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07 14:05:51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识点1 定滑轮
1.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知识点2 动滑轮
2.滑轮的轴能随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知识点1 定滑轮
【例1】下列关于定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定滑轮不仅能省力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
C.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
D.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知识点2 动滑轮
【例2】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总重60 N的物体被匀速提升了10 cm,若不计滑轮、绳的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 (B)
A.F=60 N,s=0.2 m B.F=30 N,s=0.2 m
C.F=60 N,s=0.1 m D.F=30 N,s=0.1 m
1.定滑轮本质上相当于 (A)
A.等臂杠杆 B.费力杠杆
C.省力杠杆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使用该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沿不同方向所用的拉力中 (D)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3.用一个动滑轮来提升重物,动滑轮的重力是10 N,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150 N,则物体的重力是(不计绳重和摩擦) (B)
A.300 N B.290 N
C.280 N D.150 N
4.如图所示,用60 N的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绳子自由端的速度分别是 (D)
A.30 N,2 m/s B.60 N,2 m/s C.30 N,1 m/s D.60 N,1 m/s
5.在下列轻质的简单机械中,用10 N的拉力能将重15 N的物体竖直提起的可能是 (C)
①一个定滑轮;②一个动滑轮;③杠杆.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①②③
6.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柱形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B)
7.如图所示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的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8.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B)
A.F1=F2 B.F3=F4 C.F1=l2F3 D.F2=l2F4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所示,定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沿着绳向下方匀速拉动,重为0.5 N的钩码将向上(填“向上”或“向下”)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5N.若钩码上升10 cm,则弹簧测力计移动10cm.
10.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 N的水桶,动滑轮的重力为3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与桶相连的绳子B承受的拉力为200N,人对绳子自由端A的拉力为115N.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F=2 N的力的作用下,物体A匀速运动了1 m(不考虑滑轮自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2m.
12.如图甲是“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竖直拉动使钩码匀速上升.
(2)小军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3)小军继续实验,并作出“拉力与钩码重的比值随钩码重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钩码越重,拉力与钩码重的比值就越接近0.5(填数值).由此他推理得出:在不计动滑轮重时,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识点1 定滑轮
1.其轴 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 ,但可以 .
知识点2 动滑轮
2.滑轮的轴能随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叫做 ,动滑轮可以 ,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知识点1 定滑轮
【例1】下列关于定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定滑轮不仅能省力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
C.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
D.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知识点2 动滑轮
【例2】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总重60 N的物体被匀速提升了10 cm,若不计滑轮、绳的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 ( )
A.F=60 N,s=0.2 m B.F=30 N,s=0.2 m
C.F=60 N,s=0.1 m D.F=30 N,s=0.1 m
1.定滑轮本质上相当于 ( )
A.等臂杠杆 B.费力杠杆
C.省力杠杆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使用该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沿不同方向所用的拉力中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3.用一个动滑轮来提升重物,动滑轮的重力是10 N,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150 N,则物体的重力是(不计绳重和摩擦) ( )
A.300 N B.290 N
C.280 N D.150 N
4.如图所示,用60 N的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绳子自由端的速度分别是 ( )
A.30 N,2 m/s B.60 N,2 m/s C.30 N,1 m/s D.60 N,1 m/s
5.在下列轻质的简单机械中,用10 N的拉力能将重15 N的物体竖直提起的可能是 ( )
①一个定滑轮;②一个动滑轮;③杠杆.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①②③
6.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柱形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
7.如图所示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的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8.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F1=F2 B.F3=F4 C.F1=l2F3 D.F2=l2F4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所示,定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沿着绳向下方匀速拉动,重为0.5 N的钩码将 (填“向上”或“向下”)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若钩码上升10 cm,则弹簧测力计移动 cm.
10.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 N的水桶,动滑轮的重力为3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与桶相连的绳子B承受的拉力为 N,人对绳子自由端A的拉力为 N.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F=2 N的力的作用下,物体A匀速运动了1 m(不考虑滑轮自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m.
12.如图甲是“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竖直拉动使钩码 上升.
(2)小军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使用动滑轮可以 .
(3)小军继续实验,并作出“拉力与钩码重的比值随钩码重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钩码越重,拉力与钩码重的比值就越接近 (填数值).由此他推理得出:在不计动滑轮重时,使用动滑轮可以省 的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