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共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
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
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城内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请
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
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境内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
B.使用打制石器并学会用火
C.使用磨光方法制造工具并种植粟
D.学会建造房屋和制作陶器
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
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见,华夏民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
A.错综复杂
B.分散杂居
C.人口众多
D.多元一体
3.如图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青铜农具
铁制农具
A.文学艺术发展
B.生产工具进步
C.经济文化交流D.政治制度完备
4.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材料中的“它”是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行书
5.下列文物可以人选博物馆“宅兹中国一
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的是
A.司母戊鼎
B.“汉并天下”瓦当
C.击鼓说唱俑
D.青瓷刻花单柄壶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6.有一项水利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
荒年,谓之天府”。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长城
7.“揭竿斩木”用以形容人民起义,这一成语典故源于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张角
D.祖逖
8.汉武帝元狩五年,下令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的货币,通行于全国;而且严禁各
郡、国和私人仿铸。旧时的货币一律作废。五铢钱有周郭,式样规整,重量为五
铢,盗铸不易,流通方便。以上汉武帝所采取措施的重要作用是
①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②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②富商大贾能够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④加强了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
权。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A.张赛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0.对下列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开
秦北击匈奴并在战国长
汉代反击句奴后,在原有
始沿战略要地修筑长
城的基础上继续修建长
的长城防线上不断新筑
城,具有“互防”和“拒
城。秦长城西起临洮,
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修筑
胡”这两类功能
东至辽东,长达万里
长城里程最长的朝代
A.长城修建的目的是进行军事防御
B.最早的“万里长城”出现于汉代
C.长城最早出现于秦代
D.秦、汉长城都废弃了前代长城而重新修建
11.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朝政腐败
黄巾起义
东汉统治
①
州牧割据
社会动荡
蹶不振
A.卫青率军反击匈奴
B.东汉建立光武中兴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曹操统一北方地区
12.以下示意图中①处的时代特征应是
史前时期
夏商周时期
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3.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
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名医扁鹊总结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D.华佗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世称为“医圣”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