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质量评价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压强 质量评价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7 21:06:35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压强 质量评价(RJ)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动物大多有各自的求生绝活,下列动物的“绝活”中,可以减小压强的是( )
A.野牛的角 B.骆驼的掌
C.啄木鸟的嘴 D.鹰的利爪
2.在潜艇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的变化是(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3.如图是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3D动画模拟图。嫦娥六号着落架下方安装圆盘形“脚”,其目的是( )
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清水和盐水,液面相平且盐水、清水都静止。如果阀门K打开,那么( )
A.盐水向右流动 B.盐水向左流动
C.两液体均不流动 D.无法判断
5.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水流“旋涡”,水流“旋涡”容易将附近的人“吸”进去,造成溺水事故,因为“旋涡”内的水( )
A.流速小,压强大 B.流速小,压强小
C.流速大,压强大 D.流速大,压强小
6.如图甲,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将其截为相同的两块后,一块叠放在另一块上,如图乙。下列关于前后两次物理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总重力之比为1∶2 B.对地面压强之比为1∶2
C.对地面压力之比为1 ∶2 D.受地面支持力之比为1∶2
7.关于压强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B.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利用连通器原理
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大气压强实现的
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降低来工作的
8.如图,小刚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探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B.图乙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C.把图乙装置从一楼拿到四楼,玻璃管内液面会下降
D.把图甲中玻璃管放置倾斜,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不变
9.如图,取一个不易形变的饮料瓶,用橡皮膜扎紧瓶口,在其侧面开一小孔,用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玻璃管中有一段红色液柱,将瓶内气体密封,橡皮膜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红色液柱会移动,从而制成一个简易压强计。下列现象或分析正确的是( )
A.橡皮膜受到的压力相同时,玻璃管内径越粗,液柱上升越明显
B.将饮料瓶放入水中,液柱上升,表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C.饮料瓶在水中的位置越深,液柱上升的高度越低
D.将饮料瓶放入不同液体相同深度处,液柱上升高度相同
10.如图,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薄壁容器,两个容器开口大小相同、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两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ρb
B.桌面对两个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aD.两个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 2分,有选错得0分)
11.下列能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
B.用漏斗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
C.飞机飞行时机翼产生升力
D.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12.如图,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是hA∶hB=2 ∶1,底面积之比是SA∶SB =1 ∶3,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的密度比是1 ∶2
B.A和B的质量之比是3 ∶1
C.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是4 ∶3
D.A和B的体积之比是2 ∶3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3.某初中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 Pa,表示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 N;当他行走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
14.如图,接种疫苗的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这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便于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前,医生将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部,这样做是利用 把药液压入注射器内。
15.国产大飞机C919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 下方的空气流速,机翼上方的气压 下方的气压。(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如图,水能从a、b两个相同小圆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 有压强;此时,用手封住瓶口(水面高于a孔),能够观察到小孔 (选填“a、b”“a”“b”或“都停止”)持续向外出水。
17.一辆质量为40 t的坦克,履带和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5 m2,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 宽大的履带是通过 的方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g取10 N/kg)
18.如图,边长分别为0.4 m和0.2 m 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密度为0.6×103 kg/m3,B的密度为0.4×103 kg/m3,物体B的重力为 N。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将物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1叠放到物体B上,也可以将物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2叠放到物体B上,则V1与V2之比为 。(g取 10 N/kg)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9.(1)(3分)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本汉语字典,请你画出字典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第19(1)题图) 第19(2)题图)
(2)(3分)水、酒精、盐水分别装在相同的容器中,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如图,水面的高度已画出,请分别画出酒精、盐水所对应的液面的大致高度。(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20.(5分)小欢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小欢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同组的小宇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错误的原因是 ;小宇指出通过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相等时,受力面积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小宇提出还可以用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丁,小宇展示了两种方向上的探究方式,你觉得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更合理。
21.(6分)(1)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甲、乙两次实验控制了受力面积不变,是为了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是否有关;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2)如图丁,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在 (选填“烧杯”或“U形管”)中更换密度更小的液体,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会更明显。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3)如图戊,在“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中,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用力吹气,a管上端空气流速 b管上端空气流速,则 (选填“a”或“b”)管中水面将升高。
22.(7分)如图甲,将长约1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 mm。
(1)实验中玻璃管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空气,因此,支持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的是 ,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实验中选用水银而不是水来做实验,这是利用水银的 较大的特性;在实验过程中,若像图乙中一样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将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3)本次实验所测大气压的值为 产生的压强,若把玻璃管顶端开一个小孔,则发生的现象是 。
(4)实验结束后,用图丙的装置测量大气压。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后将其密封,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好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注射器容积标注为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则他测出大气压的表达式为p= 。其与同学们交流后发现,此装置误差较大的原因是 。
23.(7分)为“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将压强计组装好之后,小明用手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始终相平,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字母代号)。
A.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继续进行实验
C.往U形管内再加点水
(2)调整压强计无误后,小明将调好的压强计探头放入水中,他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 来反映探头处液体压强大小;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探头所处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 。
(3)乙、丙两图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之间的关系;若在丙图中只改变探头方向,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4)小明进行图丁所示操作,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将图丁中的盐水换成某液体,其他操作不变,发现U形管液面高度差增加Δh,则液体的密度ρ= (用符号表示,已知探头所处深度均为h,盐水密度用ρ盐表示,U形管中装的液体是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计算过程的,不得分)
24.(7分)如图,平底烧瓶底面积为30 cm2,内装600 mL水,水的深度为10 cm,烧瓶放置在面积为880 d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自重和容器的厚度均可忽略不计,ρ水=1.0×103 kg/m3, g 取 10 N/kg。
(1)求水对烧瓶底的压强和压力;
(2)求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25.(12分)实心圆柱体甲和长方体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为0.6×103 kg/m3,质量为 12 kg,底面积为4×10-2 m2;乙的质量为 5.4 kg,边长分别为0.1 m、0.2 m、0.3 m。(g取10 N/kg)
(1)求乙的密度;
(2)求甲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叠放在乙的正上方后,甲剩余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最小值,求甲截去的高度。第九章 压强 质量评价(RJ)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动物大多有各自的求生绝活,下列动物的“绝活”中,可以减小压强的是(B)
A.野牛的角 B.骆驼的掌
C.啄木鸟的嘴 D.鹰的利爪
2.在潜艇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的变化是(A)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3.如图是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3D动画模拟图。嫦娥六号着落架下方安装圆盘形“脚”,其目的是(C)
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清水和盐水,液面相平且盐水、清水都静止。如果阀门K打开,那么(A)
A.盐水向右流动 B.盐水向左流动
C.两液体均不流动 D.无法判断
5.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水流“旋涡”,水流“旋涡”容易将附近的人“吸”进去,造成溺水事故,因为“旋涡”内的水(D)
A.流速小,压强大 B.流速小,压强小
C.流速大,压强大 D.流速大,压强小
6.如图甲,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将其截为相同的两块后,一块叠放在另一块上,如图乙。下列关于前后两次物理量的判断正确的是(B)
A.总重力之比为1∶2 B.对地面压强之比为1∶2
C.对地面压力之比为1 ∶2 D.受地面支持力之比为1∶2
7.关于压强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B.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利用连通器原理
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大气压强实现的
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降低来工作的
8.如图,小刚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探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图甲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B.图乙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C.把图乙装置从一楼拿到四楼,玻璃管内液面会下降
D.把图甲中玻璃管放置倾斜,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不变
9.如图,取一个不易形变的饮料瓶,用橡皮膜扎紧瓶口,在其侧面开一小孔,用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玻璃管中有一段红色液柱,将瓶内气体密封,橡皮膜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红色液柱会移动,从而制成一个简易压强计。下列现象或分析正确的是(B)
A.橡皮膜受到的压力相同时,玻璃管内径越粗,液柱上升越明显
B.将饮料瓶放入水中,液柱上升,表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C.饮料瓶在水中的位置越深,液柱上升的高度越低
D.将饮料瓶放入不同液体相同深度处,液柱上升高度相同
10.如图,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薄壁容器,两个容器开口大小相同、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两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ρb
B.桌面对两个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aD.两个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 2分,有选错得0分)
11.下列能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BC)
A.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
B.用漏斗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
C.飞机飞行时机翼产生升力
D.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12.如图,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是hA∶hB=2 ∶1,底面积之比是SA∶SB =1 ∶3,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A和B的密度比是1 ∶2
B.A和B的质量之比是3 ∶1
C.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是4 ∶3
D.A和B的体积之比是2 ∶3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3.某初中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 Pa,表示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受到压力为1.5×104 N;当他行走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14.如图,接种疫苗的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这是为了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便于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前,医生将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部,这样做是利用大气压把药液压入注射器内。
15.国产大飞机C919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机翼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的气压。(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如图,水能从a、b两个相同小圆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此时,用手封住瓶口(水面高于a孔),能够观察到小孔b(选填“a、b”“a”“b”或“都停止”)持续向外出水。
17.一辆质量为40 t的坦克,履带和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5 m2,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8×104Pa, 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g取10 N/kg)
18.如图,边长分别为0.4 m和0.2 m 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密度为0.6×103 kg/m3,B的密度为0.4×103 kg/m3,物体B的重力为32 N。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将物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1叠放到物体B上,也可以将物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2叠放到物体B上,则V1与V2之比为5∶4。(g取 10 N/kg)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9.(1)(3分)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本汉语字典,请你画出字典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第19(1)题图) 第19(2)题图)
(2)(3分)水、酒精、盐水分别装在相同的容器中,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如图,水面的高度已画出,请分别画出酒精、盐水所对应的液面的大致高度。(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20.(5分)小欢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小欢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同组的小宇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小宇指出通过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小宇提出还可以用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丁,小宇展示了两种方向上的探究方式,你觉得水平(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更合理。
21.(6分)(1)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甲、乙两次实验控制了受力面积不变,是为了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通过比较甲和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2)如图丁,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在U形管(选填“烧杯”或“U形管”)中更换密度更小的液体,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会更明显。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不属于(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3)如图戊,在“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中,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用力吹气,a管上端空气流速大于b管上端空气流速,则a(选填“a”或“b”)管中水面将升高。
22.(7分)如图甲,将长约1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 mm。
(1)实验中玻璃管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空气,因此,支持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的是大气压,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实验中选用水银而不是水来做实验,这是利用水银的密度较大的特性;在实验过程中,若像图乙中一样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将不变(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3)本次实验所测大气压的值为760 mm Hg产生的压强,若把玻璃管顶端开一个小孔,则发生的现象是玻璃管内的水银会下降到跟水银槽中的水银面相平。
(4)实验结束后,用图丙的装置测量大气压。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后将其密封,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好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注射器容积标注为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则他测出大气压的表达式为p=。其与同学们交流后发现,此装置误差较大的原因是注射器内的空气不能全都排尽。
23.(7分)为“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将压强计组装好之后,小明用手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始终相平,接下来他应该A(选填字母代号)。
A.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继续进行实验
C.往U形管内再加点水
(2)调整压强计无误后,小明将调好的压强计探头放入水中,他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探头处液体压强大小;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探头所处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乙、丙两图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若在丙图中只改变探头方向,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小明进行图丁所示操作,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将图丁中的盐水换成某液体,其他操作不变,发现U形管液面高度差增加Δh,则液体的密度ρ=ρ盐+ρ水(用符号表示,已知探头所处深度均为h,盐水密度用ρ盐表示,U形管中装的液体是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计算过程的,不得分)
24.(7分)如图,平底烧瓶底面积为30 cm2,内装600 mL水,水的深度为10 cm,烧瓶放置在面积为880 d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自重和容器的厚度均可忽略不计,ρ水=1.0×103 kg/m3, g 取 10 N/kg。
(1)求水对烧瓶底的压强和压力;
(2)求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解:(1)由p=ρgh可知,水对烧瓶底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 m=1 000 Pa,
由F=pS可知,水对烧瓶底的压力:
F水=ρ水S=1 000 Pa×3×10-3 m2=3 N;
(2)烧瓶内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 kg/m3×6×10-4 m3=0.6 kg,
烧瓶内水的重力:G水=m水g=0.6 kg×10 N/kg=6 N,
忽略容器自重,由p=可知,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p====2 000 Pa。
25.(12分)实心圆柱体甲和长方体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为0.6×103 kg/m3,质量为 12 kg,底面积为4×10-2 m2;乙的质量为 5.4 kg,边长分别为0.1 m、0.2 m、0.3 m。(g取10 N/kg)
(1)求乙的密度;
(2)求甲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叠放在乙的正上方后,甲剩余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最小值,求甲截去的高度。
解:(1)长方体乙的体积:
V乙=0.1 m×0.2 m×0.3 m=6×10-3 m3,
长方体乙的密度:ρ乙===0.9×103 kg/m3;
(2)圆柱体甲的重力:G甲=m甲g=12 kg×10 N/kg=120 N,圆柱体甲直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p甲====3×103 Pa;
(3)根据题意,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最大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小,长方体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乙=0.2 m×0.3 m=6×10-2m2,
圆柱体甲的体积:V甲===0.02 m3,圆柱体甲的高度:h甲===0.5 m,
假设甲截去部分的高度为Δh,因为p′甲=p′乙,则
=,
代入数据,解得Δh=0.2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