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大雁归来》预习与作业(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大雁归来》预习与作业(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0 00:0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雁归来》课前学习
明确目标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3.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掌握基础
奥尔多 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的理论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著作。这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雾霭 窥探 缄默 狩猎 凋零 顾忌
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后,梳理文章结构,概括基本内容。
2.你从文中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雁归来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_(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______________ (4)十一月份的大雁__________________
(5)大雁特喜欢寻食 (6)大雁常____________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在沼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雁被作者称为_______________ 他和学生自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作者对大雁所作的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
2.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3.赏析下面句子,并归纳本文的语言特色。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④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
整体感知
1.第一部分(1-4节):大雁归来——报春使者。
第二部分(5-10节)大雁的日常生活习性。
第三部分(11-13节)介绍大雁的联合观念,赞美大雁迁徙带来的生机与情趣。
合作探究
1.文章描写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大雁是具有灵性的侯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2.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一言以蔽之,即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3.①“拐来拐去”“低语”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②这一句把大雁比作客人,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动词溅起、抖落用得生动逼真,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大雁归来预示着万物已经摆脱了冬日的严寒,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
③“邀请”是指热情地召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④通过大雁和主红雀、花鼠的对比,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语言特色:
本文是一篇具有浓郁抒彩的科学观察笔记,作者采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有层次地、细腻地对大雁加以描写,并在字里行间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作者仔细观察、抒情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让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充分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
《大雁归来》课后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大雁归来》选自_____(国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著作《沙乡年鉴 》。从利奥波德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
自然而发出的悲叹。课文是一篇生物学“观察手记”,它记录了在从归来的种种细节。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记录得细nì 生动,让人读来仿佛正在作者身边,与他一同凝神注视着归来的雁群。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感染力,关键在于作者对他记录和观察的对象怀有深zhì 的热爱。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爱鸟之情,作者对大雁的迁xǐ
飞翔由衷钦敬,为遍体创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哀伤痛,更为大雁的归来欣喜欢乐。
1.完成文常识填空,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
2.对下面课文内分析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结构全文的。
B.大雁一旦起程就不在回去说明大雁对时间判断得非常准确。
C.《大雁归来》标题中“归来”意味着曾经离去,在离去与归来中蕴涵着生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
D.作者和他的学生发现大雁单只的是丧失亲人的幸存者,他们为这一发现而自豪。
3.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大雁归来 沉鱼落雁 归雁入胡天 鸿雁传书 四个短语都是主谓短语
C.“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爱鸟之情”句的主语是“文章”。
D.文段中画线的短语应改为“观察和记录”。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ǎi( )时,春天就来到了。
②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 )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xǐ( )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③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
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④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róng( )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xiáng( )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 )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4.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准确的汉字
5.如何理解第③段中划线的“目空一切”一词?
6.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什么意思?
7.“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切断了其后路的先知的坚定信念”是文中的一句话,你认为应该放在何处?
(二)课外拓展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8.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9.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10.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11.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0.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美国 jian roulin 腻 挚 徙 2.D 3.D
4.霭 jiān 徙 融 翔 jiàn
5.“目空一切”本指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这里是运用拟人手法,写大雁无视平时所喜欢的沙滩与沼泽,毫不留恋。
6.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是说,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7.放在第②段的开始。
8.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9.生命指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率非常缓慢。
10.不能。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箱龟冬眠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1.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和冬眠有关。
12.①冬眠由遗传基因决定。②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③有一种猴子能冬眠。④人类与猴子基因相似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