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春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课件(共6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5春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课件(共6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6 19: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我爱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汉字
文化研讨会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今天,让我们继续遨游汉字王国,一起走进“我爱你,汉字”,探索汉字的奥秘,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剪纸
印章
扇面
活动一: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
阅读“我爱你,汉字”部分的“活动建议”,思考: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应该增进对汉字的了解,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从下面的内容中选择一项开展活动,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阅读材料”供参考。
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
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材料介绍了汉字哪些方面的历史?
通过什么方式呈现了汉字书法艺术?
为什么要调查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
阅读“我爱你,汉字”部分的“阅读材料”,思考:
我是汉字宣传大使
1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汉字字体的演变
楷书
看一看,连一连。
楷书
金文
小篆
隶书
甲骨文
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魏晋时期形成,一直通行至今
从汉字字体的演变的历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汉字字体的演变》中,我了解到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汉字字形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同时,汉字不断趋于体定型化、规范化。
甲骨文的发现
2
本文主要讲述了甲骨文被清代官员王懿荣发现的大致情形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讲述了甲骨文被发现的大致情形,文后还有“秉”“北”“并”“册”四个字的甲骨文,形象地反映了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书法欣赏
3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
形体方正
笔画平直
端庄雄伟
楷书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结构简省
笔画连绵
飞动自然
草书
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局部)
行云流水
舒展有型
挥洒自如
行草
书法欣赏
3
楷书,也叫正楷、小楷。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书法欣赏》中,通过对比,可以直观地感受多种字体的风格和艺术特点,充分体会汉字字体的多样性及汉字书法艺术的魅力,产生研究汉字书法艺术的愿望。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从《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中我们了解到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及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意义。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5
报告包含几部分内容?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资料整理
研究结论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报告分成“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四个部分,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比较简单的调查研究。
读完材料后,你是不是已经打开了本次活动的思路呢?快来选一选本次活动的内容吧!
可以就前次“汉字真有趣”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不明白的问题继续开展研究,如形声字的演变过程、字谜的由来等。
也可以结合这部分的“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确立研究内容,如研究某一种字体的特点或某一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还可以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组建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来组建活动小组。
明确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和步骤,小组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根据前面自己设想的活动内容组建小组,内部推选一名组长,明确各位组员的分工。
1
各组长汇报小组组建情况和活动设想。
2
活动内容
组长
组员
时间
地点
活动过程
展示方法
分工
活动计划
这一次的活动,最终的任务是要完成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下面我们以“阅读材料”中的《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为例,看看研究报告包含的内容,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活动。
活动二:小小研究会——用汉字厘清计划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李”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写出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简要说明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类别 内容
来源
传说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掌管刑罚的官职),其子孙以官名“理”为姓氏。后来的“李”姓大多来源于此。唐代时,“李”为国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鲜于的武将,因立功被皇帝赐 “李”姓。
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
类别 内容
历史名人
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汉代的李广抗击匈奴,威名远扬;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誉为“诗仙”;宋代的李清照是一位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明代的李时珍编写了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近现代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接上表)
类别 内容
现状
据统计,2018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接上表)
四、研究结论
1. 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词人李清照、药物学家李时珍、革命领袖李大钊……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我们首先要确定研究的问题,想清楚研究的方法,还要把查找的资料整理出来,最后形成结论。
完成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
发现问题
调查研究
搜集资料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了解了研究报告的相关内容后,我们也可以着手制订自己组的活动计划了。结合之前的经验,这次学习活动,各小组先商议确定活动计划的各项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人员分工等),再把活动计划写下来。
“×××”活动计划
组长:
组员:
活动内容:
活动步骤:
活动分工: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注意活动过程中的细节
调查同学作业本上不规范用字的情况:要想好调查哪些人、哪些学科的作业本,作业本上的哪些字属于不规范用字……
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情况:要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活动前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预案。
活动参与互评表
项目 评价标准 同学评价
小组活动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同学密切配合 ★★★
搜集撰写 乐于使用学到的方法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
展示交流 积极进行展示交流,与其他同学互动良好 ★★★
小组 活动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同学密切配合 ★★★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搜集资料、调查)
活动一:调查研究总动员
前面“汉字真有趣”的活动中,我们用到的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查找图书
网络搜索
请教别人
······
汉字历史和汉字书法包含的内容很多,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搜集资料,比如了解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产生的过程,搜集历代书法家和书法名作的资料,或是调查了解书法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搜集名人学习书法的故事等。
“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情况”的活动,同学们该如何开展呢?这其中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不规范用字的情况?
校园的宣传栏,城市街头的手写招牌、公告以及各类电子屏,乡村路边的横幅、标语或宣传栏,这些地方比较容易出现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可以重点调查。
下面这些字属于不规范用字吗?
艺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家长带领下结伴外出。
分工合作,带上手机、照相机等设备拍照记录。
课下,各小组进行资料搜集或调查研究。
二要注意归类,对于同一类型的资料,可根据需要进行归类。
按照研究报告的框架整理搜集的资料和调查到的情况。
一要注意筛选,对于内容上有冲突的资料,要以专业书籍或正规网站为准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撰写研究报告)
活动一:聚焦研究报告写作要点
前面我们通过《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对研究报告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该报告,大家一起来说一说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研究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四部分。
研究报告在罗列方法、结论时,可以梳理成若干条目,还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整理资料,看上去更清楚。
研究报告的语言有点像说明文,最后的结论和开始提出的问题要对应。
研究报告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四部分,其中,“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资料整理”不一定每篇都要有,可以视情况而定。
研究报告各方面写作要求
问题的提出
要描述清楚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研究方法
要写出自己研究中用到的方法。
资料整理
研究结论
要把自己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呈现出来。
要把自己搜集、整理过的资料恰当地呈现出来。
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呢?
研究报告一般用说明性的文字来陈述,尽量减少一些主观的论述。
要注意“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结论”两部分的紧密关联性。
研究结论是在认真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应带有想象和夸张的成分。
研究报告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插入表格、图示等,让读者一目了然。
活动三:笔尖下的研究报告
结合前面讲到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完成自己的研究报告吧。
(小组的资料在小组内可以共享,但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
(展示、交流)
活动一:感汉字之美,品汉字之韵
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研究报告,从研究报告的内容、体例、语言等方面展开自评、互评,并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组内交流
开展研究报告展览
先在组内评议,推选出一篇优秀的研究报告,张贴在教室宣传栏进行展示。
选择一个集中的时间,每个小组一个展台,展出所有同学的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等。
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进行现场汇报,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报告的内容发表观点、评价互动。
举办一场汇报会
以上两种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呢?我们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来确定形式,确定形式后就可以进行研究报告的展示啦!
活动二:汉字润童心,评价伴成长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大家的表现都非常棒!在你心中,谁是“优秀信息员”“优秀研究员”“互助好搭档”呢?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吧。
成长记录评价表
项目 评价标准 同学评价
活动计划 要点齐全,时间、分工安排明确 ★★★
搜集的资料调查的结果 资料丰富,与研究内容关系密切; 调查记录清晰,内容详实 ★★★
研究报告 格式正确,阐述清楚,分析得当,语言严谨 ★★★
回顾这一阶段开展活动的过程,你都有哪些收获呢?一起来说一说吧。
活动三:畅谈收获,书香致远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手抄报,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