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如图漫画形象地描绘了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美国独立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农奴制改革
2.19世纪中期,在德克萨斯州,两个陌生人只有以枪相对,他们的见面礼是一个老问题——“拥护奴隶制还是反对奴隶制”,跟在答话后的往往是开枪。这说明( )
A.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
B.美国社会不稳定
C.奴隶制变成美国人向往的制度
D.种族歧视问题严重
3. 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影视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的是( )
A.1861年“南部联盟”率先挑起内战 B.战争结果是南方取得胜利
C.1865年,林肯遇刺身亡 D.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 林肯在签署某份文件后庄严地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林肯签署的这份促进人权进步的文件应该是( )
A.《全国工业复兴法》 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巴黎和约》
5. 南北战争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这场战争( )
A.消灭了种族歧视,有利于国家团结
B.打败了南方,维护了国家统一
C.颁布了《宅地法》,满足土地需求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6.2020年5月,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导致的抗议活动席卷美国。社会学家认为,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与美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奴隶制度有关。19世纪60年代,奴隶制被废除了,但其奴役思想并没有随之消失。对该材料解读错误的是,美国( )
A.独立战争废除了奴隶制 B.现在依然存在种族歧视现象
C.种族歧视现象有其历史根源 D.要消除种族歧视现象必先摒弃奴役思想
7.她沿着桃树街往前走,后面跟着蹒跚的嬷嬷。一路上人仍像战争紧张时期一样拥挤,这复苏的城镇仍然是一片仓皇喧扰的气氛,街上到处是游闲的黑人,有的斜倚着墙壁,有的坐在路边石上,天真好奇地观看过往的车辆。——看,这些社会最低层的人(原来他们不被看作人)获得了解放。(选自玛格丽特·米切尔《飘》(Gone with the wind))选文所反映的史实是( )
A. 独立战争获得胜利 B. 英军将领率兵在约克镇投降
C. 黑人奴隶获得解放 D. 单独颁布《宅地法》文献
8.1861年,美国颁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经就此比喻道:“为了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绝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葬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指的是( )
A.实现国家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争霸世界 D.发动美西战争
9.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④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 沃尔·特拉斐尔在《美国世纪》中写道:“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美国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 )
A.民族独立 B.国家统一 C.经济发达 D.政府重视
11.1775—1783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废除了封建制度 D.剥夺了黑人的政治权利
12、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④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有人认为,《解放黑人努力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内战进入以革命的方式进行战争的阶段。据此可知,《解放黑人努力宣言》发表的意义是( )
A、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B、推翻了美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扭转战局为北方胜利奠基
14、“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材料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 解放奴隶 B. 维护统一 C. 扩张领土 D. 建立霸权
15、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 独立战争 B. 工业革命
C. 南北战争 D.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6. 林肯写道:“事情越来越糟……终于感到了我们在我们所奉行的作战计划上已经走到了绳子的尽头。我们必须拿出最后一张牌,并且改变我们的策略,否则就要输了……”材料中的“最后一张牌”指的是( )
A.颁布《独立宣言》 B.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颁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D.进行工业革命,壮大经济力量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指出:“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材料二 列宁诊断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材料一中的两种社会制度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
(3)此次战争对于美国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叶,美国上空翻滚着不安的阴云。《走遍全球》栏目组来到了美国,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时刻关注着美国。
材料一 “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战争的爆发
材料二 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这一政策出台后,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3)材料四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 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在给麦迪逊的一封信中曾说:“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唯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尊荣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摘编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宪法颁布的背景。宪法是如何“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发生的 这体现了哪一思想主张
材料二 林肯痛恨奴隶制度,但他不同意采取过激的方式,激化南北矛盾,引起国家的分裂。他主张逐步限制奴隶制,最终达到废除奴隶制的目的。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2)依据材料二,概括林肯解决奴隶制的方式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在战争中州权主义因其最终导致联邦分裂和维护奴隶制度的严重后果声名狼藉,战后加强联邦权力是顺理成章的逻辑发展,推进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在战争期间颁布的《宅地法》,用革命的手段,以最有利于农民的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直接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废除了黑奴制,直接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障碍;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又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很快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3)依据材料三,指出南北战争对美国崛起所起的作用。
(4)综上所述,你从美国的崛起中获得了什么历史启迪
答案
1-5CABCD 6-10ACBBB 11-16BBDBCB
17、(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制度。
(2)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8、(1)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影响: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局,使南方陷入了绝境。
(3)事件:南北战争结束后,林肯遇刺。依据:因为林肯为解放黑人奴隶和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19、.(1)各州各行其是,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宪法设计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体制。分权制衡的思想主张。
(2)由主张逐步限制奴隶制到直接废除奴隶制。南方挑起内战,国家面临分裂;为了扭转战争的形势。(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3)强化了联邦权力,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完善;解决了农业土地问题,推动了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推动了美国科技的进步。(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4)要完善政治制度,坚持依法治国;要废除阻碍发展的障碍;要维护国家统一;重视科技发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