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 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0 09:34:03

文档简介

1 邓稼先
1.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 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 、 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 ”功勋奖章。
(2)于敏(1926~2019),河北宁河(今属天津)人, 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获“ ”功勋奖章、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元xūn( ) 奠( )基 选pìn( ) yáo( )言
背sònɡ( ) 昼( )夜 昆lún( ) 挚( )友
难kān( ) 仰mù( ) zǎi( )割 彷徨( )
jiū( )纷 稳jiàn( ) 殷( )红 埋zànɡ( )
可ɡē( )可泣 鲜( )为人知 至死不懈( )
鞠躬尽瘁( ) 当之无kuì( ) 家yù( )户晓
妇rú( )皆知 马革ɡuǒ( )尸 层出不qiónɡ( )
fēnɡ mánɡ bì lù( )
3.根据释义写词语。
(1)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 :很少有人知道。
(3) :指锐气和才干全部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4)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5)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6) :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阅读课文“我不能走”部分,回答4~6题。
4.选文开头作者引用了《吊古战场文》,渲染了 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 。
5.说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运用 的修辞手法,连续列举三个必备的 ,既有力地说明了 ,又使语言充满气势。
6.“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yǒnɡ① 现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中有“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科学巨擘钱学森;有“一株jì② 世草,一颗报国心”,用医药造福世界的屠呦呦;有“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的天下粮仓守望者袁隆平;有“燃尽一生,只为中国”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他们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qiè③ 而不舍、无私奉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举世zhǔ mù④ 的科技成就。放眼未来,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家精神也应鲜为人知。青年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追寻先辈足迹,砥砺奋进,定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7.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8.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造福 B.永无止境 C.鲜为人知 D.引领
永远盛开在罗布泊的“马兰花”
李清华 高 腾
地处罗布泊大漠深处的新疆马兰,屹立着一座用天山花岗岩砌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里安葬着陈士榘、张蕴钰、朱光亚、林俊德等为我国核试验事业牺牲奉献的开创者们。
林俊德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研究员,是我国核试验爆炸力学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隐姓埋名、潜心铸造大国重器,扎根新疆罗布泊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林俊德去世后,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荣誉称号,是全军挂像英模。
林俊德,1938年出生,福建永春人。1955年,17岁的他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由于家境贫穷,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金读完的。为此,林俊德常对儿女们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要赤诚报国。【批注1:划线句中的“常”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核爆试验中首战立功。自此,作为功勋装备,它应用于各种高尖端武器试验之中,出现在试验场的各个角落。
。他担当10多项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一年几乎有300多天都在大漠戈壁、试验场区度过。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面对猝不及防的重大变故,林俊德首先想到的是已到关键时刻的国防重大科研项目还未完成。
在医院的最后时光里,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快把思考很久、趋于完善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留给后人。
5月30日下午5时30分,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椅搬进病房。这一次,他继续吸着氧气,按着鼠标,强撑着工作到当晚9时45分。
5月31日,从早上7时44分到9时55分,林俊德先后9次下床工作。这时他腹胀如鼓,呼吸困难,手颤得握不住鼠标,也渐渐看不清。【批注2:为什么划线的两段都写到他按鼠标?】
在笔记本电脑上,林俊德先后整理科研资料1.5G;3次用加密电话打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当他感到稍微有点儿精力时,又为一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写下300余字的评语和6条建议;在病房两次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实验任务。
5月31日20时15分,当这个国防科技战士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在场的和早已守候在病房门口的所有医护人员,再也控制不住奔涌的感情,一个个掩面而泣……
在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只留下一句话:“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这是马兰基地官兵对林俊德的评价。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9.下列对林俊德生平事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55年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由于家境贫穷,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金读完的。
B.1960年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C.1964年他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中首战立功。
D.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这个国防科技战士的心脏停止跳动,按照遗愿埋在马兰。
10.下列对文本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林俊德比作“马兰花”,生动优美。
B.因为不舍与崇敬,所有医护人员在得知林俊德去世时掩面而泣。
C.文中多处出现具体时间,增强了人物传记记事的可信度、真实性。
D.林俊德为国防事业奉献一生,每年都有300天在试验场区度过。
11.文中两处批注是小语同学提出的疑问,请你帮助解答。
(1)批注l(从字词角度): (2)批注2(从描写角度):
12.小文不知道下面两段文字哪段更适台补充到文章横线处,请你替她选择并说明理由。
【甲】“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核试验。咱们花钱不多,干事不少。搞科学实验,就要有一股子拼劲儿。”这是林俊德经常引以为豪的话。
【乙】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核试验。他花钱不多,干事不少。搞科学实验,有一股子拼劲儿。
13.《邓稼先》一文运用对比手法,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这两位拔尖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突出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为人。请你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身边的人物,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1 邓稼先
1.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于敏(1926~2019),河北宁河(今属天津)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元xūn(勋) 奠(diàn)基 选pìn(聘) yáo(谣)言
背sònɡ(诵) 昼(zhòu)夜 昆lún(仑) 挚(zhì)友
难kān(堪) 仰mù(慕) zǎi(宰)割 彷徨(pánɡ huánɡ)
jiū(纠)纷 稳jiàn(健) 殷(yān)红 埋zànɡ(葬)
可ɡē(歌)可泣 鲜(xiǎn)为人知 至死不懈(xiè)
鞠躬尽瘁(cuì) 当之无kuì(愧) 家yù(喻)户晓
妇rú(孺)皆知 马革ɡuǒ(裹)尸 层出不qiónɡ(穷)
fēnɡ mánɡ bì lù(锋芒毕露)
3.根据释义写词语。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部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4)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5)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6)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阅读课文“我不能走”部分,回答4~6题。
4.选文开头作者引用了《吊古战场文》,渲染了荒凉凄惨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恶劣。
5.说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续列举三个必备的高标准素质,既有力地说明了邓稼先的杰出才能,又使语言充满气势。
6.“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表现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执着、勇敢、无私的精神品质。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yǒnɡ①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中有“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科学巨擘钱学森;有“一株jì②济世草,一颗报国心”,用医药造福世界的屠呦呦;有“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的天下粮仓守望者袁隆平;有“燃尽一生,只为中国”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他们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qiè③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举世zhǔ mù④瞩目的科技成就。放眼未来,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家精神也应鲜为人知。青年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追寻先辈足迹,砥砺奋进,定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7.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8.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造福 B.永无止境 C.鲜为人知 D.引领
【解析】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不合语境。
永远盛开在罗布泊的“马兰花”
李清华 高 腾
地处罗布泊大漠深处的新疆马兰,屹立着一座用天山花岗岩砌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里安葬着陈士榘、张蕴钰、朱光亚、林俊德等为我国核试验事业牺牲奉献的开创者们。
林俊德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研究员,是我国核试验爆炸力学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隐姓埋名、潜心铸造大国重器,扎根新疆罗布泊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林俊德去世后,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荣誉称号,是全军挂像英模。
林俊德,1938年出生,福建永春人。1955年,17岁的他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由于家境贫穷,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金读完的。为此,林俊德常对儿女们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要赤诚报国。【批注1:划线句中的“常”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核爆试验中首战立功。自此,作为功勋装备,它应用于各种高尖端武器试验之中,出现在试验场的各个角落。
。他担当10多项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一年几乎有300多天都在大漠戈壁、试验场区度过。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面对猝不及防的重大变故,林俊德首先想到的是已到关键时刻的国防重大科研项目还未完成。
在医院的最后时光里,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快把思考很久、趋于完善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留给后人。
5月30日下午5时30分,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椅搬进病房。这一次,他继续吸着氧气,按着鼠标,强撑着工作到当晚9时45分。
5月31日,从早上7时44分到9时55分,林俊德先后9次下床工作。这时他腹胀如鼓,呼吸困难,手颤得握不住鼠标,也渐渐看不清。【批注2:为什么划线的两段都写到他按鼠标?】
在笔记本电脑上,林俊德先后整理科研资料1.5G;3次用加密电话打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当他感到稍微有点儿精力时,又为一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写下300余字的评语和6条建议;在病房两次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实验任务。
5月31日20时15分,当这个国防科技战士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在场的和早已守候在病房门口的所有医护人员,再也控制不住奔涌的感情,一个个掩面而泣……
在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只留下一句话:“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这是马兰基地官兵对林俊德的评价。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9.下列对林俊德生平事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1955年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由于家境贫穷,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金读完的。
B.1960年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C.1964年他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中首战立功。
D.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这个国防科技战士的心脏停止跳动,按照遗愿埋在马兰。
10.下列对文本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林俊德比作“马兰花”,生动优美。
B.因为不舍与崇敬,所有医护人员在得知林俊德去世时掩面而泣。
C.文中多处出现具体时间,增强了人物传记记事的可信度、真实性。
D.林俊德为国防事业奉献一生,每年都有300天在试验场区度过。
11.文中两处批注是小语同学提出的疑问,请你帮助解答。
(1)批注l(从字词角度):“常”字表明林俊德经常对儿女们说这些话,突出了他对党和国家培养的感恩之情以及教育儿女要赤诚报国的决心,强调了这种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2)批注2(从描写角度):两次写到林俊德按鼠标,通过动作描写,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争分夺秒工作的情景,突出了他对工作的极度热爱和敬业精神。
12.小文不知道下面两段文字哪段更适台补充到文章横线处,请你替她选择并说明理由。
【甲】“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核试验。咱们花钱不多,干事不少。搞科学实验,就要有一股子拼劲儿。”这是林俊德经常引以为豪的话。
【乙】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核试验。他花钱不多,干事不少。搞科学实验,有一股子拼劲儿。
【甲】段更适合。因为【甲】段使用了第一人称“我”,更能直接体现出林俊德本人的自豪之情,增强感染力和可信度,与上下文衔接更自然;而【乙】段只是客观陈述,情感表达不如【甲】段强烈。
13.《邓稼先》一文运用对比手法,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这两位拔尖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突出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为人。请你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身边的人物,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思路指导】通过对比手法写一个人,一般有三种写法:(1)纵向对比:同一个人前后对比,表现这个人的变化;(2)横向对比:一个人同另一个人对比,突出表现其中一个人;(3)矛盾对比:对人物的言与行、表与里等进行对比,突出人物的特点。
【示例】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鲁迅《故乡》)
示例:他与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我们有幸分到了一个班。
他矮矮胖胖,脸圆圆的,总是展露出迷人的酒窝,永远也不哭,好像一个坚强的“矮冬瓜”。我瘦瘦高高,脸细长的,一遇到烦心事就发火,有时受到挫折,眼泪也会流下来,他们给我起外号为“瘦猴子”。
当我遇到烦心事时,总是盯着他,捏一捏他那肥肥胖胖的脸,然后很满足地笑一笑。当他发火的时候,总是红着脸,和别人喋喋不休地理论,直到对方认输才肯罢休。
在学习上,我们成绩相当,但依然互相请教,互相帮助。我们还善于取长补短,这能使我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我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