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章末复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章末复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7 20:37:44

文档简介

第十章 章末复习
1.一位同学用20 s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时的功率可能是( C )
A.1.5 W
B.15 W
C.150 W
D.1 500 W
2.如图所示,mA>mB>mC,三个物体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都沿着力F的方向移动距离s,比较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结论是( A )
A.对A、B、C做功一样多
B.对A做的功多
C.对B做的功多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O点,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开始向右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个点,且A、B之间和B、C之间的距离相等,F在AB段做功W1,做功功率是P1;在BC段做功W2,做功功率是P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D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4.下列物体既有势能又有动能的是( D )
A.教室的灯管
B.拉长的橡皮筋
C.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D.飞行的小鸟
5.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NP固定在竖直平面内,NP段水平.一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是(忽略空气阻力)( D )
A.M点到N点的过程,势能不变
B.M点到N点的过程,动能减小
C.N点到P点的过程,势能增大
D.N点到P点的过程,动能不变
6.现在许多商店和宾馆都安装了弹簧门,弹簧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被推开后,弹簧被卷紧,具有弹性势能,放手后这种能转化为门的动能,使门自动关上.
7.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在投掷的过程中,小明有填“有”或“没有”)对实心球做功,实心球在最高点时具有(填“具有”或“不具有”)动能.
8.如图所示,从A点沿水平桌面滚落的小球运动轨迹如虚线所示,C、F两点等高,D为小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球在C点和F点的机械能相等
B.小球在C点和F点的动能相等
C.小球从E点到F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变小
D.小球在E点的动能不为零
9.明代航海家郑和曾带领庞大的船队远航非洲,其船队在海上航行时主要以什么为动力?有什么不足之处?
答:郑和下西洋时还没有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发动机,当时的船只主要是靠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前进的.不足之处是风向变化不定,使船的航向不好掌握,风速太小时船队航行的速度会显著降低
10.(2023贵州中考)如图甲所示,水平面AB段光滑,B点右侧粗糙,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用小木块P压缩弹簧至A点由静止释放,木块离开弹簧后,动能随位置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如图乙所示.若换另一相同底面的小木块Q(mQ>mP)将弹簧同样压缩至A点由静止释放,弹簧形变均在弹性限度内.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小木块Q从离开弹簧至静止的过程中,动能随位置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
如图所示:
11.如图所示,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固定一轻质弹簧,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自由下滑,最终在斜面上的B点保持静止.请比较这一过程物块重力做功W1和克服摩擦力做功W2的大小关系,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理由.(不计空气阻力)
解:不计空气阻力,物块在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做功,所做的功W1等于减小的重力势能; 物块在下滑的过中,会克服斜面的摩擦做功,同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此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为克服摩擦力做功(W2)产生的内能和克服弹簧弹力做功产生的弹性势能,所以W1>W2.
12.小明在实验室看到一科学玩具——牛顿摆,如图1甲所示,它由支架、细线和5个完全相同的钢球组成,每个钢球通过两根无弹性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并紧挨着排列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拉起最左侧的钢球,释放后,它像单摆一样向右摆动撞击相邻钢球,仅把最右侧的钢球撞出,其他球几乎静止不动.
这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碰撞后仅有一个球摆动,而其余球仍然保持静止?于是他提出问题:被撞而摆动的钢球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他作出以下猜想:
Ⅰ.可能与撞击球撞击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Ⅱ.可能与撞击球的数量多少有关
将牛顿摆等效为单摆模型,如图1乙所示是一个钢球撞击其他钢球的情形,五个钢球自左向右标为A~E球.若不考虑能量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球作为撞击球拉至一定的高度(保持细线绷直),释放后,A球向右摆动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探究猜想I时,为了改变撞击球撞击时的速度,你的操作办法是将A球拉至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释放后,当钢球发生碰撞时,仅有E球被撞出,由此可判断:被撞而摆动的钢球数量与撞击球的速度无关(填“有关”或“无关”).
(3)通过上述实验,小明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仅有一个球被撞出,于是他向老师请教,老师说:牛顿摆的钢球间发生碰撞时,撞击球的速度被大小不变地依次“传递”给下一个球,所以最终只有一个钢球被撞出.根据老师的讲解,小明继续探究猜想Ⅱ,将A、B两球作为撞击球紧挨着拉起一定高度后同时释放,A、B球向右摆动并与C球相撞,则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如图2中的乙(填“甲”“乙”或“丙”);请阐述你选择的理由:撞击球的速度被大小不变地依次“传递”给下一个球,即摆动球的速度与撞击球的速度相等,而在传递速度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摆动球的质量和撞击球的质量相等,所以会有两个球被弹起.
13.超速与超载严重危害了道路交通安全.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货车超速与超载在追尾事故中的危害,用到的器材:小车(模拟货车)、木块(模拟被追尾车辆)、砝码若干、坡度固定的斜面.将小车从如图甲所示的A处自由释放,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s0后停止,s0可视为刹车后运动的距离.将木块静置于小车右侧所在的位置B处,表明符合核载量并在限速内的货车不会对前车追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货车超速的危害:如图乙所示,木块置于B处,小车由斜面顶端释放,撞击木块并与木块共同运动一段距离s1,这表明货车超速会(填“会”或“不会”)产生追尾的危害.本实验可用木块运动的距离反映追尾的危害程度.
(2)探究货车超载的危害:如图丙所示,木块置于B处,将砝码固定在小车上,仍从A处释放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逐次增加砝码个数重复实验,发现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几乎都为s0,均未与木块撞击.小明猜想: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时,虽其动能随质量的逐次增大而增大,但仍未追尾,原因可能是小车此时的速度还不够大.
(3)由(2)问中的实验看出小车超载几乎不会追尾前车,但生活中货车超载引起的追尾事故却频频发生.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设计一步实验操作(木块仍置于B处),证明货车追尾前车会因超载带来危害.
①操作:将装有砝码的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释放,观察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
②请你对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合理预设,并指出仅因超载造成追尾的危害程度在实验结果中是如何体现的?若木块运动的距离比乙图中木块运动的距离更远,则木块两次运动距离之差即可体现仅因超载带来的危害程度.第十章 章末复习
1.一位同学用20 s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时的功率可能是( )
A.1.5 W
B.15 W
C.150 W
D.1 500 W
2.如图所示,mA>mB>mC,三个物体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都沿着力F的方向移动距离s,比较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结论是( )
A.对A、B、C做功一样多
B.对A做的功多
C.对B做的功多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O点,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开始向右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个点,且A、B之间和B、C之间的距离相等,F在AB段做功W1,做功功率是P1;在BC段做功W2,做功功率是P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4.下列物体既有势能又有动能的是( )
A.教室的灯管
B.拉长的橡皮筋
C.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D.飞行的小鸟
5.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NP固定在竖直平面内,NP段水平.一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是(忽略空气阻力)( )
A.M点到N点的过程,势能不变
B.M点到N点的过程,动能减小
C.N点到P点的过程,势能增大
D.N点到P点的过程,动能不变
6.现在许多商店和宾馆都安装了弹簧门,弹簧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被推开后,弹簧被卷紧,具有 ,放手后这种能转化为门的动能,使门自动关上.
7.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在投掷的过程中,小明 填“有”或“没有”)对实心球做功,实心球在最高点时 (填“具有”或“不具有”)动能.
8.如图所示,从A点沿水平桌面滚落的小球运动轨迹如虚线所示,C、F两点等高,D为小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C点和F点的机械能相等
B.小球在C点和F点的动能相等
C.小球从E点到F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变小
D.小球在E点的动能不为零
9.明代航海家郑和曾带领庞大的船队远航非洲,其船队在海上航行时主要以什么为动力?有什么不足之处?
10.(2023贵州中考)如图甲所示,水平面AB段光滑,B点右侧粗糙,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用小木块P压缩弹簧至A点由静止释放,木块离开弹簧后,动能随位置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如图乙所示.若换另一相同底面的小木块Q(mQ>mP)将弹簧同样压缩至A点由静止释放,弹簧形变均在弹性限度内.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小木块Q从离开弹簧至静止的过程中,动能随位置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
11.如图所示,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固定一轻质弹簧,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自由下滑,最终在斜面上的B点保持静止.请比较这一过程物块重力做功W1和克服摩擦力做功W2的大小关系,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理由.(不计空气阻力)
12.小明在实验室看到一科学玩具——牛顿摆,如图1甲所示,它由支架、细线和5个完全相同的钢球组成,每个钢球通过两根无弹性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并紧挨着排列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拉起最左侧的钢球,释放后,它像单摆一样向右摆动撞击相邻钢球,仅把最右侧的钢球撞出,其他球几乎静止不动.
这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碰撞后仅有一个球摆动,而其余球仍然保持静止?于是他提出问题:被撞而摆动的钢球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他作出以下猜想:
Ⅰ.可能与撞击球撞击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Ⅱ.可能与撞击球的数量多少有关
将牛顿摆等效为单摆模型,如图1乙所示是一个钢球撞击其他钢球的情形,五个钢球自左向右标为A~E球.若不考虑能量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球作为撞击球拉至一定的高度(保持细线绷直),释放后,A球向右摆动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动能.
(2)探究猜想I时,为了改变撞击球撞击时的速度,你的操作办法是 .释放后,当钢球发生碰撞时,仅有E球被撞出,由此可判断:被撞而摆动的钢球数量与撞击球的速度 (填“有关”或“无关”).
(3)通过上述实验,小明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仅有一个球被撞出,于是他向老师请教,老师说:牛顿摆的钢球间发生碰撞时,撞击球的速度被大小不变地依次“传递”给下一个球,所以最终只有一个钢球被撞出.根据老师的讲解,小明继续探究猜想Ⅱ,将A、B两球作为撞击球紧挨着拉起一定高度后同时释放,A、B球向右摆动并与C球相撞,则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如图2中的 (填“甲”“乙”或“丙”);请阐述你选择的理由: .
13.超速与超载严重危害了道路交通安全.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货车超速与超载在追尾事故中的危害,用到的器材:小车(模拟货车)、木块(模拟被追尾车辆)、砝码若干、坡度固定的斜面.将小车从如图甲所示的A处自由释放,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s0后停止,s0可视为刹车后运动的距离.将木块静置于小车右侧所在的位置B处,表明符合核载量并在限速内的货车不会对前车追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货车超速的危害:如图乙所示,木块置于B处,小车由斜面顶端释放,撞击木块并与木块共同运动一段距离s1,这表明货车超速 (填“会”或“不会”)产生追尾的危害.本实验可用木块运动的 反映追尾的危害程度.
(2)探究货车超载的危害:如图丙所示,木块置于B处,将砝码固定在小车上,仍从A处释放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逐次增加砝码个数重复实验,发现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几乎都为s0,均未与木块撞击.小明猜想: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时,虽其动能随 的逐次增大而增大,但仍未追尾,原因可能是小车此时的 还不够大.
(3)由(2)问中的实验看出小车超载几乎不会追尾前车,但生活中货车超载引起的追尾事故却频频发生.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设计一步实验操作(木块仍置于B处),证明货车追尾前车会因超载带来危害.
①操作: ;
②请你对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合理预设,并指出仅因超载造成追尾的危害程度在实验结果中是如何体现的?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