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探究·诊断】第一单元 第四课 列夫 托尔斯泰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探究·诊断】第一单元 第四课 列夫 托尔斯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0 21:2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列夫·托尔斯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鬈发( ) 锃亮( ) 正襟危坐( )
颔首( ) 无垠( ) 黯然失色( )
敦实( ) 甲胄( ) 广袤无垠(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xuān昂( );āo( )陷;酒sì( );xī( )利;粗制làn( )造
zhì( )留;yǒu( )黑;cuī( )眠术;美rán( )公
3.解释下列词语。
(1)禁锢:________ (2)器宇:________
(3)广袤:________
4.下列语句中有且只有一个错别字的是( )
A.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驱、平庸,甚至粗部。
B.这幅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者愚钝的压抑。
C.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D.这张脸朦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露可憎。
5.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诚惶诚恐:妈妈诚惶诚恐地为我递上一杯水,生怕影响了我复习。
B.正襟危坐:听证会上,代表们个个正襟危坐,非常严肃。
C.鹤立鸡群:小明在我们班是最矮的一个,在早操队列里显得鹤立鸡群。
D.颔首低眉:老师弯下腰,颔首低眉地问我:“你怎么蹲在地上?不舒服吗?”
6.《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节选自________(国别)伟大作家________的
作品________。这位作家还曾写过________等传世之作。课文中提
到的________是曾经写过《罪与罚》、《白痴》等作品的俄国著名作家。
二、课内阅读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秦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7.托尔斯泰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8.“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从选文看,托尔斯泰的眼睛曾经抒发了哪些感情?
9.怎样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
10.你认为作者用这么多文字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到底有什么用意?
11.文段最后“精确无误的频波”指什么?
三、课外探究
阅读文章《致爱丽丝》,回答文后问题。
人们聚集在像宫殿一样的大厅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一场盛大的圣诞宴会和舞会正在进行。大厅四周有闪闪发光的圣诞树,有面带笑容、两腮长满白胡须的圣诞老人,有摇曳的蜡烛和红酒……丰盛的大餐之后,水晶吊灯下,衣香鬓影,舞姿翩翩,人们快乐的笑声就像那飞舞的雪花四处飘散……
可是下面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却与这豪华的舞宴无关。
贝多芬的经典钢琴曲《致爱丽丝》,我们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都听过。他写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他在一个寒冷的圣诞之夜的经历。那一天,20多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心,贫困孤独的他在寒风中高昂着头颅,火焰般的鬈发飘在风中。空气中隐约有富人们餐桌上烤鹅和苹果的香味。
突然,贝多芬发现了一位在寒风中瑟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抖的女孩。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爱丽丝跑到斯蒂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
“什么愿望?”贝多芬问。
“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再看一眼塔希提岛和阿尔卑斯山。”爱丽丝含着泪水说,“多好的老人呀,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来到了雷德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身边。他轻轻地打开了昏暗的房间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招引,心底的激情顿时化作了美妙的声音,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尊敬的先生,感谢你在这圣诞之夜,使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
“不,要感谢天使一般的爱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她吧——可爱的小爱丽丝。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说完,贝多芬低下身来,吻别了爱丽丝,旋即走到了圣诞节冷寂的星空下。
一支名为《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从此成为经典,为世人喜爱。
我想那个圣诞之夜,贝多芬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快乐的,雷德尔是快乐的,爱丽丝是快乐的。贝多芬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充满苦难的。世界不曾给过他什么欢乐,而他却创造了永久的欢乐献给世界。
12.作者明知《致爱丽丝》的诞生与“豪华的舞宴无关”,为什么要用第一段描写舞宴?
13.雷德尔老人为什么要“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再看一眼塔希提岛和阿尔卑斯山”?
14.“爱丽丝跑到斯蒂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15.请结合故事,说明贝多芬为什么要把他的这首乐曲献给爱丽丝。
16.通观全文,可以看出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
17.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展现了小爱丽丝美丽的心灵。
B.贝多芬充满激情的弹奏,让老人最后一次亲眼看见了他所热爱的大自然。
C.贝多芬记下了乐谱,带着它走遍了世界,《致爱丽丝》才成了经典。
D.圣诞之夜的豪华舞宴是快乐的,雷德尔老人昏暗的小屋里也涌进了快乐。
4.列夫·托尔斯泰
1.quán zènɡ jīn hàn yí nàn dūn zhòu mào
2.轩 凹 肆 犀 滥 滞 黝 催 髯
3.(1)束缚、限制。 (2)气概,风度。 (3)广阔。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4.B(A驱——岖 部——鄙;B幅——副;D朦——蒙 露——陋)
5.B
6.奥地利 茨威格 《三作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陀思妥耶夫斯基
7.眼神有时犀利、入木三分,有时又柔和、热情,传达的情感非常丰富。
8.抒发了感动、满足、犹豫、冷酷、好奇等感情。
9.高尔基的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这样可以很好地刻画出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和他眼神中传达出来的内心情感的丰富多彩。
10.通过眼睛描写体现出托尔斯泰对事物、对情感的敏锐,进而说明托尔斯泰高超的写作才能与反映时代的能力。
11.指的是对世间事物的精确的反应,暗指托尔斯泰在写作上能够反映时代的特点。
12.反衬圣诞之夜贝多芬、爱丽丝和雷德尔老人的清苦。(舞宴的豪华与贝多芬、爱丽丝和雷德尔老人的清苦形成对比)
13.因为他终生热爱的大自然,觉得不再看一眼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
14.用神父的拒绝与贝多芬的帮助造成对比,表现神父的冷漠,反衬贝多芬的善良。
15.爱丽丝在圣诞夜的寒风中为垂死的邻居奔走求助,让老人得到了满足,也让贝多芬感到了人间的温暖。她善良可爱,如同天使一样。
16.贫穷孤独(充满苦难),高傲,善良(乐于帮助穷人),心底充满激情,极富艺术才华,给世界创造了永久的欢乐。
1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