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素养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素养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0 14:45:44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素养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光阴似箭,mò① 然回首,我们会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科学家为了祖国鞠躬尽cuì② 、妇孺皆知的奉献精神;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对于古代典籍那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
文学培育了每一代人。它揩尽wū huì③ ,迎来广阔的精神世界。它是一把智慧的钥匙,促使人类开启神秘世界的门扉;它是一艘永远启动着的航船,带领人们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它是一盏人类前行的路灯,引导人们迈向文明的精神乐园。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妇孺皆知 B.锲而不舍 C.培育 D.引导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3)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4)卿今者才略, !(《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5)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6) ,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朱自清《春》)
(7)《卖油翁》中用反问句来表现陈尧咨盛气凌人的姿态的句子是:
(8)《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远涉边塞,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阿长与〈山海经〉》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去世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D.成语多出自古代典籍,如“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刮目相待”出自《史记》。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探究小说人物,可以关注情节突变处。如一个人突然闯入别人的生活或突然消失导致人物命运发生改变。下列关于《骆驼祥子》中的情节突变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兵夺走了祥子的新车,祥子的努力化为泡影。
B.曹先生给祥子买了新车,祥子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C.小福子绝望自杀,祥子的精神彻底崩溃。
D.虎妞难产而死,祥子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顿。
7.请根据自己对《骆驼祥子》的阅读积累,补全表格中的内容。(2分)
(二)现代文阅读
海棠花开
曹志芳
①四月,海棠花开了,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落英缤纷的时候,海棠果在绿叶间捉着迷藏,难忘的夏天正缓缓走来。
②我小时候的家建在河边,院子有棵海棠树,树身正对着村口的那条路,影子却延伸到水里。村里的奶奶们坐在树下闲聊,远远看着,竟像是海棠生出的第二个影子。四五月份,花儿们争先恐后地从骨朵儿里冒出头来,枝头也被压弯了些,清丽的白色包裹着中间淡黄的花蕊,衬得春天也娇俏了。偷嘴的蜜蜂一头扎进香甜里,在上面大摇大摆地劳作着,身子随着嘴巴的节奏畅快地抖动。四月的风路过院子,带着清香的花瓣跃跃欲试地从高高的树枝上跳到我和奶奶的发尾,像是荡秋千一样乐不思蜀。奶奶也不恼,像是看穿了它这般淘气劲儿,就任它来去,只是轻轻地把我搂在怀里,讲述着古老的故事,眼里闪着柔和的光。
③六年级时要到镇上上学,从新学校到家得坐半小时的车,每到周五乘车回家的时候,我和同村的几个小孩就异常兴奋,开着车窗往外看,稻田和云朵像是融在了一起,两旁的树影也被闯入的车辆打得斑驳。我坐在车里,只觉万物可爱。长大后再走,却只记得那路弯弯绕绕,让人头晕得紧。在村头的路口下车,一抬头,那棵枝繁叶茂的海棠树和树下笑盈盈的奶奶便撞进了我的双眼,那是奶奶每周五都要做的事——无声地等待。夕阳也是有情的,斜斜地映照着这个慈祥的老妇人,眷恋
着这个等待孙女回家的奶奶。
④八月未央,海棠果抓紧了最后的蝉鸣跳到树上,开始它的季节,捉迷藏的果子伴着最后的雨声露出了马脚。果子显然是腼腆的,它们躲在枝叶中间,不轻言也不妄动,就那么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个将其带下枝头的有缘人。
⑤海棠树是花儿和果子的家,而奶奶的口袋里则装着精灵的耳朵,它总是在午夜时分人酣睡时溜进我的房里,悄悄听少年人单纯的呓语,接着再顺着来时的路爬回奶奶口袋里,将悄悄话说与奶奶的心听。
⑥果子成熟的一天早上,奶奶叫我起床,她站在我面前,庄重而又轻柔地摊开握住的双手,我看见皱纹爬上了奶奶的掌心,却唯独绕过了那里的海棠果。海棠果切开是心的形状,那满手的心盖过了岁月,从奶奶的指尖落到了我的心尖上,与血肉相连。
⑦我不是那么不善言辞,却唯独在说爱时沉默。甚至习惯性在旁人提起时矢口否认,唯恐声音会泄露出去。对年少的我而言,爱是一座深沉而不可言的心牢,它把感情囚禁在里面,将声音隔绝。跟爱闹别扭的人只会被爱打败,“我爱你”这句话像卡在我喉间的隆冬,让人不得不等待春天。
⑧在与沉默作斗争的那几年我也忽略了一件事,对于爱,我们都是不善言辞的花儿,但奶奶却让海棠花结出了果子。奶奶的爱是沉默的青山,无声也深沉厚重;奶奶的爱是静谧的大海,无形也宽广深邃。终于在一个冬天,我忆起那个有奶奶和海棠树的夏天,一个应该说爱的夏天。现在,我开始想说爱,但奶奶已走进泥里,就像落下的海棠花那样。那是一个迟到的春日,海棠花还没有开,夏天也在路上。
⑨又是一年春天,四月的风缠缠绕绕,被吹落的花瓣飘零在地上,像雪一样染白了土地。树下的人已经长眠,未出口的话囿于胸口成了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潜滋暗长着,终于在收获的夏天,长成了我和奶奶的海棠树,花开在心里,也落在泥里。树下落英缤纷,树上的果子在夏日的阳光里笑嘻嘻地捉着迷藏。
(选自《青春》,有删改)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家院子里的海棠树对着村口的路,奶奶们坐在树下闲聊,树影和奶奶们的影子倒映在河水中,画面温馨美好。
B.放学回家路上只觉“万物可爱”,体现“我”激动的心情,而长大后再走却“晕得紧”,原因是奶奶逝去,已无留恋。
C.八月,伴着最后的蝉鸣、雨声,海棠果渐渐长大,到了成熟的季节,它们腼腆地躲在枝叶中间,等待着“我”来摘取。
D.在一个冬天,“我”意识到在那个有奶奶和海棠树的夏天,应该对她说爱,但“我”没有战胜自己,现在想说为时已晚。
9.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中“扎进”“大摇大摆”“畅快地”用语活泼,生动地描绘了蜜蜂的辛劳,侧面写出了海棠花开得旺盛饱满。
B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爱”比作“心牢”,把“我爱你”这句话比作“隆冬”,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爱的厌恶之情。
C.第⑧段划线句子中“沉默的青山”“静谧的大海”,“无声也深沉厚重”“无形也宽广深邃”,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
D.第⑨段以景结情,用“落英缤纷”“果子在夏日的阳光里笑嘻嘻地捉着迷藏”照应开头,升华了情感,深化了主题。
10.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⑤段的作用。(4分)
11.作者回忆奶奶时,一再写到海棠,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长城上的雕花
张立忠
①永安长城是一处“野长城”,却一直吸引着我去探访一番。
②穿行在燕山余脉的山谷中,青山巍巍,草木葱茏,车像一叶扁舟在绿海中航行。走着走着,路的左边出现了一道高大漫长的石墙,如巨龙劲舞,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令人肃然。
③这一段为锥子山段长城。走近石墙,垒墙的石头之间没有浇筑任何灰浆,墙面也没有抹缝,一块块石头就那么粗裸地互相叠压着、挨挤着、牵制着,形成了一个看似并不密致实则坚不可摧的整体。据史料记载,永安长城是由抗倭有功的戚家军奉旨所建,建成后戚继光将长城分为三等:双侧包砖为一等边墙,单侧包砖为二等边墙,而眼前的这种“干垒”为三等边墙。“干垒”的石墙要做到年深日久地坚固强稳,非常不易。古代工匠们以超乎寻常的智慧和技艺,把这一切都做到了。从垒筑长城的石头颜色和质地来看,石墙就像附近某座山的拆分,与其脚下的山岭重新结成一个整体,又像山一样巍峨稳固。
④在大毛山段长城,我们又见到了这种粗石垒就的城墙,但又明显不同。它巧妙地依山而建,前壁陡直高立,顶端则与山脊平齐,好像人工筑就了一道山的陡崖,于陡崖上再建成胸墙。这种技艺更难,因它是就着山势建成的,底部与山的斜坡相接,早已与山体结成一体。
⑤全石垒筑的长城让我记忆深刻。而记忆的另一面,则是长城的残缺和损毁。
⑥永安长城上,我看到岁月与大自然的联手摧蚀,让它损毁异常严重,残缺不全。即使是一些保存相对较好的长城,也都遍布着破败的景象,看了让人心痛。然而,它的美依然是无与伦比的。夕阳下,它像祖先雕刻在华夏版图上的巨大花纹,点缀着江山的厚重与宏大。它的宏伟与庄严、粗犷与精致,都传递着人类独有的创造之美。
⑦在大毛山段城墙上,我见到了一座坍塌了的敌楼。一座残破的拱形门楼,在阳光下顽强地矗立于城墙顶上。西方的半边已经垮塌,参差的砖石就那样裸露着、支棱着,看起来摇摇欲坠。东方的一半则大致完好,那残存的拱形砖门造型优美,工艺精细,每一个稍微完整的细节,都呈现出巧夺天工之精美……永安长城以一种不完整的残躯,坚守着历史的精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残损不是古物的缺失,而是时光对历史的遮掩。恰恰是这种自然真实的历史之美,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受到原始长城不可复制的珍贵。
⑧从大毛山段长城上下来,我们又驱车来到“小河口长城”,登上了蜿蜒于山谷东侧的长城。在不远处的山坡上,赫然矗立着一座相当完整的敌楼。我们顺着一条被荒草掩蔽的小路来到了敌楼前。它的基础由花岗岩条石砌筑,上面由著名的长城青砖垒成,砖缝用白色灰浆勾抹,墙面规整平滑,墙体棱角分明。它的每一块砖石,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历史建筑不可思议的精致,组合营造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威严霸气。尽管经历了六七百年的风雨侵蚀,部分墙体出现了损毁,但仍然不失其造型优美、筑工精细、坚固沉稳、气势恢宏的建筑品质。
⑨敌楼分上下两层,底层是由许多拱门组成的横竖相通的隧道。有砖梯通到楼上,砖梯又窄又陡,因年深日久,棱角已被磨掉,成为一个大致的斜坡。上面是一个正方形的平台,四周有近人高的胸墙,胸墙上有垛口,都保存相对完整,只是不见了当年的旌旗猎猎、刀枪耀眼、甲兵森严。出人意料的是,靠北侧的胸墙前长着一棵茶杯口粗的小树,枝繁叶茂,绿意丰盈,精神抖擞地代替着古代的士兵守护着这座敌楼。举目四望,大明的疆土和塞外的山河都在我的视域之内,心中隐隐涌起一股守疆卫土的豪气和物是人非的怅然。
⑩从敌楼里出来,不经意间,我惊讶地看到,那楼门的石框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花纹,有“祥云彩带”“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缠枝莲”等。在那些花纹中间,还刻着两朵小花,左右门框上各有一朵,小花有四片花瓣,应该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十字科花朵。据史料记载,那些花纹都是由戚继光帐下的浙江义乌将士所刻,是义乌民间建筑上常见花纹的复制。实际上,这是戍边将士们把敌楼变成家居、把长城变成故乡、把守土保国变成日常生活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离开永安长城,再回首凝望它的时候,那绽放在长城上的雕花似乎在风中摇曳,感慨着历史的日常是如此鲜活,感叹着古往今来人们对生活的爱无所不在、经久不衰。
(选自《鸭绿江》,有删改)
12.与永安长城的相遇,也是一次与历史的相会。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作者写作思路,把下面的简图补充完整。(3分)
1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⑤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内容不同的两个部分巧妙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B.第③⑩两段中加点的“据史料记载”,补充有关历史事实,丰富了文章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长城的历史和精神。
C.第⑧段中,“蜿蜒”写出了小河口段长城地势的陡峭险峻;“赫然”表现了相当完整的敌楼的高大、引人注目。
D.第⑨段在对敌楼北侧胸墙前小树的描写中,融入了作者对古代守卫长城士兵的敬意和对长城更加珍视的情感。
14.古希腊著名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缺了双臂,但她的美依然无与伦比。有同学认为,永安长城完全可以与之媲美。请结合第⑥⑦两段谈谈你对此的认识。(4分)
1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唐太宗论止盗
[宋]司马光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①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①或:有的人。②哂:微笑。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唐太宗制止偷盗现象的措施( )(3分)
A.用重罚禁止 B.节约开支 C.减少劳役和税收 D.选用清廉官员
17.用原文回答唐太宗的止盗政策带来了什么改变?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或请重法以禁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
B.民之所以为盗者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C.安用重法邪 尔安敢轻吾射(欧阳修《卖油翁》)
D.自是数年之后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蒲松龄《狼》)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①,唯有,茶瓯②香篆③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④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重阳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⑥何必更沾衣。
【注释】①病酒:饮酒沉醉。②茶瓯:一种茶具。③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④元自:原来,本来。⑤云峤:耸入云霄的高山。⑥牛山:齐景公曾游于牛山,因感慨生死而哭泣。
19.词人“年少”时的情景,在两词中都出现的是( )(3分)
A.饮酒插花 B.远观飞燕 C.夕阳西下 D.泪落沾衣
20.从两词标题看,“暮春”是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重阳”是农历九月初九,民间又称“老人节”,两词都用时节表达了时光流逝、人已老去的感慨,但两词的主题却又不仅如此,请结合两词内容阐述分析。(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最近,你们班拟开展以“关爱自己,自信前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信你能出色地完成下列任务。
21.下面是心理老师对同学们发言表示自己最近特别焦虑时给出的建议,请选出语序最合理的一项( )(3分)
①我们应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并适度宣泄情绪。
②它实际上是生物本身应该有的一种防疫功能,在遭遇比较重大的事件时产生焦虑情绪是人的正常反应,它是一种身体的保护机制。
③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一些稳定化技术来实现,比如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训练等。
④面对压力,还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切忌消极应对。
⑤焦虑是人类在面临病痛、灾难等重大事件时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
A.②③①④⑤ B.②③⑤①④ C. ⑤②①④③ D.⑤③④①②
22.为了引导同学们关爱自己,班级准备邀请心理专家帮大家答疑解惑。下面是拟好的通知,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6分)
通 知
全体同学:
①为了引导大家关爱自己,在繁忙的学习中能够给心灵一片晴空。②七年级(3)班将于5月15日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行以“关爱自己,自信前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③请大家积极准备相关资料,写下自己存在的近期问题。④届时我们会请心理专家提出她的拙见,帮同学们答疑解惑。
××中学七年级(3)班
2025年5月13日
23.请展示你的聪明才智,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精彩的标语。(6分)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明确带给你“阳光”的人或物或事件。
(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感受到“阳光”的过程。
(3)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第三单元素养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光阴似箭,mò①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科学家为了祖国鞠躬尽cuì②瘁、妇孺皆知的奉献精神;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对于古代典籍那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澜的气势。
文学培育了每一代人。它揩尽wū huì③污秽,迎来广阔的精神世界。它是一把智慧的钥匙,促使人类开启神秘世界的门扉;它是一艘永远启动着的航船,带领人们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它是一盏人类前行的路灯,引导人们迈向文明的精神乐园。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3分)
A.妇孺皆知 B.锲而不舍 C.培育 D.引导
【解析】妇孺皆知:妇女和儿童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搭配不当。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5)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6)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朱自清《春》)
(7)《卖油翁》中用反问句来表现陈尧咨盛气凌人的姿态的句子是: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8)《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远涉边塞,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阿长与〈山海经〉》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去世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D.成语多出自古代典籍,如“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刮目相待”出自《史记》。
【解析】“刮目相待”出自《资治通鉴》。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探究小说人物,可以关注情节突变处。如一个人突然闯入别人的生活或突然消失导致人物命运发生改变。下列关于《骆驼祥子》中的情节突变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大兵夺走了祥子的新车,祥子的努力化为泡影。
B.曹先生给祥子买了新车,祥子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C.小福子绝望自杀,祥子的精神彻底崩溃。
D.虎妞难产而死,祥子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顿。
7.请根据自己对《骆驼祥子》的阅读积累,补全表格中的内容。(2分)
①刘四爷 ②二强子
(二)现代文阅读
海棠花开
曹志芳
①四月,海棠花开了,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落英缤纷的时候,海棠果在绿叶间捉着迷藏,难忘的夏天正缓缓走来。
②我小时候的家建在河边,院子有棵海棠树,树身正对着村口的那条路,影子却延伸到水里。村里的奶奶们坐在树下闲聊,远远看着,竟像是海棠生出的第二个影子。四五月份,花儿们争先恐后地从骨朵儿里冒出头来,枝头也被压弯了些,清丽的白色包裹着中间淡黄的花蕊,衬得春天也娇俏了。偷嘴的蜜蜂一头扎进香甜里,在上面大摇大摆地劳作着,身子随着嘴巴的节奏畅快地抖动。四月的风路过院子,带着清香的花瓣跃跃欲试地从高高的树枝上跳到我和奶奶的发尾,像是荡秋千一样乐不思蜀。奶奶也不恼,像是看穿了它这般淘气劲儿,就任它来去,只是轻轻地把我搂在怀里,讲述着古老的故事,眼里闪着柔和的光。
③六年级时要到镇上上学,从新学校到家得坐半小时的车,每到周五乘车回家的时候,我和同村的几个小孩就异常兴奋,开着车窗往外看,稻田和云朵像是融在了一起,两旁的树影也被闯入的车辆打得斑驳。我坐在车里,只觉万物可爱。长大后再走,却只记得那路弯弯绕绕,让人头晕得紧。在村头的路口下车,一抬头,那棵枝繁叶茂的海棠树和树下笑盈盈的奶奶便撞进了我的双眼,那是奶奶每周五都要做的事——无声地等待。夕阳也是有情的,斜斜地映照着这个慈祥的老妇人,眷恋
着这个等待孙女回家的奶奶。
④八月未央,海棠果抓紧了最后的蝉鸣跳到树上,开始它的季节,捉迷藏的果子伴着最后的雨声露出了马脚。果子显然是腼腆的,它们躲在枝叶中间,不轻言也不妄动,就那么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个将其带下枝头的有缘人。
⑤海棠树是花儿和果子的家,而奶奶的口袋里则装着精灵的耳朵,它总是在午夜时分人酣睡时溜进我的房里,悄悄听少年人单纯的呓语,接着再顺着来时的路爬回奶奶口袋里,将悄悄话说与奶奶的心听。
⑥果子成熟的一天早上,奶奶叫我起床,她站在我面前,庄重而又轻柔地摊开握住的双手,我看见皱纹爬上了奶奶的掌心,却唯独绕过了那里的海棠果。海棠果切开是心的形状,那满手的心盖过了岁月,从奶奶的指尖落到了我的心尖上,与血肉相连。
⑦我不是那么不善言辞,却唯独在说爱时沉默。甚至习惯性在旁人提起时矢口否认,唯恐声音会泄露出去。对年少的我而言,爱是一座深沉而不可言的心牢,它把感情囚禁在里面,将声音隔绝。跟爱闹别扭的人只会被爱打败,“我爱你”这句话像卡在我喉间的隆冬,让人不得不等待春天。
⑧在与沉默作斗争的那几年我也忽略了一件事,对于爱,我们都是不善言辞的花儿,但奶奶却让海棠花结出了果子。奶奶的爱是沉默的青山,无声也深沉厚重;奶奶的爱是静谧的大海,无形也宽广深邃。终于在一个冬天,我忆起那个有奶奶和海棠树的夏天,一个应该说爱的夏天。现在,我开始想说爱,但奶奶已走进泥里,就像落下的海棠花那样。那是一个迟到的春日,海棠花还没有开,夏天也在路上。
⑨又是一年春天,四月的风缠缠绕绕,被吹落的花瓣飘零在地上,像雪一样染白了土地。树下的人已经长眠,未出口的话囿于胸口成了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潜滋暗长着,终于在收获的夏天,长成了我和奶奶的海棠树,花开在心里,也落在泥里。树下落英缤纷,树上的果子在夏日的阳光里笑嘻嘻地捉着迷藏。
(选自《青春》,有删改)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我”家院子里的海棠树对着村口的路,奶奶们坐在树下闲聊,树影和奶奶们的影子倒映在河水中,画面温馨美好。
B.放学回家路上只觉“万物可爱”,体现“我”激动的心情,而长大后再走却“晕得紧”,原因是奶奶逝去,已无留恋。
C.八月,伴着最后的蝉鸣、雨声,海棠果渐渐长大,到了成熟的季节,它们腼腆地躲在枝叶中间,等待着“我”来摘取。
D.在一个冬天,“我”意识到在那个有奶奶和海棠树的夏天,应该对她说爱,但“我”没有战胜自己,现在想说为时已晚。
9.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第②段中“扎进”“大摇大摆”“畅快地”用语活泼,生动地描绘了蜜蜂的辛劳,侧面写出了海棠花开得旺盛饱满。
B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爱”比作“心牢”,把“我爱你”这句话比作“隆冬”,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爱的厌恶之情。
C.第⑧段划线句子中“沉默的青山”“静谧的大海”,“无声也深沉厚重”“无形也宽广深邃”,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
D.第⑨段以景结情,用“落英缤纷”“果子在夏日的阳光里笑嘻嘻地捉着迷藏”照应开头,升华了情感,深化了主题。
10.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⑤段的作用。(4分)
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第一句承接上文,点明“我”家的海棠树是花儿和果子的家。后几句描绘奶奶对“我”的爱,引出下文关于爱的叙述;在内容上,运用丰富的想象,虚构出“精灵的耳朵”,巧妙地描绘出奶奶对“我”的细心呵护,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呼应文章的主旨。
11.作者回忆奶奶时,一再写到海棠,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①文章围绕海棠树展开回忆,引出与奶奶相关的记忆,条理清楚,线索分明;②借物喻人,以海棠树比喻奶奶,使人物形象形神兼备;③回忆奶奶时一再写到海棠,营造美好的意境氛围,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④大量的景物描写,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长城上的雕花
张立忠
①永安长城是一处“野长城”,却一直吸引着我去探访一番。
②穿行在燕山余脉的山谷中,青山巍巍,草木葱茏,车像一叶扁舟在绿海中航行。走着走着,路的左边出现了一道高大漫长的石墙,如巨龙劲舞,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令人肃然。
③这一段为锥子山段长城。走近石墙,垒墙的石头之间没有浇筑任何灰浆,墙面也没有抹缝,一块块石头就那么粗裸地互相叠压着、挨挤着、牵制着,形成了一个看似并不密致实则坚不可摧的整体。据史料记载,永安长城是由抗倭有功的戚家军奉旨所建,建成后戚继光将长城分为三等:双侧包砖为一等边墙,单侧包砖为二等边墙,而眼前的这种“干垒”为三等边墙。“干垒”的石墙要做到年深日久地坚固强稳,非常不易。古代工匠们以超乎寻常的智慧和技艺,把这一切都做到了。从垒筑长城的石头颜色和质地来看,石墙就像附近某座山的拆分,与其脚下的山岭重新结成一个整体,又像山一样巍峨稳固。
④在大毛山段长城,我们又见到了这种粗石垒就的城墙,但又明显不同。它巧妙地依山而建,前壁陡直高立,顶端则与山脊平齐,好像人工筑就了一道山的陡崖,于陡崖上再建成胸墙。这种技艺更难,因它是就着山势建成的,底部与山的斜坡相接,早已与山体结成一体。
⑤全石垒筑的长城让我记忆深刻。而记忆的另一面,则是长城的残缺和损毁。
⑥永安长城上,我看到岁月与大自然的联手摧蚀,让它损毁异常严重,残缺不全。即使是一些保存相对较好的长城,也都遍布着破败的景象,看了让人心痛。然而,它的美依然是无与伦比的。夕阳下,它像祖先雕刻在华夏版图上的巨大花纹,点缀着江山的厚重与宏大。它的宏伟与庄严、粗犷与精致,都传递着人类独有的创造之美。
⑦在大毛山段城墙上,我见到了一座坍塌了的敌楼。一座残破的拱形门楼,在阳光下顽强地矗立于城墙顶上。西方的半边已经垮塌,参差的砖石就那样裸露着、支棱着,看起来摇摇欲坠。东方的一半则大致完好,那残存的拱形砖门造型优美,工艺精细,每一个稍微完整的细节,都呈现出巧夺天工之精美……永安长城以一种不完整的残躯,坚守着历史的精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残损不是古物的缺失,而是时光对历史的遮掩。恰恰是这种自然真实的历史之美,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受到原始长城不可复制的珍贵。
⑧从大毛山段长城上下来,我们又驱车来到“小河口长城”,登上了蜿蜒于山谷东侧的长城。在不远处的山坡上,赫然矗立着一座相当完整的敌楼。我们顺着一条被荒草掩蔽的小路来到了敌楼前。它的基础由花岗岩条石砌筑,上面由著名的长城青砖垒成,砖缝用白色灰浆勾抹,墙面规整平滑,墙体棱角分明。它的每一块砖石,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历史建筑不可思议的精致,组合营造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威严霸气。尽管经历了六七百年的风雨侵蚀,部分墙体出现了损毁,但仍然不失其造型优美、筑工精细、坚固沉稳、气势恢宏的建筑品质。
⑨敌楼分上下两层,底层是由许多拱门组成的横竖相通的隧道。有砖梯通到楼上,砖梯又窄又陡,因年深日久,棱角已被磨掉,成为一个大致的斜坡。上面是一个正方形的平台,四周有近人高的胸墙,胸墙上有垛口,都保存相对完整,只是不见了当年的旌旗猎猎、刀枪耀眼、甲兵森严。出人意料的是,靠北侧的胸墙前长着一棵茶杯口粗的小树,枝繁叶茂,绿意丰盈,精神抖擞地代替着古代的士兵守护着这座敌楼。举目四望,大明的疆土和塞外的山河都在我的视域之内,心中隐隐涌起一股守疆卫土的豪气和物是人非的怅然。
⑩从敌楼里出来,不经意间,我惊讶地看到,那楼门的石框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花纹,有“祥云彩带”“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缠枝莲”等。在那些花纹中间,还刻着两朵小花,左右门框上各有一朵,小花有四片花瓣,应该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十字科花朵。据史料记载,那些花纹都是由戚继光帐下的浙江义乌将士所刻,是义乌民间建筑上常见花纹的复制。实际上,这是戍边将士们把敌楼变成家居、把长城变成故乡、把守土保国变成日常生活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离开永安长城,再回首凝望它的时候,那绽放在长城上的雕花似乎在风中摇曳,感慨着历史的日常是如此鲜活,感叹着古往今来人们对生活的爱无所不在、经久不衰。
(选自《鸭绿江》,有删改)
12.与永安长城的相遇,也是一次与历史的相会。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作者写作思路,把下面的简图补充完整。(3分)
①大毛山段长城 ②城墙的因势而建 ③敌楼的亦残亦美
1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第⑤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内容不同的两个部分巧妙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B.第③⑩两段中加点的“据史料记载”,补充有关历史事实,丰富了文章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长城的历史和精神。
C.第⑧段中,“蜿蜒”写出了小河口段长城地势的陡峭险峻;“赫然”表现了相当完整的敌楼的高大、引人注目。
D.第⑨段在对敌楼北侧胸墙前小树的描写中,融入了作者对古代守卫长城士兵的敬意和对长城更加珍视的情感。
14.古希腊著名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缺了双臂,但她的美依然无与伦比。有同学认为,永安长城完全可以与之媲美。请结合第⑥⑦两段谈谈你对此的认识。(4分)
永安长城可以和古希腊著名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相媲美。古希腊雕塑里的维纳斯虽然缺失双臂,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与维纳斯一样,永安长城虽然也遍布着破败的景象,但长城上的每一处细节都呈现出巧夺天工之美,都能够体现出历史之美以及不可复制的珍贵,因此说残缺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美丽。
1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①结构上:照应题目;升华主题;总结全文。②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永安长城的赞美;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借长城上雕花的视角感慨岁月的流逝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古代诗文阅读
唐太宗论止盗
[宋]司马光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①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①或:有的人。②哂:微笑。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唐太宗制止偷盗现象的措施( A )(3分)
A.用重罚禁止 B.节约开支 C.减少劳役和税收 D.选用清廉官员
17.用原文回答唐太宗的止盗政策带来了什么改变?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唐太宗的止盗政策带来的改变是: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关爱百姓、善于反思、善于治国的君主。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D )(3分)
A.或请重法以禁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
B.民之所以为盗者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C.安用重法邪 尔安敢轻吾射(欧阳修《卖油翁》)
D.自是数年之后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蒲松龄《狼》)
【解析】A.以:用,拿;B.为:做;C.安:怎么;D.之:无实义,不译/助词,的。
【参考译文】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当去掉奢侈的花费,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让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遗失在路上的物品没人捡拾,晚上不用关大门,商人旅客可以在野外露宿。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①,唯有,茶瓯②香篆③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④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重阳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⑥何必更沾衣。
【注释】①病酒:饮酒沉醉。②茶瓯:一种茶具。③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④元自:原来,本来。⑤云峤:耸入云霄的高山。⑥牛山:齐景公曾游于牛山,因感慨生死而哭泣。
19.词人“年少”时的情景,在两词中都出现的是( A )(3分)
A.饮酒插花 B.远观飞燕 C.夕阳西下 D.泪落沾衣
20.从两词标题看,“暮春”是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重阳”是农历九月初九,民间又称“老人节”,两词都用时节表达了时光流逝、人已老去的感慨,但两词的主题却又不仅如此,请结合两词内容阐述分析。(4分)
示例:《暮春漫兴》的下片中,以“休恨”春风开解,写燕子于夕阳中遇到春天,反映了词人对前
途仍抱有信心,对未来还怀有期待;《重阳》的下片写到“登临不用怨斜晖”,直言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不必为夕阳西下而哀怨,表现了词人恬淡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最近,你们班拟开展以“关爱自己,自信前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信你能出色地完成下列任务。
21.下面是心理老师对同学们发言表示自己最近特别焦虑时给出的建议,请选出语序最合理的一项( C )(3分)
①我们应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并适度宣泄情绪。
②它实际上是生物本身应该有的一种防疫功能,在遭遇比较重大的事件时产生焦虑情绪是人的正常反应,它是一种身体的保护机制。
③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一些稳定化技术来实现,比如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训练等。
④面对压力,还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切忌消极应对。
⑤焦虑是人类在面临病痛、灾难等重大事件时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
A.②③①④⑤ B.②③⑤①④ C. ⑤②①④③ D.⑤③④①②
22.为了引导同学们关爱自己,班级准备邀请心理专家帮大家答疑解惑。下面是拟好的通知,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6分)
通 知
全体同学:
①为了引导大家关爱自己,在繁忙的学习中能够给心灵一片晴空。②七年级(3)班将于5月15日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行以“关爱自己,自信前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③请大家积极准备相关资料,写下自己存在的近期问题。④届时我们会请心理专家提出她的拙见,帮同学们答疑解惑。
××中学七年级(3)班
2025年5月13日
③句语序不当,把“近期”与“存在的”调换位置;④句谦敬不当,把“拙见”改成“高见”。
23.请展示你的聪明才智,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精彩的标语。(6分)
示例一:关爱自己,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示例二:关爱自我,热爱生活。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明确带给你“阳光”的人或物或事件。
(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感受到“阳光”的过程。
(3)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