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探索宇宙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2.3 探索宇宙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07 14:07:58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探索宇宙
知识点1探索太空
1.公元140年前后, 在前人观察和理论基础上,提出了“ ”.
2. 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提出了“ ”.
3. 根据前人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4. 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为人类实现“飞天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知识点2人类探索永无止境
5.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一颗相对很小的行星.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发现还有八颗 、290颗卫星、约130万颗小行星,以及数量可观的彗星和流星.
知识点1探索太空
【例1】科学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的科学理论或学说通常是在补充、修正甚至推翻原有理论或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下选项的各组理论或学说间,未体现以上过程的是( )
A.天圆地方说→地心说
B.神创论→达尔文的进化论
C.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
D.汤姆孙的“葡萄干面包”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规律总结
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这就是地心说.这一学说最初由亚里士多德提出.
公元2世纪托勒密进一步发展了地心说.
16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主张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
知识点2人类探索永无止境
【例2】对地球和宇宙的有关认识和猜想,已被大家广为认可的是( )
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②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③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在太阳系中,太阳是( )
A.彗星
B.卫星
C.行星
D.恒星
2.如下示意图中,能反映宇宙、银河系和太阳系之间的关系的是( )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
B.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4.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B.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C.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5.人类首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双黑洞合并形成的,双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是太阳的29倍和36倍,合并后的黑洞质量是太阳的62倍.亏损的质量以强大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经过漫长的旅行抵达地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B.双黑洞合并过程中质量守恒
C.该引力波产生于13亿年前
D.引力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6.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 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 条轨道上运行.
7.现代宇宙观认为 (填“太阳是宇宙的中心”“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或“宇宙没有中心”),现代天文观察发现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由此推测宇宙在 (填“坍缩”或“膨胀”).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银河系发光部分的直径约7×104 L.y.(光年),最大厚度约为1×104 L.y.,像一个中央凸起四周扁平的旋转铁饼.银河系中有大约2×1011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恒星彼此之间相距很远,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也有4.3 L.y.之遥.
(1)L.y.是表示 (填“时间”“温度”“质量”“密度”或“长度”)的单位.
(2)地球上的物质通常是以 三种状态存在,而太阳上的物质通常是以 态存在的.
(3)若银河系发光部分的体积约为4×1012(L.y.)3,则银河系中恒星的密度为 颗/(L.y.)3.第三节 探索宇宙
知识点1探索太空
1.公元140年前后, 托勒密 在前人观察和理论基础上,提出了“ 地心说 ”.
2. 哥白尼 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提出了“ 日心说 ”.
3. 开普勒 根据前人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4. 牛顿 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为人类实现“飞天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知识点2人类探索永无止境
5.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一颗相对很小的行星.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发现还有八颗 行星 、290颗卫星、约130万颗小行星,以及数量可观的彗星和流星.
知识点1探索太空
【例1】科学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的科学理论或学说通常是在补充、修正甚至推翻原有理论或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下选项的各组理论或学说间,未体现以上过程的是( A )
A.天圆地方说→地心说
B.神创论→达尔文的进化论
C.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
D.汤姆孙的“葡萄干面包”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规律总结
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这就是地心说.这一学说最初由亚里士多德提出.
公元2世纪托勒密进一步发展了地心说.
16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主张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
知识点2人类探索永无止境
【例2】对地球和宇宙的有关认识和猜想,已被大家广为认可的是( A )
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②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③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在太阳系中,太阳是( D )
A.彗星
B.卫星
C.行星
D.恒星
2.如下示意图中,能反映宇宙、银河系和太阳系之间的关系的是( C )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D )
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
B.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4.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B.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C.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5.人类首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双黑洞合并形成的,双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是太阳的29倍和36倍,合并后的黑洞质量是太阳的62倍.亏损的质量以强大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经过漫长的旅行抵达地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牛顿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B.双黑洞合并过程中质量守恒
C.该引力波产生于13亿年前
D.引力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6.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 恒星 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 三 条轨道上运行.
7.现代宇宙观认为 宇宙没有中心 (填“太阳是宇宙的中心”“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或“宇宙没有中心”),现代天文观察发现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由此推测宇宙在 膨胀 (填“坍缩”或“膨胀”).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银河系发光部分的直径约7×104 L.y.(光年),最大厚度约为1×104 L.y.,像一个中央凸起四周扁平的旋转铁饼.银河系中有大约2×1011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恒星彼此之间相距很远,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也有4.3 L.y.之遥.
(1)L.y.是表示 长度 (填“时间”“温度”“质量”“密度”或“长度”)的单位.
(2)地球上的物质通常是以 固态、液态、气态 三种状态存在,而太阳上的物质通常是以 等离子 态存在的.
(3)若银河系发光部分的体积约为4×1012(L.y.)3,则银河系中恒星的密度为 0.05 颗/(L.y.)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