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探究·诊断】第六单元 第26课 小石潭记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探究·诊断】第六单元 第26课 小石潭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0 21:5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古代生活(2)
学习目标
1.阅读
(1)借助课文提示、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熟读背诵课文,在读背默写中培养语感,把握作者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3)通过比较阅读,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4)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手法。
(5)诵读古代诗词,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6)深入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以获得美的感受。
2.写作
(1)借鉴古代游记的写作方法,指导自己的写作。
(2)运用联想和想象,扩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篇。
3.口语交际
(1)在小组里给大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一处风景名胜,小组推选代表在班里发言。
(2)收集一些风景名胜的传说故事或几条风景名胜的楹联,在班级活动中给同学们读一读、讲一讲。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使人如置身其境。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景,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寓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记游文字中。
《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袁宏道是一位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他轻视世俗名利,耽爱游山玩水。这篇游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诗五首》是一束古代诗歌的集锦。陶渊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饮酒》中坦言不做官的惬意,李白在《行路难》中抒发出仕无路的悲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吟出了身处漏雨茅屋心系“天下寒士”的情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唱出了边塞送行的豪迈,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道出了解佩出朝、去国还乡的复杂情感。
2.文章阅读建议
(1)注重诵读,在诵读中培养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2)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各篇课文的理解。
(3)采用卡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做卡片的方法:
①卡片纸。卡片相当于32开纸的二分之一,裁好后按照自己平日书写字的大小画上横格,上方留有1厘米的天头。第一行注明题目、类别等项目。
②确立积累的内容分类。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实词一般可以分类为: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词类活用、通假字。虚词可以单个积累。
③整理抄录。按照分类的项目整理抄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张卡片只抄录一个实词。留下空白等日后再学新的义项时进行补充。例如“见”,今后还要学到的义项有:①见解,见识。②表示被动。(用作虚词)③表示对自己怎么样。随学随补充。为了补充新的例句,也可以在每个义项的例句之后留出空行。
④分类存放。准备卡片盒,制作目录卡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目录卡片的上沿要比普通卡片高出一厘米左右,用来书写题目。把相同类型的卡片放在一起,目录卡片作为同类卡片的第一张,放在卡片盒子里,便于翻检。
(4)《小石潭记》描写景物特征鲜明,除正面描绘外还多处照应,突出了小石潭的幽静优美的特征,理清这一问题对指导写作有一定意义。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的含义可组织学生讨论,旨在鼓励学生独立研讨问题。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以及作者“乐”的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和实质较难理解。本文与《岳阳楼记》作于同一年,是在相同的社会政治背景和类似的心境下写成的,但这两篇文章在创作动机、写作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却存在着较大差异,可做一些比较研讨。
学习《满井游记》,重在把握作者个性化的写景风格,体会其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文中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3.相关知识
(1)柳宗元(773—81 ( http: / / www.21cnjy.com )9),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尤其在写作山水游记方面,成为一代名家,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与韩愈并称“韩柳”。他一生留下了六百多篇作品,大多是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的散文珍品。柳宗元的山水游记都写于他贬谪永州以后。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生动的描写,抒发自己心中的苦闷。他的游记文笔清新优美,富于诗情画意,并能曲折表现抑郁不平的感情和对丑恶现实的抗议。他继承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2)范仲淹(989—1 ( http: / / www.21cnjy.com )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今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26岁登进士第;曾因敢于直谏,屡遭贬斥;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知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他以64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3)欧阳修(1007—1072):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修与唐代的韩愈一样,认为内容对文章起决定作用,内容又通过文章来表现。他主张文章要切合实用,反对空谈猎奇;文章应当反映现实生活,为政治服务。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特点有三:①文体多样,议论、叙事、抒情兼备;②采“古文”与骈文之长,融成新的风格;③富于变化,开阖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简约有法的叙事,迂徐有致的谈论,曲折变化的章法,圆融轻快而无窘迫滞涩之感的语句,构成了欧阳修散文含蓄委婉的总体风格。
(4)袁宏道(1568—1610),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作品风格率真自然,清新清俊。他的山水游记很著名。明人张岱说:“古人记山水乎,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5)唐代的边塞诗派:唐初边事连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人除应举入仕外,多从军入幕,谋取功名。虞世南、崔湜、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都曾写过一些边塞诗,虽然在他们的作品中边塞诗并不占主要地位,也未形成风格流派,但在题材和表现手法方面为边塞诗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开元年间,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大多有较长的戎幕经历,擅长用七言歌行和绝句表现边塞生活和战争,风格雄浑奔放,史称“边塞诗派”。
学习诊断
26.小石潭记
一、积累与运用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卷石( ) 犬牙差互( ) 青树翠蔓( )
为坻( ) 蒙络摇缀( ) 为屿为嵁(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ánɡ( )竹 清liè( ) yǐ( )然
悄chuànɡ( ) 幽suì( ) xī( )忽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
(3)俶尔远逝________ (4)悄怆幽邃________
(5)以其境过清________ (6)不可久居________
3.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仅高度概括了潭周围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B.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潭的西岸,依据是“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
C.“全石以为底”一句既写出小石潭极为罕见,又从侧面反映出水的清冽。
D.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用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贴切地写出潭水的清澈透明。
4.按原文填空。
(1)文中描写小石潭的氛围,并抒发作者遭贬后悲凉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游鱼由静态到动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虚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无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段无标点文言文,在应当停顿处加上标点。
同游者 吴 武 陵 龚 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余 弟 宗 玄 隶 而 从 者 崔氏 二 小 生 日 恕 己 日 奉 壹
二、课内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上面几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的《小石潭记》。作者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________,《小石潭记》就是其中的一篇。
9.选文第一段写________和潭的概貌。可分两层,开头到“________________”为第一层,余下的为第二层。
10.第一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了伏笔?
11.解释词语。
尤:________ 佁然:________
12.翻译句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与“皆若空游无所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
(2)与“四面竹树环合”前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应的三组句子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依次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6.本文是一篇游记,根据文体特征采取了( )
A.移步换景法 B.欲扬先抑法 C.比喻象征法 D.夹叙夹议法
17.小石潭得名的根据是( )
A.闻水声,如鸣珮环。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6.小石潭记
1.(1)quán cī màn chí zhuì kān (2)篁 冽 佁 怆 邃 翕
2.(1)大约 (2)像北斗星那样 (3)忽然 (4)忧伤的样子 (5)凄清 (6)停留 3.B
4.(1)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1)“无所”,没有所……的东西。 (2)“以”,因为。 “而”,连词,表示顺接。
6.(1)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7.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柳宗元 《永州八记》 9.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水尤清冽”
10.“隔篁竹” “伐竹取道”
11.尤:特别。 佁然:呆呆的样子。
12.它(溪)的岸的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13.(1)水尤清冽 (2)①隔篁竹;②伐竹取道;③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4.依次写了水、竹、石、树、鱼、溪流。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的。从发现小石潭写起,写潭中景物,先写“近观”,再写“远望”。井然有序。
15.烘托凄清寂静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寂寞的处境和忧伤的感情。
16.A 1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