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黄河颂
1.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山]diān(巅) 劈(pī)[刀] 气pò(魄) 狂lán(澜)
zhuó(浊)流 wǎn(宛)转 pínɡ(屏)障 哺(bǔ)育
bǎnɡ(榜)样 zàn(赞)歌 摇lán(篮) 体pò(魄)
bì bǎnɡ(臂膀) 滋(zī)长 浩浩dànɡ dànɡ(荡荡)
3.根据释义写词语。
(1)浩浩荡荡:水势广阔壮大的样子。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巨大。
(2)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3)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4)榜样: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阅读诗歌“歌词”部分,回答4~6题。
4.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文中相应的诗句。
诗中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是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5.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望”表示向远处看;而“看”表示的距离较近,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
6.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黄河,精神的河。
九曲黄河,一路奔ténɡ①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走向。
黄河,有着自强的精神。《周易》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史记》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在黄河流域孕育的著作,体现着中华民族愈是遭受cuò zhé②挫折、愈是奋起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坚rèn③韧意志。
黄河,有着重生的精神。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不管时代多么昏暗,不论现实多么悲惨,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有屈原式的悲愤,但从来没有绝望。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否极泰来。这个理念已经深化于民族心理之中。山河pò suì④破碎时,中国人也没有失去希望,所以才有“重整河山”。
(选自刘笑伟《文化中国行·山河血脉:大河交响》)
7.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8.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百折不挠 B.塑造 C.孕育 D.否极泰来
【解析】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搭配不当。
春日壶口观瀑
孙正好
①春回大地,正是壶口观瀑的好时节。相比于夏日之炎,秋日之汛,冬日之寒,此时的壶口千岩竞秀,万物勃发,黄河冰凌渐融,春水碧天,在雄壮浩荡中不失晴朗俊逸,于浑厚坚韧中又意兴盎然。
②初见壶口瀑布之真容,其澎湃,其浩荡,其一泻千里,其声势浩大,令人忘忧之余又深感词穷,即便如李白之语“飞流直下”“银河落九天”,亦或是苏轼之词“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都只能写其一景,而无法概其全貌。
③因观瀑之地在陕西一侧,站在壶口瀑布前,我突然想到了陕西方言中的“扎势”一词。陕西话中“扎势”本意为摆架子,装腔作势,多含贬讽之意,但拿来形容壶口瀑布却是颇有韵味。势如破竹、气势如虹的黄河壶口瀑布,可不是“扎天地之势”,“扎万物之势”!
④“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若从低处仰观壶口瀑布,一汪大水挂于前川,其“势”在于豪壮伟岸,在于雄姿勃发,似泰山压顶,如四海倒倾。仰其高,如破云雾,如铲晴空;观其宽,似三千素练悬空而挥,又似千军万马并肩齐啸,令人顿悟“黄河之水天上来”绝非虚语。临水静听,瀑布击岸之声如万鼓齐鸣,似大地惊雷,正所谓“势似鸣雷奔似马,寒氛扑面走龙蛇。”
⑤站在黄河岸边平视壶口瀑布,远山立而近水涌,浪映青嶂而波动远空,其“势”在于浩荡:伫目北望,南下之水浩浩汤汤,衔山吞谷;抬眼南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再近看瀑布下切形成的“十里龙槽”,深不见底,窄如壶嘴,其间激流澎湃如蛟龙腾窜,白浪翻滚如雪卷残云,正是“万马奔腾任嘶吼,千里黄河一壶收。”
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自陕北高原山峁之巅俯瞰壶口瀑布,黄河于云海间闯千险而来,又在苍茫大地上破万阻而去,经山历河,势倾天下,其势在于“无尽”,在于势不可挡:无尽之天地间有无尽之山脉,其间又有无尽之大河,浪层出不穷,水绵绵不绝,历九曲而不息,经百折而不挠,于长风万里中奔流赴海,在气壮山河中万古长青。
⑦“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壶口观瀑时,气势磅礴的《保卫黄河》一直响彻两岸,不绝于耳,令人顿生凌云之志与万丈雄心,其激荡内心,不亚于水击长空,浪滔千里。可见,壶口瀑布之“势”,又何尝仅仅存于有形,更藏于无形!
⑧遥想抗战时期,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诗人光未然在壶口一带目睹黄河“万流排空势,卷作千尺浪”。此后,他联合作曲家冼星海在延安的窑洞中创作出了时代最强音、抗日主旋律《黄河大合唱》。从红高粱到青纱帐,从黄河船夫到游击健儿,诗人用史诗之笔勾勒出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的爱国斗志。
⑨由是想到,壶口瀑布之无形之“势”,正是源自黄河乃中华民族母亲河,是亿万国人的精神故乡,因此,壶口观瀑,更像是“归乡”之旅,“寻根”之旅。我们在山呼海啸看家园之美好,感山河之壮丽,在浪高千丈中怀赤子之心,念悠悠华夏。
⑩一河一瀑之气韵,又何尝不是华夏民族精神之象征:黄河纳百川而聚于一壶,过壶口后又纳百川而奔流赴海,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之开放精神?黄河东流,滋养千里,广布德泽,利万物而不争,这不正是中华民族从善如流、胸怀天下之包容精神?黄河西来,一路逢山开路,摧枯拉朽,在壶口力挽狂澜后破龙门而出,自此横无际涯,浩浩东去,可谓于万难之中勇开新局,这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开拓之进取精神?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临别壶口瀑布时,我顿悟,此瀑此河,不正是历史之长河,文明之大河吗?多少豪杰志士,曾在风高浪急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多少英雄儿女,正在澎湃浩荡中勇立潮头,奔赴星辰大海!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9.春回大地,作者来到壶口观瀑,从三个不同观察角度描写瀑布。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些观察角度所使用的三个词语。
①仰观;②平视;③俯瞰。
10.(1)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
示例一: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用“破云雾”“铲晴空”夸张地描写了壶口瀑布之高,表现壶口瀑布的豪壮伟岸,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壮观景象的赞叹之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瀑布比作“三千素练”“千军万马”,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之宽,表现出壶口瀑布的豪壮气势,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壮观景象的赞叹之情。
示例三: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表现了壶口瀑布雄壮高大的磅礴气势,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壮观景象的赞叹之情。
(2)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
句中“闯”“破”两个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势不可挡、奔腾不息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的赞美、敬仰之情。
11.文章第⑦段最后说“可见,壶口瀑布之‘势’,又何尝仅仅存于有形,更藏于无形!”请说说壶口瀑布无形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种无形之“势”,是华夏民族精神之象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之开放精神;②从善如流、胸怀天下之包容精神;③自强不息、奋力开拓之进取精神。
12.作者为什么说“壶口观瀑,更像是‘归乡’之旅,‘寻根’之旅”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原因。
①壶口瀑布是黄河的一部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千千万万华夏儿女,是亿万国人的精神故乡;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壶口瀑布那雄浑开阔、势不可挡、百折不挠、奔流不息的气韵,正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壶口观瀑,更像是“归乡”之旅,“寻根”之旅。
13.本诗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赞美黄河,歌颂黄河。请选用排比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赞美长江的文字。100字左右。
示例: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5 黄河颂
1.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光未然(1913~2002),原名 ,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 、文学评论家。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山]diān( ) 劈( )[刀] 气pò( ) 狂lán( )
zhuó( )流 wǎn( )转 pínɡ( )障 哺( )育
bǎnɡ( )样 zàn( )歌 摇lán( ) 体pò( )
bì bǎnɡ( ) 滋( )长 浩浩dànɡ dànɡ( )
3.根据释义写词语。
(1) :水势广阔壮大的样子。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巨大。
(2)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3) :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4) :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阅读诗歌“歌词”部分,回答4~6题。
4.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文中相应的诗句。
诗中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先是近镜头特写: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 ;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 ;最后是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 。
5.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望”表示 ;而“看”表示的距离 ,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
6.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 ,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 ”,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 。
黄河,精神的河。
九曲黄河,一路奔ténɡ① 向前,以百折不挠的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走向。
黄河,有着自强的精神。《周易》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史记》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在黄河流域孕育的著作,体现着中华民族愈是遭受cuò zhé② 、愈是奋起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坚rèn③ 意志。
黄河,有着重生的精神。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不管时代多么昏暗,不论现实多么悲惨,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有屈原式的悲愤,但从来没有绝望。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否极泰来。这个理念已经深化于民族心理之中。山河pò suì④ 时,中国人也没有失去希望,所以才有“重整河山”。
(选自刘笑伟《文化中国行·山河血脉:大河交响》)
7.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8.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百折不挠 B.塑造 C.孕育 D.否极泰来
春日壶口观瀑
孙正好
①春回大地,正是壶口观瀑的好时节。相比于夏日之炎,秋日之汛,冬日之寒,此时的壶口千岩竞秀,万物勃发,黄河冰凌渐融,春水碧天,在雄壮浩荡中不失晴朗俊逸,于浑厚坚韧中又意兴盎然。
②初见壶口瀑布之真容,其澎湃,其浩荡,其一泻千里,其声势浩大,令人忘忧之余又深感词穷,即便如李白之语“飞流直下”“银河落九天”,亦或是苏轼之词“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都只能写其一景,而无法概其全貌。
③因观瀑之地在陕西一侧,站在壶口瀑布前,我突然想到了陕西方言中的“扎势”一词。陕西话中“扎势”本意为摆架子,装腔作势,多含贬讽之意,但拿来形容壶口瀑布却是颇有韵味。势如破竹、气势如虹的黄河壶口瀑布,可不是“扎天地之势”,“扎万物之势”!
④“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若从低处仰观壶口瀑布,一汪大水挂于前川,其“势”在于豪壮伟岸,在于雄姿勃发,似泰山压顶,如四海倒倾。仰其高,如破云雾,如铲晴空;观其宽,似三千素练悬空而挥,又似千军万马并肩齐啸,令人顿悟“黄河之水天上来”绝非虚语。临水静听,瀑布击岸之声如万鼓齐鸣,似大地惊雷,正所谓“势似鸣雷奔似马,寒氛扑面走龙蛇。”
⑤站在黄河岸边平视壶口瀑布,远山立而近水涌,浪映青嶂而波动远空,其“势”在于浩荡:伫目北望,南下之水浩浩汤汤,衔山吞谷;抬眼南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再近看瀑布下切形成的“十里龙槽”,深不见底,窄如壶嘴,其间激流澎湃如蛟龙腾窜,白浪翻滚如雪卷残云,正是“万马奔腾任嘶吼,千里黄河一壶收。”
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自陕北高原山峁之巅俯瞰壶口瀑布,黄河于云海间闯千险而来,又在苍茫大地上破万阻而去,经山历河,势倾天下,其势在于“无尽”,在于势不可挡:无尽之天地间有无尽之山脉,其间又有无尽之大河,浪层出不穷,水绵绵不绝,历九曲而不息,经百折而不挠,于长风万里中奔流赴海,在气壮山河中万古长青。
⑦“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壶口观瀑时,气势磅礴的《保卫黄河》一直响彻两岸,不绝于耳,令人顿生凌云之志与万丈雄心,其激荡内心,不亚于水击长空,浪滔千里。可见,壶口瀑布之“势”,又何尝仅仅存于有形,更藏于无形!
⑧遥想抗战时期,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诗人光未然在壶口一带目睹黄河“万流排空势,卷作千尺浪”。此后,他联合作曲家冼星海在延安的窑洞中创作出了时代最强音、抗日主旋律《黄河大合唱》。从红高粱到青纱帐,从黄河船夫到游击健儿,诗人用史诗之笔勾勒出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的爱国斗志。
⑨由是想到,壶口瀑布之无形之“势”,正是源自黄河乃中华民族母亲河,是亿万国人的精神故乡,因此,壶口观瀑,更像是“归乡”之旅,“寻根”之旅。我们在山呼海啸看家园之美好,感山河之壮丽,在浪高千丈中怀赤子之心,念悠悠华夏。
⑩一河一瀑之气韵,又何尝不是华夏民族精神之象征:黄河纳百川而聚于一壶,过壶口后又纳百川而奔流赴海,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之开放精神?黄河东流,滋养千里,广布德泽,利万物而不争,这不正是中华民族从善如流、胸怀天下之包容精神?黄河西来,一路逢山开路,摧枯拉朽,在壶口力挽狂澜后破龙门而出,自此横无际涯,浩浩东去,可谓于万难之中勇开新局,这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开拓之进取精神?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临别壶口瀑布时,我顿悟,此瀑此河,不正是历史之长河,文明之大河吗?多少豪杰志士,曾在风高浪急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多少英雄儿女,正在澎湃浩荡中勇立潮头,奔赴星辰大海!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9.春回大地,作者来到壶口观瀑,从三个不同观察角度描写瀑布。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些观察角度所使用的三个词语。
10.(1)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
(2)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
11.文章第⑦段最后说“可见,壶口瀑布之‘势’,又何尝仅仅存于有形,更藏于无形!”请说说壶口瀑布无形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12.作者为什么说“壶口观瀑,更像是‘归乡’之旅,‘寻根’之旅”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原因。
13.本诗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赞美黄河,歌颂黄河。请选用排比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赞美长江的文字。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