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
第 1 周 9 月 1 日 星期 二 主备人 金亦珍 授课人 金亦珍 累计教案 1-2
课 题 1.散步 第 1-2 课时(本节共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并积累“熬、霎、粼、分歧”等字词;感知亲情。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赏析重点字词句的意韵,深入领悟作品主题:亲情、人性、生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味探讨课文,让学生从中受到尊老爱幼 ( http: / / www.21cnjy.com )、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熏陶,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欣赏本文的亲情、人性、生命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思路或板书设计
学生课前准备 朗读课文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后反思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圈点勾画法、品读法、讨论法,读与写(读与说)结合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从而领悟平易朴实的文字下深长的意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以外促内,以内促外深入理解文本体察生活,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给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提供了学习的广泛空间。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也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散步》同时入选大陆、香港、台湾等各地中学教材,获得无数人的喜欢,它已经成为传奇。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质朴的短文。二、读懂内容:速读课文,感知内容1.圈点勾画不认识的字或需要温馨提醒的字。信服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2.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提示: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明确:我们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三、读懂编者:细读课文,体会亲情要求:圈划看似平淡的词句,体会浓浓的亲情。课堂预设: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孝顺)2.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里“太迟,太迟了”用了反复修辞,与“总算”照应,表达了我盼望冬天快点过去,春天早些到来的急切心情,说明“我”很担心母亲的健康。3.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摸”,写出了奶奶对儿子的体谅、对孙子的爱。在我家里,奶奶也总是依着我的。(慈爱)4.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两句天真稚嫩的话语,表现了小家伙的聪颖、机灵。5.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惠)6.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尊老爱幼的责任感)季羡林: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先启后的责任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如下板书:四、读懂作者:研读课文,探讨主题莫怀戚谈《散步》的写作契机: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 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现在回想应该是两个。 第一: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 第二:我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生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他对中国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探讨:请从文中找出依据,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句话写出来初春的景色,表现了春的气息之浓烈。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隐含的是对生命的感悟,更是对生命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放歌。 2.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 ( http: / / www.21cnjy.com )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不仅是母亲疼爱孙儿,满足孙儿的心愿,更是一位羸弱的老人——对美景、对生活的向往,对自我生命的眷念与珍爱。3.“后来发生了分歧: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这里描写作者在面对一边是老,一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幼的矛盾冲突中,所体现出的爱幼更尊老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它折射出作者尊重并善待衰老生命的光辉,读后敬仰之意油然而生。雏鸟知反哺,羔羊亦跪乳,人类当更甚!……在朴素的文字里,充满着欢乐、关爱、和谐 ( http: / / www.21cnjy.com ),贮藏着憧憬、呼唤、眷念,饱含着贤良、孝敬、责任;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闪烁着理性,抒发着感悟。初读,看到了自然的景和人间的情;再读,体会的是生命的美;读至最后,不禁陡然感觉增加了生命的分量。 五、读出自己:拓展延伸,拥抱亲情请从记忆的沙滩上拾取亲情的贝壳,讲述你的亲情故事。 结语:同学们,我想亲情绝不单靠课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她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亲情是永远鲜绿的长青藤,需要你我他用真心爱心和孝心去灌溉,让我们相亲相爱,传承中华美德。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毕淑敏《孝心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