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16 14:13:18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1.(2024四上·婺城期末)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吹竖笛的时候是   在振动; 人说话的时候是   在振动。
【答案】空气;声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不同的生物发声器官是不同的。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人说话的时候是声带在振动。
2.(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上科学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小组轻声交流,班级大声发言”。这是指声音的   (选填: 高低; 强弱)。
【答案】强弱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上科学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小组轻声交流,班级大声发言”,这说的是音量大小。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因此这是指声音的强弱。
3.(2024四上·婺城期末) 小科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使琴弦   发声,他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按得越下面声音越   ,二胡结构中的   可以使声音更响,二胡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答案】振动;低;琴筒;空气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二胡用弓拉动琴弦时,琴弦振动发声。二胡演奏中,通过手指按弦改变琴弦的振动长度,按得越下面(振动长度更长)声音的频率会降低,音调会变低。二胡结构中的琴筒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使声音更响。声音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
4.(2024四上·婺城期末) 空气的成分中,   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其中,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5.(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为了统计一天我们都吃了哪些食物,我们需要记录所有的食物,并且利用   的方法,帮助我们进行研究。根据吃的食物来源,把食物分成   食物,    食物。
【答案】分类;植物性;动物性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 为了统计一天我们都吃了哪些食物,我们需要记录所有的食物。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给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食物。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6.(2024四上·婺城期末)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和水。
【答案】糖类;维生素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7.(2024四上·婺城期末) 在食物上滴碘酒,食物变为   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
【答案】蓝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
8.(2024四上·婺城期末) 之所以会有“瓜熟蒂落”现象,是因为瓜受到   力的作用; 撑杆运动员依靠杆的   力让自己跃过横杆。
【答案】重;弹
【知识点】重力;弹力
【解析】【分析】瓜熟蒂落是由于瓜受到重力的作用而脱落的,这是自然界重力现象的体现。撑杆运动员依靠杆的弹力将自己弹起,从而跃过横杆。
9.(2024四上·婺城期末) 金华今年冬天气温最低达到了零下 8℃,路面都结冰了,我们走路时很容易滑倒。这是因为结冰的地面摩檫力比较   ,汽车轮子装上防滑链是为了   摩擦。
【答案】小;增大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结冰的地面很光滑,表面不平整程度减小,因此摩擦力较小;而汽车装防滑链能够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提高安全性。
10.(2024四上·婺城期末) 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   (选填:具有; 不具有) 能量,我们是根据敲击后音叉有振动来判断的。
【答案】具有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表明它具有能量。音叉被橡皮锤敲击后振动,说明音叉此时具有能量。
11.(2024四上·婺城期末) 吹口哨的声音是由(  ) 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空气 C.嘴唇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吹口哨时,空气通过口中流动,被舌头和嘴唇的形状等挤压形成气流振动,从而产生声音。所以吹口哨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12.(2024四上·婺城期末) 小科进行架子鼓表演,当他敲击一次鼓面后,声音越来越弱,是因为(  ) 。
A.鼓面停止了振动 B.鼓面振幅变小 C.空气传播能力变弱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动的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变小声音就越来越弱,因此当声音逐渐减弱时是因为鼓面的振幅逐渐变小,而不是鼓面停止了振动。
13.(2024四上·婺城期末) 根据课堂记录的“音高变化柱形图”可知,尺子伸出桌面(  ) 音高发出声音最高。
A.5-6厘米 B.10-11厘米 C.15-16厘米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因此尺子伸出桌面5-6厘米音高发出声音最高。
14.(2024四上·婺城期末) 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发出“嗡嗡”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们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蜜蜂翅膀的振动速度比蝴蝶要(  ) 。
A.快 B.慢 C.弱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蜜蜂发出“嗡嗡”声是因为其翅膀振动速度较快,而蝴蝶的翅膀振动速度较慢,因此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时的声音。振动速度越快,产生的声音频率越高,声音越容易被人耳听到。
15.(2024四上·婺城期末) 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走, (  ) 。
A.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强
B.电铃的振动停止了,听不到声音
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走,玻璃罩内处于真空状态,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因此我们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16.(2024四上·婺城期末) 小科设计制作一件乐器时发现,用相同型号的碗装水,敲击装越多水的碗发出的声音(  )。
A.越高 B.越低 C.音高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碗中的水量越少,碗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碗的水量越多,碗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因此用相同型号的碗装水,敲击装越多水的碗发出的声音越低。
17.(2024四上·婺城期末) 深吸一口气吹响一个哨子,一般情况下,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  ) 。
A.长一些 B.短一些 C.差不多
【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大的人能够储存更多的空气,因此吹哨子的时间会更长。
18.(2024四上·婺城期末) 在测量肺活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
A.多次吹气,要把测量袋吹满
B.吸气、呼气两次
C.呼气时尽量将肺部气体全部呼出
【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量肺活量时,正确的做法是呼气时尽量将肺部气体全部呼出,以便准确测量出肺活量的大小。选项A和B的做法不符合测量肺活量的标准要求。
19.(2024四上·婺城期末) 平静状态下,我们 1 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在(  ) 左右。
A.5—10 次 B.18—22 次 C.40—60 次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我们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大约呼吸18—22次左右。
20.(2024四上·婺城期末) 评价肺功能强弱指标依据的是 (  ) 。
A.心脏跳动次数的多少
B.肺活量的大小
C.脉搏跳动次数的多少
【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
21.(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下列属于合理饮食习惯的是 (  ) 。
A.喜欢的多吃点
B.节食减肥,不吃五谷类
C.按时就餐,营养均衡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合理饮食习惯应注重按时就餐,平衡膳食与营养均衡,而A中只依据喜好进食,难以保证营养全面;B属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
22.(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较丰富的是(  ) 。
A.牛奶 B.羊肉 C.胡萝卜
【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牛奶、羊肉中含有蛋白质比较丰富;胡萝卜含有维生素较丰富。
23.(2024四上·婺城期末) 古语说: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此中的“嚼”是用(  )齿。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犬齿有撕扯食物的作用。因此古语说:“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此中的“嚼”是用臼齿。
24.(2024四上·婺城期末) “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中,为了让气球动力小车行驶得更远,可以 (  ) 。
A.把气球吹大一点 B.增加小车的质量
【答案】A
【知识点】喷气小车
【解析】【分析】气球小车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一般情况下,气球大,小车运动得比较远;气球小,小车运动得比较近。因此“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中,为了让气球动力小车行驶得更远,可以把气球吹大一点。
25.(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在任何时候都有弹力
B.没有发生形状变化的物体也具有弹力
C.可按动的弹簧中性笔在回弹过程中利用了弹力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而产生的一种力。A选项错误,因为只有形变的橡皮筋才具有弹力;B选项错误,没有发生形状变化的物体不具备弹力;C选项正确,按动的弹簧中性笔回弹时利用了弹簧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的弹力。
26.(2024四上·婺城期末) 如右图所示,哪个可能是自制测力计的刻度板(  ) 。
A.A B.B C.C
【答案】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自制测力计的刻度板应有均匀的刻度,且随着力的增加,弹簧拉伸的长度也不断增加。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刻度板设计。
27.(2024四上·婺城期末)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挂重物时指针如图所示,用这个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是4牛,则实际该物体重力是(  ) 。
A.大于4牛 B.小于4牛 C.等于4牛
【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下,测量值偏小,故用这个测力计测物体受到的重力,指针指示4牛,则实际该物体重力小于4牛。
28.(2024四上·婺城期末) 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滑下来,这是因为(  ) 。
A.小车受到重力的作用
B.车轮有滚动的力
C.手给小车一个推力
【答案】A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小车在斜坡上滑下来是由于重力的作用,重力使得小车沿着斜坡向下运动。车轮的滚动是小车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29.(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下列哪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形式与其他两个不同, (  ) 。
A.行驶的小车 B.跑步的同学 C.发光的灯泡
【答案】C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行驶的小车和跑步的同学具有动能,而发光的灯泡是通过电能转化为光能,因此能量形式不同
30.(2024四上·婺城期末) 科学课上我们设计制作橡皮筋小车后,发现前进时不能走直线。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大橡皮筋缠绕圈数
B.调整车轴
C.增加小车载重量
【答案】B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橡皮筋小车前进不能走直线,可能是因为车轴不正,导致车轮转动方向偏离,调整车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加大橡皮筋的缠绕圈数或增加载重量并不能纠正行驶方向。
31.(2024四上·婺城期末) 请将下列中的活动与其所产生的声音属性用线连起来。
①轻轻击打鼓面 A.声音高
②用力击打鼓面 B.声音低
③弹拨伸出桌面长度长的尺子 C.声音强
④弹拨伸出桌面长度短的尺子 D.声音弱
【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因此轻轻击打鼓面时,鼓面振动较小,声音较弱;用力击打鼓面时,鼓面振动较大,声音较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
32.(2024四上·婺城期末)连一连。
口腔
鼻腔 呼吸系统
小肠 消化系统

大肠

食道
【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33.(2024四上·婺城期末) 连线题
足球守门员戴手套
移动重物时在重物下垫滚木 增大摩擦力
跑步穿的钉鞋
举重运动员在手上抹镁粉 减小摩擦力
【答案】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比如足球守门员戴手套、举重运动员上场前抹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移动重物时在重物下垫滚木、跑步穿的钉鞋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34.(2024四上·婺城期末)研究声音
(1)如图将气球皮套在杯口,用橡皮筋固定,上面放少量碎纸屑。将击打过的音叉靠近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     ) 通过(     ) 传给了气球皮。
A.力量 B.振动C.杯子D.空气
(2)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这个音叉,那这个音叉发出的声音(   )不同,这是因为这时音叉的 (   ) 不同,碎纸屑的跳动情况也不同。
A.强弱 B.高低 C.振动速度 D.振动幅度
(3)这个实验装置中的气球皮模拟的是我们耳朵里的(  ) 振动。
A.耳郭 B.听小骨 C.鼓膜 D.耳蜗
(4)为了保护人体这一重要的听觉器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可多选)
A.为保持耳道干净,经常掏耳朵;
B.看电视时,尽量调低音量;
C.轻声交流,不在他人耳边喊叫;
D.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答案】(1)B;D
(2)A;D
(3)C
(4)B;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1)将击打过的音叉靠近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了气球皮,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2)用大小的不同力敲击同一把音叉,振动幅度不同,那这个音叉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这是因为这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碎纸屑的跳动情况也不同。
(3)实验装置模拟的是我们耳朵里的鼓膜振动。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4)为了保护人体这一重要的听觉器官,我们需要看电视时,尽量调低音量;轻声交流,不在他人耳边喊叫;都可以保护听觉器官。为保持耳道干净,经常掏耳朵以及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都会损伤听力。
35.(2024四上·婺城期末)研究呼吸
根据研究,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   ,含量增加的是   和其他气体,含量不变的是   ,这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吸收   。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水蒸气
(3) 在人体的器官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  ) 。
A.胃 B.肺 C.心脏 D.鼻腔
(4) 右图是模拟人体呼吸的装置
①如图甲,请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结构名称A   B   C   D   
②如图乙, 用手向下拉 D, C 的容积会   (填“扩大”或“缩小”), B 就会变   (填“大”或“小”) ,这个过程模拟的是   的过程。 (填“吸气”或“呼气” ) 。
【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2)A
(3)B
(4)气管;肺;胸腔;膈肌;扩大;大;吸气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人吸入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氮气不变,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因此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吸收氧气。
(2)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输送到体内进入血液,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肺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它的大小直接决定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4)①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在这个模拟肺呼吸过程的实验中,饮料瓶模拟人体的胸腔;气球模拟人体的肺;橡皮膜模拟人体的膈肌;Y形玻璃管模拟人体气管。
②膈的收缩和放松会改变胸腔的容积,从而帮助肺部进行吸气和呼气。如图乙, 用手向下拉D,即膈肌下提,C的容积会扩大,B肺就会变大。
36.(2024四上·婺城期末)研究运动和力
小科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如下图,请结合实验记录表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序号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选择的数据 快慢顺序
1 1 不动 不动 不动    
2 2 3.28 3.17 3.15 3.20 3
3 4 2.25 2.15 2.11 2.17 2
4 6 0.97 0.99 0.98 0.98 1
(1)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   (填力的名称)。
(2)在实验中,细绳要拴在小车车头的   位置,拉力的方向才会与小车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很容易跑偏。
(3)拉小车的细绳较合适的长度约为(  ) 。
A.小车的长度 B.桌子的高度 C.实验同学的身高
(4)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选择)。
①如果拉力太小 (1个垫圈) ,那么(     )。
②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2个垫圈) ,那么 (     ) 。
③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 , (     ) 。
A.小车不会动B.小车开始运动C.小车运动得越快
【答案】(1)重力
(2)中间
(3)B
(4)A;B;C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拉力
【解析】【分析】(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即地球吸引物体的力。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重力。
(2)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重力;在实验中,细绳要拴在小车车头的中间位置,拉力的方向才会与小车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很容易跑偏。
(3)拉小车的细绳较合适的长度约为桌子的高度;如果长度过长,那么小车就容易受到垫圈的重力冲出去。
(4)通过实验,我们可知如果拉力太小(1个垫圈),那么小车不会动;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2个垫圈),那么小车开始运动;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小车运动得越快。
1 /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1.(2024四上·婺城期末)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吹竖笛的时候是   在振动; 人说话的时候是   在振动。
2.(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上科学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小组轻声交流,班级大声发言”。这是指声音的   (选填: 高低; 强弱)。
3.(2024四上·婺城期末) 小科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使琴弦   发声,他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按得越下面声音越   ,二胡结构中的   可以使声音更响,二胡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4.(2024四上·婺城期末) 空气的成分中,   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5.(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为了统计一天我们都吃了哪些食物,我们需要记录所有的食物,并且利用   的方法,帮助我们进行研究。根据吃的食物来源,把食物分成   食物,    食物。
6.(2024四上·婺城期末)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和水。
7.(2024四上·婺城期末) 在食物上滴碘酒,食物变为   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
8.(2024四上·婺城期末) 之所以会有“瓜熟蒂落”现象,是因为瓜受到   力的作用; 撑杆运动员依靠杆的   力让自己跃过横杆。
9.(2024四上·婺城期末) 金华今年冬天气温最低达到了零下 8℃,路面都结冰了,我们走路时很容易滑倒。这是因为结冰的地面摩檫力比较   ,汽车轮子装上防滑链是为了   摩擦。
10.(2024四上·婺城期末) 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   (选填:具有; 不具有) 能量,我们是根据敲击后音叉有振动来判断的。
11.(2024四上·婺城期末) 吹口哨的声音是由(  ) 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空气 C.嘴唇
12.(2024四上·婺城期末) 小科进行架子鼓表演,当他敲击一次鼓面后,声音越来越弱,是因为(  ) 。
A.鼓面停止了振动 B.鼓面振幅变小 C.空气传播能力变弱
13.(2024四上·婺城期末) 根据课堂记录的“音高变化柱形图”可知,尺子伸出桌面(  ) 音高发出声音最高。
A.5-6厘米 B.10-11厘米 C.15-16厘米
14.(2024四上·婺城期末) 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发出“嗡嗡”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们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蜜蜂翅膀的振动速度比蝴蝶要(  ) 。
A.快 B.慢 C.弱
15.(2024四上·婺城期末) 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走, (  ) 。
A.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强
B.电铃的振动停止了,听不到声音
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16.(2024四上·婺城期末) 小科设计制作一件乐器时发现,用相同型号的碗装水,敲击装越多水的碗发出的声音(  )。
A.越高 B.越低 C.音高不变
17.(2024四上·婺城期末) 深吸一口气吹响一个哨子,一般情况下,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  ) 。
A.长一些 B.短一些 C.差不多
18.(2024四上·婺城期末) 在测量肺活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
A.多次吹气,要把测量袋吹满
B.吸气、呼气两次
C.呼气时尽量将肺部气体全部呼出
19.(2024四上·婺城期末) 平静状态下,我们 1 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在(  ) 左右。
A.5—10 次 B.18—22 次 C.40—60 次
20.(2024四上·婺城期末) 评价肺功能强弱指标依据的是 (  ) 。
A.心脏跳动次数的多少
B.肺活量的大小
C.脉搏跳动次数的多少
21.(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下列属于合理饮食习惯的是 (  ) 。
A.喜欢的多吃点
B.节食减肥,不吃五谷类
C.按时就餐,营养均衡
22.(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较丰富的是(  ) 。
A.牛奶 B.羊肉 C.胡萝卜
23.(2024四上·婺城期末) 古语说: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此中的“嚼”是用(  )齿。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24.(2024四上·婺城期末) “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中,为了让气球动力小车行驶得更远,可以 (  ) 。
A.把气球吹大一点 B.增加小车的质量
25.(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在任何时候都有弹力
B.没有发生形状变化的物体也具有弹力
C.可按动的弹簧中性笔在回弹过程中利用了弹力
26.(2024四上·婺城期末) 如右图所示,哪个可能是自制测力计的刻度板(  ) 。
A.A B.B C.C
27.(2024四上·婺城期末)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挂重物时指针如图所示,用这个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是4牛,则实际该物体重力是(  ) 。
A.大于4牛 B.小于4牛 C.等于4牛
28.(2024四上·婺城期末) 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滑下来,这是因为(  ) 。
A.小车受到重力的作用
B.车轮有滚动的力
C.手给小车一个推力
29.(2024四上·婺城期末) 下列哪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形式与其他两个不同, (  ) 。
A.行驶的小车 B.跑步的同学 C.发光的灯泡
30.(2024四上·婺城期末) 科学课上我们设计制作橡皮筋小车后,发现前进时不能走直线。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大橡皮筋缠绕圈数
B.调整车轴
C.增加小车载重量
31.(2024四上·婺城期末) 请将下列中的活动与其所产生的声音属性用线连起来。
①轻轻击打鼓面 A.声音高
②用力击打鼓面 B.声音低
③弹拨伸出桌面长度长的尺子 C.声音强
④弹拨伸出桌面长度短的尺子 D.声音弱
32.(2024四上·婺城期末)连一连。
口腔
鼻腔 呼吸系统
小肠 消化系统

大肠

食道
33.(2024四上·婺城期末) 连线题
足球守门员戴手套
移动重物时在重物下垫滚木 增大摩擦力
跑步穿的钉鞋
举重运动员在手上抹镁粉 减小摩擦力
34.(2024四上·婺城期末)研究声音
(1)如图将气球皮套在杯口,用橡皮筋固定,上面放少量碎纸屑。将击打过的音叉靠近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     ) 通过(     ) 传给了气球皮。
A.力量 B.振动C.杯子D.空气
(2)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这个音叉,那这个音叉发出的声音(   )不同,这是因为这时音叉的 (   ) 不同,碎纸屑的跳动情况也不同。
A.强弱 B.高低 C.振动速度 D.振动幅度
(3)这个实验装置中的气球皮模拟的是我们耳朵里的(  ) 振动。
A.耳郭 B.听小骨 C.鼓膜 D.耳蜗
(4)为了保护人体这一重要的听觉器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可多选)
A.为保持耳道干净,经常掏耳朵;
B.看电视时,尽量调低音量;
C.轻声交流,不在他人耳边喊叫;
D.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35.(2024四上·婺城期末)研究呼吸
根据研究,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   ,含量增加的是   和其他气体,含量不变的是   ,这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吸收   。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水蒸气
(3) 在人体的器官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  ) 。
A.胃 B.肺 C.心脏 D.鼻腔
(4) 右图是模拟人体呼吸的装置
①如图甲,请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结构名称A   B   C   D   
②如图乙, 用手向下拉 D, C 的容积会   (填“扩大”或“缩小”), B 就会变   (填“大”或“小”) ,这个过程模拟的是   的过程。 (填“吸气”或“呼气” ) 。
36.(2024四上·婺城期末)研究运动和力
小科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如下图,请结合实验记录表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序号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选择的数据 快慢顺序
1 1 不动 不动 不动    
2 2 3.28 3.17 3.15 3.20 3
3 4 2.25 2.15 2.11 2.17 2
4 6 0.97 0.99 0.98 0.98 1
(1)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   (填力的名称)。
(2)在实验中,细绳要拴在小车车头的   位置,拉力的方向才会与小车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很容易跑偏。
(3)拉小车的细绳较合适的长度约为(  ) 。
A.小车的长度 B.桌子的高度 C.实验同学的身高
(4)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选择)。
①如果拉力太小 (1个垫圈) ,那么(     )。
②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2个垫圈) ,那么 (     ) 。
③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 , (     ) 。
A.小车不会动B.小车开始运动C.小车运动得越快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空气;声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不同的生物发声器官是不同的。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人说话的时候是声带在振动。
2.【答案】强弱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上科学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小组轻声交流,班级大声发言”,这说的是音量大小。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因此这是指声音的强弱。
3.【答案】振动;低;琴筒;空气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二胡用弓拉动琴弦时,琴弦振动发声。二胡演奏中,通过手指按弦改变琴弦的振动长度,按得越下面(振动长度更长)声音的频率会降低,音调会变低。二胡结构中的琴筒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使声音更响。声音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
4.【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其中,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5.【答案】分类;植物性;动物性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 为了统计一天我们都吃了哪些食物,我们需要记录所有的食物。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给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食物。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6.【答案】糖类;维生素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7.【答案】蓝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
8.【答案】重;弹
【知识点】重力;弹力
【解析】【分析】瓜熟蒂落是由于瓜受到重力的作用而脱落的,这是自然界重力现象的体现。撑杆运动员依靠杆的弹力将自己弹起,从而跃过横杆。
9.【答案】小;增大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结冰的地面很光滑,表面不平整程度减小,因此摩擦力较小;而汽车装防滑链能够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提高安全性。
10.【答案】具有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表明它具有能量。音叉被橡皮锤敲击后振动,说明音叉此时具有能量。
1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吹口哨时,空气通过口中流动,被舌头和嘴唇的形状等挤压形成气流振动,从而产生声音。所以吹口哨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1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动的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变小声音就越来越弱,因此当声音逐渐减弱时是因为鼓面的振幅逐渐变小,而不是鼓面停止了振动。
13.【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因此尺子伸出桌面5-6厘米音高发出声音最高。
1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蜜蜂发出“嗡嗡”声是因为其翅膀振动速度较快,而蝴蝶的翅膀振动速度较慢,因此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时的声音。振动速度越快,产生的声音频率越高,声音越容易被人耳听到。
1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走,玻璃罩内处于真空状态,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因此我们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1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碗中的水量越少,碗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碗的水量越多,碗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因此用相同型号的碗装水,敲击装越多水的碗发出的声音越低。
17.【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大的人能够储存更多的空气,因此吹哨子的时间会更长。
18.【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量肺活量时,正确的做法是呼气时尽量将肺部气体全部呼出,以便准确测量出肺活量的大小。选项A和B的做法不符合测量肺活量的标准要求。
19.【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我们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大约呼吸18—22次左右。
20.【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
21.【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合理饮食习惯应注重按时就餐,平衡膳食与营养均衡,而A中只依据喜好进食,难以保证营养全面;B属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
22.【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牛奶、羊肉中含有蛋白质比较丰富;胡萝卜含有维生素较丰富。
23.【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犬齿有撕扯食物的作用。因此古语说:“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此中的“嚼”是用臼齿。
24.【答案】A
【知识点】喷气小车
【解析】【分析】气球小车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一般情况下,气球大,小车运动得比较远;气球小,小车运动得比较近。因此“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中,为了让气球动力小车行驶得更远,可以把气球吹大一点。
25.【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而产生的一种力。A选项错误,因为只有形变的橡皮筋才具有弹力;B选项错误,没有发生形状变化的物体不具备弹力;C选项正确,按动的弹簧中性笔回弹时利用了弹簧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的弹力。
26.【答案】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自制测力计的刻度板应有均匀的刻度,且随着力的增加,弹簧拉伸的长度也不断增加。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刻度板设计。
27.【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下,测量值偏小,故用这个测力计测物体受到的重力,指针指示4牛,则实际该物体重力小于4牛。
28.【答案】A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小车在斜坡上滑下来是由于重力的作用,重力使得小车沿着斜坡向下运动。车轮的滚动是小车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29.【答案】C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行驶的小车和跑步的同学具有动能,而发光的灯泡是通过电能转化为光能,因此能量形式不同
30.【答案】B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橡皮筋小车前进不能走直线,可能是因为车轴不正,导致车轮转动方向偏离,调整车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加大橡皮筋的缠绕圈数或增加载重量并不能纠正行驶方向。
31.【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因此轻轻击打鼓面时,鼓面振动较小,声音较弱;用力击打鼓面时,鼓面振动较大,声音较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
32.【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33.【答案】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比如足球守门员戴手套、举重运动员上场前抹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移动重物时在重物下垫滚木、跑步穿的钉鞋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34.【答案】(1)B;D
(2)A;D
(3)C
(4)B;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1)将击打过的音叉靠近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了气球皮,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2)用大小的不同力敲击同一把音叉,振动幅度不同,那这个音叉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这是因为这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碎纸屑的跳动情况也不同。
(3)实验装置模拟的是我们耳朵里的鼓膜振动。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4)为了保护人体这一重要的听觉器官,我们需要看电视时,尽量调低音量;轻声交流,不在他人耳边喊叫;都可以保护听觉器官。为保持耳道干净,经常掏耳朵以及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都会损伤听力。
35.【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2)A
(3)B
(4)气管;肺;胸腔;膈肌;扩大;大;吸气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人吸入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氮气不变,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因此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吸收氧气。
(2)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输送到体内进入血液,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肺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它的大小直接决定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4)①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在这个模拟肺呼吸过程的实验中,饮料瓶模拟人体的胸腔;气球模拟人体的肺;橡皮膜模拟人体的膈肌;Y形玻璃管模拟人体气管。
②膈的收缩和放松会改变胸腔的容积,从而帮助肺部进行吸气和呼气。如图乙, 用手向下拉D,即膈肌下提,C的容积会扩大,B肺就会变大。
36.【答案】(1)重力
(2)中间
(3)B
(4)A;B;C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拉力
【解析】【分析】(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即地球吸引物体的力。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重力。
(2)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重力;在实验中,细绳要拴在小车车头的中间位置,拉力的方向才会与小车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很容易跑偏。
(3)拉小车的细绳较合适的长度约为桌子的高度;如果长度过长,那么小车就容易受到垫圈的重力冲出去。
(4)通过实验,我们可知如果拉力太小(1个垫圈),那么小车不会动;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2个垫圈),那么小车开始运动;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小车运动得越快。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