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授予(yǔ) 不知所措(cuò)
B. 埋没(mò) 彷徨(fáng) 实践(jiàn) 一帆风顺(fān)
C. 遵照(zūn) 探讨(tàn) 测量(liáng) 强词夺理(qiáng)
D. 朱熹(xī) 埋没(mái) 感慨(gài) 格物致知(zhì)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检讨 清谈 袖手旁观 不知所错
B. 栽种 毅力 一帆风顺 实验精神
C. 关键 灵感 粗枝大叶 无所是事
D. 突破 支配 记律严明 彷徨恐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
B. 对于这个问题,他总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
C.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千万不能袖手旁观,错失良机。
D. 他做事总是粗枝大叶,以至于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B. 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精彩的人生之路。
C. 通过阳光体育锻炼,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D. 张华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得主。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________。
(2)我们不能________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3)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________。
A. 探测 沉迷 向导 B. 观测 沉醉 向导
C. 探测 沉醉 指导 D. 观测 沉迷 指导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然后从中国传统教育和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B. 文中列举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
C. 作者认为,在当今世界,传统儒家的观点仍然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D. 作者强调,要实现“中国梦”,中国学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培养自己的实验精神。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意在说明什么?
3.文中画线句子中“这种观点”指的是什么?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
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6.作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语言运用
在一次小组讨论中,有同学认为“格物致知”精神只适用于科学研究,与我们的日常学习关系不大。请你针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字数在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A 解析:B 项 “彷徨” 的 “彷” 应读 “páng”;C 项 “强词夺理” 的 “强” 应读 “qiǎng”;D 项 “感慨” 的 “慨” 应读 “kǎi”。
2.B 解析:A 项 “不知所错” 应为 “不知所措”;C 项 “无所是事” 应为 “无所事事”;D 项 “记律严明” 应为 “纪律严明”。
3.A 解析:“不求甚解” 意思是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4.B 解析:A 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 “能否”;C 项缺少主语,删去 “通过” 或 “使”;D 项句式杂糅,应删去 “得主”。
5.A 解析:“探测” 更强调主动探寻,“观测” 侧重观察,实验过程是积极主动的,所以(1)选 “探测”;“沉迷” 含贬义,更符合 “不能只局限于抽象思维” 的语境,(2)选 “沉迷”;“向导” 强调引导方向,与 “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指引” 语境相符,(3)选 “向导”。
6.C 解析:文中明确指出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所以 C 项理解错误。
二、阅读理解
1.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 —— 平天下,所以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即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意在说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有力地证明了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一观点。
3.“这种观点” 指的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即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 “圣人” 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 的。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一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二是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5.本文开篇提出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的问题,接着阐述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然后以王阳明 “格” 竹子为例进行论证,再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强调中国学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6.示例:同意。在传统的教育中,往往注重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以应对考试,而较少鼓励学生去主动观察、实践、探索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很多学生只是背诵公式,却很少去通过实验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所以传统的中国教育确实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也可答不同意,需结合实际有理有据阐述)
三、语言运用
示例: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日常学习中同样需要格物致知精神。比如学习语文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能仅靠老师讲解,我们要自己去品读、分析,这就是一种探索。学习数学,通过做大量习题去探究解题方法,也是格物致知。它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所以与日常学习密切相关。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