工业粉尘排放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同学们先观察这两个统计图,谈谈自己对目前环境状况的看法,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倾听引导)
大家再尝试提出一些改善环境的建议,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总结)
(四)课堂总结归纳 —— 总结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对啦,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哦。而且我们知道了在折线统计图中,连接两点的线段越陡,数据变化的幅度越大。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多留意身边的数据,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理解哦。
(五)课后作业巩固 —— 课后拓展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习题,从课后习题中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的折线统计图知识。在做题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和同学讨论或者请教老师哦。
五、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熟悉的蒜苗生长数据引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参与到各个学习任务中。在认识和绘制折线统计图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方法,但仍有少数学生在确定刻度和连接线段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练习中加强指导。在分析生活数据应用时,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问题,但在数据变化趋势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深度理解上还有待提高。后续教学可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